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稳层试题【范本模板】

水稳层试题【范本模板】

来源:化拓教育网
水稳层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中考虑到耐久性要求时,应对(C)进行校核。 (A)配制强度;

(B)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C)最大W/C和最小水泥用量; (D)以上三项。

2.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 )控制。 (A)抗压强度; (B)抗折强度;

(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双控; (D)不确定.

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击实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6.5%、6.9%,最大干密度为2。265g/cm3、2.316g/ cm3,则该材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 B)。

(A)6。7%、2。29 g/cm3; (B)6.7%、2。290 g/cm3; (C)6。70%、2。290 g/cm3; (D)需重做试验.

4. 某种集料,100%通过26。5㎜筛,在19㎜筛上的筛余为8.6%,则此集料的最大粒径为( B)㎜.而公称最大粒径为( )㎜。 (A)26。5、26。5; (B)26。5、19; (C)19、26.5; (D)无法判断.

5。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温度应设定为( ). (A)室温; (B)110℃; (C)75℃~80℃; (D)105℃~110℃。

6. ( A)可以采用“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进行试验。 (A)天然砂; (B)机制砂; (C)石屑;

(D)矿渣砂和煅烧砂.

7。 进行水泥稳定中粒料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水泥剂量击实确定出不同剂量下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根据压实度进行不同剂量下的水稳层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果试验结果的偏差为16%,则应该( ). (A)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泥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 (B)增加试件数量; (C)重做试验; (D)无法判断。

8。 用贯入法测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终凝时间所对应的贯入阻力为(B )。 (A)82MPa; (B)28MPa;

(C)5。3MPa; (D)3.5MPa.

9。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配制高强混凝土砂率宜控制在(C )的范围内。

(A) 24%~35%; (B)20%~35%; (C)28%~34%; (D)20%~38%。

10。 随着普通混凝土砂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1. 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 ),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A)0.01; (B)0.02; (C)0。05; (D)0。1。

12。 水泥稳定粗粒料试件制作时,可采用( )成型试件. (A)振动台法; (B)锤击法; (C)静力压实法; (D)插捣法.

13。 水泥稳定粗粒料试件制作时,对粗粒土进行浸润备料中,可根据配合比加水量为( ).

(A)比最佳含水量少1%~2%; (B)最佳含水量;

(C)比最佳含水量多1%~2%; (D)可根据经验加水。

14。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将试件放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底座上,记录刻度盘上显示的是( )。 (A)砂浆质量; (B)混凝土质量;

(C)砂浆和容器总质量; (D)混凝土和容器总质量 15.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轻交通等级路面面板的设计28d弯拉强度标准值应取(D )MPa。 (A)5.5; (B)5。0; (C)4.5; (D)4。0.

16. 路面工程用的石料,下列矿物硬度最高的是(C )。 (A)石膏; (B)方解石; (C)石英;

(D)滑石。

17.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100mm非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 )。 (A)0。95; (B)1.05; (C)0.75; (D)0。85。

18.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贯入阻力在(20。0~28。0)MPa时使用测针面积为(B )mm2。 (A)10; (B)20; (C)50; (D)100。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 (A)水泥混凝土; (B)沥青混合料; (C)基层用粗集料;

(D)天然的砂砾土碎石土以及中低级路面的材料. 2。 对于水泥稳定混合料中对养生7d的大试件在养生期间出现( CD)时试件应判废。 (A)试件质量损失超过1g ; (B)试件质量损失超过4g; (C)试件质量损失超过10g; (D)明显边角缺损.

3. 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损失是集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沥青混合料和基层集料,它与沥青路面( )密切相关。 (A)抗车辙能力; (B)耐磨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能.

