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刍议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耐久跑教学

刍议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耐久跑教学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刍议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耐久跑教学

作者:孙叶熹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1期

摘 要:在小学阶段,每门课程的设计都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设立,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为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对小学生的耐久跑进行培训,耐久跑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养、磨炼他们的意志。因此,耐久跑对小学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开展耐久跑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耐久跑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C-0081-02 在体育教学中,耐久跑是一项高难度的运动,需要学生具有坚定意志并且能够长时间地坚持下来,这样才可以达到耐久跑的效果。经常耐久跑还可以消耗身上多余的脂肪,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耐久跑虽然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有些困难。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本身就很淡薄,一部分小学生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坚持不下来,由于耐久跑需要耗费的体力和热量太多,再加上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在耐久跑中小学生很难承受,因此,在小学生耐久跑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详细分析。 一、耐久跑教学的意义

耐久跑是体育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项运动,是一项需要人持久跑步的运动。耐久跑主要是需要通过内脏器官长时间的不断工作和身体肌肉的长时间运动进行维持。在耐久跑过程中,既要有一定的速度,也要有耐力性,还要掌握平衡维持体力的运动技巧。这一方面有利于体力的保持和速度的保持,另一方面有利于运动和体力的完美配合,也有利于在最后加速时的能力提升,以免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同时,在耐久跑运动的过程中,要调心速平稳呼吸,让自己的身心保持平稳。因此,耐久跑在锻炼学生的意志上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导致耐久跑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因素

耐久跑是一项磨炼学生耐力的运动,但是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很多,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规划有明显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意识逐渐淡化,家长对孩子几乎都是娇生惯养,而耐久跑运动对人的耐力有着极大的挑战。

在体育课堂中,由于知识理论比较枯燥,而在实践过程中既疲累又无聊,使得小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不愿意学习体育,再结合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更是宠溺孩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承受任何困难,在家庭的影响下,孩子的吃苦意识减退,从而产生怕苦怕累的想法,这使得体育教学的实施更是难上加难。 (二)文化课影响因素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应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应把所有心思放在文化课上,从而忽略了体育教学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并且小学生现在的作业量也在增多,在课程时间上,文化课有时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这使得体育课程不能有序地进行。教学过程的劳累和重复教学内容也使得学生对耐久跑教学产生厌烦。 (三)教师教学因素

教师在体育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不高,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进行灵活的运用。使得小学生认为体育项目中的耐久跑运动是一种极劳累的运动,而且在劳累中不能收获到知识,这导致小学生不注重体育课程。教师在体育教学上要改进方式方法,做到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收获知识。

三、 提高小学生耐久跑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 (一)创设多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建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采取一些能調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既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还要结合教师的能力水平,丰富教学知识内容;使用的教学方式要符合现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在耐久跑的过程中运用教师互动方式、学生组合方式等,利用有效的方式活跃体育教学活动的气氛。 (二)善于转换训练环境,提高学生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的自身控制能力较弱,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需要经常转换训练场地,让学生通过多种训练场地的转换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因此,就需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练习耐久跑。在陌生、新鲜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运动气息,会使小学生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到耐久跑的训练过程上,增强训练的效果。 (三)利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运动的枯燥现状可以通过很多办法来改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能提高对体育的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体育的单调。因此,利用体育游戏的巧妙融入,就会很大程度地增加训练的完美效果,将多种游戏活动添加到体力训练和技能训练当中,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学习到体育的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训练兴趣。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运动的动力,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游戏的方式,例如:萝卜蹲、持久跳绳、盘圈压腿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富有激情的音乐提升学生的训练气氛,这样的体育课堂效果一定会有效。 (四)按学生的情况和体力分配跑程

例如,在制定长距离接力跑方案期间,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体力情况和性别差异分配跑步的路程。身体素质较强的男同学可以安排150米、200米的跑程,女同学可以安排100米的跑程;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可以安排80米左右的跑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实现梯度教学,还可满足不同身体状况学生的发展需要。

(五)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耐久跑训练过程中增加难度较大的训练方式,锻炼学生的勇气和果断的品质。小学生对竞赛充满了兴趣,在比赛中可以突显他们的技能,增强小学生的自身荣誉感。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树立竞争中的自我信任感和拼搏努力的决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除此之外,教師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对小学生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评价,要挑选出榜样模范带领小学生学习,调动每一位小学生的积极心理,还要为学生多讲述真实的励志故事,促使学生从被动训练转向主动训练,让小学生在耐久跑训练中更努力。 (六)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目标

有目标的人才会有成就,有明确目标才会有努力方向。在小学生耐久跑的训练过程中,要明确自己训练的目标,掌握自己的训练程度,通过小学生自身的训练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更有效的训练成果。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教学知识时,可鼓励学生设立坚定的目标,为目标而去努力,这样,在耐久跑的训练中才能感觉到收获成就的成功感。 四、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耐久跑运动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自我素质的培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教师想全面提高耐久跑教学的效果,还需要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基础和心理特点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育知识的教授和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还能提升小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因此,体育教学方式的改善决定着小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傅鑫伟.简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耐久跑教学[J].青少年体育,2016,(1). [2]郝东华,陈佳斌.小学生耐久跑学习倦怠与矫正对策的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3,(2).

[3]陈鹭慧.SPARK教学理念在耐久跑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8). [4]施建设,顾岳荣.小学体育课开展耐久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运动,2012,(7). [5]杨智辉.中长跑教学中耐力素质的训练[J].固原师专学报,1997,(6).

[6]高春红.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4,(7). [7]张子恒,贾利军,许海波.小学耐久跑趣味练习法[J].体育教学,2014,(6). [8]邵震伟.小学体育课如何组织开展好耐久跑教学[J].新课程(上),2013,(11). [9]黄文郁.浅论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

[10]董明.小学高年级耐久跑教用多元评价方法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