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港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

武汉港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

来源:化拓教育网
武汉港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

杨文昌;张振华

【摘 要】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对于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武汉港阳逻港区具备发展多式联运的各项要素,但缺乏对多式联运发展的系统性规划,港区多式联运发展相对滞后,综合交通优势尚未有效发挥.通过总结典型案例的发展经验,结合港区内外部综合因素,思考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探讨港区多式联运的布局规划以及综合服务的提升,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18(000)008 【总页数】5页(P18-22)

【关键词】综合交通;多式联运;布局规划;综合服务 【作 者】杨文昌;张振华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430060;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115;U656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深化改革,降成本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部委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体系构建,要求加快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武汉港阳逻港区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区,港口设施完备、综合交通基础良好,但多式联运发展缺乏系统性规划,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港区辐射能力弱、综合交通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同时,港区缺乏物流配套服务,集装箱物流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本文分析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内河港口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思考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思路,探讨港区多式联运的布局规划及综合服务的提升,为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概述

多式联运是物流运输的高级发展阶段,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比例整体偏低。2017年全国铁路集装箱运量仅占铁路货运量的5.4%,远低于发达国家铁路30%~40%的水平[1];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7亿TEU,海铁联运占比例仅为2%,远远低于与国际集装箱大港30%~40%的比例。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目前主要存在运输方式协调衔接效应差、铁路货运组织不成熟、场站设施设备不足、市场供需不平衡以及行业管理壁垒等问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大部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各部委愈发重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出台多项以加强多式联运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评价

阳逻港区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区,是武汉港的核心港区。港口基础优越,集疏运条件良好,已具备发展多式联运的各项基本要素。由于各要素间缺乏系统性

规划,港区多式联运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综合交通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2017年阳逻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26.8万TEU,其中铁公水联运箱量占比仅为1.26%。 2.1 发展基础 2.1.1 交通基础

阳逻港区已建11个5 000吨级集装箱泊位,港口条件优越。港区西北侧已建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可通过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及武汉北编组站接入京九、京广等国家铁路干线。公路集疏运主要通过平江路连接汉施公路及江北快速路进入市区,通过绕城高速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基础见图1。 图1 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基础 2.1.2 用地条件

受阳逻城镇发展的,港区拓展空间十分有限。阳逻一期上游为亚东水泥厂及阳逻电厂;一~三期后方陆域平江路以北为阳逻镇区;阳逻三期下游已被城镇发展所占用,民房密集,拆迁成本高。 2.1.3 相关设施

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布置有2条铁路装卸线,满足半列集装箱列车作业要求,铁路装卸能力10万TEU年[2];吴家山中心站是中欧班列(汉新欧)起点,目前铁水联运一期工程与之统筹发展;武汉综保区阳逻港园区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物流服务已有招商物流等公司入驻。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运输方式衔接不畅

铁水联运一期工程距离港口作业区约3 km,需依托平江路进行短驳运输。短驳运输需驶出港区,影响衔接效率。受场地,一期工程装卸线仅能满足半列装卸要求,尚需进行调车作业以牵引方式进入堆场,铁路装卸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2.2 用地空间十分有限

阳逻港区陆域纵深不足,后方已无空间承载铁公水的有效衔接。受城镇发展影响,平江路以北均为城镇发展所用,港区发展已无拓展空间。港区西北部土地已被亚东水泥厂、武汉综保区阳逻港园区、阳逻电厂所占用,多式联运发展的用地空间十分有限。

2.2.3 物流配套服务滞后

港区现仅有招商物流一家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武汉综保区阳逻港园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二期工程在建,功能尚需进一步完善。港区货运中心建设滞后,甩挂及第三方物流等业务发展缓慢,多式联运经营人培育不足。金融、保险等物流高端服务欠缺。

3 典型案例经验借鉴 3.1 德国汉堡港

汉堡港积极实践低碳型多式联运模式,即主线长距离运输采用铁路、水运运输,末端短距离采用公路运输,并尽可能缩短本地集散运输的距离[3];汉堡港所有码头均配套建有铁路支线,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占总吞吐量超30%[4];积极主导货运中心的规划建设,为多式联运发展奠定了关键的基础性网络,使得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为流畅。

汉堡港港口作业区、物流服务区与城市生活区相对,互不干扰,有效保障多式联运的生产作业效率。 3.2 重庆果园港

果园港充分利用港口、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等物流要素,积极推进无水港平台建设和集装箱铁水联运物流通道建设。铁路线接入港区后方,实现“铁公水”无缝衔接;开通集装箱班列,通过铁路将西部地区大宗货物吸引至长江,建成西南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枢纽中心;推动“江海直通”,实现“渝新欧”铁路班列与江海直通班轮的无缝衔接。

果园港陆域纵深依次布局港口作业区、铁路装卸区、仓储配套功能区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已基本形成“前港后园”的发展格局,通过多式联运体系的发展促进了港口、物流、产业的有效融合。 3.3 发展经验借鉴

1)汉堡港集装箱码头均配套建设铁路,依托铁水联运综合优势,形成了中欧地区货运及对外贸易大通道,成为德国及中欧连接世界的门户。建设货运中心,保障多式联运的顺畅衔接;建设特殊仓库,丰富物流服务业务。通过完善配套建设形成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多式联运体系的生产与城镇发展互不干扰,保障生产作业效率。

2)果园港在港区后方集中建设铁路装卸线,吸引西部地区货物聚集,成为西部地区货运大通道;通过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衔接,成为了西部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窗口;完善商贸交易、仓储配套等功能,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成为西部地区物流枢纽。

