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

来源:化拓教育网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啤酒制造业》

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7年8月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标准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1.1 任务来源

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制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啤酒制造业》。

1.2 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起草完成。

1.3 协作单位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由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一分公司、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等啤酒制造企业协作完成。

1.4 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小燕、吴文昊、贾春涛等。

2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1 编制必要性

啤酒制造业现有清洁生产工作指导性标准是由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

(HJ/T183-2006)。目前该标准制定已有10年之久,随着啤酒制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指标的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超过了设定指标的一级水平,标准 HJ/T183-2006 中的部分指标水平已不能满足评价、指导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啤酒制造业》,一方面弥补了北京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缺,另一方面对《啤酒制造业清洁

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生产标准》(HJ/T183-2006)中已落后的指标给予合理地修改,指导提升现有啤酒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目前北京市啤酒生产企业如下:

表2-1 北京市啤酒生产企业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企业名称 北京金华得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别庐酒坊(停产) 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啤酒(鲜啤酒) 啤酒(熟啤酒) 生产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桑马房村村委会北1000米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2号 北京市海淀永丰乡小牛坊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路10号北厂院内 北京格力森酒业有限公司 啤酒(鲜啤酒) 北京石电翠云酒店有限公司 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 啤酒(鲜啤酒) 8 9 10 11 12 啤酒(熟啤酒、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鲜啤酒、特种北正村西 啤酒)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啤酒(熟啤酒、北京市顺义区向阳西司一分公司 特种啤酒) 街6号 啤酒(生啤酒、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北京市顺义区双河路9熟啤酒、鲜啤司 号 酒、特种啤酒) 北京市大兴区南六环嘉禾啤酒(北京)有限公司啤酒(熟啤酒、路西磁各庄立交桥南(停产) 鲜啤酒) 侧200米路东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北京鑫得.爱尔技术开发中啤酒(鲜啤酒) 镇魏善庄村村委会东心 100米 华润雪花啤酒(北京)有限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南啤酒(熟啤酒) 公司 街23号 北京市怀柔区雁西工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 啤酒(生啤酒) 业开发区雁西路北一号 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啤酒(熟啤酒、北京市密云县果园西司 特种啤酒) 路9号 北京市12家啤酒生产企业中,目前已停产2家,剩余10家在产。

2.2 编制意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啤酒制造业》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可规范啤酒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制造企业行为,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为啤酒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标准的建立将作为主管部门的管理工具,为行业管理提供依据,进而规范和指导行业建立持续清洁生产机制。

3 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编制工作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3.1 成立标准编制组

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9月接到标准编制委托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同时邀请多位长期从事行业管理和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工作的专家对标准编制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指导。

3.2 确定研究范围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啤酒制造是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包括无醇啤酒,也称脱醇啤酒)的生产活动,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活动。本标准研究范围为北京市的啤酒制造企业。

3.3 查阅资料及专家研讨

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主要查阅了以下资料:

1)北京市啤酒制造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等。 2)国内外及北京市啤酒制造业污染物控制方法及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3)国内外及北京市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以及污染物相关处理技术。 标准编制组通过与行业专家及企业人员座谈研讨,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对指标体系的框架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4 调研

3.4.1 调研方式

本指标体系调研工作采用了到企业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重点啤酒制造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对一般啤酒制造企业发放问卷进行总体了解。

(1)现场调研(2016年11月—2017年3月)

选取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企业分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征询企业对指标体系框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各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与节能、减排、减污、增效相关的关键节点,根据突出行业特点对初定的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调整与完善,并最终确定具有行业适用性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框架,并以此为目标设计制定调研表格。

(2)问卷调研(2016年11月—2017年2月)

通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北京市啤酒制造企业下发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调研问卷,并组织召开了调研问卷填写培训会,了解啤酒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情况。 3.4.2 调研内容

(1)生产工艺及装备情况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重点调研了啤酒制造企业生产所用工艺流程、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等情况,掌握重点用能生产环节。

(2)污染物产生情况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考察,重点了解工艺流程、清洁生产等情况,对各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污染物的产生节点、产生量及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去向等进行了重点调研。

(3)污染物处理现状

对调研企业现有污染物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污染物去除效果、主要设备及投资费用、处理费用、污染物排放去向进行了调查了解。

(4)能源资源消耗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对调研企业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余热余能利用情况、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等进行了解。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5)清洁生产管理现状

对企业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产业执行情况、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了解。 3.4.3 调研企业代表性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对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

(1)调研企业数量比例

北京市目前有12家啤酒生产企业,其中已停产2家,剩余10家生产企业,对其中5家企业进了调研,数量占比50%。

(2)调研企业产量比例

因受调研时间的影响,其中有三家企业2016年产量(加粗)数据为1-11月数据,不含12月份。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北京市2016年啤酒产量为135.3万千升,调研的5家企业2016年的啤酒总产量(三家企业为修正后数据)为56.9215万千升,占北京市啤酒产量的42%左右。

表3-1 近年全国及北京市啤酒产量汇总表

单位:万千升

年份 全国啤酒产量 北京啤酒产量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调研企业产量合计 调研企业产量占比 2013 5061.5 168.3 12.2874 29.0969 9.1875 20.0330 2.0919 72.6967 43.19% 2014 4921.9 156.6 14.2803 28.0293 3.5587 20.5343 1.9967 68.3993 43.68% 2015 4715.7 138.2 12.8866 23.7870 2.5998 15.5411 2.1904 57.0049 41.25% 2016 4506 135.3 11.4002 20.6353 8.4458 11.3407 1.4194 53.2414 39.35% 2016(修正) 4506 135.3 12.4366 22.5112 9.2136 11.3407 1.4194 56.9215 42.07% (3)产品类型

