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控及会议系统

中控及会议系统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控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1.1 1.2 1.3 第二章

2.1 2.2

需求分析 ....................................................................................................................... 3 系统概述 ....................................................................................................................... 3 设计思路 ....................................................................................................................... 3 设计依据 ....................................................................................................................... 4 系统设计 ....................................................................................................................... 5 设计原则 ....................................................................................................................... 5 系统特点 ....................................................................................................................... 5 2.3.1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原理 ...................................................................................... 9 2.3.2信号处理子系统原理 ............................................................................................ 10 2.3.3数字会议发言子系统原理 .................................................................................... 12 2.3.4集中控制子系统 .................................................................................................... 13 2.3.5扩声系统 ................................................................................................................ 14 设备简介 ..................................................................................................................... 16 投影系统 ..................................................................................................................... 16 信号处理系统 ............................................................................................................. 16 发言扩声系统 ............................................................................................................. 17 集中控制系统 ............................................................................................................. 17 数字会议系统 ............................................................................................................. 21 摄像自动跟踪系统 ..................................................................................................... 25 产品说明 ...................................................................................................................... 26 功能描述 ...................................................................................................................... 26 技术参数 ...................................................................................................................... 27 系统环境要求 ............................................................................................................. 29

第三章 3.1 3.2 3.3 3.4 3.5 3.6

第四章

2

第一章 需求分析

1.1 系统概述

在建邺区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中,我们及时和用户沟通,我们将中控系统和会议系统都当作一个全面的,的系统来设计。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目前以及今后几年内的扩展需求。

本次中控及会议系统共两套:区指挥中心和分局指挥中心。最基本的设备需求就是会议系统和中控系统。扩声系统我们选择音质清晰的功放和音箱,并增加一对无线话筒。要充分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可以使用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中控系统)和会议系统。

根据用户功能的需求,并结合我们以往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在满足用户目前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对资金的投入、设备的选型、系统的完善、方案的瞻前等各方面进行了总体的归纳后,制定了以下描述的系统设计。 1.2 设计思路

使用中控系统的优点:在触摸屏上轻轻一按即可控制灯光环境,声音大小、各种设备的开关、投影机信号切换、幕布的升降、窗帘的闭合、空调的控制、DVD的控制等等。在无限手持触摸屏上完成所以接入视频及音频信号输入选择和输出切换,配合会议系统的摄像跟踪功能,本地进行圆桌会议室时领导一发言,即投影机可以立即把领导的形象以大画面投射出来,远端的观众同样能清楚逼真的看到领导的画面,仿佛就在一个会议室参加会议。

会议系统这里主要是进行圆桌会议。结合中控系统实现的发言自动摄像跟踪功能,创造身临其境的会议境界。

此次建邺区社会面监控中的中控及会议系统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大屏幕投影系统、发言扩声系统以及会议系统、后台的信号处理和设备集中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这次建设要保证系统的先进性,系统水平应和国际接轨。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保持领先性。同时考虑经济性,考虑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综合性能应是上佳的、优良的。整个系统将是一个先进的、成熟的、稳定可靠的、功能完善的系统。

3

1.3 设计依据

本设计方案按照业主要求和国家相关视音频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 业主要求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GB/T15381-94

 《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 system》

IEC914

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 14948-94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 《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1-93 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 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  《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3  《声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4197-94  《视听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4197-95 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联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15859-1995

 《厅堂扩音特性测量方法》 GB4959-95  《歌舞厅扩音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1-93  《声系统设备一般数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12060-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4

第二章 系统设计

2.1 设计原则

 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技术手段要具有先进性,但

必须成熟。完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具有完美的工艺水平,使功能性与观赏性能够完美的结合一起。

 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

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用户支持。

 先进性和易操作、易维护的兼顾:在可能的财政预算范围内考虑率先采

用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 高性价比:在保证系统先进、功能完善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

的国内外技术与产品,尽量为用户节约投资,不浪费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创新意识:在系统可靠、实用的基础上,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上

的创新,与时俱进,在现有技术水平上高屋建瓴,领导时代技术潮流。  特色性:设计不但在功能上满足用户的普通要求,实现系统的一般用途,

还要与系统的使用方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出具有用户特色的系统与产品。

 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

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2.2 系统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现代化的指挥中心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

5

议及指挥要求之外,还应具有格调高雅的优美音质、清晰明亮的图像演示和灵活方便的系统控制。多媒体会议系统一般由大屏幕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和集成控制几大部分组成,选取具备先进功能的DVD和录像机以及实物和图文传送器,通过大屏幕投影机还原其图像,通过集成控制设备,控制室内所有影音设备、信号切换、灯光、屏幕升降、音量调节等功能,大大提高会议的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能适合所有人士使用而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此次所要建设的会议系统的应用方式则与传统会议系统有较大不同,除了基本的会议功能以外,所配备的会议系统也必须完全满足高规格会议室的使用需求。因此,会议系统的建设重点,除了保证具备传统会议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必须具备数字会议系统必须的一些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本系统时充分考虑了以上特点,所设计的系统具备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 高可靠性:所配设备考虑采用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较为成熟的主流设

