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植物甾烷醇制备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拓教育网
VOI.35。NO.6 第35卷第6期 2010年1 1月 粮食钟技占仨 Nov.2O1 O 植物甾烷醇制备的研究进展 郝超,胡传荣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植物甾醇的双键被加氢饱和后成 为植物甾烷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甾烷醇的稳定性、表面活性等性质较之植物甾醇明显改善且效果 更优,从而拓宽植物甾醇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加快了植物甾醇氢化的工艺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依据当前国 内外文献及专利,介绍了植物甾醇及其氢化后产物的结构性质、应用方向及制备工艺等,并展望了其研究 发展前景。 [关键词]植物甾烷醇;制备;保健品 中国是油料生产、制油和油脂消费大国,油脂工业副 纯的植物甾醇在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 产品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甾醇资源。植物甾醇为油 在化学结构上是三萜类化合物。熔点可达130~140℃,不 溶性生理活性物质.在诸多植物甾醇深加工产品中,植物 溶于水,有的在有机溶剂中也不易完全溶解 。谷甾醇和 甾烷醇生物活性好、稳定性高,具有独特的降胆固醇功能 豆甾醇的R基是乙基,谷甾醇没有侧链上的双键,而豆 及抗癌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保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 甾醇有。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的R基是甲基,菜油甾醇 的广泛关注…。 没有侧链上的双键。而菜籽甾醇有双键。 当前含植物甾烷醇的功能性制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国内对其的研究和开发还局限于医药品的研制,在 2植物甾醇、植物甾烷醇的功能及应用 功能性食品基料上的研究和开发则是空白 ]。因此,开发 目前.国内对植物甾醇的氢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国 出简单有效的植物甾烷醇生产工艺,研究其新的用途有 外的研究虽然较早,但并不深入,在这些研究中,普遍在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压或低压的条件,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转速等因 1 植物甾醇、植物甾烷醇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 素来确定最佳氢化工艺条件。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的不断更新及研究 植物油精炼脱臭馏出物是植物甾醇的重要来源,在 的不断深入。发现植物甾醇的氢化产物——植物甾烷醇 制取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 的降血脂效果优于植物甾醇,且无副作用、有效剂量少。 等所产生的脱臭馏出物中一般含有10%~30%不皂化物, 植物甾烷醇除了和植物甾醇一样具有降低胆固醇的 其中约40%是植物甾醇、15%是生育酚。植物甾醇为环戊 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E4]:①抗肿瘤作用;②有 全氢菲三羟基化合物,C一5上有双键的称甾醇,C一5上键 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功效,可能是由于植物甾烷醇 饱和的为甾烷醇。植物甾醇及植物甾烷醇的化学结构见 能促进产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从而减少动脉 图l 内膜斑块形成;③止咳、祛痰作用;④可预防结肠癌。 饱和型B一谷甾烷醇,经试验证实,其降低血脂中胆 固醇作用更强于B一谷甾醇 ]。这是由于13一谷甾烷醇的 侧链没有双键,疏水性比B一谷甾醇强,疏水性强就不能 与胆汁酸微胶束强烈结合作为单分子释放,难以在小肠 H H0 上皮细胞被吸收。在肠道停留的时间长,就可以更好的 B一谷甾醇(p—sitostero1) 谷甾烷醇(Sitostano1) 图1 植物甾醇及植物甾烷醇的化学结构 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甾烷醇溶解度低。几乎不被吸收。因 此也不会引起血胆固醇增加。由于植物甾烷醇比甾醇的 收稿日期:2010—08—02 作者简介:郝超,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脂化学。 疏水性强,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更为安全。另据报道. 通讯作者:胡传荣,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油脂化学及植 甾烷醇不会转变成类似雌性激素物质,对生殖系统无不 物蛋白工艺。 良影响。 37 第35卷2010年第6期 郝超等:植物甾烷醇制备的研究进展 3植物甾烷醇的制备 甾烷醇在自然界中数量极少,主要通过氢化将不饱 和双键还原成饱和键,植物甾醇通过氢化转变成相应的 甾烷醇。 谷甾烷醇的制备,Jarkko 等以谷甾醇为原料.催化 剂为丙烯酸一丙烯共聚物负载金属(Pd),反应溶剂为异 丙醇,加压催化氢化,产物谷甾烷醇的含量为85.1%。 Hannu等以谷甾醇为原料,钯炭为催化剂,反应溶剂为乙 在目前已有的技术和试验基础上,如果能够完善植 物甾烷醇的制备工艺,必将使国内植物甾醇和甾烷醇的 保健食品生产得到一个更大的提高,植物甾醇保健功能 食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参脂,2001,26(3):60~62. 考文献 [1]唐传核,彭志英.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一植物甾醇酯[J].中国油 [2]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植物甾醇的基础研 究[J].