按照产品包装类型,啤酒可分为瓶装、桶装、罐装,三者在酿造环节工艺一致,仅在包装环节有差异。罐装酒在包装环节用水量小,而瓶装、桶装酒在包装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环节用水量多。在本次调研企业中,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仅生产罐装酒,其他企业生产多种类型啤酒产品。

调研啤酒企业在北京市具有代表性,调研信息可以反映北京市啤酒制造企业的整体情况。

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4.1 编制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和设定要体现指标的易获得性、低成本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清洁生产指标涉及面广,指标要能够反映行业的主要情况,简便易行,又要避免繁琐庞杂。

(2)指标的定量化原则

指标要尽量选择容易量化的项目,定性指标也尽可能地给予定值,作为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成长性分析和先进性对比分析的依据。

(3)指标的通用性原则

行业指标的选择和设定要做到指标在企业中具有实用意义,在行业中具有比较意义。

(4)指标要重点体现污染整体预防的原则

指标要体现清洁生产的本质和特性,对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涉及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做全面的定量分析。

4.1 主要依据

建立本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是有关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环境保护,这些文件涉及到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明确了鼓励和的技术发展方向,指出了加快淘汰的内容。

相关文件如下: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5 (2)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 (3)啤酒瓶GB 4544 (4)啤酒GB 4927

(5)啤酒花及其制品GB/T 10347

(6)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1914 (7)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 GB/T 116.6

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8)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GB/T 24001 (9)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32047-2015 (10)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

(11)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 (12)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 (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501 (14)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15)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目录(2015年版)

同时依据编制组向企业发放的清洁生产现状调查表及现场调研收集的相关数据。这些内容均为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3 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参考了现行法律、法规,并依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发展改革委公告2013年第33号)要求进行标准编制,参考了《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是对此标准的更新、补充和完善。

5.1 标准结构说明

第1章 适用范围

给出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给出了本标准中所引用的其他标准。 第3章 术语和定义

给出了适用于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了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应指标。 第5章 评价方法

给出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应用方法。 第6章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数据来源

对标准中部分指标计算方法、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解释说明。

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5.2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

本标准适用于啤酒生产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以及绩效评价。

5.3 指标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以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的要求,建立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啤酒制造业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二级指标1二级指标2二级指标3二级指标···图5- 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图

9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指标集

Xx1,x2,...,xm,其中xixij表示一级评价指标,xij表示二级评价指标,其

中i1,2,...,m;j1,2,...,ni。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六类,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二级指标中含有部分限定性指标。

该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清洁生产领先水平、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5.4 指标设置原则

根据清洁生产战略,本指标体系要体现污染预防思想,重点考察生产工艺及装备选择的先进性、资源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此外,根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本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产品特征和清洁生产管理六大类指标。

5.5 指标设置、基准值及说明

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根据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发展趋势,将二级指标的基准值分为三个等级:Ⅰ级为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根据当前北京市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情况,定性指标中,以“鼓励先进”为取值原则。定量指标根据调研数据及与行业专家商讨后给出。 5.5.1 生产工艺与装备指标

传统的啤酒是以大麦麦芽为原料酿制而成,先后出现了以小麦、高粱、小米、大米和玉米为原料酿制啤酒。啤酒原料不同,但是生产工艺基本相似,大都是以水、麦芽等粮食为主要原料,大米或者淀粉为辅料,经过制麦芽、糖化、发酵等工艺制成富含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酿造酒,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原料粉碎——糊化糖化——麦汁一次过滤——麦汁煮沸——冷却发酵——二次过滤——稀释

1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配比——灌装包装。

生产工艺指标应能反映行业先进性生产技术特征水平,体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啤酒制造的主要耗能工序为糖化和发酵工序,糖化工段的煮沸工艺,应满足既能达到煮沸蒸发的要求,又能大幅度节省蒸汽,发酵工段降温工艺,应尽量缩短降温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用水方面,除了进入啤酒中的用水外主要的耗水工序为清洗工艺,应尽可能节约水的用量。

设备指标应体现设备的完整性和设备的先进性,要求设备在选择上做到最大限度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如在资源能源能够回收再利用时设备是否具有回收资源、利用资源的装置。

麦芽粉碎是啤酒酿造过程中糖化制备麦汁的重要工序,粉碎情况直接影响到糖化工序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情况,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过滤速度以及提高原料利用率都非常重要。麦芽粉碎有干法粉碎、增湿粉碎和湿法粉碎三种方法。经研究证明,采用增湿粉碎和湿法粉碎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原料利用率,增湿粉碎可以降低粉尘产生量,而湿法粉碎可彻底解决麦芽粉碎中的粉尘污染问题;生产啤酒所用原料除了麦芽需要粉碎外,辅料如大米也需要粉碎。如果粉碎采用干法粉碎,粉碎阶段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改善车间环境,粉碎工序应安装粉尘回收装置。

麦芽汁制备过程,能源消耗主要发生在麦汁的加热煮沸与冷却上,约占整个糖化工序的 60-70%,其中麦汁煮沸是耗能比重较大的工序,煮沸设备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根据调研了解,采用蓄热式加压煮沸与传统夹套加热煮沸相比较,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仍有企业煮沸锅外层无保温措施,煮沸过程中煮沸锅表面温度较高,热量损失严重,因此在本指标体系中要求煮沸锅增加外保温措施。此外,供热、供冷管道的阀门、法兰部位应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减少热量和冷量损失。

