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初一新生适应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初一新生适应讲座

来源:化拓教育网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初一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

同学们,你们进入初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不知道你们适应了没有。 从大家

的表情可以看出来, 有的同学已经适应了, 有的同学还没有完全适应。 今天我就 和大家来谈谈如何适应初中生活的问题。 首先,我想和同学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世 界科学史上的一项光辉成就。

【案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达尔文( 1809 —— 1882 ),达尔文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在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 学说之前,人们一直教的宣传,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

1831 年, 23 岁

的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 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旅行, 这次旅行历时 五年,经受了千辛万苦。 在旅行过程中,达尔文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化石, 并对它们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1859 年,他的划时代科学巨著《物种起源》问世 了,在这部书中,他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他指出物种的变异是由于大自然的环境和生物群体为生存而斗争造成的,

彻底否

定了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旧思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告诉我们,一种 生物如果能适应环境就能够生存下来,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甚至会灭 绝。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恐龙这种动物,我们从恐龙化石可以得到证实。 后来,由于地球环境发生了变化, 恐龙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了, 最后也就灭 绝了。我们人也是一样,到了一个新环境以后,一定要尽快地调整好自己,尽快 去适应它,否则,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甚至还会被淘汰。

【案例】鹿与狼群的故事 某地区有一条河流, 河流的两岸都生活着同一种物 种——鹿群。但是,人们发现,北岸的鹿强壮,并且奔跑能力和生殖能力都很 强,而南岸的鹿则远远比不上。 同一个品种, 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为什么差别如

此之大呢?后来,人们经过观察、考察和分析得知,原来,河流的北岸有狼群出

没而南岸没有。 没有哪一只鹿愿意与狼共处, 而客观的事实却是狼的存在保证了

鹿的强壮。北岸的鹿群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警觉当中, 一有风吹草动, 它们就警觉

是不是狼来了,如果是狼来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它们就得拼命地奔跑,正

是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焕发了它们的斗志。而南岸的鹿群每天却生活得无忧无虑,

这样就导致了它们的生理机能慢慢消退了。

这则故事是不是给我们有所启发呢?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危机是一种催化

剂,可以打破原有的定式或习惯,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从

才开

小学升入初中, 进入到一个新的学校, 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始我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

我们该怎么办?如何调整自己。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我们首先必须学会适应, 适应变化着的新的环境。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对人的成

长来说是一件好事,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人只有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

中,才能亲身经历各种不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体验, 只要我们积极去适应, 就会

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刚刚升入初中,一切

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刚刚进入这个新的环境,我们会产生哪些不适应呢?

第一,学习压力的增

加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 初中的学习任务明显加重了,课程的门类增多了,每

门课程的内容在小学基础上深化了许多, 难度也大大提高了。 具体说有这么几个

方面的变化: ①学习内容的变化。初中学科的知识点增多了,知识内容也更加

抽象了,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复杂。 我们在小学学习的知识, 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在

大脑里把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情境,比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

就可以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图画。 而在初中,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已经不能勾勒出

图画了,变得越来越抽象了。 ②学习要求的变化。在小学,我们主要掌握的是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初中,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不仅提高了,

而且在学习还要求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方式的变化。初中的课堂密度增加了,自学时间也增加了。在初中,特别重

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再也不能象在小学时候那样,

跟着老师后面学, 我

们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升入初中,就要面临中考,而中考对

每个同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进入初中的第一天起, 中考就成为一个

思想包袱时时压在我们的心上, 使我们不能够顺畅的呼吸, 这样的心理压力又造

成了另一方面的不适应。 第二,学习环境的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

升入初

中,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校园是陌生的, 老师是陌生的, 同学也是陌生的。 总之,

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紧张。

面对这个新的环境,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 承认它,按照它的客观状态去适

应它,利用它。改变我们原有的心理模式,创造新的心理模式,把自己隔入到这

个陌生的同时也是新的环境中去,以便我们更好地去生活,去学习。

将来你走

上了社会,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同样会出现不适应。人的一生中,我

们会不止一次地经历新的环境,如何适应环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生课题。

三,社会角色的转变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应。

我们已经度过了一段初中生活,你

是否发现,现在的你长得更像“大人”了?原先我们的生活是依赖性的,而现在

我们的生活是性的或半性的。 我们从一个小学生角色转变成一个初中生

角色,小学生角色和初中生角色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

由于这个转

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变化。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安排,衣服需要我们自己洗,作

