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管理·教育·教学· April 2015,Vo1.13,No.12 辐照血液的临床应用与TA-GVHD 麦义锋 (丹东市中心血站供血科,辽宁丹东118000) 【关键词】成分输血;血液辐照;TA—GVHD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012--0296—02 成分输血的广泛使用,已经很大程度降低了临床输血的不良反 液进行辐照,辐照血液应用率位于全国前列,保证了丹东地区输血患 应,起到了医疗救治的目的,但其也存在某些并发症,例如严重 的是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该病尚无有效治 疗手段,病死率为90%以上。TA—GVHD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TA— GVHD发病率为普通受血者:0.01%~0.1%;恶性淋巴瘤疾病患者: O.1%~2%;强化疗后输血患者:15%~20%,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 性,极易漏诊和误诊,因此未及时得到救治导致死亡。TA.GVHD最 早报道于1965年,2例先天性免疫患儿在输血后数周内发生不明原因 消瘦、转氨酶迅速升高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死亡。目前,血液专家认 为血液辐照是预防TA—GVHD的唯一有效途径,通过对血液的辐照可 以灭活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使其不再攻击受体,达到 安全输血的目的 】。 我站于2003年进口德国产BIOBEAM8000血液辐照仪,率先在全省 开展对全血及成分血进行辐照,预防TA.G、,HD发生,确保患者输血安 全,真正起到输血治病救人的目的。2003年前临床每年有几例输血反应 的回馈,2003年进行了血液去白和血液辐照后,截J ̄2013年底临床无严 重输血不良反应回馈。说明血液去白和血液辐照在临床使用中起到很好 的治疗效果,大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预防了TA-GVHD。 1血液辐照的原理 利用放射性元素铯一137,产生Y射线,在一定有效剂量内对血液 及血液制品进行辐照,抑制DNA合成,灭活淋巴细胞活性,阻止对 受体的攻击,保持其他细胞的功能和活力,有效预防TA—GVHD的发 生,确保输血安全,起到治疗目的。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规定血液辐照最低剂量为25 Gy, 血液任何位点的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0 Gly。红细胞在采集后14 d内可辐 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 d。我站在多年的实践运行中,所采用的辐照 剂量为国家规定剂量,保存时间也符合国家标准,充分确保辐照血液 的安全,保证血液质量。 2辐照血液应用 辐照血液的输血适应证口】:免疫低下的器官移植受体、高龄受血 者(≥65岁)严重失血或外伤、癌症手术治疗、心血管手术、胎儿出 生时体质量轻的婴儿、需换血的新生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免 疫缺陷、白血病等疾病。另外,正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的实体瘤等 患者,可考虑输注辐照血液。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输注直系亲属血液的患者(I级亲属嘲间输血, 发生TA—GVHD的危险,在美国人群中高l2倍,德国人群中高l8倍,日 本人群中高21倍),所使用的各种血液产品必须进行辐照。 由于我国对TA-GVHD的认识不足,病例报告极少,未引起l临床 医师足够重视,辐照血应用率偏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的血站未 提供辐照血液产品。我省仅沈阳、大连、阜新、丹东为临床提供辐照 血液。我站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于2008年开始对用于临床的全部血 者的用血安全,未有1例TA—GVHD或疑似TA-GVHD发生。随着该疾 病TA—GVHD日益受到重视,血液辐照会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 TA—GVHD发生的概率。并且卫生部已在2000年新修订的血站基本标 准中将血液辐照仪列为中心血站的必须设备,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 TA-GVHD对受血者的健康威胁,着力通过各地血站开展血液辐照来 预防TA-GVHD发生,切实保护患者的输血安全。 目前发达国家血液辐照应用率已达30%~40%,并有逐年提高 趋势。日本红十字血液中心每年报道约10例患者死于TA-GVHD,从 1992年到1999年共发布4个辐照血应用指南,辐照血液及血液成分应 用率达95%以上。 3 TA-GVHD的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报道很少,但病死率极高。目前普遍认 为患者输血后,机体内不能排斥献血者的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使其 在体内增殖,将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视为非己物质,并作为靶细胞进行 免疫攻击,引起致命的输血并发症。 TA—GVHD的发生必备的3个条件 】:①受血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 态。②受血者与供血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相容度。 ③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数量。诱发TA— GVHD所需输入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数量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输入淋 巴细胞>107/kg容易引起TA—GVHD,若输入<10 n唱淋巴细胞则不易 引起TA—GVHD。但有报道对免疫缺陷的儿童输入淋巴细胞仅104/kg ̄l 引起TA—GVHD。总而言之,输入受血者体内的异基因淋巴细胞数量 越多其病情越严重,病死率也随之增高。 4 TA-GVHD的临床症状 TA—GVHD是一种免疫反应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多见为高热 (热型不规则)和皮疹,皮疹出现为向心性红斑 并向全身蔓延,甚 至可累及远端肢体,严重出现水泡;也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 泻或便血。重症者肝、脾肿大和肝区疼痛,症状出现后,患者多在1 个月内死亡。 免疫严重缺陷患者、免疫抑制先天性、继发性细胞免疫系统功 能低下的受血者都是TA-GVHD的高发人群,我国首例TA—GVHD于 1991年由沈柏均报道 】,至今国内仅有个案报告。血液专家分析我国 TA—GVHD的现状:①临床医师对TA-GVHD认识不足,已知的可见病 例太少。②患者往往是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时才输血,此时TA- GVHD的症状易被原发病所掩盖。 ̄TA—GVHD的症状与伴发病或药 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有时难以区别而忽略了TA-GVHD的存在。  ̄TA—GVHD病情严重、进展快,医师未能及时作出诊断,患者已经 死亡,而且死亡原因往往归咎于原发病或其他并发症。⑤确诊TA— GVHD的条件要求很严格,特别是要求技术高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而 许多医院尚不具备此种实验室,因此不能诊断TA-GVHD。 2015年4月第13卷第12期 ·管理·教育·教学·297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探析 王黎明 李海丽。 