另外在麦汁煮沸过程中会从麦汁中蒸发出部分水蒸汽,如果将这些水蒸汽直接排入大气,不但损失了热量,还会带来一些不良气味,进而污染大气。针对此情况,本标准建议安装二次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将麦汁煮沸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进行回收利用,可与水进行热交换,经换热后的热水用于生产过程中。根据调研了解,使用杠杆式或浮球式疏水器回收蒸汽冷凝水,相比于热动力式疏水器可达

1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到更高的换热效率,因此推荐采用杠杆式或浮球式疏水器。

麦汁冷却方面,目前国内外的麦汁冷却技术有两种方法:两段冷却法和一段冷却法。

两段冷却法的第一段是用冷水将麦汁从95℃冷却到35℃~45℃,得到55℃左右的冷却水;第二段再用其它冷却介质(盐水、乙醇水、乙二醇水等)将麦汁冷却到7℃~8℃。由于第一段排出的冷却水只有55℃左右,不能直接用于糖化洗罐,加上冷却水量大,啤酒厂无法全部利用,很大一部分干净的温热水被排掉了。麦汁一段冷却技术是先用氨制冷把20 oC的自来水冷却至4 oC,然后用4oC冷水把热麦汁冷却至8 oC,排出75℃~80℃的热水,可以直接进入酿造热水罐,作洗槽水和糖化下料水。实现了麦汁冷却水的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耗水量。麦汁一段冷却与两段冷却工艺设备投资大致相同,但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电耗、水耗和辅助材料酒精的消耗,同时提高麦汁热回收率,节约热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啤酒生产中卫生品质要求是首要任务,要达到食品卫生指标,保证啤酒口味,需在糖化、发酵等环节对罐体进行定期清洗。CIP(clean in place)即就地清洗或原地清洗,是在不拆卸设备或元件,在密闭条件下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清洗液对清洗装置加以强力作用,使生产设备内表面洗净和杀菌。CIP清洗装置可自动添加清洗液,自动升温,取代了人工操作,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系数。与手动清洗相比,大大缩减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清洗剂和水的使用将更加科学合理,蒸汽耗量也相对较小,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能源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清洗成本。因此本标准在糖化和发酵环节设备清洗要求采用CIP清洗技术。

糖化阶段间接加热设备的冷凝水可以回收再利用,用于锅炉软化水,从而降低水资源消耗量,因此要求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糖化阶段产生的热凝固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饲料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因此要求配置热凝固物回收系统。

麦汁发酵过程中糖被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仅有很少一部分二氧化碳约15%左右溶于嫩啤酒中,其余大部分逸出。而在啤酒生产灌装环节,需要再次利用二氧化碳,因此对发酵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1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过滤,是啤酒包装前最后一道控制工序。经过糖化和发酵环节,此时的酒液里面含有酵母、蛋白等物质,经过滤后产生的清酒进入清酒罐等待包装,而产生的冷凝固物、废酵母等,可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材料,因此要求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达到资源综合利用。 5.5.2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1、标准浓度11oP啤酒耗粮

对于啤酒生产行业,原料主要为麦芽,辅料为大米淀粉等,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因此设置了单位产品耗粮指标。但是啤酒企业一般会生产多种不同麦芽浓度的啤酒,例如8oP、13 oP、14 oP、18 oP等等,浓度越高,原辅料消耗量越高。为了易于核算不同麦芽浓度的啤酒单位产品耗粮指标,本标准中单位产品耗粮指标统一折算为标准11 oP啤酒耗粮量。

调研数据见下表:

表5- 1 调研数据汇总

单位:kg/kL 标准浓度11oP啤酒耗粮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2013年 162.80 170.20 162.48 159.65 140.65 2014年 160.4 173.57 158.61 157.34 139. 2015年 154.7 165.55 157.82 153.26 — 2016年 151.2 160.24 158.47 149.5 150.14 累积频率 5.26% 10.53% 15.79% 36.84% 63.16% 84.21% .47% 100.00% 表5- 2 调研数据出现频次表

数据区间 [135,140) [140,145) [145,150)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175) 出现频次 1 1 1 4 5 4 1 2 图5- 2 频次及累积频率图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I、II、III级基准值,分别按照5%、20%、50%的企业可以达到为准进行确定。因此单位产品耗粮量指标I级基准值为140,II级基准值为151,III级基准值为158。

1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标准中,标准浓度11oP啤酒耗粮的一、二、三级指标值分别为158kg/kL、161kg/kL和165kg/kL。本标准设定的I、II、III级指标值均优于《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中的相应指标。

2、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

啤酒行业是用水大户,应严格控制水耗,本标准中设置了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仅包含生产用水,不含生活用水。

表5- 3 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调研数据汇总

单位:m3/kL

单位产品用水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量指标 企业A 4.463 3.671 3.527 3.322 企业B 5.156 3.820 3.961 3.191 企业C 3.432 3.962 4.283 3.271 企业D 3.799 3.517 3.688 3.528 企业E 9.593 6.936 5.103 8.5 注:由于企业E用水量包含了生活用水,无单独生产用水数据,因此数据分析范围不包括企业E用水量指标。 对A、B、C、D企业调研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对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从3.0至5.4每间隔0.2进行区间划分,数据出现频次见下表:

