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多路并行数据采集设计方法

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多路并行数据采集设计方法

来源:化拓教育网
论 著I Thesis ・研究与设计・ 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多路并行数据采集设计方法 马 航,季振宇,史学涛,尤富生,付峰,刘锐岗,董秀珍 [摘要】 目的:为生物电阻抗成像设备设计出一个高精度、高速率,并能进行同步采集的多路信号采集模块。方法:通 过在FPGA上定制一个Nios II软核来作为系统的微控制器,然后通过对FPGA编程实现对多路A,D并行采集的时序 控制,最后通过UART总线实现采集板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果:该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对4路A/D转换器的并 行控制,并实现了在100 Hz~1O0 kHz激励下对64路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及初步的处理。结论:该设计方案达到了研究 目的,能够满足EIS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需求。 【关键词】FPGA;NiosII软核;多路并行;数据采集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TP2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3—8868(2014)02—0001—04 DC)l:10.7687/J.ISSN1003—8868.2014.02.00 l Design Method f0r Multi-channel Parall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FPGA MA Hang,J1 Zhen—yu,SHI Xue—tao,YOU Fu—sheng,FU Feng,LIU Rui—gang,DONG Xiu—zhen f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Van 710032,China) Abstract 0bjeotive To design a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speed,which can achieve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for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 equipment.Mc ̄laods A Nios II soft—core CPU was customized as the micro—controller of the system by FPGA.then FPGA was coded to achieve the timing control of multi— channel A/D.Finally.UART was used to achieve the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signal acquisition board and upper computer.R艏ul旭The system actualized parallel control of 4一channel A/D convertors and th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64一channel singals when the excitation SOUroe S ̄equeney was between lo0 Hz and 100 kHz.C明dll母iIm The desig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data acquisition in EIS・.【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 4,35(2):1—3,7】 Key words FPGA;Nios II soft—core;parallel multi—channel;data acquisition 0 引言 用FPGA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是因为它相比传统 生物电阻抗成像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的新 的采集控制器(如单片机、DSP芯片)具有时钟频率 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是医学成像 高、内部延时小、速度快、效率高、I/O引脚丰富和功 技术的一个新方向f】_2]。其中,多路信号采集是生物电 耗低的特点 。 阻抗成像技术的关键环节。由成像原理可知,多路信 1 系统的总体设计 号采集模块应该满足同步陛、高精度和高速率的采 1.1 总体分析 集要求。特别是在电阻抗扫描(electrical impedance 本研究是针对EIS乳腺成像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scanning,EIS)中,要实现64路(甚至更多路)信号的 的探索『生研究。根据其具体的成像需要,该采集系统 采集 而且,采集信号的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 要实现以下功能:接受上位机指令,产生一个频率可 就对多路信号采集模块的效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 控的基准同步时间信号;然后根据该同步时间信号 要求 ,目前的多路信号采集模块采用“MCU+FPGA” 来控制产生一个频率在100 Hz~100 kHz之间的模 架构,实现了对64路信号的串行采集【31。