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客家人视角下的河图洛书文化初探

客家人视角下的河图洛书文化初探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l6卷第6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2014年11月 NOV.2014 Vo1.16 No.6 客家人视角下的河图洛书文化初探 俞如先 (龙岩党校,福建龙岩364000) 摘 要:作为客家风水文化基础的河图洛书是中原文化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滥觞。河图洛书 文化由河图文化、洛书文化融合而成,蕴含多方面的哲理和数量规律。历史上,于海峡两岸客家地区,河图洛书文化在客家人环境 选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河图洛书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是客家文化之根。 关键词:客家;河图洛书;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424(2014)06-0019-04 中国风水文化由来已久,影响广大,客家人对之 在此基础上再向前推一步”_3 J。河图洛书与客家风 水相伴相随,浸润至客家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客家人的风水实践为河图洛书注人了新的丰富内 涵。拙文从客家人视角来对河图洛书做一定解读应 是有益的尝试。 一也一样趋之若鹜,崇信有加。笔者作为客家文化的 后学者,对客家风水也早有耳闻。大约是在10年 前,笔者在研究闽西客家古村落——连城培田的过 程中,开始结合文献和村落风水布局情况等对风水 问题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2013年1 月,笔 、河图洛书之由来及相关子概念的比较 者因撰写《美丽闽西:客家生态与环境建设》一书的 缘故,又再次接触客家风水问题,但这些思考和接触 都还只是停留于较浅层次。2013年11月22日晚, 为更深入了解风水问题,笔者专程前往旅居龙岩城 年逾七旬的长汀濯田籍风水师傅赖志华处求教。访 谈过程中,赖老为我指点迷津,几句点拨让我很受启 河图洛书是“河图”和“洛书”的统称。“河图” 与“洛书”之所以能组合成一个新概念,跟“河图”与 “洛书”二者同为远古时期华夏先民认识世界凝结 的重要文明成果有很大关系。河图起源于传说时期 的伏羲时代。公元前九千年,黄河流域洪水泛滥,造 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广袤的黄河流域只剩下 伏羲与女娲。他们在黄河边拾得一块玉制的龙马附 图,是无字天书,暗含宇宙之奥秘,伏羲参透了其中 的奥秘,画出了“八卦”。为伏羲破译且暗含宇宙奥 发。他说,风水很重要的是环境,包括地的形状,要 有龙脉,要能够藏风聚气等,但风水又不仅仅是粗测 相地、宏观环境好坏的问题,还有微观上太极、河图 洛书的数理要求等问题 J。众所周知,作为客家风 水文化基础的河图洛书是中原文化颇具代表性的文 化符号,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滥觞。笔者对河 图洛书有“相识恨晚”之憾。为了能补上这一课,笔 者于2014年6月18—19日,再次前往赖志华处拜 秘的龙马图被称为河图。河图实为由代表i—l0自 然数的黑白圆圈点数在相应位置布局构成的四正 位图②: 北方(水,一、六),1个白圆圈在内,6个黑圆圈 在外; 师,算是获得了一点启蒙性的东西④。千百年来,关 于河图洛书研究的学人层出不穷,著书立说汗牛充 栋,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文献的匮乏、实物 ‘东方(木,三、八),3个白圆圈在内,8个黑圆圈 在外; 南方(火,二、七),2个黑圆圈在内,7个白圆圈 在外; 的缺失,以及缺少文物考古的有力支撑,人们对《周 易》、《尚书》等先秦文献有关河图、洛载的研 究,大多停留在解经的范畴和推测的层面上,而很难 收稿日期:2014—09—20 西方(金,四、九),4个黑圆圈在内,9个白圆圈 在外。 作者简介:俞如先(1968一),男,福建长汀人,教授,龙岩市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客家学、客家华侨问题的 研究等。 ①②文中内容除特别注明观点来源外,其余均为笔者采访对象赖志华之观点。 点数为单是白圆圈,点数为双是黑圆圈。另四正位图有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洛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当时,大禹受命治 水,挖出来一个玉制的龟,无字,上面只刻有黑白圆 圈。该洛书图按戴九履一(南北)、左三右七(东 西)、二四为肩(西南、东南)、六八为足(西北、东北)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所遵循,如作为八卦之根本八个 部位代表的8个数字也有阴阳(奇偶)的讲究,而且 有关的数量规律在后来的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也都 有所反映。以后天八卦数为例,后天八卦各方向及 的方位刻制,共有八个方位,含四正位、四偶位(西 南、东南、西北、东北)①,所以洛书图实际是四正四 偶图: 位置代表的数字分别为:巽4、离9、坤2、震3、 中5、兑7、艮8、坎1、乾6。