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项目说明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程序应用系统
学院 资源与环境 专业 测绘工程 班级 2009011 小组 第五组
2011年11月10号
Visual Basic语言是一种图形化的可视编程语言,简单易学。它在继承了Basic语言简单易用的基础上,改造了Basic语言中复杂冗长的语句结构,代之以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和逻辑思维方式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使其流畅自然。用VB编写程序代码,如同用英文跟计算机交代工作任务一样。
VB具有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优点。在VB中,抽象的对象概念被具体化为窗体和控件。在Windows中控件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按钮、文本框等,VB把这些控件模式化,并且每个控件都有若干属性,用来控制控件的外观、工作方法,能够响应用户操作事件。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在画板上一样,随意点几下鼠标,一个钮就完成了,而这些在以前的编程语言下要经过相当复杂的工作才能完成。
事件驱动机制也是VB区别于其他高级语言的显著特点。VB没有明显的程序概念,程序员要做的就是面向不同的对象编写他们的事件过程。整个VB应用程序就是由这些相互的事件过程构成,事件过程的执行与否以及执行的顺序取决于操作时用户所引发的事件。VB的每一个窗体或控件都有一个预定义的事件集,如果其中有一个事件发生,而且在关联的事件过程中存在代码,则VB将调用该代码。
此外,VB6.0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它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器、数据控件和数据访问对象等多种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和查询等操作;同时还支持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支持动态交换、动态链接技术,并提供网络设计工具,提供多个应用程序向导,联机帮助功能。所以我们选择VB6.0来进行测量程序设计。
一、 模块构成
《测量应用程序系统》由地形测图系统、基础平差系统、控制测量应用系统、工程测量应用系统、摄影测量应用系统、GPS应用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这几个项目构成。各个系统模块的构成如下:
地形测图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分幅与编号 坐标正算 坐标反算 方位角推算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水准记录与计算 导线记录与计算 碎步测量记录与计算
基础平差计算系统
1) 2) 3) 4) 5) 6)
导线网平差计算 水准网平差计算 三角网平差计算 误差椭圆绘制 条件平差 间接平差
控制测量应用系统
1) 2) 3) 4) 5)
换带计算
大地坐标正、反算 高斯坐标正、反算 观测元素投影改正 高程改正计算
工程测量应用系统
1) 2) 3)
平面点位放样计算 圆曲线放样计算 沉降观测回归分析
摄影测量应用系统
1) 摄影后方交会 2) 摄影前方交会 3) 边缘提取 4) 点特征提取 5) 影像匹配
GPS应用系统
1)
卫星星历计算
其他应用系统
二、各模块功能
地形测图系统: 1、 分幅与编号:已知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计算该点在不同比例
尺下的所在图幅号。或者是已知图幅号计算该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
2、 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起点坐标、直线的水平距离以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来计算终
点的坐标。
3、 坐标反算: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来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4、 方位角推算:通过已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已知直线与待求直线之间的连接角,推
算出待求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5、 后方交会:根据在待定点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观测时所测定的三个水平角和已知
点的坐标,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6、 前方交会:根据在两个已知点分别设站对待顶点进行观测时所测定的两个水平角和
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7、 水准记录与计算:根据前后视读数和已知点高程,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和待定点的
高程。
8、 导线记录与计算:根据一起始点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用测得的导线边长和角度推算
导线点的水平位置。
9、 碎部测量记录与计算:根据测站点与碎部点之间的距离、碎部点方向与已知方向之
间的夹角和测站点的坐标及高程,计算碎部点的坐标和高程。
基础平差计算系统:
1、 导线网平差计算:根据已知的点坐标和方位角,通过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和坐标增
量的分配来求得各导线点坐标。
2、 水准网平差计算:由已知的高程点,通过对高差闭合差根据长度以反号平均按比
例分配,求得各未知点高程。
3、 三角网平差计算:在三角网中,以已知两个点的坐标,或一个点的坐标、一条边
的边长和一条边的方位角为起算数据,以待定点的坐标为未知参数的间接平差
4、 误差椭圆绘制:以待定点坐标为未知数参数,采用间接平差法,坐标未知数参数
的协因数阵为Qxx, 计算各点误差椭圆元素.