表5- 4 调研数据出现频次表

数据区间 [3.0,3.2) [3.2,3.4) [3.4,3.6) [3.6,3.8) [3.8,4.0) [4.0,4.2) [4.2,4.4) [4.4,4.6) [4.6,4.8) [4.8,5.0) [5.0,5.2) [5.2,5.4) 出现频次 1 2 4 3 3 0 1 1 0 0 1 0 图5- 3 频次及累积频率图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I、II、III级基准值,分别按照5%、20%、50%的

14页

累积频率 6.25% 18.75% 43.75% 62.50% 81.25% 81.25% 87.50% 93.75% 93.75% 93.75% 100.00% 100.00%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企业可以达到为准进行确定。因此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I级基准值为3.20,II级基准值为3.40,III级基准值为3.70。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标准中,千升啤酒取水量一、二、三级指标值分别为6.0m3/kL、8.0m3/kL和9.5m3/kL,不包含生活用水。

《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GB/T116.6-2012)标准中,现有啤酒厂和新建啤酒厂的千升啤酒取水量定额值分别为6.0/5.5m3/kL,包含生活用水。

图5- 4 国家标准中取水定额截图

本标准设定的I、II、III级指标值均优于《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和《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GB/T116.6-2012)中的相应指标。

3、酒损率指标

酒损率即啤酒损失率,包括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损失、发酵损失、滤酒损失和包装损失,通过控制啤酒损失率指标可有效降低原辅材料用量、能源消耗量水平,因此设置了酒损率指标。

表5- 5 调研数据汇总

单位:%

酒损率指标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企业A 4.61 4.15 4.67 3.80 企业B 1.60 1.63 1.55 1.52 企业C 4.43 4.51 3.57 3.23 企业D 2.58 2.42 3.79 2.49 企业E 10.61 8.47 7.56 7.75 注:通过调研了解,企业B酒损率未包含冷却损失,企业E酒损率未分工序计算,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因此数据分析范围不包括B和E企业指标值。 对A、C、D企业调研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对酒损率指标从2.4至4.8每间隔0.2进行区间划分,数据出现频次见下表:

表5- 6 调研数据出现频次表

数据区间 [2.4,2.6) [2.6,2.8) [2.8,3.0) [3.0,3.2) [3.2,3.4) [3.4,3.6) [3.6,3.8) 出现频次 3 0 0 0 1 1 2 15页

累积频率 25.00% 25.00% 25.00% 25.00% 33.33% 41.67% 58.33%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数据区间 [3.8,4.0) [4.0,4.2) [4.2,4.4) [4.4,4.6) [4.6,4.8) 出现频次 0 1 0 2 2 图5- 5 频次及累积频率图

累积频率 58.33% 66.67% 66.67% 83.33% 100.00%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I、II、III级基准值,分别按照5%、20%、50%的企业可以达到为准进行确定。因此酒损率指标I级基准值为2.5,II级基准值为3.0,III级基准值为3.8。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标准中,啤酒总损失率一、二、三级指标值分别为4.7%、6.0%和7.5%。本标准设定的I、II、III级指标值均优于《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中的相应指标。

4、单位产品耗电量/综合能耗指标

啤酒生产企业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力和蒸汽。生产中60-70%电力消耗为制冷消耗,冷量主要用于麦汁冷却,而蒸汽主要用于糖化、糊化和煮沸阶段。本标准中设置了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麦汁浓度对于能源消耗影响较少,因此计算单位产品耗电量和综合能耗指标时,产品产量无需折算11 oP标准浓度,直接用最终产品产量进行计算。

表5- 7 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调研数据汇总

单位:kWh/kL

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2013年 74.795 66.941 69.159 63.5 78.402 2014年 71.809 67.651 75.470 .112 81.209 2015年 74.772 71.939 72.002 72.067 83.949 2016年 75.700 71.3 57.331 74.451 .332 对调研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对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从54至90每间隔2进行区间划分,数据出现频次见下表:

表5- 8 调研数据出现频次表

数据区间 [54,56) [56,58) 出现频次 0 1 16页

累积频率 0.00% 5.00%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数据区间 [58,60) [60,62) [62,) [,66) [66,68) [68,70) [70,72) [72,74) [74,76) [76,78) [78,80) [80,82) [82,84) [84,86) [86,88) [88,90) 出现频次 0 0 0 1 1 2 1 3 2 5 0 1 1 1 0 0 图5- 6 频次及累积频率图

累积频率 5.00% 5.00% 10.00% 15.00% 25.00% 30.00% 45.00% 55.00% 80.00% 80.00% 85.00% 90.00% 95.00% 95.00% 95.00% 100.00%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I、II、III级基准值,分别按照5%、20%、50%的企业可以达到为准进行确定。因此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I级基准值为58,II级基准值为67,III级基准值为75。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标准中,耗电量一、二、三级指标值分别为85kWh/kL、100kWh/kL、115kWh/kL。本标准设定的I、II、III级指标值均优于《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中的相应指标。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调研数据如下:

表5- 9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调研数据汇总

单位:kgce/kL

单位产品耗电量指标 企业A 企业B 企业C 企业D 企业E 2013年 71.034 74.6 59.755 59.320 71.773 2014年 62.827 97.145 62.445 59.039 77.445 2015年 53.728 88.204 70.251 66.344 73.8 2016年 48.805 57.004 47.400 51.585 82.216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A、B、C、D四家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6年综合能耗指标下降明显,经调研了解,在2015年起,

1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各企业陆续开始更始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更改为燃气锅炉后,企业的综合能耗下降,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下降。企业E 2016年以前均使用燃煤锅炉,因此近四年综合能耗整体偏高。

