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卷模板-语文期中试题

试卷模板-语文期中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 „ „ „ „ 题 „ :„名„姓„ 答 „ „ „ „ 要 „ :„号„证„考不准„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校„学„„„密„„„ „○„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 语文 命题人:赵新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

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前不久,一份由近十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名单上,既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古代文学大家,也有鲁迅、老舍这样的近现代著名作家,更有韩寒、郭敬明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青春文学写手。

毫无疑问,网络让文学加速进入了娱乐时代。几年时间里,网络文学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文学“神话”。从描写青涩爱情的青春小说,到描写困惑和挣扎的成长小说,一阵阵风潮来而复去。到2007年,以惊险、刺激见长的“盗墓小说”大行其道。系列小说《鬼吹灯》至今已出版了多本,销量惊人。某著名导演有意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版的《夺宝奇兵》。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网络的平民化气质使文学更具娱乐性。在网络上,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计、千万计的点击量。不仅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纪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网络给“80后”提供了舞台,更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没有题材和体裁的,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于是以“一文成名”者并不鲜见,一些作品或以精彩的故事、或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也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网络上的原创作品,也成了出版商挖掘畅销书的“金矿”。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大都是经营管理类图书和时下热门的“说史”图书。而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讲述都市情感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所包围。

文学类书籍在书店里受了冷落,却不代表读书的人少了。 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有了电脑和手机,不但新闻、文学作品可以及时阅读到,连电影、电视节目都可以随时看到。不少人觉得传统的纸质阅读不方便、购书成本高,而通过网络“点播”

高一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自己心仪的书籍则要方便快捷得多。

许多专业作家认为,现在传统文学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真正的好作品太少了。一些作家创作脱离了现实生活,因此写出的作品不好看。一些知名作家出现了“明星化”、“贵族化”的倾向,通过一两部作品成名之后,急功近利之心渐起,身为作家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感却越来越淡薄。有人戏称,现在一些作家,整日忙着做嘉宾当评委,剪剪彩题题词,越来越像明星;而明星则出书写成名故事、人生经历,越来越像作家。出名要靠炒作、出书要靠运作,现在的文学界似乎越来越有娱乐界的味道。

娱乐时代并不是文学的洪水猛兽,年轻人的写作解构了过去狭隘的文学价值观。但是,正如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大放异彩一样,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青年作家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要建构更有责任的文化价值观。

1.下列属于现在传统文学衰落的原因的一项是

A.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B.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

C.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被通俗小说、网络小说包围。

D.网络阅读方便快捷,网络写作少,而现在传统文学本身缺少优秀作品。 2.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写作没有题材和体裁的,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B.网络的“平民化”降低了写作的“门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 “文学” 梦,都可以把网络当成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C.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以娱乐的写作方式、自我的写作内容、自由的写作空间为特征,造就了很多平民作家,甚至“一文成名”者。

D.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如明星一般,拥有百万、千万的点击量,他们的文学创作、生活纪录和个人议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以演变成公众话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寒、郭敬明进入“当红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名单,说明他们写作水平足以比肩李白、苏轼等古代文学大家和鲁讯、老舍等近现代著名作家。

B.网络文学更具娱乐性,给“80后”作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C.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进行纸质阅读了。 D.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却能够大放异彩,这说明学术讲坛类节目更具有娱乐时代的特征。

高一语文试题 第2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 “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

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可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而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

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一语文试题 第3页,共10页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6分)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5分)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高一语文试题 第4页,共10页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题 „ :„名„姓„ 答 „ „ „ „ 要 „ :„号„证„考不准„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校„学„„„密„„„ „○„

(2)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5)但我不能放歌, 。 (徐志摩《再别康桥》)

(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沁园春 长沙》)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人 物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

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集到了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会出现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的小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喜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的用意在于突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不行,”我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寒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我并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想他们根本就

高一语文试题 第5页,共10页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病了,就不再爱我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经痊愈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隐喻,也就是说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我就试着去查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天人家叫我去缠住某人,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了很多年。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解我„„”

她的自述颇带有书面语言的特点。正当我对这个人的兴趣正浓,急切盼望听到下文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位,他很客气地对这个女人说:“您跟我来一下。”

我竭力,但得到的只是严厉的劝告:“您不要多管闲事!” 没办法,我只好夹起小狗回家了。我向妻子十分愤慨地讲述了我的遭遇。

“你知道吗?”我像野兽似的吼叫,“那个掠夺了我的人物!正当她要给我谈些最能征服人心的问题时,却被那混账给掠走了。我要控告他!”

