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化拓教育网
探析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

1 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其特征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坍塌、地面裂缝等,这些灾害分布的范围也不同,像滑坡、泥石流大多分布在山区,地震多发区像四川等地有位于地震带上而发生地震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的贫困地区在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方面依旧不完善,施工的质量当然也就没有办法保证。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也很严重,如2013年8月份我国强降水造成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出现内涝,严重的引发了泥石流灾害,而且在夏季这个雨水多发的季节里,我国地质灾害主要以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灾害为主,风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共造成全国13939.8万人次受灾,367人死亡,115人失踪。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治理,在施工中重点确保施工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①相关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的制约。目前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技术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比如从事焊接的施工人员,倘若没有充足的电焊经验、不具备专业的焊接技术知识,那么在进行焊接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②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薄弱。在地质灾害的治理施工过程中我们都强调要重视质量问题,但是,有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施工质量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他们也就不会对施工质量有太多的重视。这也很不利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方法措施,就此笔者主要从质量控制方面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

3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措施

我国目前治理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主要有锚索、浆砌石挡墙、抗滑桩、拦石墙、防护堤等,另外也可通过对一些其他因素的控制来提高施工质量。

3.1 锚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锚索施工主要是用来对滑坡进行治理、加固边坡以防止滑坡现象的出现,锚索施工在控制施工质量的时候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

①锚索材料的选择要满足施工的需求,材料不仅要保证较高的强度,而且要容易加工和安装,另外,当材料通过地下水等地段时要考虑材料的抗腐蚀性,只有合格的施工材料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不出现问题。

②在施工钻孔的时候也要按照相关要求,钻孔的大小、深浅都要经过专业审核方可进行施工,另外,钻孔的脚手架在进行固定时一定要保证其稳定性,这可以避免钻孔机由于不稳固而出现钻孔的偏差,影响施工的开展。倘若钻孔时出现塌孔的现象则要立即停止钻孔,采用注浆法来对其进行加固,停留24 h再进行钻孔工作。

③选择钻孔机的时候可以采用冲击钻、回旋式钻机、螺旋式钻机等来进行钻孔工作,高技术的机械设备不仅能够减少施工钻孔的误差性,而且有利于确保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较高质量。

3.2 浆砌石挡墙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浆砌石挡墙施工主要是针对滑坡、山体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通过拦沟、挡墙等措施来预防山体的滑坡、坍塌现象。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就要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勘察,确定开挖边线、测量出基准点与控制点的准确位置,提前做好准备也可以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其次,要对基槽进行开挖工作,基槽开挖的深度以及宽度也都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来实行,有的基槽开挖工作挖到地下岩土层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阻碍,或者会出现影响施工开展的地质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及时采取换填土的处理,以此来使得施工现场的情况满足施工的开展。再次,进入砌筑环节,这一环节首先要对砌筑的材料进行检验和勘察,确保材料的质量与合格,像砂石、水泥、岩石等材料都要提前进行试验,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施工的需要。

3.3 抗滑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抗滑桩施工也可以用来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主要是通过灌注桩来提高施工的质量。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则可以从桩位的控制、桩孔开挖情况、混凝土灌注以及对工程的验收进行控制。在选择桩位时必须准确、位置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桩孔开挖过程包括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开挖前做好开挖深度、

宽度的设计,然后先让机械进行挖掘,只要挖到距离设计的挖掘底部大约10 m的位置就可以停止,然后再由人工进行深挖,直到挖掘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挖掘机破坏槽底,也可以预防多挖现象破坏地下土层;混凝土的灌注可以使得钻孔更加牢固,可采用导管进行灌注,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要绝对到位,保证孔内各个部位的混凝土都符合要求。最后,验收工程,工程的验收阶段也十分重要。这一阶段也需要足够的仔细,倘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以免日后引发更大的麻烦。

3.4 做好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后的这三个阶段也要重点做好质量控制。首先,施工之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做好一些准备性的工作,如确立施工的方案、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要提前准备、施工成本的预算、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都要考虑到,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而且施工的进度也要合理安排,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来降低成本;还要合理安排劳动力,各个岗位配置适当的劳动力,避免闲置劳动力情况出现,而且要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制度进行施工,一些涉及到技术性的施工环节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设备、现场情况进行勘察,消除不安全问题的存在;而且施工单位可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学到现今创新性的技术技能,以此在专业技术的指导下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最后,施工结束之后要对有关数据进行比照,看其是否与计划方案相符合、数据是否准确,然后可采用高科技来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将施工剩余的材料等清理出现场。为保证工程的合格也可在一年以后再看工程的治理效果,倘若治理效果良好,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高质量才可以有保障。

结 语

地质灾害的发生将会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还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我国地质灾害依旧多发,尤其是山区、地震带等地区,因此,国家就要向这些地区多投入资金,让他们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的施工,本文重点探讨了施工的质量问题,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施工才能够确保工程的绝对安全可靠。因此,可采取对锚索施工、浆砌石挡墙施工、抗滑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施工的质量,而且也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相

信我国地质灾害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从而可以有效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