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班级管理中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中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来源:化拓教育网
小学班级管理中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及

策略

摘要: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班级管理活动顺利的展开,还可以让师生之间拥有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工作学环境。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到建设班级文化,并且发展更加民主的关系,教师需要使用更加有效的构建策略,让小学班级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优质的班级文化。基于此,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及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策略 引言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正确导向,对小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建设优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促进学生获得良性发展,小学生在比较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可以感受心理方面的满足,这对形成学生友善和宽容的品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和周围的人建立起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个性差异相互之间比较悬殊,而且无论是性格还是依从性等都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些都让小学班级的管理难度有所增加。如果想要尽量克服这些困难,使班级管理水平有效提高,教师就必须要注重构建班级文化建设,只有拥有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才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减轻教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负担,同时也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让班级管理活动展开的更加顺利,效率更高。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品德,建设优质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养成更加积极的生活

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学生将会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思想观。不仅如此,建设班级文化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展现学生自我风采

充分利用走廊等空间,在相应区域设置展品区,展品区主要呈现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传统节日宣传版面”,学生在确定创作主题后,自主通过相关互联网等路径,汇总、收集各类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版画的创作;“迎国庆”电子手抄报大赛,学生在电脑课上设计制作电子小报,较传统的手抄报内容更丰富、版面更精美。教室内的作品展览区,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更新的对象主要针对学生手抄报、优秀作文等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突出榜样的导向作用。老师也将这些作品拍成照片或者做成微视频的形式传到班级群、微信群中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一起欣赏孩子的优秀作品。依托网络的虚拟环境,逐步打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健全课程教学体系,推动小学班级内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创建良好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基础。在这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室内布置。在两侧墙壁张贴人物、字画,教室四角布置成科技角、口语角,后黑板经常更换主题内容,前黑板上方设置一句座右铭等。二是座位排列。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不再适用,面对面排列方便学生之间交流,马蹄形排列方便师生交流,这些排列方式更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三是教室卫生。树立“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意识,除了设置值日生外,重点是如何保持,如主动捡起纸屑、桌椅摆放整齐等。

(三)师生携手,共同描绘奋斗愿景

首先,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能让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友爱,班级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其次,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分析每个学生

特点及班级整体特征,制定出可以为之奋斗的共同的目标:拼尽全力,不留遗憾。班级成员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拼尽全力,争做最好,不留遗憾。正是在这样的共同目标下,向日葵班逐渐崭露头角。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届校运会,向日葵班都以团体总分第一获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校运会一改以往个人赛,采用团体的形式分年段比赛。团体赛考验的就是团结协作,向日葵班在广播体操比赛、双人跳绳、合作跑等项目中均取得第一,最后总分排名第一。这次校运会,学生深刻地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此外,在学校每月一评的“温馨整洁示范班”活动中,向日葵班每月都以高分获得此项荣誉。在实现各项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们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出来,班级面貌大为改观,班级凝聚力大大提升。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人和人相互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这是一种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如果想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时候,建设优质的班级文化,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去参观博物馆,也可以去敬老院组织送温暖的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倡导学生短期内参加志愿者的活动,通过这些比较丰富的,具有正能量精神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里,和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完成互动的任务,建设优质的班级文化。比如,教师如果组织篮球比赛,就可以参与到其中,作为运动员的角色,也可以作为裁判的角色,和学生之间通过篮球的方式进行互动。这种比较具有团队精神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的促进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让班级的凝聚力有所增加,从而使班级的管理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和学生之间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遇到了任何问题及时告知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够更加关爱,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可以得到提升,对未来的成长也可以起到极大的帮助。

结束语

班级作为有机整体,在教学、生活过程中,应当做好班级文化的打造,通过班级文化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方式的完善,学生的学习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势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朱立新.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与方法[J].甘肃教育,2020(14):31. [2]魏喜珍.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探索[J].家长,2020(19):130+132.

[3]张翼连.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7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