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年人离婚案件透视

老年人离婚案件透视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颇受关注的问题。 习惯等情况均不太清楚,没有感 结果,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 案例一、65岁的孔某与60岁 情基础;在婚后短暂的共同生活 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2%, 的孙某于1988年5月登记结婚,双 中,常因琐事发生摩擦,产生矛 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 方均系再婚。前不久,孙某诉诸法 盾;女方对他的子女态度不友好, 步的是,老年人离婚案件的比例 院,称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因家庭 处理双方亲戚的关系也截然不同, 近年来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一个 琐事经常争吵打架,孔某月收入 故同意离婚。 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两千却不承担家庭开支,而孙 案例三、78岁的退休干部王 由于社会风尚、道德观念、妇 某无收入,只能依靠女儿养活。自 某,丧偶后认识了53岁的女士李 女地位和男女寿命差异等方面的 2000年3月至今一直分居,夫妻 某,彼此都很满意。“老王又找了 原因,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中青 感情确已破裂,因此提出离婚。孔 个小老伴!”这消息在王某居住的 年人迥然不同,诱发离婚的原因 某则称孙某对其生活不管不问, 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甚至 更多。在此,笔者根据部分涉老离 不予照顾,也同意离婚。 当面问王某:“你多大年纪了,还 婚案件,对老年人婚姻危机问题 案例二、61岁的赵某与55岁 找?”而李某一出来,左邻右舍更 进行分析探讨。 的徐某,原配偶均已过世,后经人 是用审视 鄙夷的目光看着她,唧 介绍,二人登记结婚。仅过了一年 唧喳喳地议论:“这么年轻,嫁给 一、老年人再婚又离婚 多,徐某便诉至,称赵某的子 这么大岁数的老头,还不是图人 的原因 女不体谅她的家务劳累,经常过 家的财产!”人言可畏。李某实在 来吃饭;她与赵某也因性格不合, 难以面对,遂提出离婚,但王某坚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70%的 经常发生争执,无法继续共同生 决不同意。李某便诉至。虽经 再婚老年人又走向离异。再婚老 活,因此要求离婚。赵某则辩称, 多次调解,但李某去意已决, 年人为何与新伴侣分手,重返孤 由于双方相识时间短,对方的性 只好判决离婚。 独境地?这是老年人婚姻中一个 格、爱好、子女、身体状况和生活 近年来,老年人再婚双方年 0…长者家园 Q7._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誉 1II 龄差异较大的现象逐渐增多,这 吵,虽然共同生活几十年,积怨却 与异性交往引起另一方怀疑,以 种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更大。 愈来愈深。年轻时因考虑孩子需 致矛盾加深,最终闹上法庭。值得 据统计,此类婚姻中幸福美满的 要一个完整的家,只好一忍再忍, 注意的是,此类情况造成老人离 只有不到三成,另三成则存在着 现在孩子已长大成人,双方都认 婚的占相当比例。由此可见,在爱 不和谐,面临危机,还有三成多已 为夫妻感情已不存在,无法继续 情、婚姻的“排他性”上,老人与 经解体。 从以上三起较为典型的老年 共同生活,一致要求离婚。 案例二、刘某、张某结婚近4O 年轻人有着同样的心态。 四是与时代大背景有关。衣 人离婚案例看,造成老年人再婚 载,儿女均已成家立业,按说可以 食无忧的老年夫妻追求高质量的 又离婚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美满地共度晚年。然而事与愿违, 婚姻生活,一旦因性格、爱好、经 一是相处时间短,再婚后难 以建立起夫妻感情。 二是性格不合,不能正确处 理家庭矛盾。 三是某些老年人再婚抱有一 定的目的,如女方想在经济上找 个依靠,男方则因生活能力 差,想找个“保姆”型的老伴儿。 四是双方再婚前没有对婚后 生活、财产等做出约定或协议,没 有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财产见证或 公证。 五是子女不能与再婚老人融 洽相处,还有一些子女私心作怪, 对老人再婚进行干预阻挠。 六是社会上还存在旧的传统 观念,对老人再婚抱有偏见,等等。 二、一些原配老年夫妻 离婚的原因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但也有一些原配老夫老妻,共同 生活了几十年,老来却由于各种 原因黯然分手。 案例一、李某、于某已结婚三 十多年,膝下两子均已参加工作, 老两口如今却闹起了离婚。二人 都称早年结婚时并无感情基础, 加之历史的原因,其婚姻并不如 意,婚后又因性格不合常发生争 退休前,刘某因工作原因经常不 回家,引起老伴不满,夫妻间开始 出现矛盾。刘某退休后迷上了跳 舞,更加深了老伴的怀疑,使矛盾 加剧。刘某曾诉诸要求离婚, 判决不准,夫妻关系未有丝毫改 善。前不久,刘某又以老伴不分场 合地对自己进行人格侮辱为由, 再次诉至,坚决要求离婚。而 张某则不同意离婚,她认为丈夫 要离婚,是经不住诱惑,一时糊涂 所致。虽经耐心调解,但因刘 某离婚态度坚决,已无重归于好 的可能,最终判决双方离婚。牵手 近4O年的婚姻就这样解体了。 这些老年夫妻离婚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本来婚姻质量不高,缺 乏感情基础。年轻时为了孩子将 就着过日子,进入晚年后,夫妻感 情并没有改善,且受其它因素影 响,一方或双方要求摆脱不理想 婚姻的愿望愈加强烈,一旦出现 触发点,便会导致矛盾加剧,造成 婚姻危机。 二是忽视了暮年婚姻生活的 艺术性。觉得人老了,爱情资源消 耗殆尽,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把增 加夫妻感情看作无关紧要,于是 摩擦增多,危机凸现。 