备,具备较长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 实用性:整体功能设计和具体设备选型以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为出发点,

不片面追求新奇特。

 先进性: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但设备先进性

以不牺牲可靠性为前提。

 高兼容性:整个系统首先避免使用非工业标准格式,同时能够兼容目前

已有的所有视音频格式(包括PAL、NTSC、SECAM三种主要制式,复合视频、分量视频、S视频、SDI等视频接口形式,包括VGA、XGA、SXGA、UXGA以及DVI在内的各种计算机格式,平衡、非平衡音频信号),还必须具备对未来可能采用到的各类视音频格式的支持能力。另外还必须具备对现有各类网络视音频格式的兼容能力(MPEG1、MPEG2、MPEG4以及未来的MPEG7等)。

 高灵活性:整个系统从信号的转换、切换、传输到系统设备的集中控制

均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实现各类信号从任意一点到任意一点的自由传送,同时还具备在任意位置控制任意其它位置设备的能力。并且系统结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以最小的设备更新为代价进行调整。

6

 高度可扩展性:考虑到当前应用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

预测的其它应用方式,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能力,以适应未来潜在的应用需求。

 高度易用性:会议系统的所有主要设备均能够在单一平台上进行集中控

制,集控软件完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控制系统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预置模式等手段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 强调性能价格比: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在设备选型上充分考虑性

价比,同时还考虑到用户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成本。

7

2.3 会议中控系统原理、主要配置组成及选型

会议系统顾名思义是安装在会议室内用于召开各类会议的系统,因此传统的会议系统通常指的是发言扩声系统。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各类信息高度集中的重要场所,会议系统所涵盖的范围已大大增加,其中主要是增加了视频和控制方面的设备,包括投影、信号处理和集中控制等子系统。用户除了可以在拥有完整系统的会议室内开会以外,还可以使用各类多媒体及网络信息,会议的内容变得非常丰富,且设备的使用也变得极其方便。

上面我们所讲到的会议系统虽然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功能,但整个系统的大部分子系统还是基于比较传统的视音频技术,系统与系统间主要还是通过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沟通。而近几年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传统视音频系统的发展方向。会议系统中的音频信号处理和集中控制两个子系统已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其它几个子系统也在向同一方向发展。此次我们为都匀供电局调度大楼所设计的会议系统就充分利用了会议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

电子会议系统主要是集成各种大屏幕图像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数字发言系统、电子表决系统、同声传译系统、集中控制系统、音响扩声系统以及电视会议系统等子系统,为参加会议的各方提供充分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上使用功能,并结合具体使用特点,完善各类设施。而对于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表达,以及对系统软硬件的控制,则是衡量整个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标准。

根据在目前电子会议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我们以往的实际工程经验,我们将整个电子会议系统依照功能模块分成以下几个主要子系统:

 投影和显示系统  信号处理系统  数字发言系统  视频会议系统  集中控制系统  音响扩声系统

8

以上几个子系统实现发言、图像信息显示、信号处理等特定的功能,并相互之间实现信号传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整个系统的核心是网络化的控制和多会场间的视音频信号共享。

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现代会议系统中,也需要引入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保留和计算机局域网以及和INTERNET的接口。

整个系统信号逻辑结构如下:

2.3.1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原理

该子系统选用高性能的投影设备和大尺寸投影幕,根据会议室的不同使用要求,提供大屏幕、高亮度图像输出,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作为图像信息显示系统主体的大屏幕投影机,根据其不同的投影原理,可以分成三CRT投影机、单液晶LCD投影机和单DLP投影机三大类。无论何种投影机型,其主要的性能指标是亮度和分辨率。

9

第一代的三CRT投影机有着较高的分辨率和优良的视频图像输出质量,但是其亮度输出低,通常只有几百流明的光输出亮度,通常用于屏幕不太大但对视频图像的质量有极高要求的场合,如飞行模拟器、三维空间模拟器、小型的高级影视厅等。

第二代的单液晶LCD投影机有着很高的亮度输出,可以适合许多环境明亮的场合,电脑的VGA数字信号输出质量优异,单液晶LCD投影机是目前主流的投影机种。

第三代的DLP投影机有着超高的亮度输出,可以适合许多环境明亮的场合,电脑的VGA数字信号输出质量优异,其视频图像质量高于LCD投影机,一些专业的数码影院用投影均采用DLP技术,三片式DLP投影机是目前主流的超高亮度投影机种。本方案中,大屏幕使用原有。 2.3.2信号处理子系统原理

通常一个会议室内会有多个信号来源,除了具有DVD、VCR、CATV、计算机等本地信号源外还可能具有一些外部信号,其数量远多于输出设备的数量,而且信号的格式、带宽都不同,为使会场能够方便地输出所需的信号,系统必须配备必要的接口、矩阵切换器、分配器、切换器等设备,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另外,对于多会场的应用,信号处理系统还必须能够实现多个会议室之间的视音频和计算机信号的实时、无损长距离双向传输。

信号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视频信号格式转化:将不同制式输入的视频信号如复合视频信号转换成

