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 ×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 √ )2.身高、体重是衡量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
( × )3.活动开始就应给儿童提供强度大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儿童尽快进入活动状态。
( √ )4.蛋白质是提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 √ )5.多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应及早矫治。
( √ )6.学前儿童绘画、写字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5——10分钟。
( √ )7.某些儿童出现吃土、煤渣等异嗜癖是营养性缺铁的症状。
( √ )8.传染病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
( × )9.儿童将豆粒放入鼻孔内可用手指抠出。
( × )10.糖有解毒功能,因此可以多吃糖。
二、简答题
1.为了保证儿童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应采取哪些卫生保健措施?
答:1)培养儿童坐、立、走的正确姿势,防止胸廓和脊柱畸形
2)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儿童在活动中,两臂要交替使用,负重时应该用双肩维持身体的平衡,双脚、双腿也要交替活动,交替负重,从而保持身体的形态优美,防止体态变形
4)组织儿童活动时要动静交替,活动量适当,以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5)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
6)儿童的衣服要宽松适度,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运动,造成意外伤害
2.什么是心理卫生?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它是指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工作内容包括: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对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
3.学前儿童排泄有哪些卫生要求?
答:1)鼓励和引导儿童自己排尿排便
2)及时排尿、排便,不憋尿、不憋大便
3)培养儿童良好的排泄习惯
4)保持儿童厕所与便盆的清洁卫生
5)保教人员要仔细观察儿童的排尿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托幼机构组织唱歌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学问题?
答:1)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应根据游戏活动本身的特征和规律组织和安排儿童的游戏。
2)托幼机构每日应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
3)托幼机构应为学前儿童的游戏创设良好的环境。
4)托幼机构的保教人员在儿童游戏前应注意其衣着的适宜性。
5)托幼机构应保证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5.如何预防佝偻病?
答:先要增加营养,多补充钙和维生素D,再多安排儿童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托幼机构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要加强托幼机构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意
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建立健全托幼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检查督促,杜绝事故的发生。
2)消除意外事故的隐患:托幼机构的房舍要定期检修,楼房的窗户、楼梯、平台等都应安装安全护栏;房内取暖设备应安装围栏;家具边角、墙角应做成圆角;儿童使用的器具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可能引起儿童烫伤的开水、热饭、热菜、热汤等要放在儿童碰不到的地方;药品要妥善保管,给儿童服药前要遵照医嘱仔细核对后由专人喂服;建立儿童接送制度,,防止走失,防止冒接;园门要规定开门时间,交时应清点人数。
3)注意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安全:晨检时要注意检查儿童是否携带尖利等物品来园,教育活动和游戏期间,保教人员应全面细致的照顾全体儿童,不得擅离职守,组织儿童户外活动时,应增加保教人员数量,仔细观察活动和周围的场地环境,照顾全体儿童,防止走失和发生意外,上洗手间是要提醒儿童注意地面的水渍,避免滑倒,在进餐时要提醒儿童不打闹、嬉笑,儿童睡眠时,保教人员要进行巡视。
4)进行安全教育: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逐步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对周围实务的认识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教育儿童不要离开自己的班级,有事必须得到老师的许可才能离开,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遵守秩序,出入活动室,上下楼梯不要拥挤,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教育儿童懂得火、水、电的危险,不玩火、不到河边玩水、不摆弄电器,不捡拾小物件,不能将小物件放入口、耳、鼻中,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除了讲道理,还应设置情境,让儿童参与其中,对儿童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