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改善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

来源:化拓教育网


怎样改善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

榆中县龙泉乡中心幼儿园 汪娜

父母一直以来都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从孕育开始的胎教,到出生后的早教。从第一次的哭、笑、翻身、坐起,到第一次的叫妈妈,这都是父母教给孩子们的本领。

不是说农村家长的教育观点不对,而是说农村幼儿的父母多数都在外务工,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幼儿,幼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可是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爷爷奶奶基本上这大半辈子都住在这大山里,很少有机会去大山以外的地方去看看,所以导致他们能带给幼儿的新鲜事物也比较少,观点和想法也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幼儿没有得到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鲜事物,所以很多时候幼儿也就不会听从爷爷奶奶的话。有时候早上来园时,我就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爷爷奶奶们跑来向我“告状”,说:“哎呀,老师,你好好说说他,在家的时候一点都不听话,他再不听话,你就打他”。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就知道了什么叫做“老小孩”。

根据每次家长给我说的问题,我发现多数幼儿都是不愿意听从家长的话。难道家长说的真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其实,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有点问题,给予幼儿的感受是错了就要挨打,对了也得不到表扬的观点,让幼儿没有了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不愿意与家长多交流。

在农村幼儿园里,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你给教点拼音汉字什么的,上小学跟不上这样的话。可是家长不了解的是幼儿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手部小肌肉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根本不适合于算数,写字等活动,他们自身的年龄阶段对于枯燥的文字和数字根本提不起兴趣,严重的可能以后都会厌学。

其实就以上这两个事件来看,家长就是首先要做出改变的人。农村家长对于幼儿园好坏的判断

是今天在幼儿园学习了几道算数题,认识了几个汉字,写了多少个拼音。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1.可以多开展几次“幼小衔接”的家长会,告诉家长,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还可以为了以后的成长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也没有与小学的课本相关联,而是为以后的行为习惯做前提。2.学校可以多利用一些集体活动,让幼儿可以向家人以及更多的观众来展示自己的才艺。3.要靠教师来利用一些亲子活动,可以让孩子周末在家时和家长共同完成,让家长从刚开始的帮助到后来的放手,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

家长是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的人,家长是可以激发起幼儿兴趣的人,家长是会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人,家长还是可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人,家长是最爱孩子的人,所以只要能够改善家长的观点,相信每个幼儿都可以在属于他的舞台上尽情舞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