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职英语教学

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职英语教学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职英语教学

[摘 要]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将人性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体内在潜能的充分实现看得无比重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完整全面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职英语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1 理论简述

人本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教育思想是以马斯洛(Abraham Harald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先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生存与发展是人的本能,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作出选择的权利,强调以“人性为本位”,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人本主义教育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的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学校课程脱离价值,价值中立和无目的无意义,主张进行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不良师生关系和教学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

2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2.1 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呈多元化形式,有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高学生,有参加专业对口考试的学生。

2.2 英语成绩参差不齐

由于生源结构在高一起点时就存在差别,加之高中阶段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和英语总课时的不同,使生源结构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较大的不同。

2.3 学生所学专业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同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人才”,学生所学的专业中使用英语种类及情况不同。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在大学阶段的英语课中能多些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中能少些枯燥的讲解,并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

3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3.1 分级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所谓“分级教学”,即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教学,努力解决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力求使英语教学具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尽可能大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最高分130多分,最低分20多分。相差悬殊,教学要想兼顾全面,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笔者所在学院公共英语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公共英语课程共分为三个教学模块。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66学时)为学院的英语水平达标模块。在这一学期中,教师旨在使学生具备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口头、书面综合语言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学院规定的英语水平标准。第二学期(70学时)为分层次教学模块。这学期旨在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供相应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在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后,根据测试成绩,未达标的学生继续参加水平达标班的学习;已达标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参加A级班或四级班的学习。针对水平达标班的学生,继续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的学习,争取在本学期能达到学院水平测试的标准;针对A级班和四级班的学生,在进一步英语教学的同时,强化A级训练和四级训练,辅导学生考取高等学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A级证书或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为学生进入社会、优质就业搭建更好的平台。第三学期(36学时)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兴趣班,如科技英语阅读班、翻译班、英语听说班等,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继续开设四级班,为学生考取四级证书再夯实基础。通过三个学期的英语课程的学习,一是在达到学院要求的英语水平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参加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水平考试,考取过级证书。二是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能力和求职技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现和谐教学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除学生之外,教师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强调人文精神,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促进者。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为学生服务的态度,贴近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学生觉得教师很看重他们并乐意与教师为友,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3.3 激发学习动机,倡导自主学习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之目标的心理历程。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即使在一堂课中学习者的心理状态也常不能始终如一。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等,以及各种教学活动,如演讲、对话、表演等,使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愿意做这件事,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运用。二是使每个学生均获成功的体验。在性质上,学习动机是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假如追求成功的结果屡遭失败,学习动机自然不能维持。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均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期其在努力之后获得满足。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三是善用教师回馈激发学生士气。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回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回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学生会努力去追求成功;教师的回馈是负面的(批评或训责),学生会稍有困难立即退缩、放弃。追求成功者才会成功,逃避困难者难免失败。

4 结 论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将人性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体内在潜能的充分实现看得无比重要,其教育目标、学习的结果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的人。将人本主义教育观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完整和全面地培养学生。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启迪心灵的过程。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中,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的全民教育的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