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线电视行业及主要上市公司情况说明

有线电视行业及主要上市公司情况说明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有线电视行业及主要上市公司 

情况介绍 

            

 

2013年2月19日 

 

1

 

目  录   

一、 前言 ............................................... 3 二、 有线电视行业基本情况 ............................... 3 1、主要业务 ........................................... 3 2、五力分析模型 ....................................... 4 (1)上游供应商 .................................... 5 (2)下游用户 ...................................... 7 (3)行业竞争者 .................................... 8 (4)行业新进入者 .................................. 8 (5)替代者 ........................................ 8 3、模型分析总结 ...................................... 12 三、 有线电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 14 1、华数传媒(SZ.000156) ............................. 14 2、歌华有线(SH.600037) ............................. 16 3、天威视讯(SZ.002238) ............................. 20 四、 评论 .............................................. 22 

    

2

一、 前言 

因有线电视行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本文运用了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梳理及分析了有线电视产业链各环节的竞合关系,并作了一定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华数传媒(SZ.000156)、歌华有线(SH.600037)、天威视讯(SZ.002238)等有线电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最后,本文对有线电视行业当前的境况进行了评论,并大胆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 有线电视行业基本情况 1、主要业务 

有线电视企业主要借助自建的有线电视网向观众提供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服务,基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有线电视企业的经营地域仍局限在当地行政区域内,但华数传媒等实力较强的有线电视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及应对竞争的需要,开展了跨区域的新媒体业务。 

目前,有线电视企业的业务主要有: (1)有线网络传统业务 

有线电视运营商主要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并向本地用户提供电视台、本地及外省市电视台视频节目的传输服务,收入来源于收视维护费、卫视落地费、配套工程安装费、机顶盒销售等。 

(2)有线网络增值业务 

有线网络经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后,有线运营商向内容供应商购买影视剧等视频资源,并通过收费方式向用户提供互动电视服务,收入来源于用户点播及包月费(跨区域则为分成收入)。另外,有线运

3

营商还提供有线宽带、专网、电视支付等增值服务,收入来源于各项服务的收费。 

(3)新媒体业务 

新媒体业务涉及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3G手机视频等产品。开展该类业务需要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相应牌照,目前仅华数传媒拥有最齐全的牌照资源(百视通也拥有齐全的牌照资源,但本文未将其归类为有线企业),并开始尝试除IPTV以外的各项新媒体业务。其中,互联网电视是运营商将所购买的影视剧等视频内容进行加工集成,并经播控平台审核后,通过电信互联网传送至用户的智能电视机或OTT机顶盒,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机或OTT机顶盒+传统电视机的方式观看视频节目。互联网视频是运营商建立互联网视频网站,用户使用电脑登录该网站观看视频节目。3G手机视频是运营商在智能手机中植入客户端(或用户自行下载运营商的客户端),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接入3G移动网络,观看运营商提供的合规视频节目。 

运营商的收入来自于向终端厂商收取的平台服务费,向客户收取的点播或包月费用,影视剧版权的分销收入及新媒体广告收入。 2、五力分析模型 

有线电视的产业链涉及视频内容供应商、牌照/集成播控平台、视频运营商、基础网络运营商、终端、用户等环节,产业链的具体情况如下: 

  

4

内容供应商 

  

影视剧 娱乐 新闻 财经 体育 其他 牌照/集成

 播控平台 

广播电视 IPTV 互联网视频 互联网电视 3G手机视频  

视频服务提供商  

 

华数传媒、歌华有线等 百视通 PPTV等 乐视网等 小米、美如画等  

基础网络 

 运营商 

华数传媒、歌华有线等 传统电视、 互动电视 电视机 互联网电视 电信、联通 互联网视频 移动 3G手机视频   

终端 

3G手机视频   

三屏融合 电脑 三屏融合 手机  用户 

 

注:加粗部分为有线电视的产业链  

用户 (1)上游供应商 1)电视台 

有线电视企业的基本业务是通过有线网络将央视、本地电视台及外省市卫视的电视节目传输给用户。其中,基于政治属性及公益属性的需要,本地电视台的视频节目、央视新闻类节目都予以免费传输,外地卫视则需要向有线电视企业支付卫视落地费,落地费价格一般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繁荣程度、有线电视用户群体的规模大小及收入高低等因素。由于仍掌握着当地庞大的电视用户群体,有线电视企业通常