统一格式如RGB格式视频信号输出。

 信号频率变换:自动扫描并适应视频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成所需要的

视频信号频率输出。

 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过滤,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  多组视音频信号源的正确路由、切换和多路分配。

 同步信号的处理:同步信号对于图像的正常显示非常关键,当视频信号

经过处理后,与视频相关的同步时间信息可能被改变,因此可能会引起图像的抖动或显示不均匀。大多数的显示设备包括投影机要求正确的同步输入,一般是分离或复合的行同步和场同步,即RGBHV或RGBS输

10

入。信号处理系统应能够在输入的视频信息中抽取同步信息并保持与视频输出的相关性。

 信号的长距离传输:以纯硬件方式实现信号的无损传输。 信号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有:

矩阵切换器(Matrix Switcher):可以将多路信号源输入路由至多路信号输出。通常用于有大量信号源输入,提供给多种功能使用的场合。 切换器(Switcher):可以将多路信号源输入有选择地输出到一路输出,用于多路信号源提供给某一功能使用的场合。

分配放大器(Distribution Amplifier):可以将一路信号源输入变成多路输出,并进行信号放大和噪声过滤。用于一信号源提供给多种功能使用的场合。

接口(Interface):用于转换信号源的制式以满足某种功能的要求。 信号处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

易操作和易控制:信号处理设备操作应该简单易用,具备高度可控制性。(通过PC或集中控制系统)。特别是在设备较多的场合,这点尤为重要,可以大大减轻控制人员的操作强度,减少误操作,提高会议的效率 

兼容性强:需要兼容各种制式的视频、音频、各种分辨率的RGB(电脑)信号。 

系统高带宽:现代计算机都具有高质量图像输出,分辨率从0*480到1024*768,某些工作站图像分辨率更高达1600*1200。这些高质量图形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后,需要无损地显示在大屏幕上,这就要求系统具备足够的带宽。根据实际经验,为了保证高频信号无衰减地通过,系统带宽应该是最高质量视频信号所需带宽的2-3倍。

整个信号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前面板手动进行操作,另外还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和计算机以RS232方式进行遥控操作。

本项目中我们选择全球最大的视音频及计算机信号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CREATOR,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包括接口(Interface)、切换器(Switch)、矩阵切换器(Matrix Switch)、分配

11

器(DA)、长线驱动器(Line Drivers)、倍线器(Scaler)、降频器(Scan Converters)、双绞线长距离收发器(Twisted Pair Transceivers)、各类专用工具以及专用电缆。此类产品的特点是:1.可靠性 本会议系统的核心设备我们选用国内最大的AV生产厂家CREATOR快捷的产品。CREATOR在控制系统、矩阵、会议系统方面是国内的领跑者,也是AV行业能大量出口的少数生产实体,技术、生产工艺全球领先,6条先进的SMT生产线是质量的保证。通过了ISO9001认证和总参军供认证。本项目多款核心设备均采用CREATOR快捷产品,兼容性极佳。从设备上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实用性 本系统以最精简的配置,实现了视听方面的整体要求,没有特别的噱头和多余的设备。

3.先进性 本系统是的配置是目前主流配置,搭配先进的集中控制系统、数字会议系统和信号管理系统,让系统数字化、模块化、方便化,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带来的视听享受。

4.高兼容性 本系统所有设备信号都采用标准格式,包括控制信号、音视频信号,设备上也均采用一线主流厂家的功能完善的产品,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5.灵活性 通过矩阵进行信号的管理,可以保证任意信号进入可以从任意输出设备输出。非常灵活。(矩阵就相当于自动接线员,只要给出一个指令,他就自动的把任意一路输入源的信号头子接驳到任意一路输出设备上)。

6.高扩展性 在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客户的要求和实际场地的,根据我们的工程经验作出合理的配置,比如在集成型控制系统和纯中控型控制系统的选择上,我们选择纯中控+矩阵的搭配,给与了系统一定的冗余空间,即使以后给系统增加若干功能,系统也不需要增加设备或只需最小代价即可。

7.易用性 数字化带来的优势就是易用性,纯中文友好的操作界面,只需在触摸屏上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操作上甚至可以无需培训。

8.性价比高 本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以上特点,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档品牌、性能相同的情况下,以价低为优先考虑。 2.3.3数字会议发言子系统原理

该子系统为会议室构建多席位、高保真的发言设备网络,提供有效的话筒管理手段(保证会议室发言的秩序),另设摄像机自动跟踪功能,可使高性能摄像

12

头及时捕捉发言者画面并输出至大屏幕,达到声像合一的完美效果。

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实施与使用都非常灵活。它有着良好的扩展性,在系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和功能扩展非常方便,这为日后系统升级创造了条件。

可以满足现代会议的各类管理需求。 针对会议设计,有着齐全的功能。 嵌入式会议系统美观大方,性价比极高。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此选用了创高CREATOR的翻盖式式数字会议系统。 2.3.4集中控制子系统

现代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视听设备、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