表5- 1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调研数据出现频次表 数据区间 [40,45) [45,50) [50,55) [55,60) [60,65) [65,70) [70,75) [75,80) [80,85) [85,90) [90,95) [95,100) 频次 0 2 2 4 2 1 5 1 1 1 0 1 图5- 7 频次及累积频率图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I、II、III级基准值,分别按照5%、20%、50%的企业可以达到为准进行确定。因此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I级基准值为48,II级基准值为55,III级基准值为。

《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2047-2015)标准中,啤酒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准入值和限定值分别为30kg/kL、45kg/kL和70kg/kL。本标准设定的III级指标值优于GB 32047-2015中的限定值指标,考虑到北京市现有啤酒企业均为运营时间超过10年的老厂,并结合北京市产业,本标准I、II级指标值高于GB 32047-2015所对应的先进值、准入值。 5.5.3 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指标

啤酒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具体如下: 1、废水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产生于糊化糖化、发酵以及灌装阶段。糊化糖化、发酵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洗槽、冲地废水,污染物中有机质和杂质含量较高,COD指标偏高,且间歇排放。灌装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冲洗废水,COD、BOD5和总磷等指标比洗槽废水要低,属于连续性排放废水,产生量较大。

18页

累积频率 0.0% 10.0% 20.0% 40.0% 50.0% 55.0% 80.0% 85.0% 90.0% 95.0% 95.0% 100.0%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啤酒废水属于食品行业废水,糖化阶段冲洗废水COD含量高,浓度可高达2000左右,但是其余生产阶段,废水CDD浓度较低,仅几百左右。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污水处理站入口COD浓度差别较大,无法用监测数据平均值计算COD产生浓度。此外,企业各车间产生废水无计量,仅有污水处理站总入口有废水计量装置。基于以上原因,采用污水处理站入口COD月平均浓度与当月废水产生量乘积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COD产生量,设置了单位产品COD产生量指标项。

2、固体废弃物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源于过滤产生的废料,调研显示,啤酒制造企业以使用硅藻土过滤法为主,啤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硅藻土废料。此外经过滤去除的废酵母以及糊化后的酒糟等固体物质、灌装产生的废玻璃瓶渣、纸盒均属于固体废弃物。

3、废气

由于啤酒的生产过程大多为密闭空间进行,故废气的来源主要为锅炉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主要物质有SO2、NOx、颗粒物(烟尘);另外原料提升至粉碎工段过程中会产生粉尘。

综上分析,本标准中污染物产生指标设置了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和单位产品COD产生量。另外,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要求,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DB11/ 307的要求,粉尘排放应符合DB11/ 501的要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DB11/ 139 的要求。

5.5.4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废酵母、废硅藻土都可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料,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北京市目前的啤酒生产企业均将废酵母、酒糟、硅藻土烘干处理后出售给饲料加工厂,并未自行回收利用。因此本指标体系中涉及了酒糟回收处置率、废酵母回收处置率、废弃硅藻土回收处置率指标,而并非回收利用率指标。

此外,在啤酒生产发酵过程中,糖被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仅有15%的二氧化碳溶于嫩啤酒中,其余大部分逸出。考虑到啤酒生产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需求较大,若对这部分逸出的二氧化碳加以回收利用,把回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代替压缩空气返回酒罐或灌装机,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减轻对环

19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境的污染,因此设计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率指标。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浓度较高,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基于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的节能减碳新形势,应对沼气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故设置了沼气回收利用这一指标。

啤酒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有部分属于无污染废水,主要是制冷、空压、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冷却水,热麦汁的冷却水,糖化间接加热设备的冷凝水等等,这些无污染的冷凝水可进行回收并实现多级循环利用,可作为洗槽水、冲洗用水、锅炉软化用水等等。因此设计了水资源梯级利用指标,要求企业对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进行梯级利用。 5.5.5 产品特征指标

为了降低啤酒包装物带来的二次污染,要求产品包装材料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5.5.6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主要从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资源能源管理情况,环境管理情况、第三方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5.6 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咨询法。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专家征求意见,经讨论后得出最后结论。

5.7 评价方法

5.7.1 考核周期的确定

为使清洁生产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使之不断深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考核应当定期进行,一般宜以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年度同步,这样有利于企业不断总结经验,也利于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价清洁生产水平的数据可取自统计数据或进行实测。企业新鲜水的消耗量、重复用水量、产品产量、能耗及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量等,以年报数据为准。

2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5.7.2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综合评价指标分数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考核分值之和。 1、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综合评价指数是描述和评价被考核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清洁生产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按公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

P——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其值在0-100之间; Pa——定量评价指标总分值; Pb——定性评价指标总分值。 2、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以企业在考核年度各项二级指标实际达到的数值为依据,定量评价指标分数为各二级定量指标考核评分之和,按公式(2)进行计算。

···········································(2)

式中:

Pa——定量指标评价总分值;

Pi——第i项定量二级评价指标考核分值。 各二级定量指标考核评分按公式(3)进行计算。

····································(3)

式中:

Pi——第i项定量二级评价指标考核分值; Ki——第i项定量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Sij——第i项定量二级评价指标中不同等级所对应的分值(j对应Ⅰ级、Ⅱ级、Ⅲ级不同等级)。

达到Ⅰ级基准值对应的分值SiⅠ=100;达到Ⅱ级基准值对应的分值80≤SiⅡ

<100,达到Ⅲ级基准值对应的分值60≤SiⅢ<80。对于达到Ⅱ级或Ⅲ级基准值对应的分值Sij按实际达到的水平用差值法取值,不能满足Ⅲ级基准值要求的,该项指标对应的分值为0。