但是这种设 拟正弦激励信号;最后再对64路的响应信号进行每 计存:荏一些问题,例如采集速率难以满足未来的需 周期128点的同步测量,并将得到的数据实时上传 求,:并且需要对采集结果进行校正后:才能实现同步 给上位机进行后续分析、处理。 性的采集。 该设备的一次检测过程中需要对64路信号在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 多个激励频率下进行测量,因此,该设备的数据采集 多路并行数据采集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在FPGA 具有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精度要求高等特点。 上定制一个Nios II软核来代替原有的MCU,并且实 为了使设备适应临床应用,该采集系统必须具备高 现了控制4路A/D转换器进行并行采集。该方案选 速、高精度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并行的数据采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101167):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方式,选用高精度的A/D转换器,并进行精密的时序 (2012KJXX一2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119B01) 作者简介:马航(1991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阻抗扫描 控制。 成像.E—mail:mahangbme@163.corn 1-2系统结构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马航,季振 一宇,史学涛,尤富生,付峰,刘锐岗,董秀珍) 般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微控制器、采集硬 通讯作者:尤富生,E—mail:fushengyou@fmmu.edu.cn 件电路、通信接口和上位机等部分组成。本研究中采 ・医疗卫生装备・2014年2月第35卷第2期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Vo1.35・No.2・February・2014 ・2・ Thesis l论 著 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 个ROM中。然后将基准同步时间信号作为ROM的 通过在其上面定制一个Nios II软核来作为系统的 读取和D/A转换器的转换时序,并将读取的数据依 微控制器;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对FPGA芯片编 次传人D/A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以此得到模拟正 程,并实现对硬件电路的具体时序控制。系统的结构 弦激励信号。工作时,通过控制基准同步时间信号的 如图1所示。 频率来实现对激励信号频率的控制。其工作原理如 J N'0s1 I软核CPU FPGA ;。::一 从制模块 图2所示  通信接口 上位机 O l 2 I时序控 \门/ 基准同步 时刻信号源 图1 系统的结构框图 ’ 该设计的优点是:(1)FPGA芯片代替了常用的 微控制器ARM等芯片,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 模拟信号 图2激励源的7-作原理图 度,并降低了设计成本。(2)可将系统划分为底层硬 本设计选用串行可编程时钟源ICS307—01芯 件电路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和上位机主控程序模块 并利用一个10 MHz晶振为其提供基准输入时钟 3个部分。其中,通信接口模块采用UART(异步串行 片,信号。工作时,需要对该芯片进行SPI编程来得到相 通信)接口。 2底层硬件电路的设计 应的输出时钟信号。以产生10 kHz的激励信号为 结合系统的具体功能,该模块又可分为Nios II 例,由上述原理可知,需要一个1O.24 MHz的ROM 软核CPU的设计、基准同步时问信号源的设计和多 读取时序和D/A转换时序。根据ICS307一叭芯片的 路A/D采集模块的设计3个部分。其中,基准同步时 数据手册可以得知,需要对该芯片依次串行输入 间信号源的设计中通过控制一个串行可编程时钟源 24 bit的二进制数00100000 00111100 00010111,图  来产生频率可控的基准同步时钟信号,并利用该基 3是SPI编程仿真时序。准时间信号来控制D/A转换器产生一个模拟正弦激 ptc—data 厂_]厂—] .厂l厂—一 励信号。最后,由该基准同步时间信号控制,采用16 ptc—sclk nn『1『1n n几『1几『1nn『1『1n几nnnn『1n. 选1模拟多路开关控制4路A/D通道的方式实现对 ptc_shdn 64路信号的并行同步的测量。 n 2.1 Nios II软核CPU的设计 Nios 11软核作为采集系统的微控制器,应该具 有以下功能:(1)能够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分析并及 图3 ICS307-01芯片输出为10.24 MHz时的SPI编程仿真时序 该系统中选用的D/A转换器是AD9777芯片, 时响应,然后实现对电路板的采集启动/停止过程的 它具有14位的转换精度,最大转换速率是125 Msps, 控制。(2)实现对串行可编程时钟源的SPI编程,并 能够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将得到的10.24 MHz输 A转换器的转换 控制基准同步时间信号的频率切换。(3)及时响应FPGA 出时钟作为ROM的读取时序和D/采集模块的中断请求,并快速地将FPGA自带RAM 中的暂存数据读取到外设SDRAM中,然后通过串 口进行发送。 根据以上性能要求,设计了一个具有UART接 口IP核的Nios II软核,其主频是100 MHz,然后再 进行具体软核程序的设计。 2.2同步时间信号的产生 时序,并将读取的数据直接传给D/A转换器进行数 模转换,从而得到10 kHz的模拟正弦激励信号。 