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责任成本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研究

关于责任成本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关于责任成本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加强成本管理已经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否很好的进行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将成本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有利于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使得总的目标成本得以最终实现。当前我国企业对于责任成本的应用与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就此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探讨,以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责任成本;应用;成本管理 1、责任成本的含义与应用

责任成本是指以具体的单位作为责任对象,将其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所计算出的成本,即特定的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责任成本具有可预计性,也就是说,责任中心可以预测到它的产生;责任成本还具有可计量性,也就是说相关责任单位可以对于成本的多少进行相应的计量;责任成本还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责任方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对责任成本进行具体的控制与调节;责任成本同时还具有可考核性,即责任对象可以对于成本的发生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考核。

责任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责任成本的重视,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责任成本作为一种可控成本,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对其加强监督与考核以降低成本。责任成本是将成本的耗费归集到相应的责任单位,将成本的责任进行分解、归集、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管理与员工的管理相结合,这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我们将成本的责任与每一个人挂钩,调动每一个人节约成本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最大化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责任成本在企业中具体的应用,首先应该是划定相应的责任中心,这个责任中心可以是部门、单位或者是个人,总之要以一定的标准将责任中心划分清楚。然后就是要确定相应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范围,即该责任中心的成本中哪些是可控成本,以便对其进行计算、考核。再者应该对责任成本进行相应的预算,以此作为一个标准,来检查成本的控制情况。最后建立的相应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对责任成本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与员工的绩效相挂钩,使得责任成本的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将责任成本的管理成果作为一项反应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指标,使得责任成本的应用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方位和每一个过程。[2] 2、责任成本管理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加强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支出,甚至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成败与成本的控制存在必然的联系。比如说,在产品售价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使得企业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因而责任成本管理也就成为企业经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加强责任成本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就成为一个重要方面。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会导致原有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那么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不断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产品的售价较其他企业可以降低,从而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战来战胜对手。因而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才不会使得企业在竞争的大潮中失去脚跟。[3]

最后我认为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有利于调动广大自上而下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对责任成本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首先就会引起部门主管的重视,主管就会积极发挥其

管理能力,加强部门员工的凝聚力,有效的控制责任成本。一个主管的有效管理可以带动员工们拧成一股绳,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增加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动力,促使员工不断向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员工为了极高自己的绩效水平,更是会不遗余力的降低成本,以此从中获取相应的奖励,实现自身的价值。将责任成本归于一定的责任中心,最终落实到每一个个人身上,有利于提高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投身于责任成本管理中来,这就使得企业必定能取得成效,实现更好的发展。 3、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中各级领导对于成本控制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 虽然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对于成本的控制成为人们讨论越来越多的话题,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形成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对于责任成本的控制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工程。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但事实上,虽然有些相应的制度,但却由于各部门怕麻烦、逃避责任、不尽职尽责,各级领导不够重视导致这些管理制度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由于对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导致部门之间配合不好,对于成本控制的力度也不足。因而哪怕是有相应的制度,但各级领导、部门的不配合,也使得这些规章制度只是摆设,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3.2责任成本的预算难以精准 对于成本的预算是对成本控制、考核的基础与标准。责任成本预算是以每一个责任中心为单位的,在制定成本预算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然而这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准确的预算,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这就使得企业经常不进行实际的调查,只是根据以往的情况或者以前所制定的成本预算作为考核标准,这种情况下,对于责任成本的预算就成了走形式,花费了力气还得不到成果。还有一个实际情况就是,各个部门经营的业务不同,责任成本预算的方式也不同,因而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项目的预算实在是不容易进行。如果预算进行的不及时,那么也会对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困扰。[3]

3.3企业相关的制度和难以持续进行

对于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仅应该科学合理,也应该保证其有始有终,持续进行,已达到对责任成本的有效控制。做任何事情都首先要端正态度,准备好打持久战,对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事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有些企业三分钟热血,将相关只是实施一段时间,就弃之不用,这样的做法会严重影响企业员工参与责任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得责任主体不再将责任成本的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不再认真对待企业的相关制度和,同时还导致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缺乏威信力。总之企业的相关规定不能够持续进行,会对责任成本的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员工对于企业其他的制度与也会产生质疑,不利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的相关规定成为摆设,无人问津。 3.4相应的奖惩制度没有得到落实

