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作者:陈荆生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2期
摘要:干眼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指任何原因导致泪膜的病理性改变,使结膜和角膜得不到正常的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从轻度间断性烧灼感、搔痒感、异物感,到严重的泪液液体分泌减少,并伴有角膜和结膜的病变,常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眼症确诊依赖于综合评定,包括临床病史、schirmer试验异常、泪液膜破裂时间缩短、荧光着色、盂加拉红着色构象以及实验室依据。
关键词:干眼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干眼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以液性泪液产生减少、粘液分泌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膜液性成分的绝对和相对缺乏、眼表泪液分布异常、泪液蒸发增加为共同特征的综合征。轻者出现眼部不适,如眼疲劳、眼干涩等,并伴有结膜和角膜损害;重者上述症状加重,角膜片状染色、丝状角膜炎、角膜鳞状上皮细胞化生、角膜变性、角膜上皮融解溃疡等。最常见的症状是视疲劳和眼部干涩,其次是眼痒和异物感等。由于角膜和结膜的感觉神经来自于三叉神经眼支,因此,眼干导致的结膜和角膜损伤可出现一种或多种感觉异常,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 1 干眼症的病因
1.1环境 迎风、强气流、气候干燥、长期在粉尘烟雾环境中生活、在空气不流通、空气干燥的空调房工作均可导致干眼。烟尘、风沙、空调等造成泪液蒸发过强。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时,瞬目运动减少和泪液蒸发过多;在空调环境下,空气湿度改变,泪液蒸发过多;空气污染,影响泪液的质和量;注意力过度集中时,瞬目运动减少;坐在开窗的快速移动的车内时,泪液的蒸发加速。季节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睡眠不足或紧张、较长时间悲伤过度等都是导致干眼症的原因。
1.2年龄 干眼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多趋势;随年龄的增长,泪液的生成减少及蒸发增加,从而易引起干眼,老年人眼睑松弛导致泪液动力学改变也是引起老年干眼症患者增加的原因。儿童由于看电脑、看电视和玩游戏时间过长会引发干眼,出现干眼症低龄化趋势。 1.3性别 干眼症患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这足因为雄激素对泪腺的形态、生理和免疫有调节作用并可调节睑板腺向泪膜中分泌油脂。
1.4手术相关因素 眼部手术常常损伤眼表组织,同时术后需局部应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水,这将使泪膜受到一定程度地损害,从而引起干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5炎症因素 炎症在于眼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泪液分泌及排出系统功能不全会导致泪膜成分的平衡遭到破坏,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和对眼表的保护功能,这些改变会通过一些机制促进眼表炎症的发生。
1.6药物性因素 全身用药可以增加干眼症的危险性,包括噻嗪类利尿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苯磺胺药、抗帕金森药、抗组胺药等。眼部长期滴用抗病毒、抗细菌、抗过敏、降眼压、甾体或非甾体激素类眼药水,可因药物本身及防腐剂对眼表组织的毒性作用而致干眼发生。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对眼膜会有一定程度地损害,同时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1.7干燥综合征 为系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多伴有口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性甲状腺炎、慢性肝胆性疾病等。干燥综合征泪液分泌减少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
1.8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参与合成角膜糖蛋白,影响角膜的能量代谢。正常含量的维生素A对维持角膜上皮的正常生长与分化,抑制角化细胞生成有着重要意义。 2 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1症状和体征 大于60岁女性易发生干眼症,可能与女性绝经期雌激索水平有关。干眼症常见的症状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这些症状通常在下午或晚上较晨起时明显,干燥干旱气候和空气污染环境中加重。干眼症早期眼表面看起来完全正常,当有白血病或类肉瘤病时可出现轻度的泪腺肿大。显微镜下可见下方泪液弯月面的减低或中断。干眼患者会显示泪液膜的粘液碎片和粘液线。球结膜将失去正常的光泽变厚、水肿、充血或下方轻度折叠。轻度干眼症角结膜上皮表面可无损害征象,中度干眼症荧光素着染可显示角膜上皮的损害部位,睑裂区或下方的点状着染。严重的干眼症着染更广泛,在暴露区会出现结膜角质化和角膜前中央区丝状角膜炎,荧光点状着染、融汇和扩散。患者有不易治愈或不能治愈的上皮损害。如果角膜胶原酶缺乏引起角膜上皮长期损害将加速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的形成,伴有葡萄球菌继发感染时会导致无痛性角膜溃疡。 2.2干眼症的诊断试验
2.2.1 schirmer试验 schirmcr试验是诊断干眼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可反映泪液的基础分泌。它是评估水样泪液产生的最简单试验。由于它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需结合其他诊断试验。
2.2.2荧光染色试验 可以观察到角膜的任何上皮损害、表面点状角膜炎的面积或丝状角膜炎。它有助于估计眼表面的暴露范围和种类。
2.2.3盂加拉红试验 主要着染已失去活性变性的细胞和缺乏粘蛋白覆盖的角结膜上皮细胞和粘液,是评估泪膜中粘蛋白较敏感的指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4泪液膜破裂时间 用来评估泪液膜的稳定性。不同个体和同个体不同时间均可不同,小于10s提示泪液膜不稳定,小于5s即为异常。粘液缺乏和水样液严重缺乏均使之缩短。 2.2.5结膜印迹细胞学 了解眼表上皮细胞表型。其客观、准确、半定量、无创,且与结膜活检结果相同。
2.2.6口腔副唾液腺活检
2.2.7眼蕨样状测试 眼蕨样状测试是结膜粘液的定性试验,了解泪液电解质和糖蛋白含量的比例。
另外,酚红棉丝试验用来测定弯月池泪液量,较好的反映基础泪液功能,15min少于9mm可诊断为干眼病。泪液清除率已用来检测泪液清除有无延迟,泪液功能指数低于96可诊断为角结膜干燥症。
总之,干眼症确诊依赖于综合评定,包括临床病史、schirmer试验异常、泪液膜破裂时间缩短、荧光着色、盂加拉红着色构象以及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祖国.干眼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
[2]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 [3]崔浩,王宁利.眼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4]俞光岩,朱正宏,毛驰,等.下颌下腺移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处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53-355.
[5]张雷,俞光岩,毛驰,等.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术后腺体功能的变化及干预[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2):67-69. 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