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前置性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3例1 【预习提纲】
1.太阳在什么方向升起?面向东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如果面向北,背对着的是什么方向?
2.面向操场的升旗台,请说出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尝试完成P3的“做一做”。 【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4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中国地图,地图通常是按照什么方式绘制的? 2.以学校的操场为中心,请你写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并标出这些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课题】位置与方向(三)
【自学内容】教科书P5例3 【预习提纲】
1.怎么辨认例3中的这幅图的方向?请你说说各建筑物的位置
2.小明要去少年宫该怎么走?去体育场呢?去医院呢? 3.少年宫在电影院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试着说说两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4.尝试完成P5的“做一做”。 【课题】位置与方向(四) 【自学内容】教科书P6例4 【预习提纲】
1.坐在教室里,正对面是什么方向?你根据什么来判断?请你指出东西南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
2.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礼堂、边门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尝试完成P8的“做一做”。
【课题】 位置与方向(五) 【自学内容】教科书P9例5 【预习提纲】
1.例5中,请你根据给定的北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说说各场馆所在的位置?
2.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怎么走?海底世界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怎么走?猴山呢? 3.尝试完成P9的“做一做”。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课题】口算除法(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13及14例1 【预习提纲】
1.观察13页的情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60÷3=( )600÷3=()这两题你是怎么计算的?还有
不同的想法吗?
3.240÷3=()你又是怎么计算的?还可以怎么计算? 4.请说说: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你是怎么计算的? 5.尝试完成P15的“做一做”。 【课题】口算除法(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16例2 【预习提纲】
1.请估算124÷3的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怎么估算?
2.估算的方法不同,结果一样吗?哪个结果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3.尝试完成P16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19例1 【预习提纲】
1.请说说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竖式计算42÷2,要从哪一位上算起?商2要写在哪个数位上?商1要写在哪个数位上?为什么?
3.42÷2竖式的简便写法你会吗?动笔试一试。 【课题】笔算除法(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20例2 【预习提纲】
1.请口算52÷2,你有几种算法?
2.竖式计算52÷2,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3.比一比,想一想:52÷2和42÷2有什么不同? 4.尝试完成P20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三) 【自学内容】教科书P22例3 【预习提纲】
1.估算23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竖式计算238÷6要用6去除几?当2个百除以6不够
商1个百时,怎么办?23个十除以6,商应写在哪位上?动笔试试看!
3.如果一本像册有24页,每页可插6张,1本像册能放下238张照片吗?2本呢?你有几种算法?请写出来,比比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4.请说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么计算? 5.尝试完成P22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四) 【自学内容】教科书P25例4 【预习提纲】
1.怎样验算100÷5=20 100÷7=14……2 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2.请说说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3.尝试完成P25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五)
【自学内容】教科书P28例5 【预习提纲】
1.你能说说情景图中的故事吗?请根据图意列出式子。 2.思考:0可以当除数吗?为什么?
3.0÷3等于多少?0÷5呢?0÷100呢?请你说说: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多少?
4.尝试完成P28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六) 【自学内容】教科书P29例6 【预习提纲】
1.竖式计算309÷3,商十位上的数是多少?为什么?商的这个0有什么作用?
2.竖式计算420÷3,你能用简便写法吗?试试看。商末尾的数是多少?为什么?这个0有什么作用?请你也用简便写法摆竖式计算。
3.书写竖式时,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
4.尝试完成P29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除法(七) 【自学内容】教科书P31例7 【预习提纲】
1.计算832÷4时,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不够商1时,怎么办?会简便写法吗?试试看! 2.竖式计算562÷4,请用简便写法。 3.尝试完成P31的“做一做”。
第三单元 统计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
【自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2 【预习提纲】
1.书38页的例1的统计图,和我们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请把它补充完整。
2.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要少进些?说说理由。
3.观察39页例2中的两个条形统计图的纵轴,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和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样的设计好吗?谈谈你的想法。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单位比较合适?书上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观察体重统计图,图中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单位? 【课题】求平均数
【自学内容】教科书P42、43例1、例2 【预习提纲】
1.怎么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2.说说平时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
3.观察统计表,说说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第四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自学内容】教科书P47例1 【预习提纲】
1.你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2.选个年历,观察这一年的年历,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3.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你会吗?试试看! 4.尝试完成P48的“做一做”。 【课题】平年和闰年
【自学内容】教科书P49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___年和___年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近几年各年的二月月历,又发现了什么? 3.书49页最后一段文字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例说明
吗?