为了使采集过程和激励信号同步起来,以得到 精确的相位、幅值变化的数据信息,从而分析并得到 高准确度的组织电阻抗特I生,本设计需要先得到一 个正弦模拟激励信号,然后由此得到一个同步时间 信号。 具体的方法是:先在一个标准的正弦信号周期 内均匀地取l 024个点,依次存放在预先定制的一 医疗2-生装备・2014年2月第35卷第2期根据该正弦模拟激励信号得到相应的同步时间 信号,如图4所示。具体的方法是:在产生正弦模拟 激励信号时,需要将1 024个数值依次传送给D/A 转换器进行转换。从第1个点到第512个点进行转 换时将同步信号置为高电平,而从第513个点到第 l 024个点进行转换时将同步信号置为低电平。然后 将同步信号的上升沿作为A/D转换的启动信号,直 到完成64路信号的采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在相同 的激励条件下对64路信号进行等效的同时测量,而 且也能准确地反映响应信号同激励信号的幅值、相 位差异,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组织 电阻抗特性。 ChineseMedicalEquipment Journal・Vo1.35・No.2・February・2014 论 著l Thesis ・3・ 拟激励信号,同时得到相应的同步时间信号。然后由 同步时间信号控制A/D的转换过程,在k个激励周 期(即同步时间信号周期)内完成对每一信号通道 128点的采集。 采集启 篆 『_]广_]厂]厂同步时间信号 图4 同步时间信号产生原理 2.3 多路A/D采集模块的设计 同步时 堕兰.厂]r]r1.._..1厂]f k个周期 在工程领域,有2种基本的多路并行数据采集 系统的构成方式『5l。一种是多路输入信号同时转换的 并行系统,另一种是用多路A/D对同一路输人信号 进行分时转换的并行系统。而本研究中,基于第一种 并行方式设计出一种利用4个16选1模拟多路开 关分别控制4路并行A/D转换器的方式实现了对 64路信号的采集。该系统中选用的A/D转换器是 AD7671芯片,它具有16位的转换精度,正常转换模 式下的最大转换速率是800 Ksps。而且,当每一通道 完成128点的采集之后再切换到下一通道。 由于本系统的激励源频带较宽,且A/D转换器 的转换速率有限,所以,该系统采用工程上常用的 “等效时间采样法”[61,其原理如图5所示。即在k个 周期内实现Ⅳ点的采集,当k和Ⅳ互质时,能保证 无重复采样,最后将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来得到重建信号,从而实现等效采集。 输入信号 加采 ……・128个采样脉冲 ll 图6系统整体控制时序示意图 3采集、传输与显示 该研究中采用异步串行的通信方式,采用的波 特率是115 200,数据位是8,并自定义了相应的通 信协议。然后通过编写VC程序,在上位机上实 现对采集电路板的控制,并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 行存储、显示和初步的处理。图7为激励源频率为 10 kHz时的采集结果,程序每次显示2个信号通道 的采集结果,然后可以通过切换通道查看其余信号 通道的数据。 圈5:等效时间采样示葸图 果集得到的数据暂存在FPGA自身的RAM中。 本研究中为每路A/D转换器定制了2个相同的双口 RAM进行“Ping—pong”操作r7I,并且每个RAM都具 有1 024个16位的存储单元。该系统中需要在奇数 k个激励源信号周期内采集128个点的数据。这时 只需要将激励源模块的D/A转换时钟进行8倍分 频,再进行奇数k倍的分频来作为A/D的转换时钟。 为了:省去后续的重建过程,在数据存储过程中需要 准确计算数据的存储地址。分析可知,当采用k周期 的等效时间采样方式时,RAM的地址应按奇数 递 增。经过计算可知,当激励源频率小于6.25 kHz时, 取值为1。否则, 的取值应该进行计算并取最合适 的数值,以在最少的周期内完成采集。以激励源频率 为10 kHz为例,后应取3。 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后,需要对采集系统进行 整体的时序控制,控制时序如图6所示。当采集启动 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系统开始产生正弦模 ・图7上位机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产生频率在100 Hz~ 100 kHz之间任意值的正弦模拟激励信号。同时能 够实现4路A/D转换器的并行采集,并能够在激励 信号不变的情况下通过16选1模拟多路开关控 制完成64路信号通道的数据采集,最终能够将采 集的数据通过异步串行的通信方式上传给上位机 进行显示和存储。 4讨论 本文根据EIS成像的基本原理,对基于FPGA 控制的多路并行数据采集方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在已有的基于FPGA控制的多路串行数据采集系统 的基础上,通过在FPGA上定制一个Nios II软核来 代替现有的MCU,并实现对4路A/D转换器的并行 ( 下转第7页 ) 医疗卫生装备・2014年2月第35卷第2期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Vo1.35・No.2・February。2014 论 著l Thesis 表2谐振放大解调电路的实验结果 ・7・ 血流方向的声谱图,不存在反向的血流假象。 4结论 号 C通道 输入幅度为50 mV的正弦信号 输 的相对频 偏『H7— “ — 输入频偏为1 kHz的正弦信号 输 的峰峰值 /IV 哗哗咀 S通道 号 胎儿脐动脉双向血流的准确检测有利于对宫内 胎儿安危的诊断。常用的多普勒胎儿脐血流监护仪 因相位和幅度不平衡而易导致正、反方向血流混淆, 使声谱图不能准确反映脐动脉中血流的情况。本文 基于多普勒血流检测的信号模型,研究影响脐血流 监护仪方向性和灵敏度的检测电路,设计出新型的 胎儿脐血流检测电路并运用到胎儿脐血流监护仪 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脐血流检测电路保持 了较高的综合灵敏度,提高了超声多普勒技术提取 脐动脉血流方向的性能。 [参考文献】 f1]何芸萍,周建英.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JJ_浙江 临床医学,2008,10(5):658. 