5

对外省市卫视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卫视节目的传输价格上有一定的谈判空间。 

2)影视剧等内容制作商 

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发展,需要有线电视企业向华谊兄弟(SZ.300027)、华策影视(SZ.300133)、光线传媒(SZ.300251)等影视剧制作商及其他内容供应商购买视影视剧版权。 

目前,新媒体的渠道较多,各企业普遍通过提供独家影视剧资源的方式吸引用户,这往往造成有线电视的新媒体业务在购买优秀影视剧资源的过程中,需同IPTV、其他互联网电视等运营商发生争抢行为。由于优秀的影视剧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该种争抢行为容易造成影视剧价格的攀升,使得有线电视企业对内容供应商的整体议价能力减弱,并需要有线电视企业同影视剧制作商及大型的版权代理发行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获得优秀的影视剧资源,还需要有线电视企业花巨资采购大量的影视剧版权及建立视频库。 

3)电信运营商 

开展互联网接入业务,是有线电视企业向用户提供的一项重要增值业务。由于缺乏互联网的出口带宽资源,目前有线电视企业只能通过租赁电信出口带宽的方式予以解决,因而在互联网接入服务方面,有线电视企业对电信运营商有较大的依赖性。另外,由于财力,有线电视企业所租赁的宽带资源较为有限,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上网需求,从而造成有线网络的宽带速度整体较慢,用户的综合体验性也较差,并进一步造成有线运营商必须借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发展

6

新媒体业务。因此,在互联网宽带接入及新媒体业务方面,有线电视企业整体上对电信运营商有较大程度的依赖。 

4)软硬件供应商等 

有线电视企业在对有线网络进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及NGB建设过程中,需要向数码视讯(SZ.300079)等企业采购软硬件设备,以及向同洲电子(SZ.002052)等企业采购数字电视机顶盒。由于国内该类企业数量较多,业内的竞争较为充分,有线电视企业一般采用招标方式进行软硬件设备采购,从而软硬件供应商对有线电视企业的影响较小。另由于该类软硬件设备与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不具有通用性,为便于同新媒体进行横向比较,本文基本忽略软硬件供应商等的影响。 

(2)下游用户 

有线电视的下游用户主要是普通民众、企事业单位、部门等。除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需要使用有线电视企业提供的专网服务外,普通民众使用有线网络和电信网络的需求有所不同,其中普通民众选择有线电视网,主要用于观看直播视频节目,包括直播新闻、影视剧、娱乐等;选择电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则主要在于获取上网服务以及使用互联网上大量的应用功能,包括自主选择观看原本只能通过有线电视收看的影视剧。不过,随着电信网速的提升及互联网视频功能的完善,部分有线用户,特别是年轻家庭及富裕家庭用户,会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自主获取外部信息,以及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自主选择观看影视剧,从而易造成该部分有线用户向电信运营商

7

转移。其余有线用户,基于收视习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收入等原因,会继续选择有线电视作为主要的视频观看方式,但该部分客户群体对有线电视增值服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从而会影响有线电视企业增值业务的开展及ARPU值的提升。 

(3)行业竞争者 

传统意义上,有线电视企业是当地唯一具有电视节目传输资质的企业,在当地具有垄断性。 

(4)行业潜在进入者 

基于上述的因素,当地的有线电视企业不会遇到新进入者,亦不会在有线网络电视节目传输方面遇到竞争。 

(5)替代者 

尽管有线电视企业在行业内具有垄断性,但在行业外却存在着三类竞争: 

1)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的竞争 有线电视企业的传统优势在于提供直播视频节目,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优势在于提供互联网接入,但当电信网络已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影视剧资源、直播电视节目(甚至高清视频节目)的情况下,有线网络的视频优势已大大减小,在宽带方面的短板却异常巨大。这直接导致部分年轻或较富裕家庭的有线电视用户向电信运营商的转移,因此,有线电视企业同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焦点在于争夺已流失用户及防止用户的进一步流失。有线电视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在宽带方面缩小同电信运营商的差距,从而使双方对用户有相近

