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表达练习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语言表达
1.科幻(魔幻)小说中既有虚幻,也有真实。请结合《基地》或《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谈谈虚幻与真实在这类小说中的体现。
【答案】 【示例1】《基地》中一位数学家预言银河帝国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系将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持续整整三万年。在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这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人们保存人类文明的决心以及人的智慧和勇气都是真实的。
【示例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描绘了一个虚幻的魔法国度:壁中的人物可以打牌聊天,城堡的楼梯能够调整方向。书本可能会咬人,小宠物也许在说话,神奇的咒语魔药可以改变世界。同时小说中为准备巫师等级考试而焦头烂额的学生、不苟言笑的教授,同学之间的嫉妒,主人公哈利和朋友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爱和拯救、善恶共生等都是人类社会中真实存在的。
【解析】【分析】结合题意“虚幻与真实在这类小说中的体现”,找到两篇名著中分别体现虚幻和真实的内容即可。《基地》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的科幻史诗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小说表现的人类精神,即人们保存人类文明的决心以及人的智慧和勇气都是真实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七岁的哈利本应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继续最后一年的学业,但为了完成已故魔法学校前任校长邓布利多留给他消灭伏地魔的任务,哈利和好友面对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围追堵截,循迹、历经艰险,最终销毁多个魂器并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世界伟大胜利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小说表现的人类精神,即主人公哈利和朋友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和拯救、善恶共生等都是人类社会中真实存在的。
故答案为:【示例1】《基地》中一位数学家预言银河帝国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系将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持续整整三万年。在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这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人们保存人类文明的决心以及人的智慧和勇气都是真实的。
【示例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描绘了一个虚幻的魔法国度:壁中的人物可以打牌聊天,城堡的楼梯能够调整方向。书本可能会咬人,小宠物也许在说话,神奇的咒语魔药可以改变世界。同时小说中为准备巫师等级考试而焦头烂额的学生、不苟言笑的教授,同学之间的嫉妒,主人公哈利和朋友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爱和拯救、善恶共生等都是人类社会中真实存在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写作方法的理解。考生要注意读懂题意,注意平时对名著的阅读积累,掌握名著常考考点,按照要求,结合名著内容进行作答。
2.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似帆如瀑更像迸溅的水花的紫藤萝吗?那是阳光下跳动的紫色
音符在谱写生命的欢歌。还记得那长得很慢且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样子又有点猥琐的小桃树吗?那是生活航道上的指路明灯。一花一草一景,皆可入画入诗入文,自然万物就是这样备受人们青睐。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不仅要写出它的风姿,更要写出它所引发的感触和思考。注意内容连贯顺畅,语言准确生动,200字左右。
【答案】 菊花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花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像小孩子做错了事的耷拉着脑袋,有的像小孩子高兴时的一张张笑脸,还有的像虎爪子。千姿百态,美丽极了。有一天早晨,我刚起床,打开窗户,就有一阵风吹来,寒气逼人,把我给冻得直哆嗦,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掌上明珠——菊花。我赶紧穿上衣服,像箭一样冲到阳台——菊花所在的地方,这时,我发现它依然站在那里,好像在接受秋风的考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爱你,美丽的菊花!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花中之王!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写景写作片段练习。写景时可灵活借鉴一下文本中写景的手法,注意情感的抒发,增加感染读者的力度,达到以情动人的功效,将具体的景物进行细致表达,或是进行具体写作,突出景物的特点,表达时要注意语言表达通顺、内容要具体。
【点评】本题考查写片段作文的能力。例文首先有菊花的颜色引入,然后转入对黄色菊花的描写;第二句具体描写黄色菊花各种各样的形状,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色菊花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了出来。然后通过对比手法表现菊花不畏寒冷的高尚品格。最后直接抒发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段话写菊花,由形到神展示了菊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时可以借鉴。
3.2019年5月19日中午,“首届晋中国际马拉松赛”收官。下面这张照片展现了第一位跑完全程的中国选手通过终点的瞬间。请仔细观察,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不少于80字。
【答案】 你看,通过终点之后的他依然在向前奔跑,满是了汗水的面庞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伸展着双臂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场外人群里爆发出来的欢呼、呐喊声,那份热情足以击败五月的骄阳。他是超越极限的英雄,他是最亮眼的中国之星。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要先仔细观察图片,把握图片内容,并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本题图中人物表情“幸福自豪的微笑”,动作“向前奔跑”“张开双臂”,外貌“满是汗水的脸庞”。描述是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做适当的评价。
故答案为: 你看,通过终点之后的他依然在向前奔跑,满是了汗水的面庞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伸展着双臂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场外人群里爆发出来的欢呼、呐喊声,那份热情足以击败五月的骄阳。他是超越极限的英雄,他是最亮眼的中国之
星。
【点评】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本题图中人物表情“幸福自豪的微笑”,动作“向前奔跑”“张开双臂”,外貌“满是汗水的脸庞”。描述是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做适当的评价。
4.请根据以下信息,为文物《千里江山图》写一段介绍性文字,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名称:千里江山图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王希孟 材质:绢本 作品形式:长卷
作品内容: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妙。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影响: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答案】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由江河和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它是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把要点:名称,作者,性质,现收藏地,内容介绍,影响或地位等,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即可。如: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
故答案为: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由江河和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它是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综合与表达能力。注意三点:1.要完全用上所给信息,不可遗漏;2.注意表达逻辑,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3.注意语句要文从字顺。
5.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让大家收获了不少知识与乐趣吧!下面请同学们成以下任务。
民间有云:“广东三件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凉茶是汉族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它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作用,广受群众
欢迎。
请你为广东凉茶拟写一条广告词,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简洁明了地突出广东凉茶的功效。(不得袭用媒体已经出现过的广告词)
【答案】 参考示例:①广东凉茶,饮(引)领健康。(谐音)②喝降火凉茶,享清凉感觉。(对偶)③饮凉茶一杯,胜琼浆千盏。(对比)
