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命题人:瞿联运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Br—80 Ag—108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离子(S2‾)结构示意图: +16 2 8 8

B. 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氧原子:108O D.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碱性:NaOH>Mg(OH)2

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D.NH3通入AlCl3溶液中

C.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5.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

B.200 mL 1 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 C.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6.关于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 4OH‾ ═ AlO2‾ + 2H2O . B金属铜与浓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_____ Cl2↑+Mn2++H2O

CO22H2OA1OH3HCO3D.向NaA1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A1O2

--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氮原子数目是NA B.1.0L 0.1mol/L的NaF溶液中,含F离子数目是0.1NA C.11.2L的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是NA

D.1molFeCl3跟沸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是NA 9.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

11.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减小,HClO浓度减小 C.pH增大,Cl浓度减小

B.Na2O C.FeCl2 D.SiO2

B.pH减小,Cl浓度增大 D.pH增大,HClO浓度增大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1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①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②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③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 ④锂保存在煤油中;

⑤浓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1

D.①③④

14.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 = K2S(s)+N2(g)+3CO2(g) ΔH= x kJ·mol已知:碳的燃烧热 ΔH1= a kJ·mol1

S(s)+2K(s) = K2S(s) ΔH2= b kJ·mol则x为

A.3a+b-c

-1

-1

2K(s)+N2(g)+3O2(g) = 2KNO3(s) ΔH3= c kJ·mol

B.c +3a-b

C.a+b-c D.c+a-b

15.在一密闭容器中,mA(g)+bB(g)⇌ pC(g)反应平衡时,测得 c(A)为 0.5mol•L‾1,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 (cA)为 0.3mol•L‾1,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16.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结果正确的是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A . 化学计量数:Cm+b<p . 物质 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物质 B 的转化率减小了 B.10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mL 0.02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7

C.在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盐NaHA溶液中,c(Na)=2c(A2‾) +c(HA‾) +c(H2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14分)A、B、C、D、E、F为中学化学中

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完

H 2O

成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

①当F是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一定浓度的B溶液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C是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时,E具有漂白性,物质F焰色反应呈黄色,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D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淡黄色固体,D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且A和D的式量相等。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可由对应的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生成39gA时,放出255.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1/5 ,将B和D分别溶于水,所

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请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

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2.52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20.00 mL。

(1)写出草酸(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滴定管中。

(3)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仰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

(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 值会________。

19.(12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

A(g)+2B(g)

2C(g) Δ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为x。

(1)一段时间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3n∶(3n-nx) C.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2)K和x的关系满足K=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

t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8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平衡向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20.(14分)已知醋酸和盐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酸,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

+

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ΔH>0。

(1)常温常压下,在 pH =5的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 =____________;下列方

法中,可以使0.10 mol·L‾1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入少量冰醋酸 d.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

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_________V(醋酸) ,反应的最初速率为:υ(盐酸)_________υ(醋酸)。

(3)常温下,向体积为Va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Vb mL至溶液

恰好呈中性,则Va与Vb的关系是:Va____Vb;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9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 = 38×10‾14,在此温度下,将pH=3的盐酸和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c(H+)=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参

1 D 9 B 2 A 10 A +3 D 11 D -4 B 12 C +5 C 13 B 6 D 14 A 7 D 15 D 8 A 16 C 17.(14分)(1)①Fe+4H+NO3===F e3+NO↑+2H2O ②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2) ①Al3+3H2OAl(OH) 3+3H

②2Na (s) + O2(g)=Na2O2(s) ΔH=-551kJ·mol(3)Mg3N2+6H2O===3 Mg(OH)2+2NH3↑

-1

催化剂4NH3+5O2=========== 4NO+6H2O

D加热

18.(12分)(1)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2)甲

(3)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4)2 偏小 偏小 19.(12分)(1)BD(2)Vx2(3)①升温或增大C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②逆反应

n(1-x)3③

20.(14分)(1)105mol/L或105109mol/L (3)< c(Na)c(CH3COO)c(H)c(OH)

bdf (2) 

(4)2.051011mol/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