以及自动化环境调整设施与日俱增,各种设备的遥控器具更是层出不穷。随着功能增多而带来的众多的控制键钮,令操作员时常陷入操作众多复杂设备的遥控器的尴尬境界。

该子系统建立一个可对所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操作、控制的网络管理系统。简化设备的操作,提高会议的效率。

会议智能系统除了发言、扩声、信号源、信号处理、显示设备,还包括强电设备,如:设备电源、灯光、电动幕、电动窗帘、空调等等。如此庞大的设备群依靠控制人员手动操作是相当繁杂的,因此,采用集中控制以使会议更高效是整个系统先进性的又一标志。

该部分的后台设备是控制主机以及针对各种受控设备设计的相当完备的网络设备,在系统功能确定、控制点到位后,该部分完全固定,不再需要控制人员进行任何操作。

该部分的前台设备(即“操作界面”),则是1台计算机、1台触摸屏或1个遥控器,操作人员通过它即能控制所有的电气设备。

目前集中控制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是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标准以太网将各个会议室的控制主机加以沟通,所有的控制采用服务器浏览器方式进行,通过严格的身份认证确认不同的控制级别,可在单一地点控制任意一个会议室内的任意一台设备,具备极高的灵活性。

13

为了解决集中控制的问题CREATOR推出了触摸屏控制系统,它们可以解决复杂的控制问题,并附带先进的触摸屏控制系统。

CREATOR系列多媒体控制系统,汇集了控制领域的许多优秀技术(如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编程接口等等),是针对多媒体会议系统而设计,可以汇集音频、视频、计算机、电视会议、灯光、监控、机电环境控制等系统为一体,另外CREATOR系列控制系统,汇集了电脑控制软件、方便快捷的控制面板、神其的彩色无线LCD触摸屏,快速的编程方法,实时的图像反馈,确保指令得以实行。它适用于任何控制需要,从会议室、电教室、培训中心、视讯会议到安全监控、遥距学习、操控灯光调整自动化。

CREATOR多媒体控制系统属于组合式控制系统,根据所控设备的种类、数量、选取相应的系统配置,任意叠加或扩充,配合软件建立控制室,随时随意控制所有设施的启动、运行、关闭及各种调整功能。CREATOR控制系统的精髓是复杂的复杂的编程过程方便快捷、简单明了、清晰直观地呈献给用户。 2.3.5扩声系统

设计一个好的扩声系统,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扩展计划、建筑和建筑声学设计等因素来确定,其次是根据用途类别、质量标准和服务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方案的技术指标。根据该技术指标设计出一套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的现代化音响设备。

音频扩声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语言扩声、多媒体音频重播等,为旁听人员提供清晰明亮的声音品质。对于音频的扩声,主要要求是语言重播清晰,整个报告厅的声压分布要比较均匀。因此在设计时重点解决扬声器的布放,以及设备的互相配合。以求语音清晰不混浊,具有较高的语言可懂度。

报告厅音响扩声系统是整个会议电声设计的主题,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报告厅的日常会议议程的顺利举行和主观音质评价。本设计以人声语言还音为主导设计思路,围绕满足报告厅需求进行配置和设计,重点保证“语言清晰度、可懂度、还音的真实性”这一是会议扩声的第一要素,力求在声场覆盖均匀度和音质体现上达到并超过有关的国家标准。

本扩声系统的再现声音质量不仅要满足客观测试指标的要求,还要满足主观听音评价要求,要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音质评价方法,使再现声音在听闻方

14

面能够符合大报告厅的各种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设计选用高指标的音响器材来完成这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这个系统里面,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器材,其目的在于依靠著名的器材,先构筑最好的声音基础,从而保证整套系统有很高的水准,完美的音质,极好的解晰度、最佳的性价比和坚实的可靠性。

15

第三章 设备简介

3.1 投影系统

3.2 信号处理系统

在会场里设置墙面信息接口,主要用于计算机信号的接入,设计四个组合信息接口,内有计算机输入口、话筒输入口、电源。

计算机信息接口统一进入跳线架,然后上投影机。 所有线缆统一在设备柜处墙面出口。

CREATOR RGB 8*4 1.视频信号:增益: 0 dB 带宽(-3dB): 》250MHz 切换速度: 《 2 uS 2.输入视频信号:

接口: 15针直插 母 信号电平:VGA: 0.7Vp-p

Y of Componet Video、S-video、composite video: 1 Vp-p R-Y/B-Y of componet video 、C of S-video: 0.3 Vp-p

3.输入阻抗: 75Ω

4.输入极性: 正/或负(跟随输入) 5.最大直流偏差: 1.5 v 输出视频信号:

1.接口: 15针直插 母 2.信号电平:RGB: 0.7Vp-p Y of Componet Video、S-video、composite video: 1Vp-p R-Y/B-Y of componet video 、C of S-video: 0.3Vp-p 3.输出阻抗: 75Ω

4.最大输出直流偏差: ±5mV (输入无偏差时) 控制:

16

控制口:1,RS232 9针D型接头, 2 = TX,3 = RX, 5 = GND 波特率:9600,N,8,1 规格:

电源 220V/50Hz 功率 20W

安装 带有标准机柜安装架 尺寸 485L×275W×50H(mm) 重量 2.4(kg) 3.3 发言扩声系统 3.4 集中控制系统

CR-PGMII控制系统主机控制模块说明如下: A、控制主机

CR-PGMII可编程控制系统 产品描述:

强大的逻辑控制指令

CR-PGMII支持多达100条以上的逻辑控制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控制操作。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可支持的指令亦会不断增加。

红外学习及在线仿真功能

CR-PGMII采用电脑软件红外学习功能,用户可自行建立、维护、管理红外代码库,亦可以从网上下载常用电器设备的红外代码库。

配合软件的红外代码在线仿真功能,可进行红外代码在线检测甚至实时控制。

不断推出的功能扩展模块

CR-PGMII设有扩展槽,可插入各种不同的适配卡,对控制功能进行扩充。我们会不断推出各种适配卡,以适应各种控制场合及方案。用户无需对机器进行升级,即可完成功能的扩充。

强大的软件支持

专为CR-PGM II主机编写的Control System Builder编程软件,以人性化的图形界面,对PGM-II进行编程操作,支持所有复杂指令的图形化编程,支持在线底

17

层软件升级及程序下载。

产品特性:

PGMⅡ中控系统是CREATOR中控系统产品的最新杰作。它配置了主频达210MHZ的32位内嵌式处理器,内置了8M内存和8M存储FLASH,能高速运算复杂的逻辑指令;提供了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平台、人性化的中文操作界面和交互式的控制结构;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全贴片式SMT工艺和可编程逻辑阵列电路,能保证更快的运行速度和更稳定的操作系统。强大的内置可编程接口使PGMⅡ可以控制几乎所有的外接设备(包括第三方设备),适用了大型会议厅和拼接系统等和种大型系统工程。用户建立自有的红外代码数据库,也可以从CREATOR网站上下载最新的红外代码库,可实现一键发双代码等红外逻辑控制。PGMⅡ支持3路CR-NET控制总线,可扩充达256个网络设备(如:触摸屏、调光器、电源控制器、音量控制器等)。可通过扩展以太网控制接口实现计算机远程控制。

技术参数:

 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平台,人性化的中文操作界面,交互式的控制结构  采用最新32位内嵌式处理器,处理速度可达257MHZ  采用可编程逻辑阵列电路,运行速度更快,系统更稳定  主机内置8MB内存及8MB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

 8路可编程RS-232控制接口,可以收发RS232、RS485、RS422格式数据

 8路可编程IR红外发射口 (排针方式)  8路数字I/0输入输出控制口,带保护电路( 0~5V)  8路弱电继电器控制接口(1A/30V/A/D)  前面板和后面板均有一个USB1.1 MINI接口  1个DB9母型端口

 全面支持远程网络控制,可选配网络适配卡(具有1个RJ11 6PIN LAN接口外接XPORT,WIPORT网络模块)、智能电话控制卡

 全面支持第三方设备及控制协议,客户可自行设置多种控制协议和代码

18

 提供2条可扩展多功能插槽,可选配智能电话控制卡、音量卡、RF无线接收卡等扩展模

 支持3路CR-NET控制总线,可任意扩展控制模块,如多台调光器、多台射频无线接收器、多台电源控制器等,最大可支持256个网络设备

 全面支持第三方设备及控制协议,客户可自行设置多种控制协议和代码

 前、后面板具有系统软件传输接口  前面板具有系统硬件复位功能

 内嵌智能红外学习功能模块,无须配置专业学习器  支持双代码的控制,即一键发二种代码

 用户可行建立IR DATABASE数据库,支持红外代码库在线仿真。  可从网上下载各种常用的电器设备的红外代码库  采用国际流行全贴片式(SMT)生产工艺  全制式环保电源(110V-240V),适合任何地区  外形尺寸:485L×236W×H (MM)  重量:2.8KG ST-6500C 彩色无线触屏 产品特性:

 ST-6500C/LT-6500C采用高档模具制作,专业设计的流线型极赋人性化,手感一流。256色透射式点阵液晶屏。

 搭配CR-PGM系列和PC-6000可编程控制系统使用。

 用户自行编辑界面,支持图片、图形、文字、3D/2D按键,可上传照片在屏幕上显示。 支持无线控制。

ST-6500C无线:射频频率433Mhz。 技术参数:  触摸式显示屏

显示屏类型: 256色STN LCD

19

显示屏尺寸: 对角5.7英寸 触屏范围 : 5.7〞/14.5cm对角线 分 辨 率 : 320X240像素 照 度 : 3级可调背光 对 比 度 : 9级可调 触屏背光 : 背亮荧光 外理器

C P U : 32位Samsung ARM微处理器 处理速度: 60MIPS 存储器

内置1M SDRAM,2M FLASH 控制

控制方式: 无线控制

射频控制: 433MHz全向无线射频控制,真线控制距离达到80米 遥控距离: 50m(开阔地带) 通讯接口 USB接口 RF ID 默认值 60 电源规格

处 置 电 源 : DC12V/3.33A 电 池 容 量 : 3600mAH 连续工作时间: >6小时 关闭待机时间: 长达60天 充电饱和时间: 约5小时 电池充电温度: 35°-50° 电 池 规 格 : 锂电7.2V 软件