8

的综合体验度,以利于后续竞争的开展。 

2)有线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 

由于行政分割,有线电视企业在当地具有垄断性,本不应受到外省市同行的竞争,但为应对新媒体视频的冲击,部分规模较大的有线电视企业开始转型,依靠广电总局颁发的各类新媒体业务牌照,开始涉足全国范围的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3G手机视频等领域,从而因新媒体业务的跨区域经营,有线电视行业内部出现了竞争。 

华数传媒(SZ.000156)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企业。由于拥有电视台视频节目资源,以及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互联网电视牌照,华数传媒已为TCL、长虹、海信等电视机厂商提供智能电视机的视频内容集成服务,而且也具备向OTT机顶盒制造商提供视频内容集成服务的条件,可为全国各地电视机用户提供影视剧、娱乐、新闻等视频服务。可以预见,当电信运营商的宽带逐步提速,当智能电视机、传统电视机+OTT机顶盒的体验性更趋完善,有线电视用户中年轻或富裕家庭将逐步尝试新媒体观看视频的方式,从而华数传媒的这一模式将直接导致其他有线电视企业的用户流失。除了互联网电视,华数传媒还凭借牌照优势,发展了互联网视频、3G手机视频,这些也将直接造成其他有线电视企业的用户流失,但华数传媒推出上述产品,也是应对百视通、乐视网等其他新媒体竞争的无奈之举。 

3)同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3G手机视频等新媒体视频的竞争 

由于操作方式的自主性、内容的丰富性及新颖性,通过新媒体渠

9

道观看视频节目对年轻或富裕家庭用户有较大的吸引力,易造成有线电视企业中该类用户群体的流失。 

i.

IPTV 

IPTV是由广播电视台负责管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电信宽带传输,以电视机+机顶盒方式收看视频节目的业务,是目前有线电视企业受到的最大竞争来源。IPTV的主要商业模式为通过与中国电信宽带产品捆绑销售,收入来自于运营商同中国电信向宽带用户前向收费分成及平台广告收入。其中,作为国内IPTV行业最主要的服务供应商,百视通对有线电视企业的竞争最为显著,其获得了上海电视台在IPTV业务方面的排他性授权(上海电视台拟与网络电视台的IPTV播控平台合并),拥有央视、各地卫视的直播频道,并向东方传媒、央视国际、华谊兄弟、TVB等内容供应商采购影视剧版权,建立了庞大的点播视频库,在内容的丰富性及新颖性方面大大增强了对用户的吸引。 

百视通对有线电视企业构成竞争的焦点在于:a、在拥有电视台直播视频的基础上,构建了点播视频资源库(包括独家的影视剧资源),并推出了高清视频服务,较有线电视企业的传统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等产品的差距显著缩小;b、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传输,用户既可以便利的自主选择观看视频服务,又可以获得电信运营商高速的宽带服务,用户的综合体验效果更好。 ii.

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是由广播电视台负责集成播控,通过电信宽带传输,

10

以智能电视机的客户端或传统电视机+OTT机顶盒方式收看视频节目,并提供多种应用功能的业务。互联网电视是目前有线电视企业传统业务的最大潜在竞争者,其主要商业模式为:在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对视频运营商所购影视剧资源审查后,运营商向用户提供视频服务,收入来源于免费视频中的广告、付费视频点播或包月观看、视频版权分销、机顶盒销售或向电视机厂商收取的平台服务费等,代表性企业有乐视网(SZ.300104)、小米公司、美如画公司、美国苹果公司等。 

互联网电视对有线电视企业构成竞争的焦点在于:a、智能电视机、OTT机顶盒均采用了Android等智能操作系统,可预先植入或下载电视直播客户端(PPTV等),用户据此可观看央视及各地电视台的直播频道,同有线电视企业提供的基本收视功能的差距已大大缩小;b、互联网电视运营企业购买了大量的影视剧资源(包括独家的影视剧资源),在内容的丰富性及新颖性等方面对用户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并推出了高清视频及3D视频,这同有线电视企业提供的互动电视、高清电视、3D电视已无显著差异;C、基于Android等操作系统,互联网电视有丰富的应用功能可供选择,并具备了电视机、电脑、手机的三屏互动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综合体验效果。相对于互联网电视,上述各点却是有线电视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竞争劣势。 iii.

