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案例咨询一例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案例咨询一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校园心理2013年8月第11卷第4期JoumM ofCamousufe&MentMHealth,August 2013,Vo1.11,No.4 ・283・ ・案例报告・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素例咨询一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 ̄(519041) 梁日宁 本研究对1例因人际交往问题求助的求助者,应用系统 脱敏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以达到消除求助者与男同学交流 时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理.I生认知模型的目的。经过3个月 7次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个月后随访,求助者的紧张、 焦虑情绪缓解,能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自我评价有所 提高。 1一般资料 1.1基本情况:求助者,女,22岁,独生女,某大学艺术系大二 学生。体态正常,大学入学体检时无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 史。5岁时父母离异,与母亲共同生活。 1.2个人成长史:出生在江西,5岁时父母离婚,对生父印象 很模糊,据母亲讲生父很好色,吃喝嫖赌。父母离婚后,随母 亲从江西老家迁至广东。在广东生活时,母亲结识了一位香 港人,很照顾母女,但因人有家庭,所以并未与母亲建立 法律上的婚姻关系。自小内向,常常被母亲说内向不好,要多 与别人交流。上小学的时候,就觉得女孩子不如男孩子,所以 在和男生交流的时候,要么觉得低人一等,要么就故作高傲 不理他。初、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习负担重,也并没有在太在意 身边的男同学,朋友几乎都是女生。 1.3心理测验: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个 性因素问卷(16PF)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 将求助者SCL-90测试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其中人际关 系敏感分值高于常模0.78个标准差。提示:人际关系敏感:轻 度。16PF提示:稳定性:稳定性较差,情绪常常容易波动和多 变,易受环境影响而烦恼紧张。敏感性:敏感,感情丰富,易受 感动,不够务实,情感、直觉化色彩重。忧虑性:有自卑情结, 患得患失,容易过分看清自己。紧张性:目前内心紧张困惑, 难以保持内心平静㈣。SAS结果:标准分为54分,按照中国 常模结果SAS的分界值为5O分,其中50 59分为轻度焦虑, 6o~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提示:处于50~ 59分区间,轻度焦虑H。 2求助者主诉及个人自述 2.1主诉:与男生交谈时会紧张、焦虑,甚至想要逃避交流。 持续2个月。 2.2个人陈述:大约2个月前,在系社团一起排练小品的时 候,其中一个男生和队里的每个女生都说了话,还逗她们笑, 唯独没有和我说话。于是就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让他不 喜欢我?讨厌我?自那以后,就害怕与男生交流,和男同学说 话时会紧张,尤其是比较帅气和有好感的更紧张,因为害怕 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越这么想就越紧 张,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精力不集中,总是想“他是不是不 喜欢我这样的,这次谈话后他是不是不愿意再理我了…一”, 导致交流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总是胡思乱想,聊着 聊着就没有话题了。觉得自己很自卑,没有自信,老觉得自己 比不上别人,尤其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总怕被看不起。母亲也经常说她内向、胆小,不与别人交往这 样不好,步入社会了无法立足;总是不说话不好,要向那些外 向的人学习,主动和别人去交往。关于不敢和男同学讲话一 事觉得说出来会很没有面子,所以没有和朋友、母亲提及过自 己的困扰,也怕她们不理解,因为这对她们来说根本不是问 题。来到心理中心求助老师,希望老师能理解自己。 3咨询师观察与他人反映 3.1咨询师观察:求助者体态正常、相貌端正、衣着朴素。交 流时,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清晰、情绪平和。在提到害怕与男 生交往时,表现得有些难为情。咨询过程合作,对答切题,能 叙述自己的问题,自知力完好。 3.2他人反映:辅导员与同学反应:该生内向,不太爱讲话, 感觉有些自卑,常和寝室人说自己如何如何不如别人,平时爱 学习,较少社交活动,有朋友,但是很少。 4评估与诊断 4.1初步诊断:求助者的病程只持续2个月,社会功能轻度 受损并出现泛化,可初步诊断为由人际交往困难引起的严重 心理问题。 4.2病因分析:家庭的破裂及母亲教养方式不当使得求助者 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人际关系方面,朋友几乎都是女性,与男 性交流本身就较少;身边的室友都谈恋爱了,求助者对同异性 交往的渴望增加,但又不知道如何交流,加之自卑、敏感,更怕 去交流;遇到困惑的时候,缺乏社会支持,未受到父母、老师和 同学的及时理解和关注。 5咨询目标的制定 近期目标:学习使用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缓解在与男同 学交往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与 之辩论。 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建 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建立合理认知模型。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咨询理论和方法 6.1.1合理(理性)情绪疗法:合理(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 著名心理学家A.Ellis于20世界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 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 ! 墨 Q 生 筮 鲞筮生 J0u 0f Hl口usI fe&MentalHealtll,August 2013,vo1.1t,No.4 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 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 改变情绪。