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在高危妊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05
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在高危妊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 蕾1,刘仁平1,徐树霞2,危 薇2,尤子善2
(1.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妇幼保健科,江苏 苏州 215021;2.苏州九龙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021)【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在高危妊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对我区高危妊娠孕妇进行有效的管理,并评价系统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区域妇幼保健系统,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行产检孕妇共87例个案,其中监测高危妊娠产妇共34例,占43.6%。包含合并妊娠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心脏病3例,胎盘早剥1例,重度贫血2例。通过有效干预之后,34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4例均顺利分娩,监测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在区域中建立区域保健信息系统,能有效监测高危妊娠产妇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干预治疗,降低产妇以及胎儿的妊娠风险,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区域妇幼保健系统;高危妊娠规范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17.105.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区域逐渐加强了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网络化建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高危妊娠作为致使孕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具有必要性,但由于本区域存在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和分娩量大等特征,因此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1]。而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应用在孕妇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高危妊娠规范管理效率,利于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率[2]。本次研究对研究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在高危妊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区内九龙医院管理的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内容如下。
妊娠产妇共34例,占43.6%。包含合并妊娠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心脏病3例,胎盘早剥1例,重度贫血2例。通过有效干预之后,34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4例均顺利分娩,监测有效率达到100%。
3 讨 论
在临床上,加强围产保健的重要任务是高危妊娠管理,同时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确保孕产妇的安全,区域应当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网络系统管理。由于我国人口量较大,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人口流动大、孕产妇多等现状,若采用传统管理方式,难以提高管理效率,还可能导致漏筛情况,致使一些高危妊娠孕产妇难以得到有效的诊治。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目前很多孕产妇对相关保健知识的知晓比较匮乏,尤其是对产前检查了解不够充分,认为产前检查单纯为听胎心和量血压,对高危因素的了解不足,基本无法进行自我保健。甚至还有部分孕产妇忽视产前检查,到临产时才发生诸多问题,危害性较大。区域医护人员及保健院工作人员也可能出现对妇幼保健系统操作不顺畅的情况,导致无法及时登记孕产妇的相关信息[4]。此外目前社会上存在未婚先孕、无计划妊娠等问题,也是导致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内妇幼保健管理难度和高危妊娠管理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对区域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区域妇幼保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保证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
通过实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方式,首先能够有效提高首诊医生的责任制,即讲住院医生工作站与区域妇幼保健系统进行联系,确保相关信息的共享,促使医生接诊孕产妇时,及时做好对孕产妇基本信息及病例的登记,促使孕产妇信息共享至妇幼保健系统[5]。随后妇幼保健系统能够有效对该孕产妇的信息进行分级,并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区域妇幼保健系统重点为高危妊娠管理,对于临床诊断含有妊娠字样的孕产妇,均需要自动弹出对话框,明确该孕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区内九龙医院行产检的孕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我区域实施的妇幼保健系统主要包含孕产妇登记管理、产前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个案卡管理、产后保健管理及综合管理等,确保孕产妇各个环节均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促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孕产妇对象的不同妊娠时期进行妇幼保健系统管理。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孕产妇的基础档案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高危因素选择,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对于高危评分孕产妇则单独进行高危妊娠管理模式[3]。此外区域需要将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等作为日常管理内容,加强网络查询,做好电话随访等,了解孕产妇的情况,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区域还应当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此外对妇幼保健系统的维护尤为重要,必须加强远程维护和定期维护。
2 结 果
通过应用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共87例孕产妇中监测高危
通讯作者:刘仁平(1969.12),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妇幼卫生管理方向的研究,苏州市工业园区苏虹西路200号。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106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6 年11月B 第3卷/第18期Nov.B 2016 Vol.3 No.18
妇是否为高危妊娠,并进行选择,并标明该孕妇的孕周,同时将明确为高危妊娠的孕产妇录入上报。此外首诊医生还需要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上报。对于部分配合度较差的孕产妇,则应当在系统中明确,并告知相关社区负责人对其进行重点观察,必要时联合居委会、妇女联合会及孕产妇家属等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确保提高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依从性。过去对孕产妇的管理比较薄弱,医院和社区难以有效进行沟通,导致管理难度较大,而通过应用区域妇幼保健系统,能够将医生工作站与区域内个产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连接,确保医生能够快速通过妇幼保健系统了解孕产妇的相关信息,并做好检查登记。此外各个还能够接收区高危妊娠管理小组发布的高危妊娠信息,促使各个社区高危妊娠负责人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孕产妇情况,并做好建档、追踪管理。而对于没有严格进行建档、追踪管理的社区负责人,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
对于在本区域进行产检后并纳入区域妇幼保健系统的孕产妇,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保健,该孕产妇的信息均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共享,确保检查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该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情况,并比对前期检查结果,查看高危妊娠孕产妇是否有好转迹象,是否存在新的高危因素,并在分娩后根据产后42天检查情况予以结案。本次研究对区域妇幼保健系统在高危妊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87例孕产妇中监测高危妊娠产妇共34例,占43.6%,通过有效干预之后,34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4例均顺利分娩,监测有效率达到100%,表明对孕产
[6]
妇实施区域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能够明显保障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动态监测,并确保母婴安全。在区域妇幼保健系统中登记了孕产妇的大量信息,采用信息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对信息的统计和处理,并充分发挥保健资源的作用,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高危妊娠管理作为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属于社会性强和价值性高的工作,且其具有时效性、策略性及安全性等特征。而加强应用区域妇幼保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郁慧敏.妇幼保健信息化在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
国校医,2015, 29(12):904-905.
[2] 庞红雅.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妇管理的效
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8):156-158.
[3] 屈晓敏.系统性护理对高危妊娠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
床影响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17):57-59.[4] 何素芳.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135.
[5] 韦天全,廖 滔.分娩镇痛及高危妊娠的研究现状[J].甘肃医
药,2016, 35(10):745-747.
[6] 邢 盈,常瑞晶,陈 铎.慢性肾脏病合并妊娠管理的多学科协作
[J]. 临床荟萃, 2016, 31(6):610-614.
(上接第104页)
落,应定期查环。花环HCu280型节育器仿人体子宫生理形态和机能特点设计,整体呈“Y”型。双臂开放,弹性良好,置入后双臂两端悬挂子宫角处,不易脱落和下移,脱落率低,双臂两端和尾部套有医用硅胶管,对子宫内壁的摩擦刺激小,不嵌顿、不损伤,随子宫的收缩而变化,弥补了其他节育器的移位与脱落现象。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检测两组妇女使用两年的临床效果发现,放置花环HCu280型的试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TCu380型宫内节育器的对照组妇女,如妊娠情况、节育器脱落、因病取环及继续使用情况,差异显著(P<0.05)。且放置花环HCu280型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优于TCu380型宫内节育器的对照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花环HCu280型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不论是疗
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TCu380型宫内节育器。
综上所述,在女性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过程中,应用花环HCu280型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且安全指数高,显著优于TCu380型宫内节育器,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秀卿.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探讨[J];山西临床医药;2000
年05期.
[2] 臧新军,房素萍,于彩崎;腹腔镜下异位宫内节育器钳取4例报告
[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年04期.
[3] 符雅琴.雌激素在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J];赣南医学院
学报;2002年0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