2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定量评价二级指标从其数值情况来看,可分为两类情况,对二级指标的考核评分Sij,根据其类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类是该指标的数值越高(大)越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即正向指标。对达到Ⅱ级基准值正向指标按公式(4)进行计算,对达到Ⅲ级基准值正向指标按公式(5)进行计算。

SiⅡ=80+20(Xi-Xmin(i))/(Xmax(i)-Xmin(i)) ························(4)

SiⅢ=60+20(Xi-Xmin(i))/(Xmax(i)-Xmin(i)) ························(5)

一类是该指标的数值越低(小)越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如能耗、水耗等指标),即逆向指标。对达到Ⅱ级基准值逆向指标按公式(6)进行计算,对达到Ⅲ级基准值逆向指标按公式(7)进行计算。

SiⅡ=80+20(Xmax(i)-Xi)/(Xmax(i)-Xmin(i))······················(6) SiⅢ=60+20(Xmax(i)-Xi)/(Xmax(i)-Xmin(i))······················(7)

式中:

Xi——第i项评价指标企业实际数值; Xmin(i)——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 Xmax(i)——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 3、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整

若某项一级指标中实际参与评价考核的二级指标项目数少于该一级指标所含全部二级指标项目数(由于该企业没有与某二级指标相关的生产内容所造成的缺项)时,在计算中应将该一级指标所属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均予以相应修正,修正后得到新的权重值为Ki',使该一级指标下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等于一级指标权重,计算公式如式(8)所示:

············································(8)

式中:

Ki'——调整后二级指标的权重值; Ki ——第i项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 二级指标所在一级指标的权重。

如由于企业未统计该项指标值而造成缺项,则该项考核分值为零。 4、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企业定性评价指标分数为各二级定性指标考核评分之和,按公式(9)进行计算。

2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9)

式中:

Pb——定性指标评价总分值;

Qi——第i项定性二级评价指标考核分值; Ki ——第i项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满足Ⅰ级基准值时,Qi取值为100;满足Ⅱ级基准值时,Qi取值为90;满足Ⅲ级基准值时,Qi取值为80,不符合基准值要求时,Qi取值为0。

当定性考核指标没有Ⅰ级、Ⅱ级、Ⅲ级等级区别时,符合考核要求时Qi取值为100,不符合考核要求时Qi取值为0。

当定性考核指标Ⅰ级和Ⅱ级合并,符合基准值要求时,Qi取值为100;当定性考核指标有Ⅱ级和Ⅲ级合并,符合基准值要求时,Qi取值为90。

5.8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5.8.1 计算方法

目前已经发布的啤酒制造业相关标准中,单位产品用水量/耗电量/综合能耗指标计算方法分为两种。

在《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标准中,取水量、耗标煤量、耗电量都分为酿造和包装两部分进行计算。酿造部分计算用的是全部啤酒酿造约当产量——啤酒酿造约当产量=冷麦汁产量×(1-同期啤酒总损失率)/1000。包装阶段的计算用的是全部啤酒成品产量。

而《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GB/T116.6-2012)中,千升啤酒取水量为取水总量除以产品总量,应以年为计量单位。如果以月为计量单位,则分为酿造和包装两部分进行计算,同方法一。《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2047-2015)中,啤酒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为:统计期内啤酒产品综合能耗除以统计期内啤酒产品产量。

由于啤酒的生产周期较长,啤酒制造的酿造过程中投料后,在酿造过程已发生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但当月并未产出包装好的啤酒成品,而是以在制品的形式存在。造成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别在于数据的统计周期,如果数据统计周期较长,以年为统计周期,则年初的产品产量和年末的在制品可基本抵消,可保证计算数据的相对准确。如果以月为统计周期,则酿造消耗的能源资源不能包装成产

2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品,可能多数以在制品的形式存在,则应分别计算酿造和包装部分的指标。若将这部分在制品折算成约当产量,可能出现当月成品产量和酿造约当产量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根据酿造约当产量来进行相关指标的计算。

综合考虑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以及企业统计数据的完整程度,本标准中数据来源以年度为统计周期,采用第二种简化计算方法,详见标准文本。 5.8.2 数据统计范围

在《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HJ/T183)标准中,用水量、用电量、综合能耗数据统计范围仅包含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不含附属生产系统(即生活区域如办公、食堂、家属区等等)。

《取水定额 第6部分:啤酒制造》(GB/T116.6-2012)中, 取水量供给范围包括主要生产(啤酒酿造、包装)、辅助生产(动力、检化验)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食堂、浴室、卫生、绿化),不包括麦芽制造。

《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2047-2015)中综合能耗指啤酒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

北京市啤酒企业规模不一,厂区内办公区域、绿化面积等差别较大,且有的企业污水处理后部分作为中水回用,用于办公区域冲厕,绿化等;而有的企业污水仅作初步处理,排入当地市政污水处理厂;另有部分企业污水处理之后直接外排无回用。鉴于企业污水处理利用形式不同,为保证指标的可比性,因此本标准中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中,用水量仅含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用水,不含附属生产用水量。

单位产品耗电量、综合能耗指标中,数据统计范围仅包含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不含附属生产系统。

5.9 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本标准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等级。对达到一定综合评价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领先水平(一级)、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清洁生产一般水平(三级)。

