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整理)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

(整理)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品文档

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

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在他青年时代,曾经幻想过以改良的手段来挽救中国。14年6月,他曾上书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在这之后,至1911年武昌推翻清朝统治之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武装。

一、乙未广州之役(15年10月),也称广州,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14年11月,正值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第二年2月,在成立了兴中会总机关,并着手组织武装。同月,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杨衢云、陈少白等在开会,决定联络广东各地会党和防营,于当年重阳节在广州;夺取广州作为根据地,并从这里北伐,以推翻清朝统治。的总指挥部就设在兴中会总机关,对外称“乾亨行”,以商业作为掩护。不久陆皓东等人又在广州设立了的指挥机关,对外称“农学会”。孙中山来往于广州、及家乡香山县之间,联络会党和防营,一切准备接近就绪,不幸前夕事泄,的领导者之一陆皓东被捕牺牲,孙中山等被迫走避日本。这次还未发动的,作为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的“战争事业”的发端而载入史册。

二、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10月),也称惠州三洲田,主要指挥者郑士良

1900年,孙中山乘义和团运动的时机,派郑士良前往广东惠州联络会党发动,又派史坚如到广州策动,他自已则从日本到,准备潜入内地领导。但殖民当局不准他登岸,只好又折回日本转渡,打算再从潜入内地。1900年10月,郑士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惠州三洲田率三合会众六百多人,分东西两路进发,连胜清军,占领了新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军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清,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义军血战半月,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解散。郑士良走避。

三、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5月),也称潮州黄冈,主要指挥者陈涌波、余既成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以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孙中山和黄兴在两广和云南,接连发动了六次。当时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发动,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1907年3月,应清要求,日本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乃于3月下旬经新加坡到达越南,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在旅越华侨中募集经费,并在河内设立了粤、桂、滇武装的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派许雪秋、余既成到广东潮州,派邓子瑜到广东惠州组织。5月22日,余既成,陈涌波率会党人士数百人,攻入潮州黄冈,以中华国民军的名义张贴布告。由于清军大举进攻,军坚持战斗数天,终因死伤过重而告失败。

四、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6月),也称惠州七女湖,主要指挥者邓子瑜

1907年6月2日,邓子瑜在惠州得知黄冈已经发动,即率领会党武装起而响应,军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师械,并攻克泰尾、杨村、三达、柏塘等一些村镇。各乡会党也纷纷赶来响应。义军与清军战斗十余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最后不得不自行解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9月),也称钦廉防城,主要指挥者王和顺

1907年初,广东钦州、廉州(今合浦)一带人民举行过大规模的武装抗捐斗争。同年9月,孙中山派王和顺至广东钦州,发动那黎、那彭、那思各乡人民。9月5日,王和顺率领200多人攻入防城,以“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名义发布《告粤省同胞书》、《告海外同胞书》、《招降满洲将士布告》,申明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军在战斗中扩大队伍达三千多人。但军进攻钦州府城及广西灵山等地均未得手。后因腹背受敌而告失败。

六、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12月),也称镇南关,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壮族)和关仁甫率广西游勇80多人,并联络清军内应,攻打镇南关,占领了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率领黄兴、胡汉民从越南河内赶到镇南关亲自督战。孙中山还在阵地上为伤员包扎,亲手发炮轰击敌人,孙中山十分感慨地说:“反对清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并到炮台附近壮族村民聚居的地方访问、宣传。由于军械弹药不足,孙中山即返回河内筹办。清军旋以四千余人围攻右辅山。义军坚守炮台,血战数日,因寡不敌众,不得不突围而出。遂告失败。

七、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3月),也称钦康上思,主要指挥者黄兴

1908年3月,孙中山派黄兴率领旅越南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多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攻入广东钦州。在钦州、廉州、上思一带几十个村镇之间,转战40余日,义伍发展到600多人,战斗中先后击败清军一万人。后因弹药不继,义军宣布解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八、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4月),也称河口,主要指挥者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

与黄兴率领军转战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的同时,孙中山又派黄明堂等人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军开赴云南边境,发动了河口。4月29日军与清军中的反正会合,攻克河口。在河口,军张贴了《中华国民军都督黄告示》。此后,军又分兵出击,连克新街、南溪、坝洒,直迫蛮耗、蒙自;也由三百余人发展到三千余人。孙中山即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并命他赶到河口督师。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九、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2月),也称广州新军,主要指挥者倪映典

河口失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总结经验,认为军事斗争,不能仅靠会党人员,还应该运动清军,尤应在新军中进行工作。1909年10月,在成立以胡汉民为支的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以新军为主力的广州新军。由倪映典负责发动工作,朱执信等人分头运动防营、巡警及广州附近的会党绿林。1910年2月,广州新军与巡警发生冲突,清派兵,倪映典趁机率三千新军士兵仓促提前起事。因准备不周,在广州水师的突然袭击下失败。倪映典壮烈牺牲。

十、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1911年4月),也称黄花冈,主要指挥者黄兴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广州。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因而被称为“黄花岗”。

起 义 名 称 年 代 起 义 经 过

1 第一次广州 15年 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准备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展开搜捕,陆皓东被捕牺牲。

2 惠州 1900年 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 (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

3 潮州黄冈 1907年 5月命余丑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

4 安庆 1907年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后失败殉难。

5 七女湖 1907年 9月命邓子瑜于惠州七女湖(今惠州市汝湖镇),十余日后失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镇南关 1907年 12月黄明堂受命在镇南关,孙中山亲临指挥。

7 防城 1907年 9月王和顺受命在钦州王光山。

8 钦州、廉州 1908年 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军进攻钦州。

9 河口 1908年 4月黄明堂在云南河口。

10 广州新军 1910年 2月倪映典在广州发动新军。

11 黄花岗 1911年 4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 合葬于黄花岗。

12 武昌 1911年 推翻满清。

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