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专栏1 中圈 斗201 8·6 I)Il l(、()I L’ \ DHI I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何开兵,徐烨,田新玲 (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石河子832000) 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04—4264(201 8)06—0054—04 DOI:10.19305/j.cnki.1 1—3009/s.2018.06.015 摘 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1)HI)对于现代奶牛场的生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部分规模化 奶牛场荷斯坦牛群1)HI ̄R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使1)HIf- ̄.告 能更好地服务于奶牛场的实际生产 关键词:荷斯坦牛;DHI:分析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普遍 取样方式为计量瓶、流量计或取样器取样,奶样按早、 用来管理和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 ,其 中、晚三次挤奶4:3:3比例混匀后取样40mL,添加DHl 核心是通过对个体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和牛群基础数据的 专用防腐剂l ,冷藏保存,3日内送DHI中心测定、 分析,全面了解牛群t司养管理状况,对个体奶牛、牛群 兵团DHl中心采用荷兰Delta生产的Combi 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发现奶牛育种和 Scope300 hp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奶样进行测 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 定,测定项目主要包括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体 案。DHI数据可以作为改进饲养管理的科学依据,从而 细胞数、牛奶尿素氮等,计算体细胞分及脂蛋比 、牛 替代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增加养 号、日产奶量、胎次等奶牛档案信息由该牛场提供. .殖效益 1 故掂的统计 j 本文通过对石河子部分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 采用CNDHI软件对测定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整 群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 理;然后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使DHI报 告更好地服务于奶牛场的实际生产 . 2结果与分析 1材料与方法 Ij I 7 ;、 , j 总,f、t}』lr 吃 201 7年1月起,本地区共有20个场9000余头泌乳牛 参测,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参测牛场的DHI指标中,乳脂肪 奶样来源于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下简称师 市)部分规模化奶牛场,测定单位为兵团奶牛生产性能 和乳蛋白含量较高,高于国家生乳标准,并随着季节的 测定(DHI)中心,时间为201 7年1~1 1月,参测牛9 000 变化有波动,符合荷斯坦牛7L ̄Ja’率正常值3 0%~4 O%、 余头/月 、 1 ! {∞一、 、 0 t 】 乳蛋白率正常值2.8%~3 4%、脂蛋比在1 12~1 36之间 的规律 。进入冬季(1、2、1 1、1 2月份)体细胞数 按照日常生产程序,挤奶前对奶牛乳房进行清洗, 较高,但均未超过原料奶的收购标准5O万个/m I,随 着DHl工作的开展,体细胞数呈逐月下降趋势,日产奶 和高峰奶均呈逐月增加趋势 、 按摩,消毒乳头,弃掉前三把奶,再用挤奶器挤奶 。 收稿日期:2O17 12—15 卞圈 片2018-6 i)l i!《 0l k \{ 表1牛场主要DHI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陶 脂 ∞∞ ∞盯 "∞∞ " 白率f%I【%I (万个/mLl 酽奶, Ikg) fkq} 高峰日 LJ 3 63 1 08 45 2 20 9 244 163 3 55 1.07 39 5 21.3 25.O 163 3 49 ]09 35 5 22 3 24 7 161 3 34 115 34.5 22.8 25 6 155 3]8 1 2O 33 5 23 2 26 4 149 3 22 1.O8 31.1 24.6 281 143 3 27 1 07 28 4 24 8 290 141 3 34 1.07 2 1 25.1 29.4 136 3 48 1 06 23 6 26 2 3O 5 123 3.56 1.14 24 2 260 31 2 118 3 46 11]5 26 7 26 5 32 2 117 3.41 1-11 31.8 240 27.9 143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泌乳高峰日较晚,正常的 高峰应出现在产后70d左右,但参测牛场的高峰日均在 1 17~163d,表明泌乳牛前期和围产期营养不合理,生 产潜力没有得到发挥,由此导致的奶损失非常多。