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来源:化拓教育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2、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层次,练习给课文分段,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跳水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在哪里跳?为什么跳?怎么跳?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 2、交流汇报。 三、理解课文尝试分段

1、课件播放课文的动画片,学生欣赏故事。

2、学生欣赏后,提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看故事时的心情?据

学生回答,板书:惊险

3、故事中最惊险的部分在哪?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惊险场景?

4、指名朗读5D6自然段,互相评议。

5、此时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横木上,摇摇欲坠,情况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6、故事写到这儿,就达到了DD高潮。板书:高潮

7、这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么?板书:怎么办?结果?

8、怎么办?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吗?是谁救了他?板书:船长

9、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板书:

10、谁自告奋勇把这一段读一遍?学生读。评议。

11、孩子安全获救,你们的心情怎样?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当中,谁最高兴?为什么?

12、当儿子转危为安,作为船长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谁能告诉他呢(指名回答)

13、哪几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板书:经过。请男生齐读2D6自然段。

14、猴子为什么会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并板书:水手取乐 15、师指板书总结: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放肆;因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

谁能接着老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事情的过程介绍完整?(指名练说)板书:命令得救

16、从老师的板书,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大家拿出笔来,就按这个顺序,在课文中把段落划分出来。 四、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阅读,解决了心中的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分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了解故事发展过程的同时,顺利地给课文分了段。其实,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有很多,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共同探讨其它的分段方法。 第二课时

一、体会情感评价人物

1、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具体的了解,现在,老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DD”划出描写孩子动作、表情和语言的词句,并用箭头图表示出孩子的心情变化过程。(指名上黑板画图)交流评议。

2、文中除了孩子,还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3、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你还可以想什么办法救孩子? 船长真的会开吗?他为什么用逼迫孩子跳水?这说明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机智灵活冷静果断

4、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仅仅两句而已,但却把一

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生动。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二、斟词酌句指导朗读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或标点符号,用铅笔划记下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2、交流汇报,指导朗读。学生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适时出示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互相评议。 三、谈谈体会续编故事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篇。 总评: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3-4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堂课根据此目标设置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

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和谐与统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较完美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三、课堂气氛活跃,发言面广,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整堂课教师设计的问题较有层次,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了水到渠成。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探索的欲望。这节课,教师准备了《跳水》的故事动画短片,供学生欣赏,设计了多个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把学生引入到故事发生的现场,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训练较为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问题提得较为零碎,要是能进行一下整合,会显得更有条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一)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等。)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跳水》是谁写的?你还知道什么?(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学新字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 (四)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四、品读感悟,理解重点部分

(一)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

去?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1.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3.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二)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预设:“吓呆”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2.出示电脑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三)看到这里紧张吗?你想救他吗?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看谁的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四)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五)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研究: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小组展开辩论。)

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明父亲不会开。 结果怎样?

感情朗读: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六)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仅仅两句而已,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生动。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七)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

五、拓展延伸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把他们的话写下来。

六、作业布置

把这个惊险的故事复述给家人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认读字。 2、能力目标: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

要内容。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关联词语造句。

3、情感目标: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并练习归纳。 教学重点: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船长是怎样一个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格,并能正确表达。 查阅资料: 教学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2课《跳水》。这篇课文是作家——托尔斯泰,结合预习能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题质疑,初步感知课文,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我们知道,读一篇文章,从接触题目开始,看到“跳水”

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把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一下,就是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么样?跳水的结果又如何?)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解决问题。 3、交流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试着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