这九个数字累加恰好也 是四十有五。总之,河图与洛书与先天八卦、后天八 卦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相互之间的渊源关系 不可否认。也因此,客家民间认为河图与洛书同为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源头。由此可见,人们把作为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共同源头的河图、洛书加以统 摄,使之成为同一的概念,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河图洛书这一概念的两个子概念——河图与 洛书既有共通之处,又有诸多的不同: 北方,坤,1个白圆圈; 南方,乾,9个白圆圈; 东方,离,3个白圆圈; 西方,坎,7个白圆圈; 西南,巽,2个黑圆圈; 东南,兑,4个黑圆圈; 西北,艮,6个黑圆圈; 东北,震,8个黑圆圈。 其一,产生时代的不同。仅就传说中的起源时 代而言,河图的产生就要早于洛书,而且从图示来 看,洛书的四正四偶图明显地是由河图的四正图发 河图、洛书不是简单的方位示图,其中蕴含多方 面的哲理和数量规律: 其一,主张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中华传统文 化里,称天、地、人为三才,主张“三才”和谐共存。 追本溯源,这一理念源自河图洛书,如洛书四句话方 位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展而来,那种传承关系一目了然。 其二,维度上的不同。2014年6月18日下午, 笔者第三次前往赖志华师傅住所的路上,偶遇经常 在赖志华店铺闲坐的长汀县红山乡人刘程瑞先生。 刘君对河图洛书也有自己一定的思考,他一再提醒 中的“戴九履一”,代表天和地。实际上,这四句话 方位口诀又是对人的描述,把一个四肢健全、五官端 正的人的形象勾勒了出来: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 巽为股,艮为手,兑为口,坎为耳,离为目。天、地、人 和谐统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二,揭示了宇宙的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宇 宙间的根本规律,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河图洛书 我,河图是平面形的,洛书是立体的(螺旋形),是天 上的东西。言外之意,河图是二维的,而洛书起码是 三维的。维度上的不同应是河图、洛书内部各自矛 盾体相生相克、运化的不同轨迹导致的,也足见二者 本质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三,数理上的不同。河图数理上是生成数,含 生数1、2、3、4、5(居)和成数6、7、8、9、10(居中 通过图形语言揭示了这一规律。以河图为例,水、 火、木、金落在四个正位,相当于今天方位上的北、 南、东、西。北是一、六水,南是二、七火,东是三、八 木,西是四、九金。(五居中间)四正位里面,每一正 位都有奇偶数。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均为天地之 数,阴阳匹配。 其三,揭示了宇宙世界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无 论是河图,还是洛书,各方位上代表的数字与的 央),是说不同方位相匹配数互生互化,形成万物, 无限循环,如1、6匹配,2、7匹配,3、8匹配,4、9匹 配,5、10匹配等。洛书是合十(适)数。洛书的8个 方位上,北1与南9对宫(相加得10),东3与西7 对宫(相加得10),西南2与东北8对宫(相加得 10),东南4与西北6对宫(相加得10)。洛书对宫 方位代表的数相加合10,是为正配。可见,河图与 洛书具有不同的数理原则。 二、河图洛书基本原则及在环境选择上的运用 自2013年来笔者几次赖志华处受教的过程中, 赖志华多次突出强调太极的原理。他说,河图洛书 是从太极这边来的,太极演化而生成先天八卦。太 极用阴黑阳白表达阴阳,河图洛书用点数(圆圈点 数字5累加,结果完全相同。就河图而言,1+6+2 +7+3+8+4+9+5=45,总数四十有五;就洛书而 言,1+9+3+7+2+4+6+8+5=45,总数也是四 十有五。这应不是巧合,某种意义上,这也正预示了 河图与洛书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不仅河图与洛书所蕴含的多方面哲理为后来的 ①点数为单也为白圆圈,点数为双为黑圆圈。另,图有五个白圆圈。 俞如先:客家人视角下的河图洛书文化初探 21 数)表达阴阳,从而形成先天八卦。太极至关重要, 缺了太极不可能完全搞清楚河图洛书。在赖志华看 来,在河图洛书文化里至关重要的太极分两仪(阴 种匹配也是天地和合、造化的结果。 其二,洛书合十(适)数原则要求。洛书四组对 宫(对称)方位代表数字相加,合十(适),结果是圆 满数。洛书四组对宫(对称)方位代表的数统一于 的数五。洛书中对称相加的数才是合十 (适)数,也是匹配的。 客家人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离不开矛盾运动、 仪、阳仪,即阴黑、阳白),一个代表天,一个代表地。 太极是清气往上升为天,浊气往下降成为地。天地 已成,就是两仪已成,就是太极已成。太极之矛盾存 在毫无疑问是矛盾规律使然。