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的方法(骨龄知识篇)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
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部、腕部的正位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指骨、掌骨、腕骨及尺桡骨远端的二次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检查意义
人类骨骼发育的变化基本相似,每一根骨头的发育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阶段的骨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因此,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骨龄最早应用于医学上研究和衡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随后被大量地应用在确定运动员的实际年龄以确定参赛资格上。近年来,骨龄鉴定方法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判案过程中,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骨龄异常有哪些疾病: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ert综合征、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