数进:,亍调整,解调效率较高,解调后的频移信号失真 小,且S通道和C通道解调出的信号一致性较好;而 差分放大解调方案的解调效率较低,且解调后的频 移信号有失真。S通道和C通道解调出的信号一致 性较差。因此,谐振放大解调方案更适合于超声多 普勒脐血流信号的解调。通过对比研究,本文采用 谐振放大解调电路作为接收解调的方案。 3 ̄JlfJL脐血流检测电路的性能评价 [2】苏俊.超声多普勒检测胎儿脐血流诊断胎儿疾病的应用进展f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3):13—15. (3]杨太珠,罗红,杨志伟,等.正常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的临床研究 l J1.华西医学,2006,21(4):708-710. [4]ZHAO H,MO L Y,Gao S.Barker—coded ultrasound color lfow imag— 通过对超声发射和接收解调电路的研究,采用 有源晶振超声发射电路方案和谐振放大解调接收电 路方案组成胎儿脐血流检测电路系统,采用模拟血 流测量系统进行方向性的检测,效果如图8所示。从 ing: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sign considerations[J].IEEE Trans UhrasonFerroelectFreqContr,2007,54(2):319-331. [5]Griffin D,Teague M.Blood lfow in obstetircs using doppler ultrasoud [J].Journal ofMed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1998,12(3):97. [6]Hongdricks S K,Sorensen T K,Wang K Y,et a1.Doppler umbilical artery waveforms indices—-molTn al values from fourteen to forty—-two 图8可以看出,胎儿脐血流检测电路能正确地显示 weeks[J].Am J Obstet Gynecol,1989,161:761. [7]陆尧胜,王会进.脐带血流监护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1_暨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3):37. 『81诸毅,余建国,王威琪.基于Pc的实时血流流速检测系统的研制 『JI.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2):88—91. [9]陆尧胜,邓松茂.崔忠艺,等.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测前置电路的研 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2):114—118. f101袁建人.国外医疗超声换能器的应用、研究和发展lJJ.中国医疗 器械信息,2004(5):49. 图8脐血流检测图 -—-- 一-(收稿:2013—1O一12修回:2013—12—29) 十一十-+“+一+”+-+一+-+一+”—。- 一+”—。。 一-+一—+一*—- 一-+”+一十-+”—・- 一+*+一+・ (.. 上接第3页....) 采集控制,最终通过异步串行的通信方式将采集结 果上传到上位机。通过对2种采集方式进行对比研 究,可以发现并行采集方式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同时 可以缩短采集时间。 经过初步的测试验证,该设计方案达到了探索 性研究的目的。该设计方案省去了原有ARM等专用 微控制器,明显提高了采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了 EIS成像设备的成本。总之,该设计方案有望应用于 EIS成像设备,并有可能为解决其采集中存在的问 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董秀珍.生物电阻抗成像研究的现状与挑战fJ】.中国生物医学工 ・程学报,2008,27(5):641—643. [2]Surowiee A J,Stuchly S S,Barr J B,et a1.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reast carcinoma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s[J1.IEEE Trans Biomed Eng.1988.35(4):257—263. [3]季振宇,史学涛,尤富生,等.用于乳腺普查的电阻抗扫描系统的 硬件设计『J1.仪器仪表学报,2008,29(6):1 171-1 175. 【4]肖积涛,马幼鸣,周鸣争,等.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J1_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6):217—220. [5】林君.微型机在仪器、测控和高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与实例[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郑毅,王楚.一种全新的等效采样f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9(5):687—692. 『71钱黄生,夏忠珍.基于FPGA双RAM乒乓操作的数据存储系统 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89,96. (收稿:2013—07—21) 医疗卫生装备・2014年2月第35卷第2期Chinese MedicalEquipment Journal・Vo1.35・No.2・February・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