三是缺乏沟通与信任。一方 济开支、对晚辈教育等方面不能 协调一致,又不善于求同存异,便 容易产生矛盾,出现感情危机。 五是子女没有尽到责任。子 女与父母分开过,对老人的精神 生活、情感需求关心不够。在老人 出现感情危机时,缺乏及时疏导, 矛盾得不到化解。 为此,笔者特别强调:老年夫 妻同样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 是维系感情、巩固婚姻基础不可 或缺的。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关 注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既是全社会 的责任,也是每个家庭成员义不 容辞的义务。 三、老年离婚案件审理 成难点 老年婚姻问题是一个错综复 杂而又微妙的社会问题。老年人 的婚姻一旦走上诉讼之路,一般 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双方 都经过深思熟虑,调解和好率非 常低,有的甚至拒绝任何形式的 调解。而走上离婚之路的大多数 老年人,其上辈老人多已过世,子 女已成家立业,已没有了赡养和 抚育的义务。在审判过程中争执 不下的,往往是这些老人为数不 多的共同财产。另外,有些老年人 长者塞旦_/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年结婚时婚姻登记制度不健全,多为事实婚 姻;在老年人再婚又离婚的案件中,更存在很 多没有正式登记的同居关系。这些没有形成合 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给老年人离婚案件的审理 带来较大的困难。 四、走出老年人婚姻危机的怪圈 老年人离婚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病 症。如何走出老年人婚姻危机的怪圈,已引起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 婚姻法》、 老年益保障法》 都对老年人婚姻等问题作了明文规定。要进一 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公 民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尤其要广泛深入宣 传《婚姻法》和《老年益保障法》,提高 公民的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和摆脱传统观念习 俗的影响和束缚,增强老年人的法制观念和家 庭责任感,建立起和谐亲善的婚姻家庭关系。 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时,应充分发挥基层 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化解家庭矛盾,预防和 减少矛盾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 他们走出狭隘的生活圈子,促进晚年生活健康 发展, 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更需要自觉地对晚 年婚姻进行感情维护和法律保护。“百年修得 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老年夫妻也应树 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相互宽容体谅,加 强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 更应慎重对待再婚,要遵循恋爱自由,讲究双 方自愿,同时充分考虑双方家庭的实际,对可 能发生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关于财产问 题,双方应事先约定,并尽量取得子女的谅解, 以减少和杜绝以后的隐患和纷争。 作为子女和每一个家庭成员,应当尊重老 人的婚姻权利,使他们在经历人生风雨之后能 得到慰藉与愉悦,有一个温馨的归宿,有一个 幸福安宁的晚年。 长者家旦/2呻7.!_l 伺徽丁力.J 去年第10期的 长者家园》中曾刊登了一 篇《别让牵挂太沉重》的文章,让我看后引发了 一些联想—— 我先后养育了二男二女四个孩子。这四个 孩子既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又是我心上的牵 挂。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到大学毕 业,从参加工作到成家立业,无时无刻不凝聚着 我的心血和汗水。我对他们的爱,真像是人们常 说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摔了。”即 使他们各自成家之后,我的那份牵挂也从没有 停止过,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冷暖 饥饱,关心他们的夫妻感情,关心他们的子女成 长,关心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一切问题。然 而,这番苦心得到的回报,却是儿女的不理解甚 至反感。我为此流下了辛酸的泪水,想想自己这 在职时,同事们天天在一起上班,不觉得什么。 退休后,天各一方,平时难得见到了。好在单位每年 春节搞团拜会,可供大家一聚。而以前与我同楼办公 的老鲍,几年来一直没见,连春节团拜会他也不露面。 我纳闷,便向一位老同事打听老鲍,打听到的情况却 令我始料未及—— , 老鲍退下来不久,老伴便去世了。他独自守着三 室一厅,寂寞冷清且不说,由于过去从不管家务,如 今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有心再找个老伴,子女却 不同意。只好由孩子们做主,雇了个保姆。这保姆姓 张,五十多岁,孩子们称她“张姨”。张姨干活勤快, 又会体贴人,不但为老鲍烧菜做饭,还把家里收拾得 井井有条,每天晚饭后再陪老鲍聊聊天、看看电视。如 果是夏天,晚上安排老鲍冲个澡,冬天则端来热水让 老鲍洗脚,伺候老鲍睡下才回自己的家。一年多过去, 老鲍过得舒舒服服,彼此相安无事。 六月的一天,是老鲍的生日。以往老鲍过生日, 孩子们都提着蛋糕、水果来祝寿。而这次不知咋的,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