Touch Panel Builder:支持图像、文字、3D/2D按键、视频及动画,全中文界面

20

尺寸

220长X150宽X90高(mm)

D、单向无线接收器CRRFA

与ST-7000C配合使用 单向RF,频率为433MHz E、红外发射棒CRIRP

用于对带红外遥控器的设备进行控制 连接在主机的红外端口与被控设备之间 G、电源控制器CRPWR-8 8路电源开关控制 载入容量:单路功率20A

ID选择:旋转的ID切换设置网络ID身份代码

电源:24VDC网络供电 单路或多路开关

控制方法:通过的网络协议控制 外形尺寸:380H×200W×70D(MM) 重量:2.7KG 3.5 数字会议系统

控制设备

会议系统主机CR-M3201 产品说明

…………………….……..……..前面

21

…………………………..………后

面板

功能描述

系统主机最多可连接128台会议单元,通过扩展口接入扩展主机(多个扩展主机之间手拉手串联连接),最多可接入4096台会议单元,且相互无干扰

\"手拉手\"电缆串接模式,便于安装和维护

具有音频输入接口,可输入外部音频信号(如背景音乐)

具有多组音频通道输出,可连接PA功放对发言者的讲话进行放大输出,也可连接卡座进行录音

发言人数功能:限定当前最多发言单元,当发言单元达到定值时,要打开其它发言单元,必须先关闭已打开的发言单元,发言单元数量1、2、4、6可调,单元不受

先进先出功能:如果当前发言人数已经达到最大值,后打开的发言单元会自动取代之前最早打开的发言单元,发言单元数量1、2、4、6可调,单元不受

内置均衡器,可以对系统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高、低音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听觉要求

内置移频器,可以有效抑制啸叫

配合控制系统可实现由控制系统对会议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全面代替管理软件,如各种会议模式的选择和配置、发言人数的设定等

配合摄像跟踪系统可实现视像自动跟踪功能 配合电话耦合器可以进行远程电话会议

主机外壳采用金属材料,线路与外壳都加强了与地线的连接,保证具备可抗静电8000V的能力

主机可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上,便于摆放及设备维护 ※ 电脑管理软件功能: 会议发言模式管理:

22

发言人数功能:最多同时打开话筒数量,1、2、4、6可选,单元不受

先进先出功能:设定可以同时打开的发言单元数量,后打开的发言单元会自动取代之前最早打开的发言单元

指定发言模式:会议主

席或管理员指定发言人时,直接通过管理软件界面或者会议打开其相应的发言单元

申请发言模式:与会发言单元按底座上的按钮来申请发言,由会议或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的界面打开其相应的发言单元。申请人再按一下按钮即可取消自己的申请

不可撤消式申请模式:与会人员按底座上的按钮来申请发言,由会议或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的界面打开其相应的发言单元。申请人不可撤消申请

单元定时发言和发言时间:由管理软件统一安排各单元发言次序及发言时间

发言单元管理 任意单元的开关 查询发言单元动作信息 视像自动跟踪功能控制 摄像机的调试与预置位设置 摄像机视频信号的切换操作 发言单元——CR-M3202/4B1 发言设备 产品说明

23

(以实为准,本案中无表决所以不带表决按键)

CR-M3202B1单员 CR-M3204B1代表单元 功能描述

集发言功能、摄像跟踪功能于一体

配置CR-MA系统主机最多可连接128台发言单元,添加扩展模块最多可连接4096台发言单元

单元具有内置平板扬声器及耳机插口,音质清晰,具有音量调节旋钮 可插拔式高指向性话筒并带有发言环形指示灯(红色)

具有抑制啸叫功能,当话筒打开时,内置的扬声器会自动关闭,防止声音回输

机具有批准或否决代表的发言申请功能 单元不受发言人数

单元可以在会议进程的任意时刻临时性切断代表单元的发言并对正在发言的代表单元作提示以有效管理整个会议进程

单元具有全权控制会议秩序的优先功能

单元为无源设备,由系统主机供电。输入电压为24V,属安全范围 单元自带2米13芯连线,线材采用全线铝箔+水线屏蔽,大大降低强电磁波对线材的干扰

单元的连接位置不受,可串联在线路的任意位置 自带耳机接口,并可自由调节音量

\"手拉手\"电缆串联连接模式,便于安装和维护

24

技术参数

电源 单元接口 功率消耗 耳机输出 扬声器功率 传声器类型 指向特性 信噪比(S/N) 串扰衰减 失真 频率响应 等效噪声 最大SPL 灵敏度 尺寸(mm) 颜色

3.6 摄像自动跟踪系统

系统说明

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与会议系统配合使用,可实现当与会代表

DC24V(主机供电) DIN 13P专用接口 ≤2.5W

9dBu,8-32Ω,3.5mm微型插座 ≤2W

高指向性柱极式 心型 > 80dB > 80dB < 0.10% 60-12kHz ≈20dB SPL 105dB(3%门限) -22dBv/Pa 247L x 155W x 60H 黑色