中国油脂,2002,27(2):73-75. [3]Heinemann T,Kullak—Ubliek G A,Pietruek B,et a1.Mechanisms of 醇,加压催化氢化,产物谷甾烷醇的含量为84%。 孟祥河l8 等人以植物甾醇为原料,以钯/碳为催化剂, 丁醇为溶剂,甾醇含量10%,在氢气压力0.4MPa,80℃条 件下反应5 h,所得产品氢化率达80%。且其游离羟基几 乎不受影响.该产品既可直接应用,也可作进一步衍生化 生产甾醇酯。 谢敏浩 等人以豆甾醇为原料、Pd/C为催化剂,通过 常压催化氢化制备谷甾烷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Pd/C催化剂用量(Pd):0.1%(相对于豆甾醇质量),反应 溶剂为异丙醇。反应温度82℃,反应时问8 h,原料量比n (异丙醇)/n(豆甾醇)=80,豆甾醇转化率94.85%,产品 (谷甾烷醇):93-3l%。 陈林鹃_l0 等人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 雷尼镍为催化剂,甾醇浓度37%,在氢气压力2 233 kPa, 135℃,搅拌速度7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5 h,氢化率达 到94.13%。打破了长期以低压(或常压)、钯/碳为催化剂 的技术层面。为植物甾醇的氢化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并 为植物甾烷醇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4难点和前景展望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食品添加剂因具有降低 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符合当前快节奏生 活下人们健康保健的需求。虽然植物甾醇及其衍生物在 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植物甾醇和甾烷醇的相关产品 已经商业化,但是植物甾醇和甾烷醇的生物学活性机制 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提高免疫力、对细胞膜的 影响及类似激素的作用等。 在植物甾烷醇制备的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一直是 影响氢化工艺的关键因素,钯/碳催化剂成本较高,而雷 尼镍的催化活性不如前者高[11-12]。此外,催化剂的回收和 再利用就是实现工业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工艺中条件 的控制还需较精细的试验才能确定。 在当前单一凭借植物甾醇催化氢化而获得植物甾烷 醇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将酯化和氢化相结合的方法,来纯 化植物甾烷醇而得到特异性较强的植物甾烷醇。这些,也 正是笔者正在开展的工作。 38 action of plant sterols on inhibition od cholesterol absorption compo— sition of sitosterol and sitostanol[J].EurJClinpharmaeo1.1991(40): 59~63. [4]盛漪,华伟,谷文英.植物甾醇降胆固醇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J].粮食与油脂,2002(12):25-26. [5]Piironen V,Lindsay D G.Review:Hant terols:Biosynthesis,biologi— cal function and their importance to human nutrition[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Food and Agriculture,2000(80):839-966. [6]Katherine M,Phillips,David M,et a1.Free and Esterified Sterol Composition foEdible Oils and Fats[J].Journal of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2(15):123~142. [7]Kuksis A,Berveridge J M R.Composition of molecular distillate of coin oil:isolation and identiifcation of sterol esters[J].Journal of LipidResearch,1960,1(54):311 ̄320. [8]孟祥河,邹冬芽,毛忠贵.植物甾醇的氢化一甾烷醇生产工艺的研 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5):66 ̄69. [9]谢敏浩,裘爱泳.B一谷甾醇的制备工艺[J].中国油脂,2006,31 (4):40-43. [1O]陈林鹃,胡传荣.植物甾醇的氢化[J].粮油加工,2009(11):l1~ 14. [1】]夏少武,刘红天,赵纯洁.雷尼镍活性本质的探讨[J].工业催化, 2oo3,l1(2):36~40. [12]Nakagawa S,Tai A,Okuyama T,et a1.Enanti-differetiating hydro— genation of raomatic—.ketoesters over tartaric acid—.modiifed Raney nickel[J].Topic in Catalysis,2000,13(3):187-189. ・行业资讯・ 荷兰承诺2015年使用可持续棕榈油 据荷兰可持续棕榈油特别工作小组发布的声明 称.荷兰已经承诺到2015年底使用的棕榈油将全部为 可持续性棕榈油.即可持续棕油圆桌会议(RSPO)认证 的产品.成为全球第1个全部使用绿色热带棕榈油的 国家。荷兰市场的棕榈油供应商和买家承诺团结一致, 实现这个目标。该计划由荷兰人造奶油及油脂生产局 (MOV)发起。荷兰可持续棕榈油特别工作小组还表示, 到2015年底.荷兰市场上的全部棕榈油均为可持续性 产品。由可持续棕油圆桌会议批准的棕榈油可以视为 可持续性产品。荷兰是欧洲最大的棕榈油贸易国,每年 进出口数量超过了200万吨。(2010一ll一09 http://www. ehinagrain.en/zonglvyou/2010/11/8/20101181051113961.htm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