表5- 11 啤酒制造业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P 2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 二级 三级 P≥90,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Ⅰ级基准值要求 90>P≥80,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Ⅱ级及以上基准值要求 80>P ≥70,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Ⅲ级及以上基准值要求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周期一般为3~5年。

2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6 试评价

本次针对企业D和企业E的生产情况进行了标准试评价。

企业D产品类别包括瓶装、桶装和罐装啤酒,近四年啤酒平均产量约为16万千升,使用的能源品种为电力和天然气,具备较为完善的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考核体系,企业D试评价结果见表3-2。

表3-2 企业D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打分表

评价单位:D企业 年度:2016年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采用增湿粉碎,原料提升工段设有袋式除尘器 加压煮沸锅有外层保温,且配备二次蒸汽回收装备 麦汁冷却采用一段冷却技术 清洗采用CIP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水回收得分 - 2 采用增湿粉碎或湿法粉碎 粉碎工段有粉尘回收装置 2 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 - 20 糖化 - 2 加压煮沸锅有外层保温,且配备二次蒸汽回收装备 煮沸锅有外层保温 2 1 麦汁冷却采用一段冷却技术 1 - - 2 2 清洗采用CIP清洗(就地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 2 2 2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使用杠杆式或浮球式疏水器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系统,使用浮球式疏水器 配置热凝固物回收系统 发酵过程温度为计算机自动控制,压力为手动控制 发酵室安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且正常运行 啤酒过滤采用硅藻土过滤 清洗采用CIP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 供热、供冷管道未针对阀门、法兰安装保温 149.5 得分 - 2 配置热凝固物回收系统 2 - 2 发酵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0 - 发酵 - 2 发酵室安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且正常运行 2 1 啤酒过滤采用硅藻土、纸板或膜过滤 1 - 2 清洗采用CIP清洗技术 2 - 1 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 1 管道保温 - 1 供热、供冷管道的阀门、法兰部位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0 资源能20 标准浓度kg/kL 4 140 151 158 3.31 2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源消耗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11oP啤酒耗粮 单位产品用水量 酒损率 单位产品耗电量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单位产品COD产生量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m3/kL % kWh/ kL kgce/kL m3/kL 4 4 4 3.20 2.50 58 3.40 3.00 67 3.70 3.80 75 3.528 2.5 74.451 2.86 4 2.45 4 48 55 51.585 3.59 4 2.10 2.50 3.00 3.23 0 kg/kL 4 2.0 2.4 2.8 2.40 3.2 污染物产生指标 17 水污染物排放(*) 粉碎工段粉尘排放(*) — 3 符合DB11/ 501的要求 - 3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3 3 2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酒糟回收处置率 废酵母回收处置率 废弃硅藻土回收处置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 3 符合DB11/ 139 的要求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3 — 3 100%回收并加工利用 100%回收并加工利用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 100%回收并外售 3 — 3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 100%回收并外售 3 — 3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不直接排入环境中 100%回收并外售 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21 二氧化碳(发酵产生)回收利用 中水回用率 水资源梯级利用(逐级多次利用) 沼气回收利用 — 4 可回收二氧化碳100%利用 45 可回收二氧化碳80%以上利用 25 可回收二氧化碳50%以上利用 12 全部回收利用 4 % 3 0 0 — 3 三级利用 二级利用 一级利用 未利用 0 — 2 建立沼气回收利用装置并有效利用 建立沼气回收利用装置并有效利用 2 29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产品指标 3 啤酒包装 - 3 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并符应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要合食品卫生标准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的相关要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到国家和地方排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按照GB/T2400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全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全 3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 2 2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19 - 2 1.8 环境管理 - 2 对一般固体废弃对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处理;危险废弃物物进行分类、收(包括但不限于废日光灯管、废矿物油、废铬液、废化学试剂集、回收、处理;包装)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辨识、分类管理,按照危险废弃物按照GB 18597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置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辨识、2 3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分类管理,按照GB 18597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置 得分 — 2 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制度,按相关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制度,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环境监测和信部门要求进行环息公开 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对生产相关方(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等)提出能源环境对生产相关方(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等)提出能源环境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对原材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选料供应商的产品用环保原材料 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选用环保原材料 具有完善健全的能源、水计量系具有完善健全的能源、水计量系统,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情统,能源、水计量况分别符合GB 17167和GB 247规定;有完善的计量台帐 器具配备情况分别符合GB 17167和GB 247规2 第三方环境管理 — 2 2 资源能源管理 - 2 2 3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定;有完善的计量台帐 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检制度和消耗定额管理,以及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和物耗指标有考核,有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按GB/T 23331 要求建立有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具备能源系统在线监得分 — 2 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检制度和消耗定额管理,以及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和物耗指标有考核,有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 2 - 3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按GB/T 23331 要求建立有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具备能源系统在线监测能力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 具有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3 3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测能力 得分 组织机构 - 2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制定有清洁生产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对规划、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清洁生产方案,认真组织落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制定有清洁生产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对规划、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清洁生产方案,认真组织落 2 总分 82.21 注:带(*)为限定性指标。 由上表可知,企业D的评价得分为82. 21分,达到了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 企业E生产规模较小,近四年啤酒平均产量约为2万千升,使用的能源品种为电力和煤炭,2016年底将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资源能源二级计量设施不完备,未进行生产用水等相关指标的计量和考核。企业E试评价结果见表3-3。

3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表3-3 企业E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打分表