设定外界事件为A,人们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 应为C,因此该理论又称ABC理论 。 6.1.2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 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 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 焦虑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 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阎。 6.2咨询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告知求助者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及局限性。强调求助者 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的作用。使求助者明确自身义务和权利, 强调保密原则。 6.3咨询时间与费用 每周1次,每次45~60 min。因本案例属于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中心咨询,对来访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 7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诊断评估与关系建立阶段;咨询与心 理帮助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7.1诊断阶段(第l 2次咨询) 7.1.1第1次咨询 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 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7.1.2第2次咨询(确立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并向求助者说明使用的疗法 及其原理。因为求助者当下最困扰的问题是与男同学说话会 紧张,所以先使用系统脱敏疗法帮助求助者消除这种紧张和 焦虑;再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建立理性认知模型, 解决较深层次的问题。并在结束会谈时再次强调保密原则。 7.2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7.2.1主要任务、目的 ①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帮助求助者缓解见到同龄异性的紧 张、焦虑情绪,并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出现此问题 的原因,对求助者进行心理调适,使求助者认识并主动改变 其非理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7.2.2咨询过程 7.2.2.1系统脱敏疗法的运用:①建立等级层级:首先找出使 求助者感到紧张、焦虑的人群一同龄异性。然后按求助者报 告的焦虑情况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排序。②放松训练:咨询 师教授求助者放松的要领,在引导下做1 ̄2次,并作为作业, 练习6 10次,每次30 min,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 弛状态。③系统脱敏练习:包括放松训练、想象脱敏训练和实 地适应训练3个部分。 7.2.2.2合理情绪疗法的使用:(1)找出诱发事件:社团排练 小品时,一个男生和所有女生都说话了,但唯独没和自己讲 话。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那个男生故意不和自己说 话。(2)理清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①那个男同学故意没和我 讲话,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或是他看不起我;⑦内向不好,外 向好。外向的女生就是会有男生更多的关注;③与人交往的时 候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印象没建立好,那对方以后都不 会再理你;④我不如别人,我自己都看轻自己,所以他们不理 我,因为他们看不起我;⑤因为那个男生没和我说话,所以我 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异性人际关系方面是失败的;⑥我妈 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所以他们对我的表白都是假的,其实 就是想玩玩而已。(3)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结果:因为那次男同 学没和自己讲话,情绪低落,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如人,导致在 以后和男生交流的时候紧张、害怕、焦虑,怕他看不起自己,越 怕越不知道说什么,所以谈话总是不了了之,想到这样下去 男生就更不愿和自己讲话了,很困扰。(4)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①男同学没和我讲话,是他故意的么?是因为他看不起我或是 我做错了什么得罪了他吗?辩论:也许是他真的没有注意到我 或是他有时间的时候刚好我在忙,所以他没来打扰我。也许是 我为了保护自己摆出的高傲姿态让他不敢接近我和我讲话。 ②内向不好,外向好。辩论:内外向是性格中的一个维度,性格 本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内向的人也 有外向的人,他们都有各自适合的沟通方式。③与人交往如果 第一印象没建立好,那他以后都不会理我了。辩论:第一印象 的确很重要,但是大学生已经是相对的成人了,会只凭第一印 象去判断一个人么?我起码是不会的,那为什么要觉得别人就 会呢?因为女生和男生不一样么?但是女生和男生都是人,大 多数的成年人是不会只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更不会因 为第一印象是内向的或是有点儿自卑的而从此不理他(她)。 ④我不如别人,所以他们不理我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我。辩论: 性格内向的我在表达能力上可能会比开朗的同学差,但是我 也有自己的优点啊,朋友和同学都说我善良有耐心,谦虚好 学,并不是处处都不如别人。他们不理我会不会是我太过敏感 了?需要交流的时候没有刻意地回避我,平时也没有语言或者 行为流露出看不起我。⑤因为那个男生没和我说话,所以我在 人际方面是个失败者。辩论:除了那个男生,是不是和社团其 他的同学包括男同学和女同学交流得都比较融洽啊?而且他 以前也和我有过交流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不能单独凭一次的 交流或者是在某个场合下有没有讲话来判断。⑥我妈说“男人 没一个好东西”。辩论:因为爸爸的不好就判断所有的男人都 不是好东西,合理么?有句话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就是说 的这个道理么?