【解析】【分析】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拟写的宣传标语要围绕“广东凉茶”,从“功效”角度作答。一般可用对偶、对比句等形式。答案是多元的。
故答案为:参考示例:①广东凉茶,饮(引)领健康。(谐音)②喝降火凉茶,享清凉感觉。(对偶)③饮凉茶一杯,胜琼浆千盏。(对比)
【点评】本题考查 广告词 的拟写,注意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简洁明了地突出广东凉茶的功效。 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6.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一(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两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则10个字左右即可)
(材料一)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先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二)“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3)一个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少不了家规。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请给你的家庭提出合理的家规。(至少两条)
【答案】 (1)古代家规内容相近;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2)我更喜欢第①条。理由: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3)①家中有重大事情,家庭成员要互相商量,方式民主;②家庭成员不许在家里吸烟,保持家里的卫生。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读懂内容,再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即可。材料一,主要介绍古代家规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材料二,主要介绍古代家规的积极影响作用。据此概括即可。
(2)解答此题选择其中的一句,结合自己的理解来阐述理由即可。第一句,主要突出朋友对人生的影响,表现结友要谨慎;第二句,主要表现做任何事都要事先规划,不能临阵
慌神。
(3)提出家规,要合理可行,有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示例:每周做一次大扫除,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要按时吃饭,否则过后便不许再吃;大家不可以在家里乱发脾气,有事情互相商量,否则发一次脾气便罚一小时不许说话。 故答案为:⑴古代家规内容相近;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⑵我更喜欢第①条。理由: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⑶①家中有重大事情,家庭成员要互相商量,方式民主;②家庭成员不许在家里吸烟,保持家里的卫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解答时,先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家风。再分析清题干所给的家风的不同;
⑶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7.仿写。请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青春是一朵鲜花,洋溢着芬芳的气息;青春是一把吉他,弹奏着动人的旋律;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春是一轮朝阳;散发着金色的光辉(或:青春是一条溪流,迸溅着晶莹的浪花;青春是一只小鸟,舒展着自由的翅膀)
【解析】【分析】抓住前例句“青春是一把吉他,弹奏着动人的旋律”。句式结构为“青春是一……,……着……的……”的是字句、暗喻句。内容是描写“青春”的特点和作用,且一要形象生动,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青春是一轮朝阳;散发着金色的光辉(或:青春是一条溪流;迸溅着晶莹的浪花;青春是一只小鸟;舒展着自由的翅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8.“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这学期哪篇文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答案】 略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想,句子通顺连贯,无错字。字数20~40字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语境,语言的运用,力求言之有理又有序,得体又简明。劝告他人型口语交际: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
9.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其清新的风格和
新颖的形式迎来了一场全民“赏中华文化、品生活之美”的狂欢,引发了传扬中华文化的热潮。于是,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中国文学中的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开展朗读比赛,如果你是朗读者,你会从第二单元的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情诗》《木兰诗》)中选择哪篇课文作为朗读的材料?请在讨论会上向大家说说你的理由。(80—100字) 【答案】 略
【解析】【分析】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从指定课文中选择一篇从其内容和主旨方面来表述理由即可。选择以下一篇课文进行说明即可。朗诵《黄河颂》,明确诗歌体现了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朗诵《最后一课》,明确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朗诵《土地的誓言》明确表现了作者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从指定课文中选择一篇与爱国有关的课文,然后从其内容和主旨方面来表述理由即可。
10.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个不超过20个字的标题。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陈芳、胡喆)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1月3日,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 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緩速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韩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 【答案】 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解析】【分析】导语是: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故可以概括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或“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故答案为: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具体方法是:抓关键词语;关注重要句子;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11.下面是某同学在“永恒的爱国情”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C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句
读着祖国母亲那沧桑的历史,我饱含着激动的泪水。在我的心中,祖国像一幅美丽的画,有巍峨的高山,有澎湃的江河,怎么看都看不厌;祖国像一首感人的歌,有舒缓的旋律,有强劲的节奏,怎么唱都唱不完;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风风雨雨,永不停步;坎坎坷坷,奋力拼搏。我们的祖国母亲用坚强的臂膀、挺拔的身躯、顽强的毅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答案】 祖国像一座绵延的山;有绮丽的顶峰;有幽静的谷地;怎么攀都攀不够。祖国像一条蜿蜒的河,有平顺的水流,有湍急的险滩,怎么游都游不尽。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即以“祖国”为描写对象,运用“有……有……怎么……”的句式,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祖国像一座绵延的山;有绮丽的顶峰;有幽静的谷地;怎么攀都攀不够。祖国像一条蜿蜒的河,有平顺的水流,有湍急的险滩,怎么游都游不尽。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12.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适当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雪花就像扇动翅膀的白蝴蝶一样在空中飞。雪花落在了屋顶上,仿佛给屋顶披上一条纱巾;雪花落在大树上,________;雪花落在大地上,________;雪花落在我的头上,仿佛给我夹上几个小夹子。
【答案】 仿佛给大树缀满银色的小花;仿佛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即以“雪花”为描写对象,运用“仿佛……仿佛……”的句式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仿佛给大树缀满银色的小花;仿佛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点评】解答本题先要分析、确认原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尤其是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样画“葫芦”。若是续后句或补上句,还要考虑上下文语意的照应和文路的一致。仿用句式的题型大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仿照例句,单独造句,仿写的句子与例句之间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主要要求仿句句式结构及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与例句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