4。 通过皮带运输机的材料如沥青拌和楼的冷料输送带,应从皮带运输机上采集样品.取样时,可在( )得到,将间隔3次以上所取的试样组成一组试样,作为代表性试样. (A)采石场; (B)工地料场;

(C)皮带运输机骤停的状态下取其中一截的全部材料; (D)在皮带运输机的端部连续接一定时间的料. 5.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可分为( ). (A)表干法; (B)量积法; (C)水中称量法; (D)蜡封法。 6。 在设计说明或路基结构图中已经指明了水泥剂量情况下,确定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分别是( )。 (A)最佳剂量; (B)最小剂量; (C)最大剂量;

(D)中间剂量。

7。 Ⅰ级粗集料可以使用于的( )混凝土路面。 (A)城市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8.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的矿物质粉末。通常是( )等矿物质有时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A)石灰岩等碱性料加工磨细得到的矿粉; (B)水泥; (C)消石灰; (D)粉煤灰。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0,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时,首先将风干试样用铁锤捣碎。(B ) (A)对 (B)错

2。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砂率的增大而减小。( B) (A)对 (B)错

3. 集料磨光试验,试件的加速磨光是先用标记X的橡胶轮粗砂磨光再用C标记橡胶轮细砂磨光。( B) (A)对 (B)错

4。 工程上同时使用不同品种的细集料,应以实际配合比例组成的细集料混合料进行棱角性试验试验,并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A) (A)对 (B)错 5。 计算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需将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公称最大粒径,确定起骨架作用的关键性筛孔.将矿料混合料中此筛孔以上颗粒筛出,作为试样装入符合要求规格的容器进行振实密度试验.( B) (A)对 (B)错

6.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当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B ) (A)对 (B)错

7。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测定其抗压强度。( B) (A)对 (B)错

8。 集料亚甲蓝试验适用于小于4.75㎜或小于2.36㎜的细集料。( B) (A)对 (B)错 9。 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水泥混凝土加水拌和开始到贯入阻力为20MPa时的一段时间。( B)

(A)对 (B)错

10。 细度模数真实反映了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 B)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已知:采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试验环境温度为(20.5~21。0)℃,试验前测得试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0kg、加水时间为8:30,试验测得数据如下图:对于序号8,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 )MPa。

(A)8。9; (B)9.5; (C)17.8; (D)19.0.

选择正确答案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三个标准试件经试验测得数值分别为下图表:该组抗折强度测定值为(B )MPa。

(A)5.49 ; (B)5。5; (C)5.7;

(D)该组结果无效。

选择正确答案

六. 计算题3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

1。 已知某无机结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为2。27g/cm3,最佳含水量为5.5%,用该无机结合料制作试件,试件的体积为2660 cm3,结合料的压实度标准为97%,计算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 (A)75;

(B)6179; (C)6153; (D)9078。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水泥稳定土所选用的集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大于( C) mm,公称最大粒径大于( ) mm且不大于( ) mm,则该集料为粗粒土。 (A)26.5,2。36,19; (B)37。5,4.75,19; (C) 53,19,37.5; (D)63,19,31.5。 2。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水泥稳定土类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D )MPa. (A)1.5 ~2。0; (B)1.5 ~2。5; (C)2。5 ~3.0; (D)3.0 ~4.0。 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对试件施压速度是( ) 。 (A)50mm/min; (B)10mm/min; (C)1mm/min ; (D)0.5mm/min。

4。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以比设计时确定的剂量( )。 (A)增加0.5% ; (B)减小5%; (C)增加1%; (D)减小0.5%。

5。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城市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计算以砂石料的自然风干状态计,其中砂风干状态的含水率为( )%;石风干状态的含水率为( )%。 (A)0。5、0.5; (B)0.5、1.0; (C)1.0、0。5; (D)1。0、1。0.

6。 混凝土抗折设计强度为5.0MPa,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为C35,进行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加荷速率为(B )MPa/s。 (A)0。02~0。05;

(B) 0。05~0.08; (C) 0。08~0。10; (D)0.05以上。 7.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配制高强混凝土砂率宜控制在( C)的范围内。 (A) 24%~35%; (B)20%~35%; (C)28%~34%; (D)20%~38%。

8.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延迟时间是指( )。 (A)从加水拌合到开始铺筑的时间; (B)从加水拌合到开始碾压的时间; (C)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止的时间; (D)从加水拌合到开始凝固的时间.

