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科研论文分析研究

基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科研论文分析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基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科研论文分析研究

刘毅清;陆敏;曹洪欣;聂湘珂;张红武

【摘 要】目的 以上海市10所高校附属综合三甲医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的SCI论文为研究数据,进行科研能力分析.方法 重点对医院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频率、学科分布、期刊影响因子、年份、文献类型等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10所医院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影响因子>10的期刊上的论文共175篇,其中研究论文28篇,占16%;10所医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被引用(含自引)超过10次的论文共612篇.结论 医院科研备受重视,科研论文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但各医院科研发展不平衡,创新性重点学科较少.建议医院应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支撑平台,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年(卷),期】2014(021)003 【总页数】5页(P70-74)

【关键词】SCI;影响因子;被引频率;重点学科 【作 者】刘毅清;陆敏;曹洪欣;聂湘珂;张红武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图书馆 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图书馆 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图书馆 上海200433;捷孚凯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北京100020;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 文

高校附属综合教学型三甲医院承担着临床、科研、教学三大任务,其中科研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衡量一所医院医疗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以科研创新为出发点,以上海市10所高校附属综合三甲医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的SCI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定量分析基础上,重点对临床科研论文进行定性分析。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为研究对象。

以SCI当前数据容量为依据,统计起始时间为2006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按地址字段检索以上10所医院被收录的科技论文。 采用文献计量学、数值比较和按类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经过作者单位核实,排出不相关论文,共检出符合本次研究的论文6 563篇。在前期定量研究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重点分析10所医院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以及高被引频次论文。 2.1 论文质量

2.1.1 不同医院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数量比较 影响因子(IF)是测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其高低反映期刊学术思想传播的广度和被重视的程度。IF越高,说明期刊受重视程度越高,影响力越大,反之亦然[1]。根据IF值,把SCI收录期刊分为4个档次:第1档,IF>20;第2档,IF为10~20;第3档,IF为5~10;第4档,IF<5[2]。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一家医院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以IF>10期刊收录的论文为分析对象。从表1可以看出,各医院在IF>10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递增,且中山医院和瑞金医院相比其它医院有明显优势,总数分别排列在第1和第2位。瑞金医院、长海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发表

的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值最高(53.298)。其次是长海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柳叶刀》(IF= 38.278);以下依次为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自然癌症综述》(IF= 37.545),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自然》(IF=36.28),华山医院、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自然遗传学》(IF=35.532),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细胞》(IF= 32.403),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发表的期刊《科学》(IF=31.201)。

2.1.2 第一作者发表的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分析 “十一五”期间,以10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被SCI收录并发表在IF>10的期刊上的论文共175篇。其中,2006年14篇,2007年7篇,2008年19篇,2009年28篇,2010年107篇。从文献类型看,会议摘要130篇,占74.29%;研究论文28篇,占16%;书信10篇;更正1篇;社论5篇;综述1篇。

研究论文是学术研究工作者在其研究领域发表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成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新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故本文重点分析研水平。由表2得知,从年份来看,2006~2008年均为3篇,2009年增至8篇,2010年增至11篇。从医院及学科来看,中山医院12篇,分别为肿瘤学、心血管病学、血管外科、呼吸病学等学科;瑞金医院7篇,分别为胃肠病学、呼吸病学、遗传学、心血管病学等学科;长海医院2篇,分别为病理学、心血管病学等学科;长征医院4篇,分别为人体免疫学、胃肠病学等学科;东方医院2篇,为心血管病学等学科;曙光医院1篇,为药学学科。 2.2 被引情况

2.2.1 被引频率区间分布(被引次数10以上) 论文被引频次是评价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受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参与研究的机构和人员的学术水平[3]。论文被引用情况还是反映参与研究机构在某专业学科领域学术水平的重要测度之一。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

含原始创新成分越多[4]。

按照被引频率对10所医院以第1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进行区间划分,由表3可以看出,在各个分区里,瑞金医院发表论文最多,被引用90次以上的论文有3篇。 在高被引频率区间(TC≥50),瑞金医院有8篇,中山医院有6篇,华山医院有4篇,长海医院有4篇,新华医院有3篇,长征医院有1篇。10所医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90共4篇,分别为胃肠病学2篇,免疫学1篇,心血管病学1篇。 2.2.2 不同医院被引用数量超过10次的论文分布 “十一五”期间,10所医院被引用(含自引)超过10次的论文共1 379篇,瑞金医院最多(427篇),其次为中山医院(283篇)和华山医院(215篇),曙光医院(8篇)和龙华医院(2篇)较少,见表4。其中,10所医院作为第1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共612篇,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最多,与论文发表总量成正比,见表5。

