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股骨头坏死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一般资料:13床,卢俊英,女,60岁,主管医生:李广贤,新农合病人,经济条件一般,平素体健,3年前曾因左侧股骨头坏死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曾输血,无过敏史。

二、主要诊断:1、右侧股骨头坏死2、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三、主要病情:患者以“右髋关节疼痛”于12月11日09:00自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T:36.8℃ P:78次/分 R:19次/分 BP:154/90mmHg。右髋部因疼痛活动受限,左髋外侧可见一长约10cm手术瘢痕。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 四、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12月11日:心脏彩超报告单示1、局部心肌运动幅度降低2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12月11日:肝胆脾胰肾、下肢深静脉彩超报告单示:1、脂肪肝2、胆囊内强回声3、双侧下肢股总静脉瓣功能不全

12月14日:DR诊断报告示: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改变2、考虑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 五:【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 (2)严格备皮,切口局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时,须治愈后再手术。 (3)术前常规禁食水。 (4)备血,完善各项检查。

(5)为预防感染,术前半小时给予抗生素一次。

(4)术前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多饮水、减轻体重、戒烟,嘱患者停

止服用非甾体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以防止出血或影响肾功能。指导患者床上练习使用大小便器。 【手术情况】

于12月15日14:30分入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于17:40术毕返回病房。神志清,去枕平卧位,T:36.8℃ P:94次/分 R:20次/分 BP:154/88mmHg。右下肢外展中立位固定制动良好,穿“钉字鞋”,右髋部清洁干燥,包扎良好,挤压右髋部创腔引流管通畅,引流液呈血性,术后14个小时共引流出血性液为485ml。右足趾端血运良好,感觉运动正常。留置尿管通畅,尿液清晰色淡黄。术后6小时改为平卧位,指导患者行右足踝屈伸功能锻炼。

【治疗目的、治疗情况】

医嘱为骨科常规护理:一级护理,禁食水,动静脉置管护理,留置尿管护理,引流管护理,电动气垫床,右下肢外展中立位。给予头孢呋辛组抗感染,七叶皂组消肿,奥美拉挫组保护胃黏膜,红花组活血化瘀药物及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12月16日08:20分医嘱停心电监护,停氧气吸入,停一级护理改为二级护理,停禁食水改为普通饮食。16:58分停留置尿管,17:30分患者自行排尿一次,尿液清晰色淡黄。 【术后护理】

(1)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床档保护,防止坠床。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Q2h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液逆流,防止引流管滑脱,妥善固定。正常50—400ml/d,色淡红,若每天引流量>400ml,色淡红,应及时处理。术后24—72小时引流量≤50ml可考虑拔管。

(3)术后给予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穿“钉”字鞋,防止髋关节脱位。双腿间放置梯形枕,翻身时以患侧为主。 (4)评估患者疼痛的情况,适当应用镇痛剂和术后使用止痛泵。 (5)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家属做好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等。 (6)手术当日嘱患者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伸膝锻炼。术后1—2天,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加强伸膝锻炼,同时可行屈髋和髋外展练习。复查X片后,患者根据情况下床活动。扶助行器辅助行走,行走时预防跌倒。

六、【主要护理问题】:

1、手术切口——疼痛

2、术后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缺陷

3、患者术后卧床——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手术创伤——出血

5、患者伤口——有发生感染的危险

6、潜在并发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7、患者下床后,部分关节活动受限——有跌倒的风险 8、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期护理注意事项不了解——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①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②告诉 患者术后疼痛的必然性,可能持续的时间。③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如哌替啶、曲马多等。④给予膝关节冰敷,以减轻疼痛。⑤创造良好的术后修养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光线柔和,夜间拉好窗帘关闭大灯。⑥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动作,尽量集中进行。⑦告诉患者一些放轻松的方法,如听音乐、聊天、看报等。 2、①评估患者的自理程度。②定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保证输液通畅,认真听取患者不是主诉。③将信号灯及常用物品放于患者床旁,并教会患者使用信号灯。④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协助便后洗手。⑤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及时更换已污染的被服、衣裤。

3、①评估患者皮肤、年龄等情况,按照压疮风险评分标准给予患者评分。②协助患者2小时翻身,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压红的症状。③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在骨隆突出处垫软枕。④给予患者使用气垫床以防压疮出现。⑤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⑥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免疫力。

4、①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渗血情况。②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伤口渗血增加,皮下出血、鼻、口腔出血等。③定期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渗血情况。④一旦发现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①加强患者伤口护理,随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清洁。②密切观察和评估伤口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 6、①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②给予患者使用防血栓弹力袜。③每日给予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④定时监测患

肢动脉彩超。⑤定时观察患肢皮肤有无发白、疼痛、水肿,如有类似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7、①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年龄、神志、肌力。②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依靠跌倒风险评估表,准给予患者评分。③嘱患者穿防滑鞋,下床活动时尽量使用助行器具。④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灯光照明良好,病房设施摆放合理。

8、①向患者讲解康复期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②告诉患者康复期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手术次日起14天拆线,术后3个月复查,不适随诊。2)患肢避免负重或部分负重3个月。3)康复早期应遵循90°原则;日常生活中避免:盘腿、侧卧、跷二郎腿、坐矮椅子,以防止关节脱位。4)禁止高处跳落,以免假体受到撞击而松动。5)避免摔跤或外伤,预防感冒和其他部位的急性感染,以防止关节感染。6)按时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③向患者发放出院指导宣传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