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2Ol0年lO月第7卷第2O期Lab Med Clin,October 2010,Vo1.7,No.20 ・ 2263 ・ 育、早产Ⅲ,是常见的非淋、性病传播疾病之一。为了解本地区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治疗,特分析本院121例女性分泌物支原体检测情况,现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抑制细菌DNA消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其高耐药性可能 与该类酶易变异有关,因此该类药物已不适合经验用药的首 选。大环内酯类药由于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模式和组织中高 浓度等特点成为治疗首选,但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也有 很高的耐药率,只有交沙霉素还显示出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在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因泌尿生殖道感 临床治疗中经验用药可能效果不理想,同时更易产生耐药菌株 的增加。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指导治疗就很显必要,从治 疗效果来看,选择克拉霉素更为理想,它可减轻患者治疗后的 不适感。四环素、强力霉素、原始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可能与 临床很少甚至不使用有密切关系,这为经验用药治疗提供了参 考。以上药物可作为本地治疗支原体感染经验用药的优选抗 菌药物。 染来本院妇科就诊的女性患者,其中经确诊的支原体阳性患者 121例。 1.2 方法 以无菌拭子采集宫颈、阴道分泌物物后立即送检。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 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判断结果。 2结 果 2.1 121例支原体阳性患者中,单纯的uu感染101例,占 83.5 ,单纯Mh感染11例,占9.0 ,Uu和Mh混合感染3 例,占2.5 。其中虽然培养是阳性,但菌量都小于10 U/mL, 判为无感染有5例,占4.1 。 尽管支原体已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由于抗菌药物在体内 外的代谢也有差异,特别是在体内代谢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 程。因此治疗时考虑药敏试验并结合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特点 来综合评价,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流行的菌株不同,支原体属表现的耐 药表型也不尽相同。各地建立本地区的耐药谱并定期分析总 结,这样对临床合理、有效地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都有重 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2.2药敏结果(敏感率) 强力霉素(115/115)100 ,交沙霉 素(113/115)98 ,氧氟沙星(3/115)2.6 ,红霉素(63/115) 54.8 ,四环素(115/115)lO0 ,环丙沙星(3/115)2.6 ,阿奇 霉素(7o/115)60.8 ,克拉霉素(90/115)78 ,原始霉素(115/ 115)100 。 3讨 论 Uu、Mh是人和动物泌尿生殖道寄居菌,并不都引起感染, [1]李健,周小君.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抗菌药物的 分析I-J3.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59—2361. 本组资料显示121例培养阳性标本中,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只有 115例,而另有5例其菌量未达到诊断标准。因此支原体属培 [2]章美英,王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调查与药敏试验 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O(1):139—140. [3]王莉平,资捷,易辉.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 体与人型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7,17(5):612-614. 养阳性并不能作为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惟一依据,临床医生应结 合病情及症状综合诊断考虑。 在感染患者中,单纯Uu感染占83.5 ,单纯Mh感染占 9.0 ,Uu+Mh混合感染占2.5 ,与近年来一些报道有差 异[2]。这可能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差异所致。 药敏结果显示,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高达96 以上,这 与各地报道差异较大l3_ ,可能与该类药物的l临床使用频率,用 药是否规范有关。同时该类药物也常被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 [4]王新,韩丽华,熊传郑.58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 感染耐药性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 17(6):752—754. 中,人类食用畜、禽后产生耐药性。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机制是 (收稿日期:2010—07—13) 暖蠲 抗核抗体在5种自身免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 兰,陈 娟(第一五九医院检验科,河南驻马店463OOO)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检测,评价其在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 断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临床确诊为自身免疫病患者106例作为疾病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I E)48 例,类风湿性节炎(RA)33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8例,干燥综合征(SS)8 例;健康体检者3O例为对照组。结果 在5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ANA的检出率以PBC最高,全部系阳性;sI E 次之,为91.7 ;MCTD 88.9 ;SS 62.5 ;RA最低为27.3 。结论 ANA的检出率在5种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 有一定的敏感性但非特异性的指标。 【关键词】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病; 诊断方法 D0I:10.3969/J.issn.1672—9455.2010.20.049 中图分类号:R446.6;R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10)20—2263—02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 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本院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 中抗核抗体(ANA)的检测,评价其在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的诊断意义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选取本院经临床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病例患者 检验医学与临床2OlO年10月第7卷第2O期Lab Med Clin,October 2010,Vo1.7,No.20 106例作为疾病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I E)48例,类风湿 关节炎(RA)33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9例,原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PBC)8例,干燥综合征(ss)8例。