息时间需要我们自己调整,我们再也不能依赖父母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体验到慢慢长大所带来的快乐, 但也会有成长的烦恼伴随着我们。 我

们不再完全有所依靠,我们不再随心所欲了,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解决。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因此,

我们一定要扮演好初中生这个角色。

【案例】 “小鱼翻塘”的警示 有一个地方有一座湖叫东湖。一天,有人发现

东湖边漂着许多死鱼,便给记者报料,说东湖的鱼“翻塘”了。记者找到正在湖

边作业的渔民, 渔民笑着说, 这死的都是清一色的小鱼, 它们都是不会自己找食

吃被活活饿死的。原来,鱼苗生活在小塘时,每天都有人投放饲料,小鱼可以无

忧无虑地生活,而东湖的水面比小鱼塘大几十倍, 渔民投放饲料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些平日里在小鱼塘里养尊处优、 饭到嘴边才张口的小鱼, 一时间无法适应自己

觅食的生存法则, 最终被活活饿死。 而一些生存意识强的小鱼却四处寻食,

从而

活了下来。这种现象每到东湖鱼苗投放期,都会出现。

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也是

一个“小鱼塘”,在家里被呵护过度的孩子,一旦离开这个“小鱼塘”,是不是

也会成为因为觅不到食吃而被饿死的 “小鱼”呢?环境变了,我们如何去适应呢?

第一,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初中的学习比小学内容更多、难度更

大、系统性更强。因此,我们应该逐渐学会怎样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怎样记笔记、 怎样总结学过的内容、 怎样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不断怎样发

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

法有什么意义呢?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 如

果仅仅停留在苦学、 勤学的水平上, 将很难应对学业, 我们要使事倍功半达到事

半功倍。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就能够持

续地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态势。

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走出两个误区。一个是废寝忘食,不注意休息。列宁

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

学习。学校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时间,

同学们中午一定要休息一会儿, 哪怕休息十

分钟二十分钟也是好的。 有的同学认为, 中午休息不是浪费时间吗?我要珍惜时

间,把别人睡觉的时间都利用上,我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其实,这样的

想法是不科学的, 这种做法也是得不偿失的。 中午休息好了, 下午上课的精力就

会充沛,上课的效率就比较高。 另一个误区是上这门课看其它学科的书。

学科与

学科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知识和能力是触类旁通的。 同学们一定要引起注意,

学习活动即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 又是一个培养能力的过程。 能力比知识更重

要。 第二,尽快交上新朋友。 要与同学们多多沟通、 多多交流,经过交流之后,

你会发现你的问题可能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你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这样你就不会感到慌张、茫然。

有了好朋友,就会消除我们暂时的孤独和不适

应,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融入到这个新环境中, 慢慢体会到这个环境实际上是多

么得令人陶醉、 令人神往, 我们能以进入这个新环境而感到幸运和自豪, 你的生

活就会呈现出一片蔚蓝色。

第三,尽快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一直以来,同学

们都不愿意做事,不喜欢做事。有人说,做事不是很耽误学习吗?其实不然,会

做事,能把事情做好,会更有助于学习,会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无忧无虑。不

要看不起做事, 不会做事, 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的烦恼, 会影响你整个的生活

秩序和生活质量。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

床自己铺,还要尽可能地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现在开始就要慢慢养成

爱劳动的习惯。 我们不要小看了做事,不会做事,就不会生活,不会做事,就

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第四,学会调节,提高心理适应

能力。 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更进一

步说,即使在一个你比较熟悉的环境, 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遇

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是不可避免的。 挫折是一种重要的人生阅历, 是人生中最重

要的财富。如果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 我们就不可能变得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强

大。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困境、逆境抗衡的能力,培养适应环境的

能力,培养调节不良心理状态的能力。

如果你对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了非常

不习惯的感觉,千万不要闷在心里面,应该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否则,问题

会越来越严重。 就像食物放久了会发霉一样,

如果总将心事藏在心里, 它也会发

霉、变质的。记住: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应该求助于父母和老师,可别

让自己的心事发霉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