2.2.3 被引用超过10次的学科分布 “十一五”期间,10所医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被引用(含自引)超过10次的学科分布面看,神经生物学、肿瘤学、胃肠病学、心血管病学、外科学等5学科发表的论文最多,瑞金医院和华山医院的神经生物学、中山医院的肿瘤学尤为突出。

排除“十一五”期间热门研究学科,从各医院的具体特色学科来看,瑞金医院的血液学,中山医院的呼吸病学,华山医院的肾脏病学,长海医院的骨科,长征医院的药学,新华医院的骨科、儿科学、护理学,东方医院的老年医学,同济医院的医学影象学、精神病学等这些学科发表的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较多。见表6。 3.1 医院科研备受重视

1958年法国公布“建立大学医院,改革医学教育和发展医学研究”的法规,法国的大学医院成为医学高新技的领地,目前正逐步扩大在欧共体内的合作与影响[5]。美国的最佳医院评价体系(America′s Best Hospitals)按照均衡结构、过程、结果等3个维度综合评价遴选最佳医院,要求其必须是同时具有教学及科研能力的综

合性医疗机构;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条件;开展创新性医疗项目及高智能、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医学创新研究在本专业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声望[6]。日本进行医院医疗质量评审的主要目的是“对医疗机构的功能进行学术的、中立的评审”[7]。目前,国内综合教学型医院有突出成绩的科室院系均成立了研究所、研究室或研究组。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法国际合作实验室等。医院通过科研,达到了提高医疗水平、发展医学科学、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等目的。 3.2 科研论文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

“十一五”期间,以10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IF>10的期刊上的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被引用(含自引)超过10次的论文的各项指标的对比数量也在同步上升。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这10家医院的整体科研能力呈逐年增强。 3.3 各医院发展不平衡

通过对10所医院发表论文各项指标进行分类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三级医院之间科研能力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瑞金医院在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上始终占优。研究表明[8],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组织申报重大、重点项目,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2006~2009年,瑞金医院的科研经费每年成倍递增[8],这种通过增长科研经费直接带动科研能力提升的经验值得其它医院借鉴和参考。 3.4 创新性重点学科较少

本次研究发现,高质量论文大多集中在神经生物学、肿瘤学、胃肠病学、心血管病

学、外科学这些学科,排除近年来发病率高以及热门研究学科等因素外,发现各医院具有特色的创新性重点学科较少。创新能力学科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议我国医院创新性重点学科建设应结合医学发展要求,优化学科布局、凝练方向,把握医学发展趋势,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根据医院学科自身优势,以突出医疗特色、开展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兼顾科研为建设目标和任务,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品牌学科建设。同时注重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渐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和优势、达到国际重点学科水平的创新性重点学科。 3.5 积极培养医学专业人才

医院重点学科和科研支撑平台建设是推动医疗、科研、教学等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的有效途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是医学科研的关键载体和平台,决定了科研的高度和深度。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支撑平台建设是医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各医院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和临床医学优势,加大对重点学科研究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支撑平台的投入和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最佳空间。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并注意引进、吸收一批高素质的外来人才,建立一支科研团队,积极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学科建设带动科技人员在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充分发挥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核心作用,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提高科研成果产量,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以及学术水平,进一步推进医院医教研联动发展。

修回日期:2013_09_24 责任编辑:吴小红 【相关文献】

[1] 胡爱玲,韦经坤.SCI收录生物医学期刊情况与我国期刊现状的对比分析[J].情报杂志,2003,22(12):115_119.

[2] 苏定冯.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9):961 _9.

[3] 刘小鹏,姜 雪.基于论文被引频次的中国医院科研合作状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60_

[4] 刘炬贞.SCI收录2001~2003年中国医学文献的被引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14(3):59_61

[5] 江 耘.法国医院管理及医学教育简况[J].中国医院,2003,7(6):65_68.

[6] 张 勘,杨志平.美国医院评价体系及其借鉴作用[J].中国卫生资源,2005,8 (2):91_93. [7] 张拓红.日本医院医疗质量评审[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11(2):49_52. [8] 颜家瑜,席晓莺,王 艳,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十年科研经费资助状况比较与分析[Z].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