9.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大试件养生期间质量损失应不超过( D)g。 (A)1; (B)4; (C)5; (D)10。

10。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要求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试验应在( )MPa间,且不少于( )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 ) MPa. (A)3。5~28,6,28; (B) 3.5~28,9,28; (C) 0.2~28,6,28; (D) 0.2~28,9,28。

11. 用贯入法测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所对应的贯入阻力为(C )。 (A)82MPa; (B)28MPa; (C)3.5MPa; (D)5.3MPa。 12。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A)㎜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A)4.75; (B)2.36; (C)5; (D)2。5。

13.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对于现场芯样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B )。

(A)放在与现场条件一致的环境即可; (B)调湿24小时;

(C)无需调湿,对试验前放置的条件无特别要求; (D)不确定。

14. 粗集料的含泥量为0.6,请判断该粗集料( C)使用于城市主干路混凝土路面上。

(A)主干路对集料的含泥量不作要求; (B)可以;

(C)不可以;

(D)无法判断。

15. 水泥稳定材料进行标准养生试验时,养生室环境条件为( ). (A)(20±1)℃ ;湿度≥95%; (B)(20±2)℃ ;湿度≥95%; (C)(20±3)℃;

(D)(20±3)℃ ;湿度≥95%。

16.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选用水泥时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 )h以上。

(A)3; (B)4; (C)5; (D)6.

17.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温度应设定为( )。 (A)室温; (B)110℃; (C)75℃~80℃; (D)105℃~110℃。

18. 连续级配粗骨料,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骨料总比表面积则随之(A ). (A)减小; (B)增大;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定。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ACD )。 (A)毛体积密度; (B)相对密度; (C)表观密度; (D)表干密度。

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对于细粒土适合( AB)法进行试验. (A)甲; (B)乙; (C)丙;

(D)三种方法均可。

3. 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各种细集料中要区分矿粉、砂中含泥量可采用( )方法。

(A)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含泥量试验法;

(B)细集料小于4。75㎜以下部分采用砂当量;

(C)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采用亚甲蓝试验; (D)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亚甲蓝试验法。

4. 适用于工地快速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的方法有( CD)。 (A)炒干法. (B)烘干法; (C)砂浴法;

(D)酒精法;

5。 表示细集料的洁净程度有(ACD )方法。

(A)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B)天然砂以大于1。18㎜的泥块的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C)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 (D)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或0~0.15㎜)表示。

6。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城市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小单位水泥用量的选用与( )有关. (A)摊铺方式; (B)道路等级;

(C)水泥强度等级;

(D)道路所处的环境条件。

7.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应满足(ACD )技术要求。 (A)弯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耐久性; (D)工作性。

8。 进行水泥稳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ABD )是配合比设计必须的步骤。 (A)配制同一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B)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C)原材料试验;

(D)对各种剂量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0,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采用饱和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样的抗压强度来评价岩石强度。(A ) (A)对 (B)错

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混合料密度击实应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含水量应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A ) (A)对 (B)错

3。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及底基层压实度检验频率为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查1点.( A) (A)对 (B)错

4。 水泥稳定土类材料7d抗压强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3~4MPa,对底基层2~3MPa。(B ) (A)对 (B)错

5. 根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粗集料有机物含量试验,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则应将该试样(包括上部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60℃~70℃的水槽中加热2h~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色,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 B)

(A)对 (B)错

6. 集料表观相对密度与表观密度属于同一概念,只是叫法不同。( B) (A)对 (B)错

7。 水泥稳定粗粒土中水泥剂量的测定,进行标准曲线准备试验时,要求配制不同水泥剂量的试样其使用的水为试验室用水.(B ) (A)对 (B)错

8。 砂的颗粒级配不同,则其细度模数也一定不同。(B ) (A)对 (B)错

9。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所用的试件支座立脚点应为滚动支点。( B) (A)对 (B)错

10。 亚甲蓝标准液应存放于浅色玻璃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B)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已知:采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试验环境温度为(20.5~21。0)℃,试验前测得试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0kg、加水时间为8:30,试验测得数据如下图:对于序号2,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 )MPa。

(A)0.9; (B)1.8; (C)3。0; (D)1.5。

选择正确答案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水泥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试验,其试验数值如下图表: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A).

