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进江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时代

走进江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时代

来源:化拓教育网
走进江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时代 江苏省粮食局

  “十一五”是江苏粮食工作实现战略转变、从改革走向发展的五年,是江苏国有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焕发生机的五年,更是江苏粮食流通产业夯实基础、发展壮大的五年。全省粮食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和省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和粮政管理工作,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服务“两个率先”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粮食安全保供能力显著增强

  省、市、县(区)各级高度重视粮食工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粮食安全的措施扎实有效。省出台了《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粮食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认真落实地方储备粮及成品粮油储备,新增食用油地方储备、成品粮油应急储备,采取委托、部门监管、企业运作的管理方式,确保储得实、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全省基本建立了包括原粮储备、食用油储备、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的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进一步加强与省外产销区间的合作,先后组织参加了福建产销洽谈会、长三角地区购销座谈会、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在黑龙江八省洽谈会上,每年我省企业签定(协议)合同20亿斤以上,促进北粮南下,参与省内销区购销平衡,有力地保障了江苏粮食供应安全。完善地方粮食应急预案,建立了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标准,调整充实全省127个价格预警监测点,遍布13个市45个县(市),落实应急加工企业××家,应急供应企业××家。全省成品粮油日应急加工能力××亿斤,日供应能力××亿斤,应急保供效能不断提升。完善粮食统计与价格监测体系,健全多层面的社会粮食统计网络。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在全省采取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7530家农户、5000家城镇居民户和4616个加工、转化、经营企业进行了调查。开展对378家农户主要粮食品种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加强粮油市场监

测,分析预测粮油市场价格、供求形势,编制上报《市场油脂快讯》、《江苏省粮油价格情况周报》,及时提供有关分析材料,为加强粮食宏观,平抑市场价格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全面加强军粮供应工作,军供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军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军工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军供保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服务“三农”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托市收购等,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满足农民售粮要求。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创新购销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方便群众售粮,促进农民增收。适时组织粮食销售,通过市场拍卖、即购即销、代购代销、轮换销售等多种方式,有序安排市场供应。“十一五”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335亿斤、销售15亿斤,分别比“十五”时期增加586亿斤、900亿斤,粮食购销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累计收购托市和临时存储粮油495亿斤,带动农民增收77亿元。积极引导农民调优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订单粮食,推进生产基地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79万亩,订单收购累计269亿斤。密切产销衔接,进一步加强产销区间的沟通协作,使产区农民生产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广“一次收购、分次结

算”、“粮食银行”等惠农惠民措施,最大限度让利于粮农、施惠于居民。推广科学储粮,向农户赠送丰产仓。鼓励支持粮食合作组织建设,探索建立粮食(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积极推广粮食银行、网上粮店等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打造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三、产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

  “十一五”全省粮食行业工作重心实现从改革到发展的战略转变,积极实施“全省粮油精深加工三年拓展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五个一工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初具雏形。省局先后出台《2006-2015年江苏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关于优化全省粮食仓储设施的指导意见》、《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9-2020年)》等文件,全省粮食行业按照“两纵两横、四大通道”的粮食物流规划,加快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近40

亿元,初步建成粮食物流项目12个,有效仓容达1860万吨,比“十五”期末增长65%;企业平均仓容量从“十五”末的1万吨增加到1.45万吨。依托水运优势发展粮食物流,按照四散化要求建设改造粮油仓储物流设施,规模粮油仓储企业四散化率目前已经达到76%。全省基本形成以物流中心为龙头、中心库为重点、骨干收储库为支撑、基层收纳库为补充的仓储体系。2010年投入5755万元在主产区新建烘干中心42个。积极推广科学储粮,全省95%仓房实现散装储粮,输送设备、清理设备、汽车衡等设备,较“十五”末分别增加48%、41%、318%,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系统较“十五”期末分别提高了55%、78%、66%。粮食批发市场发展良好,年成交量40万吨以上的达到8家。鼓励和支持各类主体同台竞争,“十一五”期间,益海嘉里、中粮集团、天津龙威、中储粮、重粮集团、五得利面粉等国内外粮油巨商加大在江苏投资力度,大大提升粮油产业集中度。央企、外企、地方国企、民企、个体经纪人多元主体共存,互为补充合作共赢的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粮油工业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132家,2010年全省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65亿元和125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至2010年底,全省国企典型已有4家销售额和利税达标,5家销售额达标;引进8个战略伙伴14个项目,总投资近亿;13个产业园区已有12个完成粮食物流主要工程;研发机构已建成9家;全省已有11个粮油类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射阳大米、淮安大米、阜宁大米、建湖大米、东海大米、横河大米等被国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启动粮油仓储创先争优三年计划,全省12家企业获得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四、市场监管力度显著加大

  积极推进依法管粮,先后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江苏省粮食质量分级监管实施意见》、《江苏省粮食行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办法(试行)》、《江苏省粮食行业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考标准(试行)》、《江苏省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奠定了具体的制度体

系。建立健全各级监督检查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省粮食局单独设立了监督检查处,13个省辖市和96%的县(市)设立监督检查工作机构,22个市县建立了行政执法支队(大队),通过国家和省级的专项培训,全省已有1000人取得《粮食监督检查证》,落实监督检查经费,配备了必要的检查器材,有12个县(市)配备了专用执法车辆,监督检查体系初步建立。完成粮食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16个市县粮油监测机构纳入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网络,居全国第二位。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组织、粮食牵头、部门联动”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考评机制以及“三位一体”的粮食库存监督检查方法等。“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活动15098次,查处2870起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确立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地位,树立起良好的执法形象。2009年,全省粮食行业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完成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清仓查库工作受到国家表彰。“放心粮油”工程深入推进,放心消费深入人心,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我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50家,示范粮店10家,居全国第一位。完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供应沪、粤粮食的质量安全把关工作。  五、行业自身形象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粮食行政管理初步实现了由计划为主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单一管理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由系统内指导向全行业服务转变,由单纯抓好粮食购销向发展粮食流通产业转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通过人员分流、资产重组、资源整合,一批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得到了快速发展,引领国有粮食企业先后实现以省、市、县为单位整体盈利。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弘扬“以农为本、安全至上、诚信服务、和谐发展”的新风尚,为农服务、促农增收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粮食行业协会较好地发挥了联系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省粮食行业协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建立行风监督员队伍,开展粮食物流中心等重点工程专项检查,反腐倡廉法制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在第一、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

大赛上均获得团体第二名、单项第一等多个奖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大力推进行风建设,全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18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国家表彰,84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省里表彰。

  总结江苏五年粮食流通工作实践,我们认为,突出的有这样四条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粮食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既讲速度,更讲效益,推动又好又快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消费者满意。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大粮食观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市场宏观,一手抓服务企业发展,树立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理念,促进各部门齐抓共管,以全产业链的模式打造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科技兴粮之路。把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快现代粮食收储、物流、加工、市场体系建设,增强粮食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粮。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面向全社会深层次推进市场监管,维护市场有序流通,通过粮食法制化促进行业发展规范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