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来源:化拓教育网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她已成为现代医学护理中治疗和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神经内科疾病以脑血管病居多;临床上常使用20%甘露醇、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前列地尔等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现将神经内科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静脉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一、静脉炎

1、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主要有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及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45%..

1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 过高渗或过低渗 ;刺激性较大 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

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4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2、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3、临床表现 :

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 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静脉炎的分级INS

级别 临床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和/或水肿

3 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静脉条索物

长度大于1英寸;有脓液流出

二、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穿刺血管 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前臂掌侧静脉;尽量不选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遵循从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避开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贴;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在8cm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害..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每72小时更换1次;纱布辅料48小时更换1次;如遇敷贴不粘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性静脉压炎的发生..外周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小时..

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 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首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液体量调节输液速度..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大量补液时应选择粗大静脉;速度不宜太快;如输入脂肪乳、甘露醇时可在穿刺时先将输液器与氯化钠溶液相连;待穿刺成功后再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外漏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文献报道:滴注甘露醇时应加热至35℃;使用套管针静脉滴注;可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在输液顺序上应先输高渗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后输等渗液或刺激性较小的液体;输入血制品前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管;以减少有效成分得附着;避免损害性药物残留血管内造成损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4 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合理使用封管液 抽吸5ml至10ml的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采取边退针边推注的正压封管方法 参考书: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考试指导用书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60..

1.5 做好健康宣教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取得患者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避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导管;睡眠时不要压穿刺血管;如有渗漏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对于使用可能造成静脉炎的药物应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三、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1.早发现 医护人员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态度;以温和的语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方式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

听患者感受;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用药物前认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视患者并早发现异常..尚未出现静脉炎临床表现者;应积极和患者近距离沟通;告之其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觉;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医务人员的关怀..

2.早护理 若无法避免长期输液而导致静脉炎;首先协助患者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

1冷敷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该法常用于20%甘露醇等静脉滴注渗漏的早期..

2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收缩;促进炎症吸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均匀的洒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此法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3云南白药的应用 将适量云南白药粉末先洒在无菌纱布上;将该纱布放于75%的乙醇内湿敷后置于静脉炎血管处;并及时喷洒乙醇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一次;直至痊愈;此法显效快;治愈率高..

4土豆汁湿敷 用新鲜土豆500g制成土豆汁100ml用纱布湿敷于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min;早晚各1次..还可直接将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处;待土豆片变黑重换新土豆片..

5喜辽妥软膏涂抹 喜辽妥软膏活性成分是多磺酸基粘多糖;抑制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有抗炎、抗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能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

肿的吸收;对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抗感染治疗 如何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7超短波理疗 在局部服药的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方法;每日2次;每次20-30min ..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

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必须积极消除及减少引起静脉炎的各种因素..输液性静脉炎主要以预防为主;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人为本;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延长血管使用寿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