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 姚彩红 【三维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2、理解作者所说的童年趣事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观、学习观 。
能力培养目标
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学会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德育渗透目标
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学情分析】 本课是科普文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对科普文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本文比较容易,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2、理解作者所说的童年趣事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观、学习观。
难点: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老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自传性质的科普文,课文是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来谈的。教学过程是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谋篇布局的特点,探讨“教育历程”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了解科学,认识要成为一位科学家,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具备哪些品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又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取下来,就搬来了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正在做什么,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之后他顾不上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的掉下来?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子前,提笔把自己的
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遇事爱思考探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探索品质。那他对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2.梳理文章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童年 青年 (成年) (想像)
实验 理论物理学家 (理论) 三、研讨课文
学生精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提问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提问3、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提问4、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 五、课堂小结
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不要固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到达成功的彼岸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希望大家能脚踏实地,一步步地不断进步。
六、作业 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幻想十分有趣,如果我们以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假如有一位动物(狗、猫、鸡、燕子等)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他要写一篇科普说明文:“人类行为之谜”。请你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一回代笔人。 七、板书设计
童年 青年 成年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 建立实验室 (实践) 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兴趣)
科学精神: 想像力 乐趣 实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