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案
北京送变电公司
新集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土建项目部
2013年08月
批 准: 年 月 日
审 核:
编 制:
年 月 年 月 日 日
一、工程概况 土建部分的主要特点:
本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对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站址区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本站为枢纽站,主控通信楼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
主控通信室结合电气专业的要求和总图布置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主控通信室位于所前区邻近设备运输主干道成“一”字形布置。设警卫室一间布置在东南角,这个位置便于对站区大门进行控制管理。
主控通信室的结构形式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38.4.m2。设计综合考虑了电气、总交的平面布置情况及运行使用效果,南侧(靠近进站大门)主要是生活休息和办公等房间,布置有警卫室、安全工具间、备餐间、厕所﹑值休室、资料室和蓄电池室。北侧有继电器室(兼通信机房)。
整个建筑的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房间使用合理。运行值班人员观察室外设备和外出检修都比较方便。而控制保护等各种电缆的敷设和通行也很顺畅。总建筑面积较小,同时各房间采光通风良好。很适合变电所的工艺流程。
建筑设计考虑加强其整体性。建筑形体简洁明快。立面造型,体现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外墙采用建筑面砖饰面,局部采用色带衬托。 另外,门的设置满足防火规范疏散的要求。
除主控通信室之外,站内还有1个35kV配电装置室(含站用电室和消防设备间)。其建筑面积为:426.m2。它的结构形式也是单层钢筋 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简单,充分满足工艺的使用要求。
混凝土工程名称:新集220kV变电站主控通信室、35kV配电装置室 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秦皇岛电力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华联电力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送变电公司
二、试验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三、试验目的
在主体结构前进行结实检验,保证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四、试验频率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0.1条,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或甲方、施工等
各方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五、试验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0.2条,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 1、 2、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采用DJGW-2A钢筋定位仪检测。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
检测;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厚度进行检测,对每根钢筋,应在代表性的部位测1点。 六、评定标准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0.4条,结构实体中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8mm、-5mm,梁柱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7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0.5条的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
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全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
时,可在抽取相同的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扔判定
合格; 3、
每交抽样的检验结果中不符合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附录
E.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七、拟定检测部位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E.0.1条,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主控室梁、板两块,35kV配电装置室梁、板两块。 八、施工组织与管理
1、做好安全工作,非试验操作人员严格进入试验场地; 2、试验仪器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结构实体检验的检测机构由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的唐山通用建筑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