宇宙间也确实存在各 种阴阳对应且对立的事物:就太空而言,天上有太 阳,代表阳,又有月亮代表阴;就地球表面而言,地球 表面有代表阳的绿地和代表阴的海洋;就天地之间 而言,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星代表阳,地上有五岳代 表阴。太极除了这种泾渭分明的两极对应、对立之 外,还有一种同一关系,即相交相融的关系。通俗地 说,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阴黑中的鱼眼是 白的;而阳白中的鱼眼是黑的。这有点类似于人的 眼睛。人的眼睛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空中 也存在这种互相包容的关系,如月亮反射太阳光,月 亮接受阳光,阴中有阳。宇宙间万事万物矛盾体对 立面的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和互相滋润,避免了极端 性的发展趋势,实现了阴阳中和。这是太极之灵魂, 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说太极有什么秘密,其 秘密即在于此。太极阴阳互包互容的对称和谐理念 为后世客家人所遵从,而且被客家运用于环境选择 上。以客家地区拟开发聚落环境选择为例。历史 上,客家人在物色新开发聚落方面,对水的要求也还 算苛刻,水成为是否人驻开发不可或缺的选项。客 家人对水的选择很重要的依据是太极的理念,无论 是来之水,还是去之水,都讲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这样的流水才是名副其实的夫妻正配,有利于子孙 繁衍。 当然,太极阴阳互包互容的文化基因也为河图 洛书所传承,形成了河图与洛书诸多原则性的认知 和要求。如河图、洛书实际都讲求分散(分成两个 对立面)与统一的同一关系,归纳出了数理上诸多 原则要求: 其一,河图生成数的原则要求。河图有五对生 成数: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 十,同土。五对生成数中,都统一于的1O数,数 量都是10。基于此,这五对生成数是匹配的。 还有另一种河图也涉及生成数的问题,用天干地支 来描述,“天一生壬水,地六癸成之;地二生丁火,天 七丙成之;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成之;地四生辛金,天 九庚成之;天五生戊土,地十己成之。”从天干地支 的视角,证明了五对生成数匹配的合理性:根本上这 宇宙运动的数量规律,以此为原则选择聚落环境、居 住环境,这也是风水立学的准则。很久以来,客家人 在环境选择上,是以数理上的原则要求为归依,要符 合河图生成数,符合洛书合十数,符合这些原则要求 的环境才是山水之佳处。 太极阴阳对称中和理念在河图洛书文化中的运 用,还表现于形成了一些以自然物象为表述语言、对 环境选择指导性强的原则性要求。较为典型的为洛 书的四配原则:天地定位(一、九,乾坤相配),山泽 通气(四、六,艮兑相配),雷风相薄(二、八,震巽合 适),水火既济(三、七,坎离相济)。这是公认的先 天四合局,贯穿着太极阴阳对称中和的理念,如水火 既济条看似不可思议,在风水上实际也不是最合适 的,但却是匹配的。事实上,也有其合理性。水火既 济意味着水与火互相间通过调剂、滋润作用,很好地 实现了相互间的互补、共存。因为光有火,太热,肯 定不行,光有水,太寒,照样不行,这就是阴阳对称中 和的好处。洛书是动态的,阳死阴生,阴死阳生,循 环往复,从而衍生出更多匹配之局。实践上,常以此 为据,对号入座。以洛书四配原则八卦中的实践运 用为例。除乾坤配外,还有其他夫妻正配。乾之初, 交于坤,生震,为长子;坤之初,交于乾,生巽,为长 女;乾之中,交于坤,生坎,为中子;坤之中,交于乾, 生离,为中女;乾之上,交于坤,生艮,为三子;坤之 上,交于乾,生兑,为三女。震巽、坎离、艮兑也为夫 妻正配之合局,是聚落环境选择上适合的选项。 三、河图洛书文化评价 (一)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趋吉文化 形态 赖志华先生告诉我,河图洛书内涵丰富、体系较 为完备,在风水、算命、预测、捡日子、治病诸多领域 都能够套用,运用极为广泛。当代,河图洛书还运用 到信息技术领域。当然,很长时间以来,也都存在一 种批判的声音,把各种民间方术等同于封建迷信,河 图洛书自然难脱干系。不可否认,古往今来河图洛 书在中国社会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难免有那种夸大 其词、故弄玄虚的解释、臆断,这样的解释、臆断毫无 2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疑问是不可取的、不可信的,对河图洛书应采取一种 科学、理性的态度。当然,回归到河图洛书本身的哲 理、数量规律和基本原则来看,河图洛书本质上是在 追求一种最佳状态和情势,是一种典型的趋吉文化 形态。以人居房宅为例。房宅选址、座向等讲求河 图洛书八卦原理的要领,无非是要使营建的房宅山 水环境符合八八六十四卦准则,环境的温度、湿度、 含氧量较有利于身心健康,从而人丁兴旺、诸事顺 利;否则,影响身体,诸事也不会顺利。历史上,中国 远古先民创造了河图洛书文化来解决趋吉的问题, 其在古往今来实践中的运用毫无疑问会升华出一套 趋吉选择的经验,也自有其一定的道理。赖志华自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当时他还在读初中),就跟 随堂叔赖忠权一起帮人家看风水、预测和拣日子等。 