人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但 是男人都是坏人这个结论对么?在感情上难道男人都是不认 真的,女人都是认真的?(5)产生的心理效果:咨询师根据合理 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指导求助者对其不合理信念原因进行 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目前心理问题的原因:自己母亲的 不合理教养方式;个性中的情绪不稳定,过于敏感;把所有情 况归咎于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本来就对男性抱有不合理的 信念,贴了标签;因为一个男生没有和自己讲话就觉得自己在 与异性交往上是失败者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咨询,求助者自述 对于许多问题换了角度思考,想法就会改变许多,自从上次认 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以来,与异性的交流方面改善了许多, 校园心理2013年8月第11卷第4期Journ ̄ofCamousufe&MentalHealtll,August 2013,Vo1.11,N0.4 ・285・ 逐步卸下了心理包袱,心情轻松了许多。 7.2.3放松训练的使用 在求助者认知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辩论后,使用 放松训练来帮助求助者缓解和调试在与同龄异性交往时的紧 张感和焦虑,有效平复自我的情绪,使求助者在交流中更加放 松、自如。 社团活动时都能较主动地交谈,并且氛围融洽。近期还与班级 的一些同学一起去海边玩,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 8.3咨询师评估:求助者经过7次咨询后,情绪状态比刚来 咨询的时候好了许多,能够较理性地看待人际关系,尤其是对 男同学的看法有很大改变;对自己的个性有了较为客观和明 确的了解:3个月后电话随访,表示与男生交流时紧张、焦虑 的症状已经消除,能够正常交流;自我评价明显提高,与同学 关系融洽。 7.3巩固阶段(第6~7次咨询) 咨询时间改为每2周1次,每次45~60 min。咨询师在此 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强化求助者的积极行为和理性信念,继续 巩固已有的咨询效果,并做好结束前的准备。 反馈咨询作业,并与求助者讨论。鼓励求助者把咨询的结 果在实践中应用。使求助者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个性形成及个 参考文献 川1 郭念峰.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6.123. [2】Somme ̄.Flanagan B.心理咨询面谈技术.陈祉妍,译.北京: 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351.360. 【33] 许又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合出版社,1997:17。29.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17.27. 性中可以改善的部分,鼓励求助者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运用合 理信念。主动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了解一些关于个性心理 的知识,认识到自己优点,提高适应环境的各项能力。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己评估:通过咨询,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得到明 显改善,并能够放松自如地与同龄男生交流,与同学的关系也 【5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235.238. [6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 6】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59 62。79—96。120— 125,450-454. 更亲密、融洽了。通过咨询师的讲解和去图书馆阅读了一些 个性心理的书籍,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了个性并无 好坏之分,自卑情结减轻了许多;对待生活中的事件有了更辨 证的角度,改变了许多非理性信念。 8.2他人评估:变得开朗了很多,原来很多男同学觉得她总 是拒人千里的表睛,和她交谈她也总是很冷淡,现在在课余和 (收稿日期:2013.04.01) 作者简介:梁日宁,女,1984年l1月生,助理研究员,吉林大 学珠海学院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519041 初中生人际沟通不良心理辅导一例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410201) 周 兰 求助者由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其自身的人格特性,导致 无法和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学校感到被排斥,故而经 常以身体不适为借口逃避上学,同时也会以“激烈”的方式来 博取家人的注意和关心。本次治疗主要使用理性情绪疗法和 行为矫正术,通过纠正其不合理的信念和对正常行为的强化, 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1基本资料 合理安排时间来督促她,故而对求助者的个性,颇觉束手无 策,更感到无力。 学校生活方面,为了要逃避学校生活及不喜欢面对老师、 同学,所以常借故请假,迟到早退也是常有的事。求助者的成 绩在班级处于中下水平。老师的评语是:内向寂寞、安静孤独, 尚能诚实坦白,惟自我中心强,人缘不佳。二年级下学期开学 后,因逢春雨季节,求助者支气管哮喘复发,因而经常旷课,成 绩也有下降的趋势。 社会生活方面,初中一年级时在班上显得孤单缺少朋友, 求助者,女,15岁,初中二年级,独生女,身材中等,除自 小患有支气管哮喘(不算很严重,但不易治愈)外,健康状况良 好。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家庭生活方面,从小随父母生活,由于求助者自小就患有 支气管哮喘病,被父母溺爱,家庭其他人员也对其忍让,导致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差。虽然老师关心她,但求助者由于内心 畏惧老师,故平时不接近老师,有话也不说。而且认为同学都 对她不好,因此也就疏远了老师和同学。到了初中二年级情况 个性骄纵、霸道,与人相处不懂得尊敬和体谅。遇到不顺心或 稍受刺激,轻则破坏东西,重则作出“自我伤害(例如撞头)”的 傻事。父亲是做生意的,比较忙,不常在家,故无法时时照顾, 因而多以物质来满足求助者。而母亲是轮班护士,平时很难 没有好转,本身常以为老师、同学都瞧不起她、排斥她,故缺乏 朋友,郁郁寡欢。求助者平日胃口食欲尚佳,身材略显丰满。求 助者不喜欢别人说她“胖”或劝她少吃,否则怒目相向,更以 “拒绝吃”来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