张永辉 (1漯河市中心血站成分科,河南漯河462000}2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河南漯河462000, 3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关节脊柱科,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策在输血检验流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 属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O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接受输血治疗,实验组在输血检验流程中 加强质量控制,观察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输血性传染病发病率为4.0%,医惠纠纷发生率为8.0%,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 实验组输血申请单填写更加完善,不合格标本数明显减少。结论质量控制对策在输血检验流程中应用价值高,值得各级医院应用。 【关键词】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012-0297-02 血液制品在临床抢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合格的输血可 交叉配血实验、得出报告。 引发不良反应,导致疾病传播,做好输血前的检验工作具有积极的意 1.2.2实验组:在输血检验流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如下:① 义【1]。我中心血站与漯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合作,为2013年6月至2014年 输血前的质量控制: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 6月25例输血患者应用质量控制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技术规范》 规定进行输血前的血标本采样和运送工作,给予实验室 1资料与方法 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抗一HIV、抗一HCV、HBsAg、ALT检查、梅毒抗 1.1资料来源: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 体试验,详细咨询献血者信息,保证血液质量,输血科应做好输血标 患者100例,均因外伤失血过多需接受输血抢救,将其分成实验组5O 本的交接,储存、和记录工作,防止样本的丢失,预防样本失效,核 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17-7l岁,平均 对输血标本与患者信息,保证二者具有一致性,此外,还应注意贮藏 (55.12士2.41)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19例,交通事故2O例,重物 冰箱的温度、消毒,了解患者身体情况;②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仔 砸伤9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26,年龄16-71岁,平均 细分析血浆与血红细胞的比例(特别是蛋白水平不稳定者),可运用 (55.18±2.44)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18例,交通事故2O例,重物 正向定型、反向定型(5个月的婴儿除外)的方法判读ABO血型。判 砸伤10例,其他2例。比较两组输血病例的性别、年龄、外伤原因、 读Rh血型时,先给予Rh血型检测,减少新生儿溶血病或溶血性输血 输血原因,存在可比性(P>0.05)。 反应,确保输血安全性。交叉配血实验中,仔细观察是否有血凝集现 1.2一般方法 象和溶血现象,为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筛选,核对患者与供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接受输血治疗,采集标本、血型鉴定、 血者样本是否有污染、混淆,实验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范,样品标签 5 TA-GVHD诊断 抗霉菌药物、抗生素和一些血液制品,虽然采取多种积极治疗措施, 因TA-GVHD的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因此不易诊断,大多报道都 均不能降低TA-GVHD病死率。 是死亡后确诊病例。因此可以结合临床病症综合考虑如下诊断:①输 因此,预防TA—GVHD尤为重要,临床医师需掌握以下输血原 血后1 ̄2周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消化 则:①认真诊断,明确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推广成分 道症状(肝脾肿大)、肝和骨髓功能障碍等,又不能用原发病完全 输血,减少全血输注;②手术储备血液或术间血液回收的自体输血 解释,首先要考虑TA—GVHD。②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三系减少,胆 优于异体同种血液;③避免直系亲属间互相输血,在血缘至亲有 红质、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肝功能异常。大便常规有红、白细 同HLA的现象较多,因此,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HLA适合的概率就 胞。骨髓增生低下,谴血细胞减少。③组织学诊断:皮肤活检是最容 高,输血后TA—GVHD发生的危险性高,故应当尽量避免血缘至亲间 易做的早期检查,表现为表皮细胞核异常,皮肤基底层变性、液化, 的输血。非要输注必须辐照;④推荐血液辐照后当天输注,对儿科、 空泡形成,真皮上皮层分离的水泡形成,淋巴细胞浸润,表皮角化或 大量输血、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好输注辐照当天的新鲜血液;⑤血 角化不良,嗜酸细胞成卫星状坏死。④肝活检为肝细胞空泡变性,小 小板保存期内也可辐照,辐照后保存期限不变,⑥需要紧急输血,又 胆管坏死,肝门处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细 不能立即得到辐照过的血液,应毫不犹豫的输注未辐照的血液和血液 胞减少,淋巴细胞浸润和骨髓纤维化。⑤确诊证据:基因分析在受血 成分。 者体内检测到献血者植活的T淋巴细胞,可作为确诊证据。另外,受 参考文献 血者、献血者性别不同时,受血者体内有献血者T淋巴细胞的性染色 [1】李文红,陆杨乔.血液辐照仪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放射 体核型也可确诊。 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28(3):18. 6治疗与预防 [2】江朝富,汪传喜,付涌水.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M】.广 目前,TA-GVHD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 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85.290. 素、抗淋巴细胞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没有一种 [3 祝君(3]译).日本辐照血液和血液成分预防PT-GVHD指南[J】.国外 药物有显著疗效。其他涉及到对全血细胞下降的一些支持性疗法,如 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4):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