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指导手册
一、成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小组
成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小组,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隐患发生部门(车间)负责人任组员,并依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其职责。隐患发生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报告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二、制定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由企业清单和部门清单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制定企业清单。企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照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标准(通过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或河北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下载),通过取舍,编制本企业隐患排查清单,确定必检项目,对必检项目进行分析确定检查频次,落实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做到“一企业一清单”。
二是制定部门清单:将企业清单按“责任部门”进行分解,做到“一部门一清单”。企业清单要做到企业内部统一格式、统一发布、统一批准、统一审核、统一印刷。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1
三、建立健全隐患清单化管理配套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最要内容,企业应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上级政策要求全面掌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编制工作将外部的法律法规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清单化管理规章制度,再经过全面地执行和落实,变成企业的管理行动。
企业内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管理常用制度明细:
(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4)隐患治理专项费用使用管理制度;
(5)隐患排查治理奖惩管理制度;
(6)管理制度评审和持续修订改进制度;
(7)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9)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0)风险评价制度;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2
(1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2)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3)变更管理制度;
(14)事故直报管理制度;
(15)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制度;
(16)消防管理制度;
(17)仓库、罐区安全管理;
(18)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9)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
(20)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
(21)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
(23)检维修管理;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3
(24)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
(25)承包商管理;
(26)供应商管理;
(27)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
(28)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
(2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30)应急响应及救援处置管理;
(31)高风险作业安全检查管理;
(32)自评与持续改进制度。
四、全员学习培训
要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管理纳入到各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中去,并根据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确认培训效果,以保证所有人员有自觉主动的意识和业务技术能力开展隐患排查。
根据岗位需要培训应达到如下目标:
(一)掌握什么是事故隐患,什么是一般隐患,什么是重大隐患。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4
(二)学习培训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和要求,达到熟悉排查内容、熟悉排查周期、熟悉排查流程、熟悉台账填写的“四熟悉”原则。
(三)掌握本岗位发现隐患后处理流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四)信息管理员要熟练掌握隐患信息编排、录入和上报流程,熟练使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五、文件管理
(一)由本单位总经理或董事长按程序和权限,以正式正规文件的形式审批发布;
(二)各层级从上到下,主动公开发放;
(三)文件的执行
发布文件的目的是使之得到有效的执行使用,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不折不扣的严格按文件规定执行,必须养成良好的“死板”习惯,强化执行力,在制度面前决不能“灵活”使用。
(四)文件的修改
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时,应逐级向上反映,由文件编制部门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规定程序进行修改完善。
(五)文件作废和存档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5
当文件换版、作废时,应按相应的程序步骤规定执行,以防止使用已经过期的文件,保证相关岗位和人员获得新的有效版本。
word版本/A4打印/下载可修改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