通过 DHI工作的开展,泌乳高峰日逐步提前,高峰奶量逐步 增加。由此可见,实施DH J对控制牛奶体细胞数,提高 产奶量,改善生乳质量效果明显。 二二 : . ,? _. 我国原料奶的收购标准体细胞数为50万个/mL, 本研究将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mL的奶牛进行了统计分 析,结果如表2所示 、 表2体细胞数大于5O万的奶牛统计表 单位:% 采样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aN 9月10月11月 C广r >5 例18.6 16.8 16.4 ¨ 。… 李建斌等 认为监测群体乳房炎流行情况的体细胞 数闽值是28 3万个/mL,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数小于28 3 万个/mL的牛应该占到牛群8980%。对于中国荷斯坦牛 而言,牛奶中的体细胞数理想值为:第1胎≤1 5万个/ mL;第2胎≤25万个/mL;第3胎≤30万个/mL。从表2 可以看出,体细胞数大于50万的奶牛比例较高,均在 10%以上,其中1~4月在15%以上,反映了牛场乳房炎 或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比较高。随着DH1工作的开展,体 细胞数大于50万的奶牛比例在逐渐减少,说明参加DHl 是控制牛奶体细胞数的有效方法. .二 -: 。t 0 平均泌乳天数反映了牛场的繁殖状况,是DHl数据 分析的重要指标,平均泌乳天数和泌乳天数(DlM)大于 400d牛的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平均泌乳天数与>4o0d牛的比例 单位:头:% 采样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oR 11月 。z… …………… s zsz zs zs z…盯zz. z .z zs s。册 。 llI lIllI IⅢIl lI_IIl_lllIlI_lI.I -乳月 幸小于2 5的牛 比例■乳8 率大于5 0f19牛只比咧● L焉自率小于2 6的牛只比例 ● L蛋白率大干3 5的牛只比例日腊塔比小于1 1琳牛只比例■脂受比大于1 3的牛强比倒 图1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异常情况统计 由图1可以看出,乳脂率小于2.5%的牛在6、7 月份间比例较大,占1 7.7%~1 8.9%,4、5月份,乳 蛋白率/J、于2 6%的牛比例较大。占1 7 7%~1 8 9%, 这可能与季节有关。这个季节正处于青黄不接, 优质干草基本用完,而新干草还未接上。乳蛋白率 大于3.5%的牛只在1~3月份和9~1 1月份比例较大, 占41.1%~58 6%,同时乳脂率大于5 0%的比例也较 高。脂蛋比小于1 1 2的比例普遍较高,各月份均在 38 0%~52 6%之问,脂蛋比大于1 36的在3、4、5、 10、1 1月份较高,占到20 3%~28 7%。 话 ;: 奶牛产犊胎次与产奶量的关系呈一定规律性,奶牛 头胎产奶量较低,随着胎次的增加产奶量增加,4胎、 5胎时产奶量最高,以后随胎次增加产奶量下降。参测 牛场奶牛胎次统计结果见表4。 表4泌乳牛胎次分布比例统计表 年度 平均 1胎【%l 2胎I%) 3胎以上I%) 201701—11 2 2 35 8 35 4 28 8 牛群理想的平均胎次为3~3 5胎,其中1胎占 30%,2胎占20%,3胎以上应占50%。由表4教据可以 55 l lDi ll 1 专栏 中国峨斗2018·6 I)I l! (、()I L 、l 看出,参测牛场的平均胎次较低,各胎次比例欠合理, 表明奶牛利用年限较短,饲养成本较高. 表5各胎次产奶量、平均泌乳天数对比 项目 平均日产奶量(kg} 1胎 224 2胎 24 3 3胎及以上 25 6 热的夏季更应加强牛舍的清粪和通风,保持牛舍干燥清 洁,以防细菌滋生导致奶牛乳房感染;(2)正确使用 和维护挤奶设备并使用规范的挤奶程序; (3)治疗干 奶牛的全部乳区,加强干奶期的护理;(4)合理治疗 临床乳房炎并及时淘汰隐性乳房炎患牛; (5)严格防 305d产奶嚣(kgJ 平均泌乳天数(d) 6709 333 7135 253 7539 251 治苍蝇等寄生性节肢昆虫; (6)制定维护乳房健康的 、 由表5数据可以看出,各胎次平均泌乳天数均太 计划,定期监测乳房健康。长,日1胎平均泌乳天数最长,达333d,表明牛场和繁 殖情况存在较大问题 各胎次产奶量偏低,2胎和3 ̄jif及 以上产奶量均未达到8 000kg,表明参测牛场的日粮配 制和生产管理存在较大问题。 