(A)2.00; (B)1.99; (C)2。0;

(D)重新进行试验。

选择正确答案

六。 计算题3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

1。 若水泥:砂∶石∶水=1∶2∶3∶0.5,混凝土实测密度为2400kg/m3,则水泥用量为(B )kg。 (A)380; (B)369; (C)340;

(D)已知条件不够。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当砌块边长与厚度比小于5时应以( )控制。 (A)抗压强度; (B)抗折强度;

(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双控; (D)不确定。

2.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选用水泥时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 )h以上。 (A)3; (B)4; (C)5; (D)6。

3.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称取烘干的试样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 C)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 (A)20℃±1。7℃; (B)20℃±2℃;

(C)23℃±1。7℃; (D)23℃±2℃。

4. 水泥稳定粗粒料试件制作时,可采用(C )成型试件。 (A)振动台法; (B)锤击法; (C)静力压实法; (D)插捣法。

5。 制备EDTA二钠标准液应使用(D )溶解。 (A)蒸馏水; (B)自来水;

(C)常温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D)(40~50)℃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6。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将混合料放入烘箱中再启动烘箱升温测得的含水率(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如果( )则该组结果无效。 (A)有一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B)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C)有三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内侧; (D)断于任何位置均可。

8。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试验测得混凝土初凝时间三个试验值分别为6:35、7:00、6:00,该混凝土初凝时间为(B )。 (A)6:30; (B)6:35; (C)6:25;

(D)此次试验无效.

9。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重交通等级路面面板的设计28d弯拉强度标准值应取( )。

(A)5。5 MPa; (B)5。0MPa; (C)4。5 MPa; (D)4.0 MPa.

10. (A )可以采用“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进行试验。 (A)天然砂; (B)机制砂; (C)石屑;

(D)矿渣砂和煅烧砂。

1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大试件若干次平行试验的偏差CV应符合不大于( D)规定. (A)5%; (B)10%; (C)15%; (D)20%。

12。 采用标准尺寸试件,测定强度等级为C20的普通砼抗压强度,应选用量程为(D )的压力机. (A)100kN; (B)300kN; (C)500kN; (D)1000 kN。

13. 某种集料,100%通过26。5㎜筛,在19㎜筛上的筛余为8。6%,则此集料的最大粒径为(B )㎜。而公称最大粒径为( )㎜。 (A)26.5、26.5; (B)26.5、19; (C)19、26。5; (D)无法判断。

14。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方法规定: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的(B )%。 (A)0。1,0.2; (B)0。1,0。5; (C)0.2,0.5; (D)0。2,1。0。

1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对于现场芯样进行强度试验前需进行( B)。

(A)放在与现场条件一致的环境即可; (B)调湿24小时;

(C)无需调湿,对试验前放置的条件无特别要求; (D)不确定.

16。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要求测针在( )s内垂直且均匀地查入试样内,深度为( B)mm。

(A)10±2,20±2;

(B) 10±2,25 ±2; (C) 15±2,20±2; (D) 15±2,25 ±2.

17. 水泥稳定材料进行标准养生试验时,养生室环境条件为(B )。 (A)(20±1)℃ ;湿度≥95%; (B)(20±2)℃ ;湿度≥95%; (C)(20±3)℃; (D)(20±3)℃ ;湿度≥95%。

18。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击实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6.5%、6.9%,最大干密度为2.265g/cm3、2。316g/ cm3,则该材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 )。

(A)6.7%、2。29 g/cm3; (B)6.7%、2.290 g/cm3; (C)6.70%、2。290 g/cm3; (D)需重做试验。

选择正确答案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

1。 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损失大小与( )有关。 (A)集料材质;

(B)集料粒径尺寸大小; (C)试验条件; (D)级配。

2. 道路基层应符合( )要求。 (A)强度、刚度;

(B)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 (C)稳定性;

(D)表面平整和密实。

3.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AB )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作要求.

4. 进行水泥稳定材料中水泥剂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试验,当(ACD )发生改变时,必须重新做标准曲线. (A)素土;

(B)试验震荡时间和方式; (C)水泥; (D)石灰。

5。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方法也适用于( ABCD)试验。 (A)未筛碎石; (B)天然砂砾;

(C)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

(D)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

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在( )情况下试验结果作废。 (A)一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B)两个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 (C)整组试件破坏断面位于加荷点外;

(D)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

7。 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各种细集料中要区分矿粉、砂中含泥量可采用( BC)方法。

(A)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含泥量试验法; (B)细集料小于4.75㎜以下部分采用砂当量;

(C)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采用亚甲蓝试验; (D)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亚甲蓝试验法。

8。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城市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小单位水泥用量的选用与( )有关。

(A)摊铺方式; (B)道路等级; (C)水泥强度等级;

(D)道路所处的环境条件.

