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首先,观看以视频《金色秋天》为主题的“用数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接着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基本设计内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引导说明 他们理解表示的意思。本节内容是用一幅情境图反映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也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具准备:PPT课件 准备 学具准备:小棒、圆形纸片、小花图片、三角形纸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导案 1.视频播放动画片的卡通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实例。 一、引入新课。 2.谈话引入。生活中的许多事例都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好吗?(板书课题)
1课时 学案 达标检测 1.看图列式计算。 5+□=□ 1.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2.边听边思考。 2+□=□ 6-□=□ 答案:2 7 5 7 2 4 1
1.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P46页情境图。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同桌说说看到了什么? (2)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并解答。 ①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有见过的数学符号? 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②同桌讨论。 师小结: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下面的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③看图完成算式。 1.学生观察后交流:左边有4只小兔子,右边有2只小兔子…… (1)学生观察讨论:大括号和问号。思考它们表示的意义。 (2)交流结果: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边说边用两只手表示合起来2.的意思)。下面的问号,表示要左边有□棵白菜, 求的问题。 右边有□棵白菜, (3)学生交流:左边有4只小一共有□棵白菜。 兔,右边有2只小兔,一共有多□○□=□(棵) 少只小兔? 答案:5 2 7 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 表述图意。 2.教学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教材P47页青蛙情境图。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2)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
2.学生讨论:跳走之后还剩几只5+2=7 青蛙?算式:7-2=5 学生比较预设:这两幅图的?位置不同,第一幅图是求总数,第二幅图是求部分数。 1.(1)课件出示书第461.(1)学生观察提问:一共有页“做一做”“企鹅图”并多少只企鹅?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
练提出问题。 (2)学生1:大括号表示让我习。 (2)出示大括号,在大括们把两群企鹅合起来。学生2:号下面加些“?只”引导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表示什么意思? (3)要把2只和5只合起来,(3)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就是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方法计算? 算,2+5=7(只) 2.课件展示P47页“企鹅2.学生回答。预设:学生1:一图”。 共有6只企鹅,右边有4只,左引导大家说一说图里告诉边有几只?学生2:知道了一共了我们什么,求什么,你有6只企鹅,还知道了右边有4能解答吗? 只,求左边有多少只,用减法计算。6-4=2(只)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解决问题 五、教学板书 4+2=6(只) 7-2=5(只) 6和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为此,在设置课堂环节时,我从学生已有六、教学反思 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的意思,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有缺陷。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有些混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应该在与学生互动时,引导他们讨论思考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