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选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3中国的水文灾害规范训练新人教版选修5

精选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3中国的水文灾害规范训练新人教版选修5

来源:化拓教育网
推荐精品K12资料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洪水灾害 风暴潮灾害 长江流域水灾多发的原因 一、选择题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江淮地区初夏时节天气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1~3题。 1.该时节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

难度及题号 基础 1 中档 6 4、5 2、3、8 稍难 7 A.锋面雨 C.气旋雨

B.对流雨 D.台风雨

解析 江淮地区初夏为梅雨季节,降水类型为锋面雨。 答案 A

2.该时节,江淮地区防洪形势十分严峻。主要原因是

①江淮地区位于湿润区,降水集中,降水量大 ②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

③江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泄洪能力弱 ④江河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⑤中下游平原湖区遭围垦,湿地萎缩,调蓄洪水能力降低 A.①② C.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 )。

解析 梅雨季节江淮地区防洪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主要从降水、流域面积、地形地势、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 D

3.与1954年相比,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人员伤亡较少,经济损失巨大,主要原因有

( )。

①1998年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灾情 ②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推荐精品K12资料

推荐精品K12资料

③1998年受灾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1998年成灾面积大 A.①② C.①③

B.④② D.④③

解析 人员伤亡较少的原因是1998年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预测灾情,提前进行预报。经济损失巨大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长江流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答案 A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A.热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

( )。 ( )。

5.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解析 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其中的热带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和来势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 答案 4.B 5.A 二、综合题

6.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推荐精品K12资料

推荐精品K12资料

(1)永定河发源于________(地形区)。

(2)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能否全部用于黄河的治理?为什么? 答案 (1)黄土高原

(2)多数支流发源于和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水集中于夏秋,且多暴雨。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 (3)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上游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库适于黄河的治理,但下游开挖入海新河不适于黄河,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解析 本题考点定位在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第(1)题,注意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第(2)题,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推荐精品K12资料

推荐精品K12资料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8.每年6月我国淮河流域往往面临洪涝压力,有的年份淮河防汛总指挥部的工作任务异常艰巨。7、8月份,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南京、武汉和重庆“三大火炉”的别称即指这一时期,有些年份面临严重旱情,这些都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利用图甲中有关信息分析上述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利用图乙中有关信息从以下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易发的原因:

a.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d.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造成灾害的原因。 (3)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

解析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灾害与夏季风的进退、强弱等异常有关。淮河地处我国南北的过渡地带,有其独特的水系、水文特征,人类开发历史悠久。河流洪涝灾害的治理一般要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考虑。

答案 (1)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南方地区长时间停留,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2)a.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

b.淮河流域地势是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为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流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推荐精品K12资料

推荐精品K12资料

c.黄 长江

d.淮河流域开发历史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黄河改道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水灾多发。

(3)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

推荐精品K12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