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文 导学案 审批: 主备 授课 学生 班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预习指导案 一、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2、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二、预习训练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 ) 慷慨( ) 迭()起 赫()然 淋漓() 目不窥( )园 兀兀( )穷年 沥() 尽心血 无暇( )及此 迥( )乎不同 仰之弥( )高 锲( )而不舍 炯炯( )目光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锲而不舍: 群蚁排衙: 兀兀穷年: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潜心贯注 气冲斗牛: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四、我的疑惑 探究展示案 一、 疑惑展示 二、 重点问题探究 1、 文章怎样写作为有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 2、研读第二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 处写得好,因为 ”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3.我认为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处写得好,因为他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钻研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