责任成本管理的最终成果应该落实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上,只有落实好相应的奖惩制度才是对责任成本管理水平的肯定。通过对责任成本管理成果的监督与考核,从而肯定我们从中获取的积极作用,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责任成本的管理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步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但是在企业中经常会遇到奖惩制度没有得到落实的情况。很多企业奖罚不分明,可能会只奖励不惩罚,这样会增加那些不作为员工的惰性,因而此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奖励的力度大打折扣,本来是有奖金还会升职等,但到实施时却只给与奖金而直接忽视升职等,这也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5员工的业务水平、专业素养不够好 责任成本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可能只是在事后进行成本的核算,但是事前的成本预算

与事中的成本控制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无法有效的进行,这使得责任成本管理的滞后性。成本控制人员在责任成本预算中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准,使得成本预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责任成本管理水平无可靠的考核依据。还有一个就是在责任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即使其中存在错误和漏洞,不能及时改正和补漏,那么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责任成本管理的滞后性也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不利于企业实现最大化效益。因而员工的专业素养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总之,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责任成本的管理,现代企业中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4、责任成本管理措施

4.1加强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即是培养一种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加强对于责任成本管理的宣传,有利于企业员工对于责任成本的认同,从而使得他们会遵从这种管理模式。我们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认识、加强对于责任成本管理的领导,从而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责任成本管理中来。现在很多企业中存在着大量浪费的情况,造成成本很高。因而我们在企业中药倡导节约意识,不仅要重视数量、质量,还要重要成本与效益。要将成本与效益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那些责任成本管理做得好的部门、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对于不将责任成本管理放在心上的实行批评教育并给与一定的惩罚,追究其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在企业就能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以此来指导员工更好的参与到责任成本管理中来。[4] 4.2分解成本指标

责任成本的预算是以一定的责任中心为单位的,以其可控成本作为预算的对象。然而责任成本预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难以准确的进行估量。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分解成本指标来简化成本预算过程。责任成本预算是由各种责任成本指标所构成的,这些指标有主要责任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我们在编制预算时应该以主要责任指标为基础,而其他责任指标可以根据其他的总目标来进行分解,这样就能简化责任成本预算的步骤。对于责任成本的预算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整体考虑来编制企业的总预算,然后在分配给各个责任中心,形成针对一定责任中心的预算成本。以此来作为对于责任中心相应成本的考核依据。[5] 4.3不断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与方法

对于成本的控制是企业要不断遵循的目标,因此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完善、变更。作为企业员工我们要遵守企业的相应规章制度,不能使制度形同虚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也要随着制度的变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与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水平共同发展,不能落后于规章制度,使得相应的规定能够持续不断的得到落实,这样企业也就能越来越好的发展,朝着健康、更高、更远的正确方向发展,增加企业活力,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完善、更新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我们才能积极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企业才能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4.4要加强对责任中心的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保证责任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我们一定要加强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只有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奖惩力度要适当,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过低无法达到其应有的目标。因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适当的奖惩力度。同时我们在进行考核时,一定要划分清楚责任中心,相应的责任要分配明确,使得相应的奖罚落实准确。还有一个就是奖罚情况、结果要做到公正、公开。对于那些责任成本管理效果突出的责任中心要进行公开表彰,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后一定要做到奖惩充分落实好,奖罚分明,不能模糊不定。建立考核制度对于加强责任成本

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做法可以确保相应的管理规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到责任成本管理的激情与动力。[6]

4.5积极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与企业的优秀成果,并培训企业员工 西方的成本控制历史比较悠久,因而积累的经验知识可能在某些方面优于我国,因而我们要积极学习西方成本控制方法,从中发现使用于我们的一些地方,将其应用到我国企业中,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西方的成本会计发展较早,因而我们对于西方成本会计的学习与借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是一味的照搬,我们应该在西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形成适用我国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得对于成本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成本控制的一些方法,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使得他们都可以投身到成本控制中来,也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主动性。只要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努力进行对成本的控制,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必定更越来越好。 结论

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象征着一个企业的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得责任单位的领导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积极引导员工向着节约成本的方向发展,使得企业对于责任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逐步走向成熟、稳定。[7] 参考文献:

[1]乐艳芬,主编.成本会计(第四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曹锡锐,城云,张艳辉,主编.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理[M].人民出版社,2012. [3]杨长明.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J].经营谋略,2011(4):10-12. [4]余文杰.责任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改进[J].有色金属工业,2004(12):39-43. [5]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M]

[6]暴秀敏.加强责任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J].内部控制,2011:123. [7]龚克寒.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初探[J].经管空间,201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