选择正确答案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0,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对养生7d的试件,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5g;大试件不超过10g。(B ) (A)对 (B)错

2。 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时,不需要测定试件的含水量。(B ) (A)对 (B)错

3. 细度模数真实反映了砂中粗细颗粒分布情况。(B ) (A)对 (B)错 4。 水泥稳定土的成型试件养生期间的质量损失系指含水量的减少和各种不同原因从试件上掉下的混合物。( B) (A)对 (B)错

5。 进行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时,其受压面应垂直于成型抹平面。(A ) (A)对 (B)错

6. 细集料轻物质含量试验,是采用配制相对密度为1.95~2。0的重液将细集料轻物质与细集料分离。( A) (A)对 (B)错

7。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要根据试样的贯入阻力大小,选择适宜测针,一般当砂浆表面测孔边出现微裂缝时应立即改换较小截面积测针。( A) (A)对 (B)错

8。 加速磨光试验机橡胶轮轮胎初期硬度为(69±3)IRHD,橡胶轮过度磨损时(一般20轮次后)必须更换。(A ) (A)对 (B)错

9.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当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B ) (A)对 (B)错

10.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所用的试件支座立脚点应为滚动支点.(B )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已知:采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试验环境温度为(20.5~21.0)℃,试验前测得试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0kg、加水时间为8:30,试验测得数据如下图:对于序号8,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C)MPa。

(A)8。9; (B)9。5; (C)17.8; (D)19。0。

选择正确答案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水泥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试验,其试验数值如下图表:该砂的细度模数为(A )。

(A)2.00; (B)1。99; (C)2。0;

(D)重新进行试验。

六. 计算题3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已知:城市快速路基层设计采用5%水泥水稳粗粒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为4.0MPa,压实度设计值≥97%。试验室进行水泥稳定粗粒料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水泥剂

量击实确定出不同剂量下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根据压实度进行不同剂量下的水稳层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室认为其中水泥剂量为5%的混合料满足设计要求,但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如下图表:该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B )用于快速路基层。

(A)能; (B)不能;

(C)缺少其它条件 ; (D)无法判断。

选择正确答案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以比设计时确定的剂量( A).

(A)增加0.5% ; (B)减小5%; (C)增加1%; (D)减小0。5%。

2.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配合比设计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当偏差系数Cv=(10%-15%)至少应制作( )试件。 (A)6个; (B)9个; (C)13个; (D)16个。 3。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贯入阻力在(20。0~28.0)MPa时使用测针面积为(B )mm2。 (A)10; (B)20; (C)50; (D)100。

4. 制备EDTA二钠标准液应使用( D)溶解。 (A)蒸馏水; (B)自来水;

(C)常温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D)(40~50)℃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5。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于配制高强混凝土时,要求:水胶比宜控制在( )的范围内,砂率宜控制在( )的范围内. (A) 0。24~0。38,28%~34%; (B) 0.24~0.38,24%~35%; (C) 0。25~0.38,28%~34%; (D) 0。25~0。38,24%~35%。

6.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选用水泥时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 )h以上。 (A)3; (B)4; (C)5; (D)6.

7. 水泥稳定粗粒料试件制作时,可采用( )成型试件。 (A)振动台法; (B)锤击法; (C)静力压实法; (D)插捣法。

8.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将试件放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底座上,记录刻度盘上显示的是( )。

(A)砂浆质量; (B)混凝土质量;

(C)砂浆和容器总质量; (D)混凝土和容器总质量

9。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轻交通等级路面面板的设计

28d弯拉强度标准值应取(D )MPa。 (A)5。5; (B)5.0; (C)4。5; (D)4。0。

10。 当采用厂拌法生产时,对于水泥稳定土水泥掺量应比试验剂量增加( B) %. (A)0。2; (B)0。5; (C)1; (D)1。5. 11。 关于砂的细度模数,叙述正确的有( )。①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②细度模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0.16mm筛至2.5mm筛5个粒径的累计筛余量,粗颗粒分计筛余的“权”比细颗粒大,细度模数的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颗粒含量;③细度模数的数值与小于0。16mm的颗粒无关;④不同级配的砂可以具有相同的细度模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2。 水泥稳定土所选用的集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大于26。5mm,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36mm且不大于19mm,则该集料为( B)。 (A)细粒土; (B)中粒土; (C)粗粒土; (D)石屑。