评价单位:E企业 年度:2016年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粉碎工段有粉尘回收装置 企业现状 粉碎工段有粉尘回收装置 煮沸锅有外层保温,未配备二次蒸汽回收装备 麦汁冷却采用一段冷却技术 采用CIP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使用杠杆式、浮球式疏水器 配置热凝固物回收系统 发酵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发酵室安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且正常运行 得分 - 2 采用增湿粉碎或湿法粉碎 加压煮沸锅有外层保温,且配备二次蒸汽回收装备 1.60 - 2 煮沸锅有外层保温 1.80 - 糖化 - 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 20 1 2 麦汁冷却采用一段冷却技术 清洗采用CIP清洗(就地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使用杠杆式或浮球式疏水器 1 2 - 2 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 2 - 2 配置热凝固物回收系统 2 - 发酵 - 2 发酵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2 2 发酵室安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且正常运行 2 3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 - - 权重值 1 2 1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采用硅藻土过滤 采用CIP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 供热、供冷管道的阀门、法兰部位未安装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得分 1 2 1 啤酒过滤采用硅藻土、纸板或膜过滤 清洗采用CIP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 管道保温 - 1 供热、供冷管道的阀门、法兰部位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0 标准浓度11oP啤酒耗粮 单位产品用水量 20 酒损率 单位产品耗电量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污染物17 单位产品废kg/kL 4 140 151 158 150.14 3.26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m3/kL % kWh/ kL kgce/kL m3/kL 4 4 4 3.20 2.50 58 3.40 3.00 67 3.70 3.80 75 8.5(包含办公生活用水) 7.75 .332 0 0 0 4 4 48 2.10 55 2.50 3.00 82.216 6.076 0 0 3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产生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水产生量 单位产品COD产生量 水污染物排放(*) 粉碎工段粉尘排放(*)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酒糟回收处置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kg/kL 4 2.0 2.4 2.8 2.6 2.80 - 3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符合DB11/ 307的要求 符合DB11/ 501的要求 3 — 3 符合DB11/ 501的要求 3 — 3 符合DB11/ 139 的要求 符合DB11/ 139 的要求 3 — 3 100%回收并加工利用 100%回收并加工利用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 100%回收并外售 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21 废酵母回收处置率 废弃硅藻土回收处置率 — 3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 100%回收并外售 3 — 3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不直接排入环境中 100%回收并外售 3 3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二氧化碳(发酵产生)回收利用 中水回用率 水资源梯级利用(逐级多次利用) 沼气回收利用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 4 可回收二氧化碳100%利用 45 可回收二氧化碳80%以上利用 25 可回收二氧化碳50%以上利用 12 可回收二氧化碳70%以上利用 0 洗罐水回用于罐装后外包装清洗 无沼气回收利用装置 3.20 % 3 0 — 3 三级利用 二级利用 一级利用 2.40 — 2 建立沼气回收利用装置并有效利用 0 产品指标 3 啤酒包装 - 3 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并符应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要合食品卫生标准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的相关要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规,污染物排放达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3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19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 2 2 3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理要求 得分 - 2 按照GB/T2400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全 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全 1.80 - 环境管理 2 对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处理;对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处理;危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按照(包括但不限于废日光灯管、废矿物油、废铬液、废化学试剂《国家危险废物包装)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辨识、分类管理,按照名录》进行辨识、GB 18597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置 分类管理,按照GB 18597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置 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制度,按相关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制度,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环境监测和信部门要求进行环息公开 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对生产相关方提对生产相关方(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等)提出能源环境管理要求,出能源环境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选要求,对原材料供用环保原材料 应商的产品质量、2 — 2 2 第三方环境管理 — 2 2 3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选用环保原材料 得分 - 2 具有完善健全的能源、水计量系统,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分别符合GB 17167和GB 247规定;有完善的计量台帐 能源和水资源二级计量器具不全 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检制度和消耗定额管理,以及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和物耗指标有考核,但生产指标考核有待完善;有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0 — 资源能源管理 2 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检制度和消耗定额管理,以及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对能耗和物耗指标有考核,有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 2 - 3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按GB/T 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具有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3 39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23331 要求建立有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具备能源系统在线监测能力 Ⅱ级 挥作用 Ⅲ级 企业现状 挥作用;按GB/T 23331 要求建立有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具备能源系统在线监测能力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制定有清洁生产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对规划、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清洁生产方案,认真组织落 得分 组织机构 - 2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制定有清洁生产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对规划、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清洁生产方案,认真组织落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有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建有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2 总分 67.86 4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企业现状 得分 注:带(*)为限定性指标。 由上表可知,企业E的评价得分为67.26分,未达到清洁生产一般水平(三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负荷较低,导致动力能耗占比较高,因此单位产品电耗和综合能耗较高;二是企业2016年以前使用燃煤锅炉,相比燃气锅炉能耗偏高,也导致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高;三是企业未单独统计生产用水和办公生活用水,本次评价采用总用水量计算,因此单位产品用水量偏高。

4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7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无。

8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系北京市首次制定。

9 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由于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标准推行过程中尚需要进行标准的普适性、指标合理性等方面的论证,因此,建议先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进行推行,待经过实践论证后再考虑将其作为强制性标准进行实施。

10 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点、风险程度、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

暂不建议列入强制性标准。

11 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

本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将有利于规范和指导北京市啤酒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将作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的标准依据,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市经信委作为本标准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实施标准,具体建议如下:

1) 2) 3)

应加强本标准的宣贯工作。

应依据本标准加大对啤酒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情况的监督。

啤酒生产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进行自身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积极提

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12 其他应说明事项

无。

4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