开启话筒时,摄像机会自动调整到发言者所在的位置,连接视频显示设备可将摄像机所摄制到的图象显示出来。同时可实现多台摄像机之间及摄像机与视频信号之间的快速切换。使用CREATOR系列产品很方便地对摄像机与会议单元之间进行设置。系统具有断电自动记忆功能,使用前只需通过电脑对会议单元进行预置位设置,使用过程中即使脱离电脑也同样可以实现自动跟踪。

CR-V101* 系列高速预置球型摄像机

25

产品说明

该产品系列包括:

 CR-V1011是壁挂式,如下图左  CR-V1012是吸顶式。如下图右

挂壁式 .吸顶式

说明:

 CR-V101* 可配合CREATOR各系列系统主机或CREATOR各系列

控制系统使用 功能描述

 用功能完善的高性能数字DSP设计,性能稳定  内部设置数据断电后不丢失

 一体化集成设计,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 个预置位随意储存,定位准确  自动巡航监视

 采用RS-485总线控制

 选用直流电机,低速运行平稳  精密电机驱动,运转平稳、反应灵敏  水平360°连续旋转,无监视盲区  旋转速度根据镜头变倍倍数自动调整  垂直方向实现180°自动翻转连续监视  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

 背光补偿功能,在有强光源的背景中可以看到所有的物体  夜视功能,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转换CCD照度  安装方式:

 壁挂型:CR-V1011

26

 吸顶型:CR-V1012

技术参数

影像感应器 1/4″彩色CCD 有效像素 752H×582V(440000pixels) PAL 同步系统 内同步 视频输出 复合讯号1.0Vp-p/75Ω 白平衡 规格 电源 功耗 重量 自动/手动 AC24V±10% 1.25A 30VA 4Kg 安装方式 室内吸顶式安装、壁挂式安装 相对湿度 10-75%(无凝聚情况下) 操作温度 0℃~40℃(正常范围) 扫描系统 15.625KHz(H) 50Hz(V) 水平解像度 摄像机功能 信噪比 480电视线 大于48分贝 电子快门 1/3~1/10000秒 最低照度 0.01~1Lux(F1.6) 变焦范围 18倍光学变倍 12倍电子放大 镜头参数 光圈 变焦 自动/手动 自动/手动 水平转动 0~300°/s 上下转动 0~60°/s 球机基本 功能 预置位 最多128个 巡视功能 至多储存6条巡视轨迹 线扫速度 0.5~30°/s 27

轨迹自学习 40秒 采用全新的机械设计,CREATOR高速云台摄像机与同价位的其他球型摄像机相比,运行得更快,定位准确,更安静,更流畅。它采用坚固的新型马达,传动部位变得更少,而且需要的电能更低。性能极大地提高,外形却比以往更小,而且更容易安装。

CREATOR高速云台摄像机的设计目的之一就是节约时间,摄像机具有的自动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功能能迅速将影像调至最佳。只需简单地拧入并锁紧即完成固定。系统采用RS-485通讯协议,使得控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大大提高,性能更加稳定、转动速度更加快捷。

为适应多元化的应用,摄像机还提供多种不同风格的外形及多种安装方式供用户选择。清晰的图象质量,以及不同凡响的稳定性,使这个系列的摄像机成为室内专业的会议监视设备的理想之选。

CR-L*** 系列连接线缆 产品说明

CR-L005是5米连接电缆 CR-L010是10米连接电缆 CR-L020是20米连接电缆 CR-L100是100米连接电缆 功能描述

用于会议主机与扩展主机之间的连接或与会议单元之间的连接或作为会议单元之间的延长线缆

具有5米、10米、20米、100米四种规格可选

13/8P DIN线缆,一公一母接口 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00米

28

第四章 系统环境要求

4.1 电源要求

电源负荷要求:会议系统的电源负荷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16-92中第3.1.1.1的规定的负荷标准.

会议系统的电源应供给二路电源,从变配电所内的低压柜专路供给到控制室配电柜。采用三相五线制方式供电。另外,如有可能,最好给所有的投影机配备UPS系统,因为投影机在关机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风扇散热,如遇突然停电,可能会造成投影机损坏。

在大屏幕拼接系统中,插座数与投影屏数有关,一般控制器一个,矩阵一个,控制主机一个,三个投影屏用一路插座。投影单元、大屏控制器、矩阵、控制主机和控制PC等要求同相供电。电源电压要稳定,可靠,特别防止断电后立即加电,因此,原则上要求大屏幕投影系统的电源必须经过相应功率UPS。

会议设备的电源应由不带可控硅调光负荷的变压器供电。 为避免可控硅的干扰在现场施工时,应采取下列防干扰措施:

 引到会议系统控制室的供电电源干线不应穿越可控硅调光设备的辐射干涉区。

 引至前级音源设备的电源建议插接单相隔离变压器。  电脑设备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S)。

 调音台等前级设备的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超过设备允许范围时,应加装自动稳压设备。 4.2 接地要求

由于会议系统中的扩声系统的信号传输较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因此信号传输全部采用平衡式传输。各个设备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也有可能互相产生干扰信号。这就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以防止信号的失真和衰减过渡。