综上所述,内河多式联运发展主要是强化铁路与港口的连接,加强对腹地的辐射,吸引货运聚集,形成货运通道;完善物流配套设施,搭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同时科学规划多式联运生产作业区与城镇发展之间的空间关系,以提高多式联运生产作业效率。 4 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策略

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多式联运作业区布局,提高衔接效率;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通过多式联运综合服务的优化,有效辐射陆域纵深,引导物流要素聚集,促进阳逻港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物流枢纽,贯通中欧班列及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路货运通道,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1 优化多式联运空间布局,提高连接效率

阳逻港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点在于提高铁路与水路的衔接效率及服务能力,成为有效衔接、水陆贯通的有机整体。具体内容包括整合港口资源,形成专业化效应;合理布局铁公水联运作业区,提高铁公水衔接效率;优化集疏运通道,提高末端运输效率。

1)优化港口布局,实现专业化效应。考虑到阳逻一~三作业区后方陆域不足及拓展空间有限等因素,多式联运的水路通道统筹周边资源进行优化布局。港区西北侧为武钢江北基地,已建有4个5 000吨级件杂货码头,配套有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受钢铁行业发展影响,钢材货运量明显萎缩,目前公司正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谋求转型发展。

建议整合武钢江北基地码头,将件杂货泊位改造为多用途泊位进行集装箱运输,与后方开阔的陆域空间统筹规划,布局规模化的铁公水联运作业区。建议未来将武钢江北基地作为阳逻港区多式联运体系中的核心港口作业区(图2)。 图2 阳逻港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2)合理规划铁路线路,提高联运效率。港区的铁路规划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铁路线直接进码头作业区,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不增加港外交通压力,联运效率较高;二是港区周边区域集中设置铁路站场,通过短距离公路运输实现铁水联运[5]。 已建的阳逻一~三期后方陆域纵深不足,拓展空间十分有限;平江路货运交通压力较大,且铁路线路布置对已建作业区作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不建议未来将铁路引入阳逻一~三期后方进行铁公水联运。

武钢江北基地距离阳逻镇区相对较远,与城镇核心发展区尚有一定空间距离,是规模化布局多式联运相关功能的理想位置。同时该区域纵深良好、陆域开阔、场地条件富裕。从江北铁路一期工程规划线路布置至码头后方,可规模化布置铁路装卸线,满足整列集装箱班列的到发和装卸作业;通过与前沿码头的无缝衔接,有效提高铁水联运的作业效率及通过能力(图2)。

3)优化集疏运通道,提高运转效率。优化集疏运通道一是要强化港区与城区的衔接,提高箱源集并与末端运输效率;二是要优化内部衔接,实现各作业区的协同作业以及各功能区的高效串联。

优化港区对外集疏运通道即改善平江路的交通状况。建议优化阳逻镇区市政路网以分流平江路的社会车流量;研究平江路的路权分配,划定港区生产专用车道,与社会车辆保持,互不干扰,进而提高港区集疏运效率。

武钢江北基地实现统筹发展后,将承载阳逻港区多式联运体系发展的多项职能。优化港区内部衔接则相应要提高已建阳逻一~三期与武钢江北基地区域的衔接效率。建议在亚东水泥厂北侧建设疏港路,并向北延伸至汉施公路。疏港路直接将港口作业区、铁公水联运作业区及配套服务区串联,大幅提高多式联运各功能区的衔接效率,同时可作为对外集疏运主通道,有效缓解平江路交通压力。 4.2 完善多式联运配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综合服务是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通过完善物流配套,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物流服务,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阳逻港区需要完善的综合服务主要包括仓储、配送、商贸交易、海关监管、金融及保险等。

1)完善物流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物流服务应以铁水联运作业区为核心导向进行科学布局,通过物流大通道的建设引导物流核心要素聚集。

物流服务相关功能应紧密围绕铁公水联运作业区布置。以铁公水联运作业区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专业化物流设施,吸引物流企业聚集;规划建设集装箱公路中转中心,积极开展甩挂业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建设冷链物流区,丰富物流服务结构,完善集装箱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服务水平。

2)强化综合配套,提升产业价值。目前铁水联运一期工程需依托吴家山铁路口岸开展外贸业务。为提高铁水联运外贸业务的服务效率,建议紧邻铁公水联运作业区布置海关监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效率。

完善商贸交易、金融、保险及信息管理等功能,向物流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推动阳逻港区完善航运中心相关职能建设。 5 结语

1)多式联运是物流运输的高级发展阶段,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是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手段。

2)阳逻港区具备发展多式联运的各项要素。由于缺乏系统性规划,多式联运体系发展滞后,综合交通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是有效提高港区竞争力及辐射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力保障。

3)阳逻港区多式联运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多式联运作业区布局,提高衔接效率;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通过多式联运综合服务的优化,有效辐射陆域纵深,引导物流要素聚集。通过港区多式联运的衔接,贯通中欧班列及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路货运通道,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优化多式联运作业区的重点是要统筹规划武钢江北基地及其周边区域,建设规模化的铁公水联运作业区,改善各功能主体的集疏运条件,提高陆路和水路的衔接效率。

5)提升综合服务重点是要完善物流配套,保障各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向物流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2017.

[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港阳逻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一期(电厂)货运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武汉: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

[3] 宛岩.德国低碳型多式联运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25(2):23-27. [4] 杨磊.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7):7-10.

[5] 王娅,陈睿,郝之颖.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宁波镇海港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9):8-1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