5、 条件平差:根据各观测元素间所构成的几何条件以及其实数据间的强制条件,按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求得各个观测值的最或然是值。
6、 间接平差:在确定多个未知量的最或然值时,选择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条件关系的量作为未知量组成用未知量表达测量的函数关系,列出误差方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得未知量的最或然是值。
控制测量应用系统: 1、 换带计算: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为另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
大地坐标正、反算: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L1,B1),P1至P2的大地线长S及其大地方位角A12,计算P2点的大地坐标(L2,B2),和大地线S在P2点的反方位角A21,大地坐标正算。已知P1和P2的大地坐标(L1,B1)和(L2,B2),计算P1至P2的大地线长S及其正,反方位角A12和A21,大地坐标反算。
3、
高斯坐标正、反算:已知一点的大地坐标(L,B)求其高斯平面坐标(x,y)为正算,已知高斯平面坐标(x,y)求其大地坐标(L,B)为反算
4、
观测元素投影改正: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通过垂线偏差改正、标高差改正、截
面差改正归算到椭球面上的水平方向,以及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到椭球面上的长度。
5、 高程改正计算: 工程测量应用系统: 1、 平面点位放样计算: 2、 圆曲线放样计算: 3、 沉降观测回归分析: 摄影测量应用系统:
1、 摄影后方交会:利用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A(XA,YA,ZA),B(XB,YB,ZB),C(XC,YC,ZC),与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a(xa,ya),b(xb,yb),c(xc,yc),根据共线方程,计算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2、 3、 4、 5、
摄影前方交会:根据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计算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 边缘提取: 点特征提取: 影像匹配:
GPS应用系统: 1、
卫星星历计算:根据卫星电文提供的轨道参数,计算观测瞬间GPS卫星在地固坐标
系中的坐标。
其他应用系统:
三、系统运行基本流程图设计
测量应用程序系统 地形测图系统 各个模块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基础平差系统 各个模块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控制测量系统 各个模块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工程测量系统 各个模块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前方交会 摄影测量系统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后方交会 GPS应用系统 卫星星历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其他应用 各个模块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四、小组成员任务分配
学号 姓名 一周 二周 三周 200901117 李红伟 地形测图系统(导线记录与计算,) 200901126 姜灵健 200901127 荣利会 项目策划方案 项目策划方案 200901128 聂海滨 地形测图系统(方位角推算)、基础平差系统(水准网平差) 200901129 袁斌 地形测图系统(碎步记录与计算) 地形测图系地形测图系统统(水准记(坐标正反录与计算) 算)、基础平差系统(导线网平差) 地形测图系统(分幅与编号) 四周 五周 六周 地形测图系统(后方交会) 基础平差系统(三角网平差) 基础平差系统(三角网平差) 基础平差系统基础平差系统地形测图系(导线网平(水准网平统(前方交差、条件平差) 差、间接平差) 会) 基础平差系统(条件平差) 基础平差系统(条件平差)、控制测量系统(大地坐标正反算) 控制测量系统(大地坐标正反算) 控制测量系统(大地坐标正反算、观测元素投影改正) 控制测量系统(观测元素投影改正) 系统调试 基础平差系统(间接平差) 基础平差系统(误差椭圆绘制) 控制测量系统(换带计算) 基础平差系统基础平差系(间接平差)、统(误差椭圆控制测量系统绘制) (高斯坐标正反算) 控制测量系统(高斯坐标正反算) 控制测量系统(高斯坐标正反算、高程改正) 控制测量系统(高程改正) 系统调试 摄影测量系统(摄影后方交会) 摄影测量系统(摄影后方交会) 系统调试 七周 八周 摄影测量系统(摄影前方交会) 摄影测量系统(摄影前方交会) 系统调试 控制测量系统(换带计算) GPS应用系统(卫星星历计算) GPS应用系统(卫星星历计算) 系统调试 九周 十周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 五、开发工作进度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一二周 周 三周 四周 五周 六周 七周 十周 周 周 项目策划、方案 地形测图应用系统 基础平差计算系统 控制测量应用系统 工程测量应用系统 摄影测量应用系统 GPS应用系统 其他应用系统 系统调试 10 软件测试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