、 |= 奶牛群的理想胎次为3~3 5胎,这样牛群不但有较 高产奶潜力及持续力,能发挥其最大的遗传潜力,而且 还可不断更新牛群,保持旺盛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群 体生产水平 “从平均胎次来看,参测牛群的平均胎次 均低于3胎,比一般牛群的理想胎次要低,部分牛场头 胎牛比例高达51 9%,说明参测牛群的淘汰率较高,利 用年限较短 牧场管理者应该及时查找原因,通过提高 t司养管理水平、控制常见病的发病率,降低淘汰率,延 长利用年限等 另外,参测牛群的胎次变化范围为1~10胎,存在 部分奶牛老龄化严重和胎间距过长的问题,该问题易造 成产奶持续力不足一预防卵巢囊肿、控制子宫内膜炎发 生、预防胚胎早期死亡、准确监测产后发情等措施,都 是缩短胎间距的有效方法‘lol , _、 川 Norman等…对美国不同规模牛群的分析表明:牛 群规模与体细胞数呈负相关,规模越大的牛群往往体细 胞教越少.杨志春等。。 研究表明,奶牛群体混合奶的体 细胞教(SCC)是反映乳房被传染性病原菌(如无乳链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间接判定指标,个 体牛的体细胞数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指标. 由表2的体 细胞数统计情况可知,参测奶牛场可能存在乳房炎发病 率较高的问题 乳房炎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建议该奶牛场采取 以下措施:(1】维护环境的干净、干燥,尤其是在炎 I56 "F、_r_■}j 一 一、 ÷【J 0 : 。=匕 3 3 1关于乳脂率 胡宁玺 认为日粮中脂肪对乳脂有两种作用,一方 面是提高日粮能量,直接提供脂肪酸合成乳脂;另一方 面是降低消化率,致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和氢结合促 进丙酸生成,导致乳脂含量下降 陈艳珍l _。。等研究证 明,饲料中的脂肪有65%用于形成乳,一般脂肪的适宜 添加量为3%~4%..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也决定了 乳脂肪含量可通过日粮进行调节 乳脂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奶性能的发挥,由 DHI数据分析可知,参测牛群乳脂率变化范围较大 这 可能是奶牛场工作人员取样操作不够规范、奶样混合不 均匀或测量乳成分时牛奶加热不当等。排除这些原因后 如果仍存在牛奶乳脂率变化范围较大的问题,可能与奶 牛日粮结构不合理有关,应及时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减 少油饼类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增加胡萝卜、甜 菜、青干草等富含糖和维生素的饲料,精粗比维持在 3:7为宜,干草自由采食,使奶牛适量运动,加速脂肪 分解。同时乳脂率过高,则预示该牛只可能患有酮病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 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 其发病特征为出现酮血、酮 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 神经症状_. ’】..奶牛场应建立完善的酮病监测制度,积极 预防酮病的发生. 充分利用DH J} ̄告中的乳脂率指标。对 于可疑牛(乳脂率≥4 5%)定期进行血、乳、尿中酮体 的测定,及时发现病牛,提早治疗。对高产奶牛临产前 后,可定期用25%葡萄糖液和20%葡萄糖酸钙各500mL, 次静脉注射,预防酮病 。 3 3.2关于乳蛋白率 乳蛋白率可以指示奶牛营养状况,如果蛋白率很 低,可能是干奶牛日粮营养差,产犊时膘情差,泌乳早 期缺乏碳水化合物,t司料蛋白含量低,日粮中可溶性蛋 卞圈奶片2018·6 1)}{l ()I U\1N DHI j 专栏 白或非蛋白氮含量高,可消化蛋白和不可消化蛋白比例 高峰产奶量是指个体牛只在某一胎次中最高的日 不平衡_6】。因此应及时调整奶牛日粮组成,适当增加富 产奶量。高峰日是指产后高峰奶量出现的那一天。高峰 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饲料,例如可适当增加精料的 产奶量较高的牛只305d奶量也高。高峰奶每增加1kg, 饲喂量,调整饲料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 3.3.3关于脂蛋比 胎次总产奶量将增 ̄1:1256kg以上。一般正常的高峰日为 61~1 12d,大多在产后70d达到产奶高峰。由表1数据 脂蛋比过高说明饲喂了过多的饲草,日粮中添加了脂 可以看出,参测牧场的高峰日均迟于正常高峰日,表明 肪或蛋白饲喂量不足;脂蛋比过低则说明日粮中精饲料过 参测牛场有潜在的奶损失并可能存在瘤胃酸中毒或酮 多或日粮中缺乏纤维,即草的饲喂量不足,需对配方作出 病,建议牛场全面检查干奶期或泌乳早期日粮的合理 调整【5】。对于脂蛋比在正常范围内的奶牛表明饲喂的精粗 性,并检查围产期奶牛的膘情。 料比例比较正常,但仍可根据个体情况做精细调整。 脂蛋比低于1.12预示牛只可能患瘤胃酸中毒。瘤胃酸 是于 卜均;: 孔足扳 荷斯坦牛理想的平均泌乳天数为1 50~1 70d,受 中毒主要是奶牛采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瘤胃内产生大量 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牧场平均泌乳天数在 乳酸而使瘤胃pH值下降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疾病” 。