互联网视频 

互联网视频是视频运营商通过建立互联网视频网站,为电脑用户提供在线视频观看及下载服务的业务。互联网视频已对有线电视企业构成一定竞争,其主要商业模式为:在获得互联网视频传播许可证的

11

情况下,提供央视及各地电视台的电视直播,以及通过购买影视剧、娱乐、新闻等视频资源,为用户在线提供视频观看及下载,收入来源于免费视频中的广告、付费视频观看、视频版权分销等,主要的互联网视频网站有PPTV、华数传媒、搜狐电视、中国网络电视台等。 

互联网视频对有线电视企业构成竞争的焦点在于:a、电信的宽带优势使智能电视机、传统电视机+OTT机顶盒可方便地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视频网站,自主选择及观看央视及各地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有线用户的转换成本极低,易造成年轻及富裕家庭有线用户向互联网电视的转移。b、互联网视频网站购买了大量的影视剧(包括独家的影视剧资源)、娱乐、新闻等视频资源,以及用户分享的视频资源,在视频内容的储备方面对有线运营商构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iv.

3G手机视频 

3G手机视频是互联网电视在3G网络渠道的拓展,商业模式也较为相似,只是因资费及3G网络带宽的制约,用户对3G手机视频的消费需求尚未出现大规模爆发。目前,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的android等操作系统下载客户端,并使用wifi网络在线观看、下载视频。未来,随着中国移动4G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商用,视频服务(包括高清、3D视频)的带宽将被突破,并伴随着资费的下调,手机视频的用户数量将有显著增长,但考虑到手机屏幕的,以及手机视频用于零碎时间段的特点,其对有线电视企业的竞争较为有限。 3、模型分析总结 

1)电视节目传输方面,有线电视企业对用户的垄断性已无意义; 

12

2)基础网络运营方面,有线运营商的优势在于视频传送,但凭借互联网宽带优势,目前电信运营商已具备了视频(包括高清、3D视频)的传送能力,同时电信宽带具有极其丰富的上网应用功能,用户可获得更好的综合体验度,因而相对于电信运营商,有线运营商对用户的吸引力整体较弱。为应对竞争,除了继续对有线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并争取互联网出口外,目前有线运营商还可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进行合作,借助两方的互联网出口,以缩小同中国电信在基础网络方面的差距。 

3)视频运营方面,IPTV、互联网视频已对有线运营商构成强有力的竞争,互联网电视、3G手机视频等大量的新媒体运营商(包括部分有线运营商)将成为下一个竞争来源。为应对竞争,有线运营商开发了互动电视及其他诸多增值服务,但在电视台直播视频、影视剧、新闻、娱乐等视频内容方面,有线运营商的优势已不存在,而且相对于互联网极其丰富的应用功能,其增值服务的优势也不显著。 

4)有线电视行业内部已出现分化,部分运营商掌握了齐全的业务牌照,形成了传统电视与新媒体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能有效防止本地用户的流失,并能吸引外地用户对新媒体的使用。该类运营商既可获得较好的业绩成长空间,又可获得更好的现金流以支持对有线网络的改造。其他有线运营商则将继续局限在本地区域内,业务上也难有较大的突破性创新,并面临着部分客户流失的风险,从而整体竞争力将不容乐观。有线行业的内部整合将是主流趋势,既包括区域内及跨区域的有线网络整合,也包括新媒体方面的业务整合。 

13

三、 有线电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1、华数传媒(SZ.000156) 

2012年10月,华数集团通过借壳方式将杭州地区的有线网络业务及全国新媒体业务置入上市公司—华数传媒(SZ.000156)。目前,华数传媒的控股股东为华数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杭州财政局,股权关系如下: 

          

华数传媒(SZ.00156)的主营业务为杭州八区五县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运营,节目内容传输服务,以及互动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未来浙江省广电将会以华数传媒为资本市场平台,整合浙江省内其余有线电视资产。 

华数传媒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收视维护费、配套建设收入、互动电视收入、新媒体业务收入等,2008年至2011年6月的用户数及