各个机房所有视音频设备与机柜相连并做到各个系统有唯一的接地点。不可与其他系统公用接地点。一套视音频系统只有一个接地点。 接地电阻≤5Ω 4.3 网络要求

29

系统内的图形控制器、控制主机、数字音频处理器以及电视会议终端都要连接到系统的局域网内。 4.4 箱体拼接的安装现场要求

1、安装地面要求平整结实,承重力强;基座一般直接装在水泥地面上;如需要装在地板上,地板下需要作加强处理。

2、作为投影窗口的装修墙,要求墙体牢靠,窗口四周平直不变形。 3、投影系统的背面是维修通道,维修通道宽度一般不小于0.8米

4、大屏房间要求有较好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最佳工作环境温度为18-25▫C,相对湿度<70%。大屏幕背后要有空调。 5、大屏幕房间要求保持干净,防尘。

6、大屏幕投影墙背后面最好避免光线直射,用窗帘遮光。 7、消防喷头尽可能远离投影墙, 并且要用喷雾灭火剂。 4.5 建声要求

厅堂音质的优劣,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的综合效果。建声条件是前提,电声设计是基础。只有在建声满足的条件下,电声才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不然的话,纵然室内富丽堂皇,电声设备十分考究,而建声条件不予满足,嗡嗡之声不绝,啸叫层出不穷,音响效果也是不会好的。

根据规模大小和使用等级、用途的不同,通常确定混响时间值在0.5s~1.4s范围内。为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的需要,应尽量采用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法,但在大容积的厅堂内选用短混响,特别在低频段,将会大大增加投资,而且也难以实施。因而,合理的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这样,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而又能节省投资。关于最佳混响时间,根据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和经过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装修中扩散结构与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

装修材料类型、表面形状和结构的选择都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效,除了配置美观又合理的扩散结构外,还应采用可行的低频强吸声结构。通常采用下面几种类型:

1)利用装修外表面的型作扩散结构,例如:圆柱面、球面、锥面等凸面,

30

来作为控制音质缺陷的措施。扩散结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选择不同尺寸的扩散结构就能控制不同频段的声音。

2)多孔吸声材料和外饰表面或透声屏障后设置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内部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微孔或间隙,具有适当的透气性,微孔不应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且微孔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仅有小凹凸表面的材料不会有好的吸声性能。 3)穿孔(狭缝)板共振吸声结构

钢板、铝板、石膏板或纤维板均可作为穿孔结构的面板材料,其可以看作是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共振系统。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系统的共振频率一致时,穿孔板孔颈处的空气产生激烈振动摩擦,加强了吸收效应,形成了吸收峰,使声能显著衰减;远离共振频率时,则吸收作用较少。如果在穿孔板后放置多孔材料增加声阻,会使结构吸频带加宽。

板厚、孔径、孔距(或穿孔率)和背后空气层厚度,主要影响吸声频率范围;板后空腔内放置吸声材料的类型和位置,主要影响吸声系数值。 4)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是在一般穿孔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穿孔板声阻较小,背后不填多孔料时吸声频带较窄。为克服上述缺点,用板厚、孔径均在1mm以下,穿孔率为1~3%的薄金属板与背后空气层组成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于穿孔细而密,因而比穿孔板的声阻大得多,而声质量要小得多。这样它在吸声系数及吸声频带方面比穿孔板好,工程上常采用两层不同穿孔率的微孔板和两个不同深度的空气层来展宽吸声频带。 5)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将薄的板材如金属板、塑料板或木纤维板等固定在框架上,板后留一定深度的空气层,就构成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当声波入射到薄板结构时,薄板在声波交变压力激发下而振动,使板发生弯曲变形(其边缘被嵌固),出现了板内部摩擦损耗,而将机械能变为热能,在共振频率时,消耗声能最大。

影响薄板共振频率吸声结构吸收的主要因素,与板是否容易振动和变形有关。且板料本身重量和弹性系数或刚度,结构的不同组成形式和尺寸,结构的安装方法,板后空气层厚度等,均对吸声特性有影响。

31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多用于低频吸声,共振频率多在80~300Hz之间,吸声系数约为0.2~0.5。如果在空气层中特别是空气层的边缘一带填以多孔吸声材料,将会增加结构的吸声系数,特别是在接近薄板共振频率的频率范围。 6)大空腔吸声结构

在多孔吸声材料後面设置能有效控制低频所需的空腔,来控制音质缺陷和同时控制混响时间,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时间。

装修设计、施工与扩声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的配合

音箱的安装位置和声辐射方向,应保证观众席中各处有合适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避免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

在教练台后墙以及台下后墙,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减少后部反射声;在天花和侧墙则不用太强的中、高频吸声,通常可作为反射面处理,用配置扩散结构进行声折射和扩散,以增强早期反射声,提高语言清晰度、使声场分布均匀;同时利用天花顶和侧墙后的空间设置低频吸声结构,减少低频混响时间。在这,特别应注意反射声和直射声的相位问题,避免引起有害的声干扰。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