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于2009年11月13日和12月8日分别顺利通过了市检查组硬件和软件的验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专家组的评语是:
一、 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市级的标准和要求,学校布局合理规范、设备齐全,能满足现在的办学需要,文化氛围浓厚,环境育人,美术、书法展示突出学科特点,校史展室体现了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环境育人功能突出,学校净化、美化、绿化,师生工作、学习环境舒适。
2、办学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端正,目标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了为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校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师生的工作学习规范要求知晓落实,树立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凸显了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
3、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思想、专业素质较高,开拓进取,群众威信很高,学校管理制度健全,资料详实,工作严谨、高效,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获得多项市县级荣誉称号。
4、党群组织
党支部、教代会制度健全,能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作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都经党支部、教代会讨论通过,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关心群众疾苦,群众满意度高。
5、队伍建设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做到“五项承诺”、“八点要求”,教师的工作作风和水平得到提升。学校加强了教育科研、校本科研,强化教师的综合评价,收到良好的效果。中级教师80%,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镇、校级学科带头人占全体教师的36%,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学校重视教科研,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6、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班容量适当,强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实施高效教学,开展三课定位活动,加强校际之间、城区之间教学合作,写学习笔记,确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课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通过随堂听课8节(A课3节,B课5节)、巡视听课(A课5节,B课7节)12节,结果是A课8节占听课的40%,B课12节占听课的60%。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落实成长记录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效果好。升旗规范,声音洪亮,课间操规范有力,状态好。重视校际交流,效果不错。
7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抓基础,效果良好,优化氛围,实施环境育人,绿色校园、文化墙、诚信教育、远离网吧等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8、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效果良好,访谈满意率达到100%。
9、美术、书法教室学生作品展示突出学科特点。
10、学校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满足多媒体教学制作软件的需要。
二、 存在问题
1、进一步落实学校现代化办学理念,特别是强化提升环境育人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有待提高,绿化面积不够,可以在操场栽树,操场绿化要体现农村特点,搞一个生态园。
2、进一步加强教师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发挥骨干教师和课改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推广经验,缩小教师专业水平和贯彻实施课改方面的差距,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实现大面积的高效教学,加强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的指导。发展没有规划,应先有规划,再有计划。教研课题进一步总结转化成果,推广运用。
3、进一步充实德育工作的内涵,提高工作水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涵和目标,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教育效果有待提高,要有真情实感,个人卫生有待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写字姿势、回答问题的表现等)要求不太严格。
4、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解决教师兼职过多的问题,教师专业结构欠合理。
5、加强同外省市适当开展同境外学校的交流合作。
6、进一步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办公条件不是很好,办公桌椅、学生课桌凳陈旧。网络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
7、教师取暖费少发100元(08—09年);医保门诊没有报销。
8、个别专用教室的财物“托管帐”应进一步规范。
9、校园文化氛围的布置有些欠缺。
10、校园网站内容应进一步充实。
小学的验收成功经验有三点:其一,加强领导是创建工作的基础。他们组建了一个团结、务实、分工明确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熟知《天津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同时,按照100条标准的要求进行了明确岗位分工,班子成员做到了工作任务、时间安排、质量要求三落实。其二,群策群力是创建工作的关键。领导班子与教师一起学习标准,分解任务,整理资料。在创建过程中,全体干部教师发扬不怕疲劳,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全体干部教师的辛勤工作,加快了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顺利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巧借外力是创建学校现代化的保证。在学校现代化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县镇的大力支持,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教育办全体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资料整理、课程准备、活动开展以及各项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操场扩建过程中,村领导班子成员走村入户积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保证了操场扩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创建过程中,各学校从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现编写本文目的在于给创建学校以启迪,借鉴小学的创建经验,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为完成现代化学校的创建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硬件部分
硬件部分分为六部分内容:教育经费、校舍场地、教学装备、信息技术、生活设施、校园环境。
在硬件验收中,小学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教务主任负责教育经费,总务主任负责校舍场地,
专用教室的管理员负责教学装备,信息技术由校长联系县局、学校教师及社会专用技术人员负责,生活设施由校长联系县局、会同后勤人员完成,校长和德育主任及部分教师规划、设计、完成校园环境,还有有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