14

杭州市财政局 100% 杭州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97.81% 杭州文广投资控股 有限公司 31.62%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54.3% 华数传媒(SZ.000156) 100% 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 100% 杭州有线网络资产 各项业务收入情况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业务 有线电视 用户数(万户) 基本收视维护费 付费频道收入 有线电 视业务 卫视落地费 配套建设费 机顶盒销售收入 互动电 视收入 手机电视 互联网电视 新媒体 业务 互联网视频 新媒体版权分销 新媒体广告 合计 总计 杭州 杭州以 外地区 2008年 金额 188.18 32,667.24 1,465.49 7,404.70 20,995.85 8,793.51 8,581.99 3,271.57 83,180.35 - - 1,594.05 171.44 300.00 2,065.49 85,245.84 2009年 金额 203.28 39,531.90 1,733.77 9,162.78 21,226.34 10,573.68 9,709.02 5,482.79 97,420.28 - - 2,017.76 610.47 400.00 3,028.23 100,448.51 2010年 金额 221.56 41,573.24 2,815.19 8,717.51 20,860.80 7,440.44 11,954.13 8,378.18 101,739.49 266.59 820.45 2,546.23 873.99 900.00 5,407.26 107,146.75 2011年1-6月 金额 231.57 21,052.24 1,792.20 5,080.68 10,258.32 4,049.00 7,649.86 5,650.34 55,532.64 189.35 970.25 1,341.26 1,027.28 1,500.00 5,028.14 60,560.78 合计 注:数据来源于华数传媒借壳上市报告,报告的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底,该日期以后的业务收入数据尚未公开披露。 

华数传媒的独特优势在于构建了内容+平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平台方面,华数传媒拥有最全的业务牌照,包括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3G手机视听等牌照; 

网络方面,华数传媒采用了双网络业务模式,即除了本身的有线网络在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后提供直播视频业务外,华数传媒还与网通宽带公司合作成立运营实体,专门从事杭州的互联网IP宽带接入业务,华数传媒则通过租用其宽带网络的方式发展互动电视业务,并且互动电视及宽带业务可通过双模机顶盒实现共享。2012年底,华数传媒启动了定向增发工作,以收购网通宽带公司在杭州的全部宽带网络业务,并且对有线网络的NGB改造也在进行中,从而在完成收购

15

宽带网络业务后,华数传媒将在杭州将同时拥有有线电视网络及IP宽带网络,真正解决了困扰有线运营商的宽带资源瓶颈(同电信的宽带仍有一定差距)。不过在杭州以外,华数传媒的互动电视仍还需借助当地的有线运营商,新媒体业务也许借助当地的电信运营商。 

内容方面,依靠发展互动电视,华数传媒积累了庞大的影视剧版权资源,并建立了广泛的版权采购渠道,从而解决了视频内容的资源瓶颈。 

因此,基于最为完整的业务模式,华数传媒的护城河最为宽阔,可有效抵御外部新媒体的竞争,从而保障华数传媒在巩固杭州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借助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手机电视等渠道向全国输出视频服务,其成长空间也最为广阔。若华数传媒或整个有线电视行业的IP宽带网络有质的改善,则完全可预期华数传媒的竞争优势能显著超越电信运营商及使用电信网络的其他新媒体运营商。  

2、歌华有线(SH.600037) 

2001年2月,歌华有线通过IPO形式在上交所上市。目前,歌华有线的控股股东为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其股权关系如下: 

    

16

       

北京地区有线网络资产及业务 北京市 北京广播电视台 100% 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 44.98% 歌华有线(SH.600037) 98.34% 涿州歌华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歌华有线的主营业务为北京及河北涿州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运营,节目内容传输服务,以及互联网接入等业务,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收视维护费、工程建设收入、宽带服务收入、频道收转收入等。2008年至2012年6月底,歌华有线用户数及各项收入情况如下(单位:万户、万元): 

  有线电视用户数 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 高清互动电视用户数  有线电视收看维护收入 工程建设及维护收入 有线电视入网收入 信息业务收入 频道收转收入 销售材料收入 广告费收入 设备使用费收入 合计 2008年 383 190 0 2008年 78,319.72 10,505.42 3,129.28 24,064.41 11,556.44 4,080.54 - - 131,655.80 2009年 413 240 30 2009年 86,222.98 15,131.77 3,459.17 27,641.05 12,211.56 2,471.47 - - 147,138.01 2010年 448 295 130 2010年 92,435.74 44,133.73 3,827.26 31,332.31 13,943.00 2,090.27 - 1,109.96 188,872.25 2011年 476 345 272 2011年 97,840.98 23,883.63 3,768.20 36,609.68 16,721.39 5,435.94 2,023.01 2,508.57 188,791.38 2012年1-6月 486 362 290 2012年1-6月 47,503.64 8,078.44 1,942.71 20,116.47 10,081.11 - 3,464.99 2,179.80 93,367.16 相对于华数传媒,歌华有线最大的不足在于未获得任何新媒体业务牌照,以及未掌握影视剧内容资源,只能依赖内容集成商发展互动电视等产品,但歌华有线具备区域优势,用户规模庞大,以及当地政

