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示例试题
考试题型示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E:重视个别差异
3、下列哪项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____ A:新授课 B:实验课 C:练习课 D:演示课
4、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包括。 A:做人 B:习惯 C:身体 D:智力 5、”初唐四杰”是指。 A:王杨罗骆 B:陆杨范尤 C:黄秦晁张 D:王杨卢骆
6、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活动课时制 C.开放课堂 D.导生制
7、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8、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凯洛夫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E:重视个别差异
9、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____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10、复述策略属于__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认知策略
11、课前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因此说,课前反思具有()特点,重视教学前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 A:监控性:分析设计 B:前瞻性:分析设计 C:批判性;监控课堂 D:前瞻性:总结评价
12、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__。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画线
13、下列有关海洋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海水所含的元素超过了人体吸收的限度所以不能喝 B:“黑潮”是纵贯大西洋的一支海流,由于污染,海水呈黑色,所以被称为“黑潮”
C:科学家认为,海平面的升降是由于大陆板块运动或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引起的
D:海洋中容纳有巨大的热量,在不断与外界交换和传输自身热量的过程中,对大陆的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14、卢梭、洛觅,裴斯泰洛齐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泛目的论
15、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德育管理 B:学习指导
C:常规管理 D:常能训练 E:环境管理
16、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是依据()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的表现形式 17、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18、美国人力资本理念的代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25% B:28% C:33% D:36%
19、下面属于问题的是____ A:昨天上了几节课 B:如何办好一个展览 C:1加1等于多少 D: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20、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次加工策略是__
A.调节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1、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试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22、我国古代众派学说中,主派“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3、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__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周岁的公民。 A:14 B:16 C:18 D:15
3、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 A:民主性 B:生成性 C:多边性 D:开放性 E:倾听性
4、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5、结束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A:总结结束 B:直接结束 C:复述结束 D:谈话结束 E:辨析结束
6、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__。 A.整体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E.生理适宜原则
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8、美的基本形态是__ A.艺术美和自然美 B.艺术美和现实美 C.自然美和社会美 D.自然美和教育美
9、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A:必要 B:重要 C:一种 D:唯一 E:卢梭
10、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____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认知同化学习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12、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__。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____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14、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____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15、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____ A:补充 B:环节 C:延长 D:部分
16、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17、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A:制作的本能 B:创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1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19、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20、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21、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有效措施有__。 A.精选教材
B.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教授学习策略 E.提高迁移意识性
22、古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学者是__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
23、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