就赖志华个人而言,预测能够成功跟赖志华长期河 图洛书实践经验的积累也不无关系。所以,对河图 洛书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 (二)对河图洛书文化重视的实质是中华民族 一种特有人文性格的展现 河图洛书之灵魂是阴阳对称中和,揭示了万事 万物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可谓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古往今来,河图洛书的实 践运用也是无处不有,无时不有。笔者所调查的赖 志华从事的主业是木雕,是一位出色的民间木雕艺 人。赖志华业余长期运用河图洛书文化为他人看风 水、算命、预测、拣日子等,是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师 傅。赖志华平时善于总结、思考,已完成多部关于河 图洛书文化的书稿。重视河图洛书文化、求卜问卦 毫无疑问是一种普遍的趋吉心理使然,而恰是趋吉 的需要,人们自然心理上迫切地要找出矛盾、破解矛 盾。河图洛书的影响把矛盾意识、阴阳对称中和理 念深深播植于国人的灵魂深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 了那种敢于应对矛盾、挑战矛盾的人文智慧和文化 基因,很早就有了那种自强不息且善于以中和包容 的办法解决矛盾的实践自觉,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的力量源泉,这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本动因。 (三)河图洛书是一种特有的客家文化与中原 文化血脉相通的载体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支系,客家文化是中华 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一 脉相承。然而,学界较少从河图洛书视角探讨客家 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关系问题。事实上,客家文化 里也确实存在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清代闽西 武平县客家文人林宝树在其所撰的《一年使用杂字 文》里,也不忘以“少年后生莫懒惰,寻得事业自有 功”[4 句,对客家人进行励志鼓劲。正因为客家人 具有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排除万难的人文性格,善 于应对环境、挑战矛盾,才在往昔的外迁岁月里,一 次次书写了美丽的客家神话,客家才成为世界性的 民系。客家文化里也存在一种包容中和的人文品 性,如南方畲瑶诸族文化都被客家人所吸纳,“畲瑶 诸族文化对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的文化,在物 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方面 曾起过广泛、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为客 家人具有这种开放包容的人文品性,才创造了多姿 多彩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自强不息、善于正视矛盾、 挑战矛盾、包容中和的文化基因源自作为中原文化 重要标志的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一种特有的客家 文化与中原文化血脉相通的载体。共同的文化基因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客家民系生机勃勃的根本 原因。 通过以上采访调查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不难看 出,客家人也认可河图洛书文化起源于传说时代的 远古时期,在客家人看来,河图与洛书既有相通之 处,又有诸多显著的不同。河图洛书文化融汇太极 的矛盾规律,确立了对称中和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数 理上的原则要求和以自然物象为表述语言的原则要 求等。河图洛书成为客家人环境选择等的重要依 据。河图洛书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 产,也是客家文化之根。 [参考文献] [1]俞如先.培田:中国古村落[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235—257. [2]俞如先.美丽闽西:客家生态与环境建设[M].福州:海峡文艺出 版社。2014:34. [3]卫绍生.《河图洛书探秘》的评价[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5):25. [4]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平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1993:822. [5]吴永章.从客家文化看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51. [责任编辑陶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