17

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也较大。 

为应对新媒体的竞争,2008年至今歌华有线主要做了三项工作:1、改造有线电视网,大力发展高清互动电视等增值业务;2、同中移动合作,改善有线宽带的使用环境;3、开发了“歌华飞视”业务。 

由于歌华有线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获得新媒体业务的牌照,歌华有线传统的电视节目传输业务必然受到新媒体业务的侵蚀,因此,歌华有线的经营策略具有典型意义,其选择了发展高清互动电视等增值业务的方式,以增强用户对有线网络的黏性,防止有线用户的流失。 

该种策略的最直接影响是歌华有线每年庞大的资本支出耗费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并且必须通过筹资以弥补由此形成的资金缺口,具体如下(单位: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008年 68,838.40 -52.79 2009年 73,654.61 2010年 91,501.86 2011年 92,560.00 38,756.12 2012年1-6月 29,315.59 -43,384.48 -3,982.7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00,272.10 -73,998.31 -108,659.87 -102,796.08 -16,627.09 176,111.45 其中,关于高清互动电视项目,2009-2012年歌华有线需发展260万户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共需投入人民币18亿元。资金筹措方面,2010年歌华有线通过发行可转债方式从资本市场就募集了15.6亿元,通过补贴的方式获得资金达到27.93亿元(部分资金应该用于网络改造了)。尽管巨额投资提升了宽带信息收入,以及新增了广告收入,但形成的固定资产带来了庞大的折旧费用,进而影响了歌华有线的盈利情况,导致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的逐年下滑,并依靠的财政补助实现盈利,具体如下: 

 

18

  营业收入 毛利率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率 2008年 31.35% 29,990.92 22.06% 2009年 28.68% 29,215.29 19.27% 2010年 15.55% 11,196.65 5.91% 2011年 7.18% -2,769.24 -1.46% 2012年1-6月 96,090.65 2.14% -8,412.31 -8.75% 135,976.45 151,599.79 189,434.61 189,783.70 歌华有线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在2011年5月同中国移动建立了战略合作,包括产品互为代理、合作开发通信产品、互联网平台对等互联互通等,其中对歌华有线最有意义的是可借用中国移动的出口宽带发展个人、企业的宽带用户,可有效改善歌华有线宽带的体验度。 

另外,歌华有线在高清互动电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发了“歌华飞视”业务。“歌华飞视”业务,即个人在家庭或企业在公共场所,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利用高清机顶盒+无线路由器的方式布局wifi热点,用户以付费方式观看视频节目。在北京,歌华有线将飞视业务同宽带业务捆绑销售,并拟同全国其他有线网络运营商在业务及资本层面进行合作,共同推广飞视业务。歌华有线在飞视业务方面体现的创新性、变革性值得肯定,但在有线网络宽带出现质的改善前,相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及wifi,飞视业务的优势并不突出,用户对飞视的接受程度需要做长期观察。 

因此,由于没有新媒体业务牌照,歌华有线的整体策略是发展增值业务及改善宽带网络。其中增值业务尽管可增厚收入,但更显著的影响是巨额资本开支以及对经营业绩的压制,预计未来数年该种情形仍无法改变;同中国移动合作,可以改善歌华有线宽带的使用环境,未来进一步期待歌华有线及有线电视行业拥有宽带出口,并实现质的改善;飞视业务是高清互动电视及宽带业务的衍生产品,可提升有线

19

电视用户的综合体验度,但飞视业务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宽带及wifi产生直接竞争,用户对飞视的接受程度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歌华有线的成长性主要来自于有线用户数的自然增长,收视维护费价格的提升,增值付费业务用户数及价格的提升,高清互动电视形成的广告费的增长,但收入的增厚效应较为有限,并可能会被持续增加的折旧费所抵消,整体而言成其长空间较为有限。 