对照组:本院健 康体检者3o例。 1.2标本收集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静置30 min,离 tk, 分离血清。 1.3检测方法与试剂 抗核抗体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 光法。试剂由德国欧蒙(杭州)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研制生 产。待测血清作1:100稀释。将稀释血清与生物载片温育, 如标本含ANA,则所含特异性IgG、IgA、IgM与相应抗原结 合,再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与结合于生物载片的 抗体温育反应,则可形成荧光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特异性荧光 模式。 2结 果 ANA在5种自身免疫病中的检出率见表1。 表1 ANA在种自身免疫病中的检出率 3讨 论 ANA是抗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是一组针对自身细 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ANA靶抗原分布由传统的细胞核抗原 扩展到现在的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骨架、细胞浆、细胞 周期等,可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 种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总体可分为器官特异性 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两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指组织器 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仅限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 的某一器官,如PBC;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指由于抗原抗体复合 物广泛沉积于血管壁等原因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习惯上又称 之为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如SLE、RA、MCTD、SS。自身免疫 疾病一般病程较长,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出现;任何年龄、性别 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主要原因可 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所致,因此,患者体内往往存在多种自身抗 体,而对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也成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 要依据。 3.1 PBC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静脉炎性反应性改变, 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由于PBC早期临床表现轻微, 漏诊、误诊颇多。病例组中8例PBC患者就诊确诊时已出现 相应临床症状,可能是导致ANA检测全部阳性的原因。参照 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的PBC诊断建议:(1)有关胆汁淤积的 生化指标升高。(2)B超或胆管造影显示正常。(3)抗线粒体 抗体测阳性。(4)行肝穿刺病理证实。据此,一旦检测出ANA 阳性时,应进一步联合检测生化、B超等项目,以防漏诊。 3.2 SI E患者血清中可查到多种自身抗体,本组试验中ANA 的检出率较其他文献报道略低。有资料显示,SLE患者的亚 l临床期可长达9年,即当ANA检测阳性时,患者并无临床症 状发生,说明ANA产生在前而发病在后,但ANA阴性也不能 完全排除SLE。ANA的早期检测对SLE的早期干预治疗具 有重要的意义。 3.3 MCTD是一种具有sI E、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等 症状和表现混合存在且血清中有高效价抗核糖核蛋白 (UIRNP)疾病,于1972年由Sharp作为一疾病提出。雷 诺现象是本病必有的初发症状,关节痛、肿胀、皮疹、发热等炎 症症状相继出现。联合检测ANA和抗U1RNP抗体对 MCTD有重要诊断价值。 3.4 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性反应自身免 疫病。本次试验巾ANA在SS的检出率为62.5 ,有一定的 敏感性,在l临床工作中诊断ss,尤其是不典型的SS,除需提高 警惕性外,还需联合检测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前者在本 病的敏感性高,而后者则特异性较强。 3.5 RA、ANA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RA的诊断 主要依赖于临床工作中测得的IgM型类风湿因子(RF),RF见 于7O RA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于SLE、SS等其他疾病,对 RA的诊断有局限性,但在诊断明确的RA中,RF的滴度可判 断其活动性。 ANA阳性不仅见于自。身免疫病,低滴度的ANA也可出 现于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活 动性肝炎等,健康的老年人亦可出现。 综上所述,在5种自身免疫病中,AN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 值,而特异性较差,在明确诊断时,需联合其他检测方法,提高 检测特异性。 参考文献 Eli朱洪,巫翠萍,黄丽云.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检 测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3):211—214. C2]刘鸿林,杜志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 红斑狼疮诊断巾意义E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63— 165. [3]张鹏.SLE患者血清中ANA、抗ds—DNA、抗ENA水平测 试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19— 292O. [4]高荣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EJ],中国实用医 药,2009,4(1):116 117. [5]詹克勤,方国林,詹长欣,等.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对干燥 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E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 (1 2):603—604. [6]冯学兵,张杏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o例临床分析[J]. 医师进修杂志,2000,23(3):26—28. [7]钟代平,刘菲.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免疫学进 展EJ].实用医技,2009,16(4):288—289. (收稿日期: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