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落实“双减”作业公示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双减”工作,为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办“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制度。
二、具体内容 1、分类控制总量
学校加强对作业的管理,统筹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作业安排 年级 一二年级 语文 三四五年级 一年级 数学 二年级 三四五年级 一二年级 英语 三四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一二年级 配套练习册 课堂问答 内容 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誊写作文等 口算(扑克、计算棋) 科目 完成形式 完成时间 课后(口语) 3-5分钟 课后(口语) 课后(书面) 15-20分钟 课后(口语) 3分钟 听算(听算磁带24点) 课后(口语) 5分钟 配套练习册 课后(书面) 15-25分钟 口语表达(歌曲、朗读) 课后(口语) 3-5分钟 课后(书面) 10-15分钟 课内(口语) / 三四五年级 信息科技 科学与技术 三四五年级 一二年级 体育 三四五年级 一二年级 美术 三四五年级 一二年级 音乐 三四五年级 三年级 一二年级 课堂练习册 课堂操作练习 课堂小制作 课内(书面) / 课内(实践) / 课内(实践) / 课堂小制作+课堂练习册 课内(书面) /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鉴赏拓展 鉴赏拓展 课后(实践) 15分钟 课后(实践) 20分钟 课内(书面) / 课内(书面) / 课后(实践) 5分钟 课后(实践) 5分钟 2、提高作业质量
学校把作业质量的提高,作为作业统筹管理的核心环节,积极组织学科教师统筹开发以学生为本、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作业,探索社会实践类、艺术欣赏类、体育运动类、动手能力类等多元化的作业类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3、严肃作业批改
作业由教师本人批改,不允许学生或家长批改,批改与讲解须及时,对学生作业有适当的评价或评语。
4、形成家校合力
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学校保持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作业温故知新、发现问
题、改进教学的作用,又为孩子的睡眠、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腾出时间,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双减”—小学作业校内公示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xx、xx《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公示时间
每天下午放学前,学校科研处、教导处组织人员逐一对各班学生的每日及节假日家庭作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作业在学校工作群和各班班级群进行公示,以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
二、公示位置
学生家庭作业公示在学校工作群和各班班级群,学生每日及节假日的家庭作业应在教师下班前更新完毕。
三、公示作业内容
公示作业内容要表述清楚,语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包括具体的年级(班)、学科、作业所在的书本名称、页码。
四、公示作业用时
确保一、二年级无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班主任负责各科家庭作业总量,不得出现超负担的作业。
五、具体要求
1.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业要立足课程目标,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设计分层作业,可分必做和选做两种;
要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控制知识巩固型练习题目,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2.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反馈,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解答、辅导,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家庭学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家庭作业。
3.课后延时服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家庭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每晚21:00前就寝)。
4.学校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作业教学研究活动,加强作业常规检查与管理,引领和指导学校教师规范作业教学行为。
5.教务处、科研处要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不定期检查与反馈,一旦发现作业超量、无分层、无批改的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
贯彻“双减”—落实小学作业公示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xx、xx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规范办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作业管理,实现作业“减负增效”,结合我校实际,对学科作业公示工作特作如下要求:
一、公示时间
每天下午放学前,由任课教师公示学生当天家庭作业,以接受学校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二、公示位置
3-6年级各班级设置作业公示栏,每天及节假日的家庭作业由任课教师在黑板上以书面形式发布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公示作业用时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且尽量所有书面作业在学校课后服务内完成,学生回家后无书面作业,对超负担的作业,班主任有责任进行。
四、具体要求
1、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业要立足课程目标,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设计分层作业,可分必做和选做两种;要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控制知识巩固型练习题目,在常规型作业、习惯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布置的基础上,鼓励布置分层、弹性、
个性化作业。
2、课后延时服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五、作业管理评价 1、严实常规检查
学校教导处建立学生作业常规检查制度,加强对作业的常规检查,重点加强对作业内容及完成方式、作业量合理性的督查评估,考评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年级备课组和任课教师,教师及时调整好作业布置的质和量。通过检查,发现备课组和教师在提高作业效能、减轻作业负担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推广。
2、加强作业研究
学校出台激励,鼓励支持教师个人或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对学生作业内容设计、完成方式、批改方式、评价反馈方式、作业辅导方式进行专项实践研究,形成典型经验做法,学校予以推广。
3、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畅通家校联系和家长意见反馈渠道,切实发挥家长在作业管理办法制定、过程性管理等方面的议事和监督作用;及时调查核实处理学生及家长反映的学生作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