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_人教新课标

来源:化拓教育网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_人教新课标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会判定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引入课题。(课件演示:把学生已熟悉的正方形延长一组对边成为长方形,在长方形中引一对角线,去掉长方形的相邻两边成为三角形,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成为一个角。)

上课开始,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由于出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差不多上学生熟知的图形,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问题。当画面上显现角时,问:认识那个图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运用动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找一找(找生活中的角)。

①课件出示五角星和三角形。猜猜什么缘故他们叫五角星和三角形呢?(有5个角和3个角。)

它们的角在哪儿呢?先让学生说,然后课件出现五角星和三角形中的角。

②能在这些物体中找出角吗?

课件出示:钟面、剪刀、折扇等,让学生找角。

假如脱去这些物体的“花外衣”(把它们的形状画在黑板上),留下的“图形”确实是数学中的角了。(课件演示,让学生反复感知“角”。)

观看这些角,把角的模样记在内心,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模样。

③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你们在自己的周围找“角”,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折一折。

学生拿出预备好的圆形纸。

学生摸索回答、操作:这张纸上有角吗?如何样才能折成一个角?你能折出形状不同的角吗?

3.摸一摸。

请同学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尖尖的顶点和平直的两边)问:那个尖尖的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称?(顶点)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什么?(边)

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板书。)

接着再让学生指出课前从实物中抽象出的角的顶点和边,进一步强化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4.做一做。

请同学们用学具做活动角。并用手感受一下角的尖(顶点)、两边。 玩游戏:把角变大变小。(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5.画一画。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并说一说,你是如何样画角的?(先让学生尝试画角,教师再示范。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反思,准确地把握画角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找、折、摸、做、画”,让学生动手做、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逐步揭示角的本质属性。)

三、练习运用,拓展对角的认识 1.辨一辨。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什么缘故? 2.数一数。

正方形、长方形各有几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3.摆一摆。

摆一个角需几根小棒?三根小棒能摆三个角吗? 4.剪一剪。

一张正方形纸上有几个角?假如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也不同。)

四、小结。(略)

(设计思路: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拓展了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