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计划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计划

来源:化拓教育网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韦立玲

一、班情分析

本学期我们八(二)班学生数学基础应该还不错,八(五)班可能相对较弱,介于迎合教育局课改的要求,上学期高效课堂的摸索,确实激发了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是因为处于摸索阶段,整体数学成绩与同届虽经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从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可以看出,与兄弟学校优秀班级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数学成绩需要一个改革性的进步,对此,我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仍然以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为指导,本着教书育人的教育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增加数学测试的次数,加强练习,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全部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二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

第十三章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

2

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四章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

第十五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六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式

1、切实做到课前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因材施教,再次仔细检查导学案,在课前一定要假想好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片段及解决办法,假想学生的疑问,精心设计探究示例,

3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导学案练习和课后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

2、课堂气氛两头抓。一头利用高效课堂的座位优势,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尽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另一头,要控制住课堂,让整个课堂秩序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完成导学案内容提供基础。

3、搞好测试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每人一卷的形式进行固定时间的检测,做到“是测必改”,让学生认真对待,对学生成绩进行摸底,指出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监督学生做好课下总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4

六、课时安排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约6课时

第十三章一次函数 约21课时

第十四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约10课时

第十五章全等三角形 约10课时

第十六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 约15课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