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作者:李朋方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5年第06期

摘 要:认识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将中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触角向村级(社区)延伸,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仍然应该是我们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行之路。 关键词: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探索

建立便民服务阵地,贵在为民、重在便民、实在利民,要实现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只有使便民服务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长效服务机制。 一、加强和完善基层便民服务阵地建设是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各类矛盾日益突出,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基层社会管理面临极大挑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要求。

我国各地建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是在现有政府框架下,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是行政服务模式创新和解决行政效能尤其是行政审批效率低下问题的现实途径,是以提高效率来改变政府工作作风和政府形象的行政改革实践。因此充分认识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将中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当前和今后仍然应该是我们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行之路。 二、加强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县级行政服务中心、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室(站)为载体的立体式、全方位的三级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框架,在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方便群众办事、预防腐败、增进干群感情,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用巨大。

便民服务中心扭转了群众办事“地点难寻、干部难找”的现象,方便了百姓办事,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开辟了“快车道”,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集中办事,方便群众。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使过去需要跑多个地方才能办成的事,现只跑一个中心就能办成,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而且还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

(2)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便民服务中心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敞开服务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心理上与工作人员平等相处,中心的运行机制也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更为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变过去“你求我办事”为现在“我为你服务”。

(3)阳光作业,依法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公开、透明的告知制度,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全面公开,实行阳光作业,有效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保障行政行为与行政服务公开、规范与合法。 三、探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按照规范化、全覆盖、真受益、畅运行的原则,全力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触角向村级(社区)延伸,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1)认真解决好三个问题。①解决“为何要建”的问题。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有关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入农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可以采取组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参观学习、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变“要我建”为“我要建”。②解决“由谁来建”的问题。建议由乡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纪委推动、部门联合、村组主体、群众参与”的联动推进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要求凡是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的村,必须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没有新建活动场所的也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改建,有力推动便民服务中心向村级延伸。③解决“用什么建”的问题。采取县上补助一点,乡镇扶持一点,帮扶部门帮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的方式,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用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2)统一建设规范和工作模式。要求必须有场所、有牌子、有轮流值班人员、有公开联系电话、有服务事项登记簿、有代办事项公告或服务指南。业务范围大同小异,都囊括了政策咨询、代写文书、证件办理代理、矛盾纠纷调处等业务,具体就是帮助农民代办申请事项,协调处理村民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农技指导等服务,特别是各部门面向社会、企业、群众的基层行政管理、证照证明办理、便民服务、信息咨询等事项,都要统一纳入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坚决杜绝“两头受理”,防止体外循环。

(3)健全完善机制,确保便民服务长效化.①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要求,把各项业务进行职能归并,多元整合,整合成以民政、人社、惠农、计生、矛盾纠纷调处、社会管理等为主的6大类服务事项,统一归并到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②建立办理落实机制。建立全程代办制,推出菜单式服务,将村级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容、流程、条件全部上墙公示告知,办理结果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评价,可实行一月一公开,一季度一评比,确保服务事项全面有效落实。③建立干部轮岗机制。乡镇机关站所干部每周一、三、五坐班,周二、四由机关包村干部、村干部轮流坐班,负责受理登记、代办村民服务事项,记录《工作日志》。④建立服务承诺制,对群众委托中心的事项,采取即办、承诺限时办和告知不能办等形式,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4)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具体做法是:合理配备乡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组建起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管理服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调查摸清民情民意,收集和处理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在基层建立全面覆盖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体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节约、集约行政管理成本,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设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对于我们党固本强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提高机办事效率、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迫切要求,但是,基层便民服务阵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用实际行动增进和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