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宝宝大班教案
豆宝宝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跳跳、做做、玩玩中体验春天的快乐氛围,喜欢春天的美好。 2、尝试简单的排序,在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细铅丝、每组一份蚕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跳“春”的律动
师:“我是春妈妈,愿意和我跳个舞吗?”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春天来了?(小花、蝴蝶、柳树等) 师:我们和春妈妈一起来跳个舞。 2、做“春”的礼物 (1)剥一剥
师:“春天来了,许多有趣的豆宝宝也出来玩了!,可这些豆宝宝还在被窝里睡觉,我们把她们叫出来好吗?”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宝宝放在红色篓子里,剥下的豆荚放在蓝色篓子里。 2、幼儿操作开始剥豆子 (2)比一比
指导幼儿认识蚕豆和豌豆 师:“篮子里的豆宝宝有几种?” 师:“你认得它们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蚕豆和豌豆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蚕豆长的大,豌豆长的小;蚕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圆圆的。
豆宝宝大班教案2 一、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 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二、 活动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2.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三、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四、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 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 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 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 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 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 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 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 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 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 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 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 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 结束部分:
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1. 引导幼儿观察豆芽。
2. 引起幼儿探究黄豆变豆芽的欲望。 延伸活动:《发豆芽》
豆宝宝大班教案3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装豆豆的瓶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小瓶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二.通过观察,了解认识各种豆豆。 小瓶子里装着什么?让我们打开看一看? 你们认识这些豆豆吗? 三.引导幼儿玩豆豆。 (1) 夹豆豆游戏 (2) 根据标记装豆豆.
四.引导幼儿用豆豆进行装饰画。
这些豆豆都穿着漂亮衣裳、五颜六色,我们能不能用它们打扮图画呢!请你们来试一试,用五彩豆来装饰自己的绘画作品。
(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五.品尝各种豆豆做成的食品
今天你们表现都不错,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奖品,你们看一看、尝一尝?你吃的是什么?是由哪种豆宝宝做成的?
豆宝宝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食品。 2、认识黄豆及豆制品,乐意吃各种豆制品。 3、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认识。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1―2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并向幼儿介绍其名称及食用方法。
2、豆腐一块,黄豆一把,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3、请幼儿收集各种豆制品带到幼儿园来,请食堂人员中午为幼儿安排一份豆制品的菜肴。
4、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教师出示豆腐,引导幼儿讨论豆腐是用什么做成的。
教师出示黄豆,让幼儿知道用黄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制品。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黄豆爷爷找宝宝》。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豆制品你见过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豆制品要怎么吃才更有营养呢?
3、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帮助幼儿认识多种豆制品。 教师戴上“黄豆爷爷”的头饰,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我的宝宝在哪里? 幼儿:你的宝宝在哪里?
请幼儿相互介绍桌上的豆制品的名字,并说说自己是在哪里吃过的。 4、帮助幼儿认识豆制品的价值。
教师:豆制品虽然不是肉做的,但是它的营养却和动物的肉一样丰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比如小朋友的豆浆。
请幼儿现场观看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 5、引导幼儿讨论豆制品的吃法并品尝豆制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到的豆制品是怎样烧的?为什么要这样烧?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经常吃豆制品,不挑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更健康。
活动延伸:
黄豆爷爷找到了它的宝宝,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去帮黄豆爷爷过生日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热情很高,主要体现在: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豆宝宝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尝试用数字、符号记录豆子的数量及排列的结果。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的长,小种子排的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的多。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豆子。 2.一排豆子,2张排列卡
3.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有哪些豆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
2、请幼儿将三种豆宝宝分类,感知并在集体中交流每种豆子的数量。 3、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豆子的数量。
4、讨论:在一张纸上同时记录三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清楚 5、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二.队伍排到哪里――记得清楚,看得明白。 1、尝试让一种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的线上排队。 2、讨论:队伍有多长?
3、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讨论拿掉豆宝宝后,也能让别人知道种子排的队伍有多长的方法。
三.猜测并实践――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让三种豆宝宝分别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排队,从短线处开始排起,一个挨着一个,哪一种豆宝宝排的队伍最长,哪一种最短,为什么?
2、动手试一试
3、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4、讨论自己的操作结果,为什么?
5、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数字、符号、图画以及表格记录排列的结果。然后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在科学区,比较自己收集来的其他豆宝宝,为他们排队,感知物体大小和队伍长短的关系。
豆宝宝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黄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黄豆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 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黄豆、绿豆、赤豆、豆浆机 2、课件 活动过程:
⒈、导入:《猜黄豆》游戏。
小朋友,今天我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
谜语:“小小一颗豆,颜色黄又黄,营养真真好,吃了能长高!”黄豆 2、你们你知道黄豆长什么样子吗?
我们的桌子上有很多的豆豆,请小朋友把黄豆找出来哦!
有个小小的要求,要求每个小朋友把找来的黄豆放在自己面前的小盒子里,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 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
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到了黄豆,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自己盒子里的“黄豆”新朋友吧。你们可以用眼睛、用手去看看,摸摸
3、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看、摸,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 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我们班小朋友那么快就和黄豆成了好朋友,可是呀还有个难题等着我们解决哦!
4、播放课件:
教师:今天黄豆爷爷过生日,要他的宝宝都请来。黄豆爷爷很为难,请小朋友帮助它。
A、认识各种豆制品。
黄豆宝宝是用黄豆加工成的食品 “你知道哪些是用黄豆加工成的呢” 幼儿说一说,论一论
B、继续播放课件:知道豆腐、豆浆、豆腐干、腐乳、油面筋、豆腐脑、油果也是黄豆做成的。
C、帮忙找一找,小朋友说一说 真聪明,
D、请谁先进去呢? 依次点击
5、请幼儿品尝豆制品, 小朋友豆浆
豆浆是黄豆宝宝们变的,那小朋友们平时还吃过什么也是黄豆宝宝们变来的呢?
教师:原来小朋友知道那么多的黄豆制品,黄豆爷爷说:“我们黄豆是‘豆中之王’它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小朋友正在长身体,多吃黄豆制品可以长得高高的,那小朋友想不想长高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