牛 180~220d,本研究参测牧场平均泌乳天数均超出此范 场应建立瘤胃酸中毒监测制度,每月根据DHI ̄E告反映出 围,泌乳天数大于400d的牛比例较高且逐月递增,表 的脂蛋比来检查牛群,凡脂蛋比小于1.12的牛总数超过 明这些牧场奶牛的繁殖状况较差,建议加强奶牛繁殖 10%的,即提示牛场的饲料日粮配比不合理,应调整日 管理。 粮供给rg],通过选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饲料(马铃薯、 淀粉等发酵速度合适的饲料);增加日粮中的有效中性 洗涤纤维的含量(紫花苜蓿);日粮中添加缓冲物质 (碳酸钙、碳酸氢钠、氧化镁等)或添加莫能菌素和泰 参考文献 l1I许海丽,孙文安,安同东,I)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其在生 产中的应用IJl畜牧兽医杂志,2flf ,5:33 35 I2l 包特tl格乐.黄春华,侯荣伦.等.乳样体细胞数与I)H1其他主要 指标的相关性研究…黑龙江畜牧兽医,!【)14.23:89—91. 华实,齐新林,谭世新I')HI是提升奶牛场管理水平的核心Ul中 国奶牛,!Il1 1.【l5:5n一59. 中国奶牛,!IlI4.11/12:6I-6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Y】59.2【). 勒菌素等手段可有效缓解奶牛瘤胃酸中毒 。抓好干奶 I3l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饲料应以粗料为主,防止精料喂食 过多。同时,要加强运动,保证奶牛每天有1~2h的自 【5】 胡宁玺.DHI, ̄术在西门塔尔牛生产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初探U1 由运动时间。 于江明,刘胜军黑龙江菜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群主要1)HI指 标分析lLIlI畜牧与饲料科学,_2OI4,I():4一^. 中国奶牛,:【1I I,Il7:7—8. 脂蛋比大于1.36则预示奶牛可能患前胃弛缓。奶 杨志春.-f'l、广林.谭泽赢.等.利用I)HI报告提高兽医Z-作效率UI 牛前胃迟缓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 I7I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引起消化障碍以及全身机能紊乱 的疾病[| 。应该建立前胃弛缓监测制度,每月根据DHI 报告的脂蛋比来排查牛群。临床观察,患牛可有食欲减 李建斌.孙少华,田雨泽,等应用I)H1提供的体细胞数据控制奶 牛乳房炎…中国奶牛, 【ll15,5:27—20 I9l 张峰.马书林,左晓磊,等1)HI技术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厂中的应 用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2()08,I16:1 2一I 4 退,反刍次数减少,嗳出气体具有不良气味,粪呈泥状 【llI ll马文芝,张学炜.浅析缩短奶牛胎间距的措施IJl天津畜牧兽 或半液体状或呈水样、恶臭等症状。病牛往往精神不 振,爱Nil!l,,病程长者,被毛粗乱,形体消瘦,眼球凹 陷,末梢发冷,严重者脱水和酸中毒。预防前胃弛缓的 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搭 医.1995.1l1:8-I 1 【1 1 I Norltlan H D、Miller R H.Wright J IZ.,et a1.Herd alld state nlealts r somatic cell COtllIt from dairy herd improx e.,e.tU1 Jmm ̄al of 1)airy Science.2I】【】《L83(1 11:2782—2788. I1 2l陈艳珍影响牛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乳业科学与技 术.2O(}5,1)4:I 86—1 88. 配,调整饲料的精粗比、钙磷比,给奶牛足够的饮水、 运动量。原发性的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可以喂一些容易 消化的饲草,加强运动,灌服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按摩 I1 31郭奔奶牛酮病的病因及诊疗Ul农村科技,21)1 I,08:60 l14I祝艳华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IJI.中国奶牛,2(113,()6:56—57. 11 5】王洪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机制解析及其营养措施… 动物营养学报,!…4,1(1:31 4l1—3148 瘤胃进行药物治疗等。继发性前胃迟缓,应首先治疗原 I1hI薛萍,王恬,严群芳.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9"',b;m:t#-UI 发病,再按原发性前胃迟缓进行治疗。 .l17l妻芸曩兰 牧业,21)ll9-ll^:44—4j‘ 奶牛前胃蹦々诊治川 畜 J 奠于1 .I 奶禾,i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