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接了电话。她听了一会儿,把电话挂了,然后用这样一句不能令人相信的话扑灭了我的激情:“傻瓜,快去局取你的钱包!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我”坚定认为,作家创作时产生的灵感、写故事所用的素材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来源于生活。这种认识为我在寻找人物时被偷做了铺垫。

B.“我”对那个中年妇女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是,闲谈中涉及了十分广泛的问题。她对“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我的小狗。

C.“我”与中年妇女谈“幸福”各有目的:“我”想找写作的素材,为自己的小说找到个人物;中年妇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以达到偷窃的目的。

D.听到那妇女的话后识出了她的破绽,认为她的言行不符合其身份,便把她带到了局。

E.作品的结尾颇有欧·亨利的写作风格,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那个妇女含糊其辞地说起她的“病”,已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为何多次提到“狗”?请简要分析。(6分)

高一语文试题 第6页,共10页

(3)文中的“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是关于“偷窃”的故事,却不以“偷”为题,而以“人物”为题,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赵无极:在巴黎重新发现中国

1935年,赵无极考入杭州艺专学习。当时,潘天寿先生要他临摹古画,他不喜欢,就不用心画。他不愿意接受传统中国画的观念,认为中国绘画从16世纪起就已经失去了创造力,只会抄袭汉朝和宋朝创立的伟大传统。不过,他喜欢傅抱石的作品,他的画对赵无极有很好的影响。毕业后赵无极留在杭州艺专任教。他受到林风眠的指教,但他学到的不是具体的绘画技巧,而是林风眠敢于创新、追求艺术自由境界的精神。

这个时候,赵无极开始向往西方的绘画艺术,林风眠劝他到国外留学两年,他选择了艺术之都法国,因为法国既保持传统,又有创新的东西。1948年,赵无极乘坐邮轮奔向法国。抵达巴黎的当天,他立即到卢浮宫去,不顾旅途劳累,直奔艺术的殿堂。在那里,他看到了真正的西方油画。尽管中国水墨画对他来说得心应手,可他不想到法国来炫耀中国功夫。他不愿像到巴黎的许多中国画家那样,一头钻进中国人的文化圈里,在中国城附近租个房子,不停地画“中国特色”的东西,向法国艺坛兜售有“禅味”“道味”的水墨画或油画,尽管这样可能会很方便,甚至在开头的日子里很称心如意,然而数十年下来,即使是有着极高艺术天赋的移民画家,也会永远游离在法国社会的边缘。“到人家的地方,就要往人家的高峰上攀登。”他知道蒙巴纳斯是法国艺术家集聚的地方,他刚到巴黎就在那里租了房子,结交了许多法国艺坛的“主流人物”,直接从“文化边缘”奔向了“艺术中心”。

初到法国,他每天要学法语,做绘画实践,还要和各国画家一起交流艺术感受,全身心地汲取西方艺术的丰富营养。他在法国南部的画室,比邻于毕加索的画室。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一心沉醉于绘画,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见。但他对赵无极非常亲切,每次在画廊见面时,他都热情地招呼:“矮个子中国人!”还有画家米罗、马蒂斯也对他非常友好。他与声震全球的雕塑艺术家贾科梅蒂相邻17年。这几位大师对他都很有影响:毕加索的结构、马蒂斯的颜色、米

高一语文试题 第7页,共10页

罗的开放观念,都启发了他对空间自由处置和掌握的能力。在大师的环境里,赵无极和他的艺术快速而茁壮地生长着。他到法国后的第二年,克勒兹画廊就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使他一举成名。