13. 颗粒粒径大于31.5㎜粗集料样品,过筛分成4.75㎜~9。5㎜,9。5㎜~16㎜、16㎜以上各1份;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按颗粒大小分别加以( )荷载,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 (A)0。10kN、0。20kN、0。30kN; (B)0.10kN、0.25kN、0.35kN; (C)0.15kN、0。20kN、0。34kN; (D)0。15kN、0.25kN、0.34kN。

14.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要求测针在( )s内垂直且均匀地查入试样内,深度为( )mm。

(A)10±2,20±2; (B) 10±2,25 ±2; (C) 15±2,20±2; (D) 15±2,25 ±2。

15.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如果(B )则该组结果无效。 (A)有一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B)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 (C)有三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内侧; (D)断于任何位置均可.

16.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试件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内,三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则取(D )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 (A)20,中间值;

(B)15,平均值; (C) 10,平均值; (D)15,中间值。

17.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无抗冻性要求路面混凝土当使用的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31.5mm时,路面混凝土含气量及允许偏差宜符合( )。 (A)5。0±0.5; (B)4.0±0。5; (C)3.5±0.5; (D)3.5±1。0。

1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将装有试样的石料压碎值试验仪放到压力机上,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 )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D )kN,稳压5s,然后卸荷。 (A)5,200; (B)5,400; (C)10,200; (D)10,400.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可分为( )。 (A)表干法; (B)量积法;

(C)水中称量法; (D)蜡封法。

2。 水泥稳定料试件制作及养护过程中,出现下列(ABCD )时可以将试件判废。 (A)脱模后试件质量不满足成型标准试件; (B)脱模后试件高度不满足成型标准试件; (C)养生期间有明显边角缺损;

(D)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超过标准要求。

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对于细粒土适合(AB )法进行试验。 (A)甲; (B)乙; (C)丙;

(D)三种方法均可.

4. 材料场同批来料的料堆上取样时,应按下列进行( )。 (A)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

(B)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 (C)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

(D)所取试样能代表本批来料的情况和品质。

5。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采用三分点处双加荷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加荷点;

(B)两加荷点位于标距三等分处; (C)三个加荷点;

(D)两加荷点位于三等分标距处。 6。 进行水泥稳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BD)是配合比设计必须的步骤. (A)配制同一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B)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C)原材料试验;

(D)对各种剂量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7.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普通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设计能满足( ABCD)施工方式的需要。 (A)滑模摊铺机; (B)轨道摊铺机; (C)三辊轴机组; (D)小型机具施工.

8。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 (A)水泥混凝土; (B)沥青混合料; (C)基层用粗集料;

(D)天然的砂砾土碎石土以及中低级路面的材料.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0,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及底基层压实度检验频率为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查1点。( A) (A)对 (B)错

2。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A ) (A)对 (B)错

3。 对于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是以垂直和平行层理方向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表示。(B ) (A)对 (B)错

4. 见下图。(B )

(A)对 (B)错

5. 水泥稳定土目标配合比阶段各石料应逐级筛分,然后按设定级配进行配料。( A) (A)对 (B)错

6. 对从火车、汽车、货船上进行集料取样时,均可只抽取一节车皮、一部汽车、一艘货船的试样(即一组试样),作为该批集料的代表样品。(B ) (A)对 (B)错

7。 工程上同时使用不同品种的细集料,应以实际配合比例组成的细集料混合料进行棱角性试验试验,并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A )

(A)对 (B)错

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时,首先将风干试样用铁锤捣碎.( B) (A)对 (B)错

9.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砂率的增大而减小。(B ) (A)对 (B)错

10.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采用饱和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样的抗压强度来评价岩石强度。(A )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已知:采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试验环境温度为(20。5~21.0)℃,试验前测得试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0kg、加水时间为8:30,试验测得数据如下图:该试样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

(A)4:55; (B)4:50; (C)4:48; (D)5:20。

选择正确答案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水泥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试验,其试验数值如下图表:该砂的细度模数为(A )。

(A)2。00; (B)1.99; (C)2.0;

(D)重新进行试验。

选择正确答案

六。 计算题3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

1。 一组二灰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0.77、0.78、0.67、0。、0。73、0.81(单位:MPa),设计强度Rd=0.60MPa,取保证率系数Za=1.5,下列计算及判定哪组正确(B ).