3、天威视讯(SZ.002238) 

2008年5月,天威视讯通过IPO形式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天威视讯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持股比例为59.37%。  

目前,天威视讯的主营业务为深圳关内(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光明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运营,节目内容传输服务,以及互联网接入等业务,未来广东广电网络公司有可能以天威视讯为资本市场平台,整合广东省内其余有线资产。 

天威视讯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收视维护费、宽带服务收入、电视节目传输收入。2008年至2012年9月,天威视讯的用户数及各项收入情况如下(单位:万户、万元): 

  数字电视用户 其中:高清互动电视用户 电视收视业务收入 有线宽频业务收入 节目传输收入 机顶盒销售收入 有线电视工程及入网费收入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广告代理业务 

2008年 105.90 - 34,242.25 18,338.27 8,146.90 3,811.68 3,915.34 756.10 977.86 2009年 107.85 5.65 38,819.61 19,215.84 8,664.17 3,248.40 2,838.20 416.24 1,070.49 20

2010年 110.03 17.40 39,931.35 19,366.35 8,950.21 5,743.16 3,035.12 583.04 925.52 2011年 114.45 32.63 44,356.44 20,986.80 8,981.18 5,119.14 2,273.05 525.48 1,400.63 2012年1-9月 114.00 37.67 36,177.00 16,381.84 6,823.80 2,693.70 1,456.71 304.54 1,285.08 总计 70,188.40 74,272.96 78,534.75 83,642.72 65,122.67 天威视讯是一家追求稳健的企业。在发展策略方面,天威视讯同歌华有线较为相似,即主抓高清互动电视等增值业务,以及宽带网络。不过,出于稳定经营业绩的考虑,天威视讯对两项业务的投资力度远弱于歌华有线,2008年-2011年天威视讯的折旧费用率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当前其高清互动电视用户的渗透率也仅为33.04%(歌华有线达到了59.67%),从而这有助于稳定及提高天威视讯的毛利率、营业利润等盈利指标,具体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营业收入 毛利率 折旧费用率 营业利润率 2008年 71,064.35 31.79% 14.87% 10.32% 2009年 75,283.79 33.28% 13.09% 11.22% 2010年 80,025.41 32.96% 12.14% 10.91% 2011年 77,878.29 35.60% 12.44% 13.87% 2012年1-9月 66,072.70 39.55% - 14.04% 不过,在行业内、外部均存在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财务上追求稳健的结果很可能导致整个产品体系逐渐丧失对用户的吸引力,并丧失未来的成长空间。另外,有线电视行业上市公司中,天威视讯的用户规模最小,2012年前3个季度用户数却意外出现下降,并且天威视讯对深圳关外有线资产的收购也意外被中止,这反映天威视讯在基本收视维护费、增值业务收费等方面的成长空间均不大。此外,天威视讯在互动电视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控股54%的深圳市天华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互动电视集成内容供应商之一,与全国53家网络运营商,22家省网,31家地网运营商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其2012年上半年的净利仅为147.18万元,对天威视讯的贡献较小。 

因此,整体来看,天威视讯的互动电视内容有一定的优势,但现有业务仍局限在深圳关内,用户规模的增长已出现瓶颈,高清互动电

21

视等增值业务的推进工作也较为缓慢,在有线电视行业的宽带出现质的改善前,天威视讯各项业务的成长空间较为有限。 四、 评论 

目前,有线电视行业肩负着有线网络基础运营商及视频运营商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竞争关系,既有来自行业外部新媒体及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又有来自行业内部分化形成的竞争,但由于宽带的体验度同电信有一定的差距,有线电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以歌华有线、天威视讯为代表的有线电视企业普遍通过发展高清互动电视等增值业务,及改善宽带体验度为手段来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其主要的业绩增长动力来自于区域内有线用户数量的自然增长,以及基本业务向增值业务转化带来的ARPU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以华数传媒为代表的有线运营商,凭借齐全的新媒体业务牌照,开始向全国发力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因此,相比较而言,后者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大,成长空间也相对较大,若有线电视网络能有机遇出现质的改善,并拥有强大的战略执行力,则后者有可能在各类竞争中最终胜出。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