4.什么样的年份叫平年?什么样的年份叫闰年?怎么判断平闰年?平闰年全年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课题】24时记时法 【自学内容】教科书P52 【预习提纲】
1.请联系钟面说说什么是24时记时法。
2.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下午5时=()时,你是怎么想的?19时=()时,你是怎么想的?
4.用自己的话说说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是怎么转化的? 5.尝试完成P53的“做一做”。 【课题】经过时间的计算 【自学内容】教科书P53例3 【预习提纲】
1.观察例3中的2个时刻,发现了什么?请说说线段图表示的意思。
2.从北京到石家庄要花多少时间?请说说你的想法? 3.用拨时钟的方法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课题】实践活动
【自学内容】教科书P56“制作年历” 【预习提纲】
1.你见过什么样的年历?这些年历是怎么做的? 2.要制作一个年历有哪些步骤? 3.你的年历还能做什么?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笔算乘法(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58例1 【预习提纲】
1.情境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解决例1中提出的问题吗?动笔试试看。
2.300×10=(),300×30=(),这两题你是怎么想的? 3.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怎样计算简便?用自己的话说说。 4.尝试完成P58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乘法(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59例2 【预习提纲】
1.情境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动笔试试看。
2.估算22×18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3.尝试完成P59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乘法(三) 【自学内容】教科书P63例1 【预习提纲】
1.情境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
吗?列式解答。
2.24×12你是怎样计算的?有几种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3.24×12的竖式计算中,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5.尝试完成P63的“做一做”。 【课题】笔算乘法(四) 【自学内容】教科书P65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棋盘,怎么理解“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会解决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2.怎么估算19×19的结果?有几种方法?
3.竖式计算19×19,和以前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列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第六单元 面积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自学内容】教科书P71 【预习提纲】
1.什么叫面积?用自己的话说说怎么理解它的含义。 2.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3.书71页绿蓝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谁大?你是怎么比较的?有哪些方法?
4.请用:“面积”这个词比较出常见物体的大小。 5.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找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6.尝试完成P74的“做一做”。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自学内容】教科书P77例2,P78例3 【预习提纲】
1.怎么测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2.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正方形呢? 4.尝试完成P78的“做一做”。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自学内容】教科书P82例4 【预习提纲】
1.1米=()分米,1分米=( )厘米,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仿照书本,请写出推算过程。
1平方米=()平方分米,仿照书本,请写出推算过程。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课题】公顷、平方千米 【自学内容】教科书P64 【预习提纲】
1.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到哪些面积单位? 2.1公顷、1平方千米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它们的大小。
3.5公顷=()平方米90000平方米=()公顷 7平方千米=()公顷5000公顷=()平方千米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
【自学内容】教科书P88以及P89例1 【预习提纲】
1.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点怎么写?
2.你会读小数吗?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 3.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
4.1米30厘米=()米 8.64元=8( )6( )4() 0.23米=( )米[分数]=()厘米 0.76元=( )元[分数]=()角()分 3.91米=( )米()厘米=()厘米 5.尝试完成P89的“做一做”。 【课题】 小数大小的比较 【自学内容】教科书P90;例2 【预习提纲】
1.你能给这四名男生排出名次吗?动笔试试看。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尝试完成P90的“做一做”。 【课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自学内容】教科书P95例3,P96例4
【预习提纲】
1.1个卷笔刀和1枝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怎么列式?你有几种不同的算法?动手试试看!
2.一枝橡皮铅笔比一枝普通铅笔贵多少元?怎么计算?你能用小数计算吗?动手试试看!
3.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4.尝试完成P96的“做一做”。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一) 【自学内容】教科书P99例1 【预习提纲】
1.观察情境图,你明白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说说你有几种算法?写出来!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会列式计算吗?
3.尝试完成P99的“做一做”。 【课题】解决问题(二) 【自学内容】教科书P100例2 【预习提纲】
1.观察情境图,你明白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说说你有几种算法?写出来!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会列式计算吗? 3.尝试完成P100的“做一做”。 【课题】设计校园 【自学内容】教科书P106 【预习提纲】
1.调查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用文字或平面图表示出来。
2.你认为:我们学校应该添设什么?
3.动手设计我们的新校园,画出设计的新校园的平面图。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铁门关市一中 王文霞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习铺垫、激情导入 进行复习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阿姨买草莓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3筐草莓多少盒?”算是15X3=?,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习巩固
练习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___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