(A)图中(A); (B)图中(B); (C)图中(C); (D)图中(D)。

选择正确答案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测定集料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可采用( A)筛分试验。 (A)干筛法; (B)水洗法; (C)两者均可; (D)无法判断。

2. 对于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方法,要根据粗集料的不同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有①采用针片状规准仪判定针状或片状颗粒;②采用游标卡尺来判断;③以颗粒的某一方向的尺寸是所属粒级的2.4倍或0。4倍作为判断标准;④注意确定待测颗粒的基准面;⑤检测时首先对集料进行颗粒分级;⑥以长度和厚度之比大于等于3为判断标准;⑦分别以针片状颗粒占试验材料用量的百分数表示试验结果;⑧以针片状颗粒的总量点试验材料用量的百分表示试验结果.根据以上描述,找出完全适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试验内容包括(A )。 (A)②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③⑥⑦; (D)①③⑤⑦.

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击实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6.5%、6.9%,最大干密度为2。265g/cm3、2.316g/ cm3,则该材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 )。

(A)6.7%、2。29 g/cm3; (B)6。7%、2.290 g/cm3; (C)6。70%、2。290 g/cm3; (D)需重做试验。

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对于试料中含有中粒径大于19mm的颗粒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mm筛,如果留存在37.5mm筛上颗粒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留下的样品适合(C )法进行试验。 (A)甲; (B)乙; (C)丙;

(D)三种方法均可。

5.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抗压试验时,应保持加载速率为(B )mm/min。 (A)0.5; (B)1;

(C)2; (D)5。 6。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贯入阻力在(3。5~20.0)MPa时使用测针面积为( C)mm2。 (A)10; (B)20; (C)50; (D)100。

7.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试验中,对于稳定粗粒料土称量质量时天平要求感量为( )。

(A)1g; (B)0.1g; (C)0.2g; (D)0。5g.

8. 粗集料的含泥量为0。6,请判断该粗集料( )使用于城市主干路混凝土路面上. (A)主干路对集料的含泥量不作要求; (B)可以; (C)不可以; (D)无法判断。

9。 随着普通混凝土砂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0.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A)㎜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A)4。75; (B)2。36; (C)5; (D)2.5。

11。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配制高强混凝土砂率宜控制在(C )的范围内。 (A) 24%~35%; (B)20%~35%; (C)28%~34%; (D)20%~38%.

12。 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D )d的标准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A)3,7,28; (B)3,28; (C)7,28; (D)28。

13。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将试件放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底座上,记录刻度盘上显示的是( C)。

(A)砂浆质量; (B)混凝土质量;

(C)砂浆和容器总质量; (D)混凝土和容器总质量

14。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要求试件长向中部( )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 )mm,深度超过( B)mm的孔洞。 (A)2/3,5,3; (B)1/3,5,2; (C) 2/3,4,2; (D)1/3,4,2。

15。 ( A)可以采用“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进行试验。 (A)天然砂; (B)机制砂; (C)石屑;

(D)矿渣砂和煅烧砂。 16.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于处于受侵蚀性物质影响桥梁部位,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不得大于的( );最小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kg/m3。 (A)0.55、280; (B)0.50、300; (C)0.45、320; (D)0。40、325。

17. 混凝土用砂应尽量采用( )的砂。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18.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重交通等级路面面板的设计28d弯拉强度标准值应取( )。

(A)5.5 MPa; (B)5.0MPa; (C)4.5 MPa; (D)4.0 MPa。

选择正确答案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

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试验方法类别分:甲、乙、丙三类,其中乙、丙方法对( )主要参数规定不同. (A)锤质量; (B)试筒尺寸; (C)锤击层数;

(D)平均单位击实功.