赵无极早期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1951年,赵无极在伯尔尼参观画展,他看到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保罗•克利的画作所蕴含的内在世界,看到塞尚在风景画处理上的不拘形式、色彩自由变调的风格。欣赏了许多西方作品之后,他转向了中国,转向了曾想远离的文化和艺术。他发现自己的民族是一个很幸运的民族,中国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青铜器、瓷器、书法、绘画„„重要的是怎样吸收和消化,怎样把这种优秀的传统和影响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赵无极移居法国之时,正是欧洲的抽象绘画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群雄并起之际,赵无极顺应了这个艺术趋势,自1954年起,他的绘画转入抽象,那些如同甲骨文或钟鼎文样的抽象符号,浮动于虚无的空间和变幻的色彩之中,充满东方神秘的象征意味。其作品以形象的题目提示内容。1959年后,他作品中的那些符号逐渐解散、消失,进一步摆脱了描写性和情节性,画面为自由的笔触和大片的韵律十足的各种颜色所代替,愈加直率地表现精神和情感,艺术风格也日趋成熟。甚至许多作品没有题目,仅以创作日期命名,目的是让观众不受任何画面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直接体验绘画意境,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他喜将大幅画布铺于地面作画,用大笔在无拘无束中尽情地自由涂抹,在扑朔迷离的色彩、光线和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中抒发感受和描绘幻象,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抽象绘画风格。

在巴黎,他重新发现了中国,重新找到了艺术的本源,独创了“抒情抽象派”的绘画风格。赵无极在欧美各国写生、游历,在各国多次举办展览。进入20世纪60年代,赵无极的艺术风格日趋成熟,绘画中洋溢着神秘的东方气息,如行云流水,气韵十足。程抱一先生曾这样评价说:“他吸取了西方艺术的伟大之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东方文化之精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赵无极在杭州艺专学习时,并不喜欢跟随老师潘天寿先生临摹古画,学习绘画,因为潘先生只会抄袭汉朝和宋朝创立的伟大传统。

B.赵无极选择留学法国,不仅是因为自己向往西方的绘画艺术,更重要的是因为那里既保持传统又充满着创新与追求艺术的自由精神。

C.赵无极到法国后的第二年,就在克勒兹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而且一举成名。这主要归功于与大师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艺术交流。

D.赵无极的“抒情抽象派”绘画是对欧洲的抽象绘画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新,这个创新,中国绘画元素的融入功不可没。

E.文章记述了赵无极在杭州艺专学习、在法国留学时重新发现了中国艺术价值的经历,详细描述了大师的绘画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全过程。

(2)赵无极在蒙巴纳斯租房,其中的原因都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高一语文试题 第8页,共10页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题 „ :„名„姓„ 答 „ „ „ „ 要 „ :„号„证„考不准„ „ „ „ 内 :„级„班„ „ 线 „ „ „ „ 封:校„学„„„密„„„ „○„

(3)赵无极的“抒情抽象”画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请结合赵无极的艺术道路,谈谈“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

A.七月流火,想买空调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因此各个空调厂家也趁机推出了五花八门的购机赠礼活动。

B.在冲刺的紧张阶段,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C.在这空旷寂静的原野,他像一只发怒的雄狮,大声怒吼,那声音振聋发聩,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D.近来,虚假广告满天飞,受害者苦不堪言,其中,有些名人不顾后果,充当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1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B.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C.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承担着同样的救助患者的使命,也面临着程度相当的医疗费拖欠的问题,却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这就增加了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难度。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目前,电视剧艺术已经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视听娱乐与文化消费方式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精品也应运而生,博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①对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的表现

高一语文试题 第9页,共10页

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日益丰富

③创作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从整体到局部

④为社会提供着重要的精神产品,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⑤对人物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开掘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⑥诚然,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电视剧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A.③⑤⑥①②④ B.④⑥③②①⑤

C.②⑥⑤①③④

D.④⑥①③②⑤

16.把下列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5分)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段内容和谐的排比句。(6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会摆脱平庸和麻木,甚至空虚。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什么是“平凡而伟大”。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读,是对世界的感知;读,是对人生的观照;读,是对心灵的抚慰;读,是对 未知的寻找„„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一语文试题 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