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说课说课稿
面试说课稿:说课内容《全球气候变化》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全球气候变化》。(在黑板上写标题)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设置一节课课时为45分钟,并且授课前期是学生充分预习。 首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第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共四节内容,前三节主要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以及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的特点。而本届内容则是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人类与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对整章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其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课标要求分析。
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课标要求分析。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第三、重难点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而难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理由是:高一的学生缺少一定的地理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在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时找不到突破口。
我们知道,高一的学生身心和认知规律逐渐趋于成熟,具有较强
的认知、推理以及自学的能力。因此,我将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展开我的教学。
在新课导入时,考虑到学生对太平洋岛国迁移、南极企鹅生存问题以及珠峰峰顶融化这样的事件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将用多媒体展示这三个示例的图片和资料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思考总结出其原因,即全球变暖原因。
然后,我将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升高呢?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零散的接触过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将采用“读图分析、阅读归纳”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我将引导学生分析波状曲线图2.28和2.29,并且自主阅读教材一至三自然段。同时我将用多媒体箱学生展示以下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气候变化的概念、表现、分类以及时空变化规
律,明白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交替之中,并且近百年来呈现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且呈现一定的空间复杂性。
在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时,考虑到学生在第一节就已经重点学习了“温室效应”原理,所以我将采用“回忆复习”的方法,通过简要复习“温室效应”原理并且结合教材图2.30引导学生明白全球变暖是自然规律,只是人类活动即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增多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新旧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学习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时,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将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请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讨论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任务,即讨论由于全球变暖俄罗斯、新疆、福州和印度由于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以及海陆位置的不同而受到的影响,同时我将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全程指导。然后请各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并且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我将用课件展示评价的标准。
这样,改变原有的教师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评价,一方面培养学生又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该种评价方式能激起学生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加深对全球变暖影响的认知是本堂课的一个高潮部分。
既然学生已经明白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弊大于利,那么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性。这也是整堂课的难点,考虑到学生在寻找措施时难于找到突破口,我将采用活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教材第50页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如何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然后采用角色模拟的方法,然学生讨论既然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或正在产生,个人、家庭、政府、企业等应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这样,赋予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具有以下亮点:
1、注重课堂教学结构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前后呼应、衔接自然、协调有序。
2、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我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然后我再进行简评、补充、总结,这样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多样。
基于以上优点,整节课就能很好的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变化周期,了解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提出一些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小组合作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并以角色模拟等各种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尊重并适应自然规律;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当然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正批评!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