2.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城市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最大水灰比的选用与( )有关. (A)道路等级;

(B)道路所处的环境条件; (C)摊铺方式; (D)水泥强度等级。

3。 工地采用EDTA滴定法检测水泥稳定材料中水泥剂量,实验室事先根据相应标准规范确定出相应品牌水泥在终凝前的标定曲线,不能采用该标定曲线来确定水泥含量的有(ACD )。

(A)龄期在7天内的水泥稳定料且配合比比例相同、材料与制定标定曲线一致的水泥稳定料;

(B)水泥终凝前的水泥稳定料且配合比比例相同、材料与制定标定曲线一致的水泥稳定料;

(C)配合比比例相同的其他品牌水泥配制的水泥稳定料; (D)配合比比例不相同的水泥稳定料。

4. 对于水泥稳定混合料击实试验,当存在超尺寸颗粒含量为( )%时,须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A)3; (B)32; (C)28; (D)15。

5。 表示细集料的洁净程度有( )方法.

(A)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B)天然砂以大于1。18㎜的泥块的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C)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 (D)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或0~0.15㎜)表示。 6。 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各种细集料中要区分矿粉、砂中含泥量可采用( BC)方法。 (A)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含泥量试验法; (B)细集料小于4。75㎜以下部分采用砂当量;

(C)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采用亚甲蓝试验; (D)所有细集料都可以采用亚甲蓝试验法。

7.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普通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设计能满足(ABCD )施工方式的需要。 (A)滑模摊铺机; (B)轨道摊铺机; (C)三辊轴机组;

(D)小型机具施工。

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中( )的浸润时间为4h左右. (A)砂类土; (B)粉质土; (C)砂砾土; (D)黏质土。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0,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毛体积密度是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B)

(A)对 (B)错

2。 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不但能减少水泥的用量,混凝土的强度能得到保证,而且混凝土的耐久性也会变好。(B ) (A)对 (B)错

3。 施工过程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料。( A) (A)对 (B)错

4。 集料磨光试验,试件的加速磨光是先用标记X的橡胶轮粗砂磨光再用C标记橡胶轮细砂磨光。(B ) (A)对 (B)错

5。 从沥青拌和楼的热料仓取样时,应在放料口的全断面上取样。通常宜将一开始按正式生产的配比投料拌和的几锅(至少5锅以上)废弃,然后分别将每个热料仓放出至装载机上,倒在水泥地上,适当拌和,从3处以上的位置取样,拌和均匀,取要求数量的试样。( A) (A)对 (B)错

6. 拌合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0.5h内制成试件,超过0。5h的混合料应该作废。( B) (A)对 (B)错

7。 进行粗集料有机物含量试验,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A ) (A)对 (B)错

8。 水泥砼路面配合比设计是以抗压强度为指标。(B ) (A)对 (B)错

9.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对粒级为9.5㎜~19㎜的试样中,应含有9。5㎜~16㎜粒级颗粒60%,16㎜~19㎜粒级颗粒40%。( B) (A)对 (B)错

10. 用烘干法测定水泥稳定材料含水量时,先将试样放入烘箱后,再把烘箱调制110℃将试样烘干。( B)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选择正确答案

1.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已知:采用手动式贯入阻力仪,试验环境温度为(20。5~21。0)℃,试验前测得试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0kg、加水时间为8:30,试验测得数据如下图:试估算该试样混凝土终凝时间为( )。

(A)6:05; (B)6:20; (C)6:30; (D)6:35。

选择正确答案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5,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

1。 两种砂筛分结果(分计存留量)如下图(砂样各重500g),试评价两种砂的粗细程度为( )。

(A)A砂为细砂,B砂为粗砂; (B)A砂为中砂,B砂为粗砂; (C)A砂为细砂,B砂为中砂; (D)A、B砂均为中砂。

选择正确答案

六. 计算题3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

1。 用烘干法测定某水泥稳定材料含水量,第一组湿土重2048.6g,第二组湿土重2085。1,烘干后第一组干土重1940。8g,第二组干土重1982.4g,则该水泥稳定材料的含水量为( )。 (A)5.4; (B)5.37; (C)5.36;

(D)结果无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