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辫海洋管理 我国海岸线确定和管理模式研究 黄南艳 林 宁 徐文斌 摘要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海岸线确定和公布的模式.提出了海岸线确定后的海岸线修订、海岸线区划、 海岸线使用和海岸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海岸线的管理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海岸线;确定;管理;模式 陆管理分界线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和技术性工 一、引言 作。目前,我国在海岸线的确定上,尚未成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的海 域权属管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确立的土地权属管理制度形成了我国主权领域权 属管理的基本制度,从地理范同上两法以海岸线 为界,共同覆盖了我国整个主权领域,但是在现实 世界中,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为活动的干扰, 这条线究竟如何划定,操作起来比较难。 海岸线的难以确定,导致沿海地区各管理部 门对界线认识上产生差异,造成海陆管理权限不 技术方法、理论体系和参考模式,国家和地方海 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岸线的确定工作非常重视, 先后开展了海岸线确定的模式研究和试验。 1.实地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类型的海岸线位置进 行辨别和确定,并利用GPS技术进行实地测量。 实地测量的优点是数据准确,与实际现场情况更 好的一致,缺点是实地测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和物力。 2.遥感信息提取 清或重叠,致使利益冲突的产生。因此,国家对 海岸线的确定工作非常重视,2002年下 发了《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 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 海岸线遥感信息提取是指利用图像处理软 件、GIS软件和多星种、多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 感影像,根据海岸地物光谱特征,利用计算机对 卫星遥感成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获得海岸 了海岸线修测是全国省、县两级海域勘界的基础 性工作。 信息。遥感信息提取海岸线的优点是可以快速、 准同步地进行海岸线的测绘,其信息处理速度较 快,缺点是高分辨率遥感资料的投入经费较大, 二、海岸线确定模式 海岸线确定工作是合理划定海岸线,明确海 遥感资料获取时受到一定的天气条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地形图上修测 的市根据国家标准划定,报省海洋行政 主管部门备案”。 5.技术单位测量后由批准 以最新版的1-50 000或1-10 000国家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所绘的海岸线为准。地形图 是测绘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绘制并按规定程序出 以天津市海岸线的确定为代表。2007年8 月5日,天津市批准了经技术单位测 量、测绘部门核测的天津市海岸线成果,作为天 版,具有法律效力。利用地形图进行修测的优点 是方便、简单,完成时间短。但由于地形图的更 新周期较长,即使是最新版的地形图从测量到出 津市国土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的依据。 版使用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海岸线的 变化未被考虑在内,海岸线的现势性较差。 4.多种模式结合 在海岸线确定的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的 实际情况,采用多种不同的模式,优势互补。较 为实际和可行的办法是在海岸线变化较大且较 容易进行测量的区域以实地测量为主,在海岸线 变化不大且不易进行实地测量的区域以遥感信 息提取或地形图上修测为主。 三、海岸线公布模式 海岸线确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同 时也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的管理问题,在 海岸线确定过程中相关部门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从技术上完成了海岸线的确定后,如何从 管理层面上公布海岸线确定成果,全国各地也有 不同的模式。 1.以文件形式进行确定 以福建省龙海市海岸线的确定为代表。2002 年10月30日福建省龙海市以文件批 复形式原则通过《龙海市海域范围界定意见》, 明确划定了龙海市海岸线。 2.以条例的形式加以明确 以江苏省海岸线的确定为代表。2005年3 月17日江苏省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 《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草案)》,《条例(草 案)》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海域,是指本省 行政区域内海岸线向海一侧的内水、领海的水 面、水体、海床和底土。本省海岸线由沿海设区 40 四、海岸线管理研究 海岸线确定并公布后,其动态管理问题将成 为海域管理工作一项新的重要内容。海岸线确定 工作将海岸线由一个理论的平均大潮高潮线转 化为实际的海陆分界线,进而成为海陆管理的分 界线,但在海岸线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却远非一条 线的管理那么简单。 1.建立海岸线修订制度 海岸线位置和长度是动态变化的,大多数自 然岸线在自然环境下的变化相对较慢,但人类的 开发活动如围海造地、拦河筑坝、采挖砂石和珊 瑚礁、砍伐红树林和建设港口等往往在短期内引 起海岸线的变化。因此,在海岸线管理中应建立 海岸线修订制度,明确海岸线修订的工作流程、 方法、时间以及海岸线修订成果的管理等内容, 实现海岸线的动态管理。 在海岸线修订的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各地 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修订。一种形式是 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根据海岸线变化 的具体情况,组织海岸线的修订工作。另一种形 式是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由具体使用海岸 线的单位、企业或个人等来组织海岸线修订工 作。第三种形式是由使用海岸线的单位、企业或 个人提出申请,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海岸线 的修订工作。具体的修订工作需由具有测绘资质 的技术单位完成,修订成果需报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审核后生效并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 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重视海岸线区划工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海岸线已由原来无 偿使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变成了短缺或稀缺的自 然资源,如果不加以很好的保护和有序的利用, 海岸线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海洋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根据海岸线的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在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制定海岸 线区划,根据海岸线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自 然资源、开发保护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照海岸线功能标准,将海岸线划分为不同使用 类型和不同环境质量要求的功能段,用以控制和 引导该段海岸线海域的使用方向,保护和改善海 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海岸线区划的基础上,应制定海岸线区域 利用规划,并将其纳人海域使用规划体系。海岸 线区域利用规划应包括海岸线开发利用战略目 标、管理计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行动计划和 具体措施等。 5.加强海岸线使用管理 在《海域法》中第十规定“下列项目用 海,应当报审批:(一)填海五十公顷以上 的项目用海;(二)围海一百公顷以上的项目用 海;(三)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七百公顷 以上的项目用海;(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 (五)规定的其他项目用海”。该条款中规 定了用海项目使用海域的面积,但并没有明确规 定用海项目占用海岸线的长度,而同样的用海面 积,如果项目用海占用的海岸线越长,说明海岸 线利用的程度越低。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岸线,应制定海岸线 使用管理的配套制度,对应《海域法》第十 中规定的用海面积标准制定项目用海占用海岸 线长度的标准,在标准之上应报审批,在 标准之下报由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规定的受理机关分级审批,以有效制止 海岸线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瓣海洋管理 4.实现海岸线信息化管理 随着海岸线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利用3S (GIS、GPS和RS)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海岸线进行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海岸线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 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在海岸线信息的动态管理中可以采用时空数 据管理模式,将海岸线分为历史海岸线和现状海 岸线,通过历史和现状海岸线之间的关系,实现海 岸线使用历史状况的恢复、海岸线使用变更回溯 和海岸线使用空间叠加分析等动态管理的功能。 五、讨论 海岸线的确定从科学意义上讲,将海岸线由 一个理论的平均大潮高潮线转化为实际的海陆 分界线;从管理意义上讲,海岸线的确定解决了 海陆管理权限不清或重叠,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 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 法。 海岸线的确定意味着海域管理中一项新的 管理内容的开始。通过对海岸线确定和海岸线管 理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海岸线确定工作和其管 理工作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有效的实现 海岸线管理并将其量化和制度化,使其具备可操 作性,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书贤.合理确定海陆管理分界线,全面落实海域权 属管理制度.海域管理工作通讯,2003(2) 2孙美仙,张伟.福建省海岸线遥感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研究.海峡,2004(2) 3林宁,王江涛,徐文斌.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 研究.海洋技术,2005(1)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z中国海 洋大学)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